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瘀通络汤辅助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2022-06-08 08:14孟庆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脊髓证候脊柱

孟庆涛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 枣庄 277000)

脊柱损伤多发于交通事故、工矿事故和自然灾害,尤其是近年来交通网络的不断发达,因车祸而导致的脊柱损伤患者占比不断上升。脊柱损伤具有病情复杂、复合伤和并发症较多的特点[1],当患者脊柱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时,一般预后较差,且致残、致死率较高。当脊柱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后,人体的运动感觉反射等神经功能均受到严重损害[2]。脊髓损伤归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脊髓损伤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治疗上多采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健脾益肾、养血柔肝、补肾填精为治疗原则。其表现为痛觉触觉减弱,休克,反射消失,尿潴留,失禁等。脊髓损伤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分为脊髓前部损伤,脊髓中央性损伤,脊髓半侧损伤和脊髓后部损伤,这些都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即运动或感觉未完全消失的脊髓损伤。一般的药物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无法起到治愈作用[3]。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利用手术恢复脊柱正常轴线和椎管内径[4],尽早解除脊柱损伤对脊髓的压迫。但手术后患者只能依靠自身条件恢复脊髓功能,而中医药治疗对脊髓功能具有良好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手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研究的是2019 年12 月—2020年8 月经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医生确诊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140 例患者,其中男性为96 例,女性44例。对照组年龄15~65 岁,平均(39.3±4.7)岁;观察组年龄14~67 岁,平均(38.6±2.2)岁。所有参与研究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一定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在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并确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已阅读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疾病对本次研究需要测量的指标有影响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在后正中切口,剥离两侧骶棘肌,使椎板、关节突和横突暴露。利用C 型臂X 线机定位上椎体和下椎体,定位准确后植入螺钉。植入螺钉时注意避开椎管。手术中应先将受损脊髓周围的血肿,硬膜囊组织清除干净,减少脊髓增压的可能性。使用L 型复位器复位椎管,并将其他突入椎管的骨块摘除。术后冲洗,首先将棘上韧带缝合在棘突上,随后依次缝合创口。

观察组:使用手术与中医药联合应用方案。手术方法同对照组。中医药辅助内容包括中药内服:(1)化瘀通络汤。去化瘀血、通经活络,使得血液充分滋养身体,方为川楝子、延胡索、炽刺猬皮、陈皮、枳壳。(2)益气养神药。益气固脱养神,方为独参汤。(3)补虚滋养药。补阴阳、充血气,改善身体衰竭,方为百味参、白果根、独叶一枝花、百补药。每日一次,持续用药4 周;针灸治疗(督脉,大椎、中极、膀胱俞、命门、肾俞穴,肾经,膀胱经等。针灸可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帮助相应的经脉尽早康复,能够有效减少脊髓损伤后遗症。每次选择针灸6~8 个穴位。每天一次,每次20 min,持续针灸4 周,使用电针和手感针交替针灸法)。中药内服和针灸治疗在手术后3 d 开始。6 个月后进行指标观察。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椎恢复情况评估 恢复良好: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生活可完全自理;恢复中等: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脊髓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生活可部分自理;恢复较差: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无恢复迹象,无生活自理能力。总改善率=(恢复良好+恢复中等)例数/总例数×100%。

脊髓功能采用Frankel 评分来判断。以运动功能完全正常记为0 分;关键肌肌力≥3 级的不完全损伤记为2 分;关键肌肌力<3 级的不完全损伤记为4 分;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有损伤面以下微弱感觉的完全损伤计为6 分。

1.4.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水平比较 根据Bathel指数得分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级:0~41 分,重度功能障碍;41~60 分,中度功能障碍;61~99 分,轻度功能障碍;100 分,无功能障碍。根据QOL 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级:0~20 分,生活质量极差;21~30分,生活质量较差;31~40 分,生活质量一般;41~50分,生活质量较好;51~60 分,生活质量良好。

1.4.3 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中医证候积分采用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包括15 个条目,4 个主证(感觉障碍、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胸肋部隐痛)与2个次证(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活动异常),每个条目含4个等级,主证按等级高低记为0、2、4、6 分,次证按等级高低记为0、1、2、3 分,分别为无症状、症状稍轻、症状显著及症状严重。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主证(总分:0~24 分),次证(总分:0~6 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х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改善率为95.71%(67/70),高于对照组的87.14%(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改善情况比较[例(%)]

2.2 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证、次证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表2 2 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2 组患者生活能力水平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6个月后生活能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Bathel指数和QOL评分比较 (,分)

表3 2 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Bathel指数和QOL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合并有脊髓损伤的患者越早进行手术越好[5]。尽早手术能够减少脊髓的压力,从而降低腰胸段脊柱骨折发生的可能性。手术前应先对患者实施椎体复位减压手术,以解除脊髓受到的压力。解除脊髓压力能够使脊髓结构保持完整,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椎体复位减压术,在实施过程中应保持谨慎,力求一次成功。因为多次手术可损坏椎弓根,并引起周围神经的压迫,使患者在术后产生永久性疼痛。椎体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能感觉到纵韧带对椎体的弹性回缩作用。若患者合并有硬膜外硬膜下出血,则应先清除血肿,清除血肿后若压力仍不理想,可采用硬膜减张缝合法[6]。术后对患者进行实时体征监测,并给予患者营养治疗,脱水处理,有凝血障碍的患者还应给予止血治疗。

在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只能依靠自身的恢复能力来恢复脊髓功能,因此脊髓恢复期较长,且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7]。在西医学中,脊髓功能恢复相关的神经主要包括骨神经、马尾神经、腓总神经等。对于这些神经加以刺激,增加血流量,改善神经微循环,可增加对损伤脊髓区的供血和供氧,从而加速脊髓恢复,并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8]。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疗效。在中医学中,针灸术可以用来刺激神经干,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脊髓功能[9]。脊髓恢复相关的经络有督脉、肾经、膀胱经等,对这些经络上的穴位施以针灸,可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刺激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对于脊髓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0]。中医强调经脉通络,血养肢体。因此在脊髓恢复期可从以下几方面选择用药[11]:(1)化瘀通络药。去化瘀血、通经活络,使得血液充分滋养身躯,可增加四肢力量,如上肢抬举力、手掌握力、下肢行动力与足弓步力。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对脊髓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2)益气养神药。益气固脱养神。可明神智,养面色,明目润唇。(3)补虚滋养药。补阴阳、充血气,改善身体衰竭[12]。

本研究观察手术与中医药疗法联合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使用手术与中医药联合方法治疗的患者拥有更高的恢复率和更好的Bathel 指数得分和QOL 评分,提示手术治疗后用中医药辅助康复能提高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可知手术是一种非常有临床意义的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针灸治疗与中医药治疗联合应用能更加有效地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

猜你喜欢
脊髓证候脊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