让数学深度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

2022-04-02 21:47彭海燕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彭海燕

摘要:让教师深度的“教”促进学生深度的“学”。只有坚持学生立场,以“学”定“教”,坚持整体视角,坚持联系的观点,坚持有机整合与适度拓展,创设真实学境,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才能让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着简单记忆,重复训练,形式化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浅层学习问题。课堂教学要想走向深度学习,就必须打破这种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强化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思考方法。所以,教师有关“教”的设计与思考,都应以学生对“学”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只有立足于“学”,才能理清“教”。

一、以“学”定“教”,常于换位思考

数学知识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学会的,如果学生学不进去,教师讲得再好也没有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已经掌握了哪些,“我”学习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学才有效果等,然后再考虑作为教师怎样教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学”定“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是必做的内容,但有些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示出来。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教学时请一名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在学生对折展开后,将其贴在黑板上,让其他学生指出该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在哪,怎么看出这是平均分成了两份中的一份的。教师用直尺画出折痕,用画斜线的方式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为学生做出示范,又快又好地表示出了分数。当接下来要求学生找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时,再次明确要求,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有机整合,引导深度理解

实现深度学习,教师一定要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用发展的眼光开发教学资源,要全面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灵活整合教材,将教材内容有机重组,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提取、迁移和应用知识。对于教学内容我们不妨思考: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已知”,还要理解“新知”,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现以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笔者以发展的眼光对教材进行了单元整合和适度拓展,从“分物”到“分数”,先“分”再“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分数”是平均“分”出来的数。在学生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后,抓住“平均分”特征,从整数4÷2=2,2÷2=1,到1÷2=1/2,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不仅仅是在分物体时产生的,分数作为一个数更是以运算结果的形式呈现的,尽早建立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完善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更扩展了学生对数系的认识。

三、创建空间,巧设思维情境

数学来源生活,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生活气息,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并能轻松的思考,思维情境设计尤为重要。但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繁杂冗长的故事情境将适得其反,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影响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删繁就简三秋木,领异标新二月花”,去掉牵强繁杂的情景,使教学活动趋于简洁,更有数学的味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灵魂。既然是体操,就一定要“做”。“做”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辨析出理性认识。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比萨的二分之一后,笔者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找到彩带的二分之一、饼干的二分之一、一杯果汁的二分之一和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物体还是图形,无论是“线段”“平面”还是“几何体”,只要将“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从而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思考、有分享,思维才能不断生长。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动脑思考的空间、动口解说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做到会看、会做、会想、会表达,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悄然生长。

四、充分思考,发展深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要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内容预设问题,展示认知矛盾焦点,尽可能呈现学生思維结果,不急于形成结论。在个别思考、小组合作、代表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针对不同的思考结果暴露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度思维。

2021年4月10日,我有幸在合肥市举办的“百事联盟”研讨会上,聆听了习争光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笛卡尔之说”。习老师通过8+9+10+11+12引入笛卡尔名言“我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做简单的事,一是将复杂的事变成简单的事”。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最高境界。课堂上,习老师然很好地展示了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案例。在引入名言后设计“你来挑战”:1+2+3+4+……+97+98+99+100的计算。在挑战过程中,习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做,及时收集学生思考信息,其中两名同学很快算出答案分别是5000和5050。习老师借此自然地引出数学家高斯,以高斯的成就强调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利用课堂生成制造矛盾焦点,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深度思维。在全班交流环节,由学生的算法50×100+50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得到101×50和101×100÷2的优化算法。针对第三种算法,延伸到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梯形和圆形面积计算的推导和应用。学生在长时间思考和探究过程中,知识得到融会贯通,体验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获得了珍贵的学习体验,深深感悟到:当深思成为一种习惯时,学习将是简单而快乐的事!

 当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有很多,像有效地追问、有连接地拓展等。但无论怎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握数学本质,深度剖析数学过程,深层揭示数学联系,深入挖掘数学思想,用自己深度的“教”促进学生深度的“学”。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