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

2022-04-02 10:16梁丽美鄢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

梁丽美 鄢莹

内容摘要:“文化润疆”政策的提出,给新疆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宏观上做出导向,但仅仅国家和政府层面做出努力是不够的,上行则需要下效,上令还需要下达,地方层面也要有所动作。那地方层面如何更好地践行“文化润疆”政策呢?自然要遵循全方位,深层次的原则,即工、商、农、教等各领域都应践行这一政策,而作为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则更应做出表率。值得褒奖的是,“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的中学语文教学作出了积极配合,主动审视原来的教学模式,寻找以前的弊病,力求探索出新疆未来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响应国家政策,让教育先行。

关键词:“文化润疆” 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文化”的含义解释。 他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化自信正是当下要务。“文化润疆”的关键在“润”字上,从长远视角来看,“文化润疆”需要落实到校园,强化青少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因此,将新疆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放到“文化润疆”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疆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新疆的教育问题被国家与政府十分重视,但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新疆语文教学课程面对的情况仍旧不乐观,且造成这种严峻局面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可以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个维度来分析。

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新疆学生的汉语基础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双语教育环境。新疆孩子对汉语文的学习普遍感觉困难,对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甚少,对汉语的表达习惯感知陌生,导致语文教学举步维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新疆地区政府在2011年3月通过了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规划, 并将语文教学普及至学前教育。但这只是新疆教育事业的初步成就,新疆的学生即便能大部分掌握通用的语言文字,仍旧不能系统掌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知识。调查发现,在新疆地区,虽然学生已经进入高中了,但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普通话不标准,甚至有的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不能将一段课文流利的朗读出来。尤其在面对学习古诗词时,这种问题更加严峻,学生不能理解古诗词的大致含义,更别提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了,再加上一些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典故,学生面对这种情况,直接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这种教学情况,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中情况也说明,在国家和地区的努力之下,语文教学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未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加强文化建设的总工程,使新疆学生系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的。其次,统编版教材对新疆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大。应国家要求,全国中学统一使用统编版教材,这对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无疑是利好的,但统编版教材绝不是为了揠苗助长,具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应有差异,这也就要求新疆学生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外,还应在课外补充相关文化,以更好适应统编版教材。从教师方面来说,第一,新疆语文教师数量短缺,民汉兼通的双语型教师数量不足。因此,对双语型教师很有依赖性,但由于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愿意在新疆任教的教师数量本就不多,遑论精通双语的教师。新疆教师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虽然教师拥有积极上进的意识,但是不能及时接触到与内地经济发展好的地区的相似资源,以及周边教师整体水平很少接触先进理念,所以,即使年轻教师加入当地教育团队,其成长速度也是不如内地新手教师的。第二,新疆教师的语文课程教学水平需要提高。教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他们面对的孩子是少数民族,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声声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首先要纠正学生的字音,部分学生对“还、堪、兼”等字音理解不到位,在朗读过程中都有误,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第一步就是要逐字纠正字音。接着就要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大意,本来诗词如果翻译的太过直白,就会丢失其诗词中蕴含的优美意境,但是对于本地区的学生,体会诗词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理解大意。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诗词讲解过程中,就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理解大意时,体会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而在体会诗词深层含义时,就会更加简单,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更加容易。因此,要提高语文课程的接受度,进行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从学校方面来说,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内地部分相比来说还是较为落后,因此新疆学校发展水平与内地的学校还有一定差距。新疆學校发展的现实情况,导致教学设施稍显落后,比如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师教学所需的辅助材料,教学参考书,以及一系列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课外读物,有的学校并不能充足且及时的提供给一线教师,这就造成了教师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不能紧跟学科教学的前沿,教师很有可能只会一味的复制老套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提高并不明显。尽管新疆当地学校尽力在提供给教师优良的教学环境,但现实条件并不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办学条件,最重要的是,教师团队不能便捷的参加学习活动,对于一些先进的教育观念,当地的教师不能在第一线实践,而当地的学生水平也是不允许教师采用特别先进的教学方式,因此导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缓慢。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如何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个人文化素养”的教学重点,是对当地语文教师的一个考验,而如何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学生个人素养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是对语文老师的又一重大考验,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因此,学校是否能够给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上升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更好地践行“文化润疆”政策

要想紧随国家政策,更好地使用“文化润疆”这把金钥匙打造文化课堂,关键在于如何“润”。以文化育人,绝不能犯冒进主义错误,必须循序渐进,这就决定了“文化润疆”政策的长期性,慢效性,最后才能达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践行“文化润疆”政策,教师绝对是主力军。因此从教师方面看,首先要让理念先行,找准角色定位。語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文化润疆”的概念,并将这个理念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考“文化润疆”中的“润”到底如何糅合进语文课堂。比如语文教材已经将各类型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单元目标的整体指引,对课文进行价值观上的引导,有些单元主题直接标明了“传统文化”“抒发爱国情怀”“体会家庭生活”“怀念童年”等等主题,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主题,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简单的引导。比如在一位高一语文教师教授茹志娟的《百合花》过程中,就将作品与时代相联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抗战时期的恶劣环境,并反问学生:“那个本该在家拖毛竹的小伙子,最后为了保护同行的人民,面对危险,毫不犹豫地扑在手榴弹上,他是不是可以选择像其他人一样逃跑或者趴下?那他为什么没有逃避?”学生说:“他可以选择不管手榴弹而跑开,而且,他如果跑,肯定比同行的老人跑得快,但是 他没有跑,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人民,胸中有责任,他知道他是一名战士,他要保护人民群众!”这名学生回答完,教室响起了激烈的掌声,所有人都像被这个小战士感染了一样。老师这时候又让同学们找出这个小战士的年龄,学生们很快就说,这个小战士跟我们年龄差不多……刚才叽叽喳喳回答问题的学生,此时却安静了,老师停顿了一会才开口说,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将语文课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而且这位老师将二者结合的非常融洽,引导学生慢慢的体会文章中的优秀感情,这是“文化润疆”真正的“润”到课堂中,“润”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地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由于地域差异,新疆的学生与内地学生差异较大,新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新疆地区的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问题,一直面对着“双语教学”的问题,班里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从小接触双语教学,因此汉语水平与内地学生相差无几,但有些学生接触双语教学较晚,汉语水平较低,一般的课文朗读对于他们就是个大问题,更别提体会课文中隐含的更深层的情感了。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形时,必须根据学生现实状况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蕴含情感较深的课文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决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能很好的接受理解其中的感情,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的拓展,相反,如果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那就需要老师将其中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相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求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文化润疆“的背景之下,中学语文课堂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将两种文化融洽在一起。

践行“文化润疆”政策,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学生应明确,无论身处祖国何地,他们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继承人,都应当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奉献,不逃避,不退缩,以青年人的活力与激情展现他们的担当。一名学生想要以后走的更远,就应该从小确立正确且长远的目标,良好的价值观能让学生收益终身,因此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要认真体会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学生必须要以教材教师所传授的正能量思想为导向,在生活中,学生要结合学校所学体会生活,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与课文中的思想相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只有这样才是把“文化润疆”真正润到生活中,这样才能将中华文化滋润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将”文化润疆“的效果发挥的更好。其次,作为新疆的中学生,由于语言和习俗与内地的差异,中学生身边的家人朋友可能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较为欠缺,因此中学生除了要将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生活中外,还要尽力在生活中做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经常结合现实生活与身边人讨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超出学校传播的更广。

践行“文化润疆”政策,学校是关键环节,因此,从学校方面看,要营造诵读经典作品,涵养高尚品性的校园氛围。新疆地区的中学语文教材应当增加经典作品的篇目,当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课下对经典作品多加诵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思想、先进的人文理念的载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在一代代中华民族的精英人才身上得以体现。诵读经典,在读—诵—悟—思的过程中升华思想,涵养品性。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大力推行经典诵读,有助于文化课堂的构建,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的精英。诵读的形式是多样的,晨读、晚读,课堂上读、课堂外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诵读,视频导读、配乐赏读……多种形式,灵活配置,内容感悟,情感渗透,潜移默化,魅力尽显。部分学校为了更好的践行“文化润疆”政策,以年级为单位,举办诗词大赛,每一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或者默写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学生积极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每天不仅观看他人参赛,自己也摇头晃脑的背诵起古诗词,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古诗词更多了,了解的古代文化更多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更浓了。类似活动的举办,就会极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文化润疆“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

三.践行“文化润疆“政策的现实意义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专门强调的内容,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对国家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只有各族人民人心相聚,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国家的意识深深地埋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而“文化润疆”工程的开展,使新疆各族人民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中了解更加深刻,对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烈,14亿中国人更好的凝聚在一起,一定能发挥出更强的中国力量!

其次,实行“文化润疆”工程对于社会来说,有利于更好的建设新时代的文明风尚,无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到文化润疆工程,国家都十分注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些年来,我们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很多,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在大步提升,这一切都是社会文明风尚水平的提高。

最后,在学校教学中践行“文化润疆”的工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还可以更快速高效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生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青少年的价值观必须用优秀的思想作为引导,只有方向正确,才能走的更快更远更好。文化的意义就是“以文教化”,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人民的血液里,中华人民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并坚持以此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郭英,赵王青.新时代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实践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21,11(01):26-31.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1.04.

[2]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委员、教授、学报主编.李建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及路径[N].新疆日报(汉),2020-12-12(004).

[3]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丽.在文化润疆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N].新疆日报(汉),2021-05-07(007).

[4]买玉华,孙晋斐.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巩固中华文化主体地位[J].新疆社会科学,2021(02):22-28.

[5]杨娴.论大语文教学观下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语文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