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神”的观念浅析早泄

2022-11-15 12:04灿,蒋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精气肝郁素问

储 灿,蒋 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早泄是指男性在性生活过程中阴茎插入阴道后很快射精,甚者插入即泄或动念即泄的一种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传统中医典籍虽然鲜见关于早泄的专门论述,但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对于房事有关的认识极为深刻。人类性行为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诚如《汉书·艺文志》所言:“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可以说与人体之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从精、气、神三者的关系看,神也是居于驭精役气的主宰地位,兹从中医“神”的观念浅析早泄。

1 中医形神观

中医认为形神一体,形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及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其以五脏为核心,以经络为联络,既各司其职,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神指人整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外在体现,也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内经》中除了人体之神的概念,还有一种自然之神的概念,其将神的这种代表规律和主宰的涵义扩展至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万物,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内经》或言之“天”与“道”,其并非一般的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理法则,故有“阴阳不测”之谓。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可见人的心神可与自然之神相通,所谓“慧然独悟,口弗能言。”(《素问·八正神明论》)因此,神亦是智慧之源。在形与神的关系上,中医认为“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从一定意义上说,形是人生命功能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形的状态影响着神的状态,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而神作为形的主宰,则有三方面含义:①神代表人生长壮老已的生死法则;②人的情志活动可影响身形,譬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③从养生的智慧上说,合于道者能却老而全形;反之,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则半百而衰,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古人又说:“人之三宝,神与气精。”精有形,气无形,精气之间可以互化,同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并充养神,而神为其主,统御精气之变化,如《理虚元鉴》所说:“以先天生成之体质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治之原不相离。”由此可知,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即是形神关系,形神一体而不可离,调神养形不可偏废,然而神从其主宰性和主动性上来说,尤为根本,故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淮南子·泰族训》)《内经》认为养生的根本之道在于“精神内守”,心虚少欲,宁静内守才是全神之要,神全则精足气顺,精足气顺则其神益旺,如此才能精神不散,形体不敝,而形与神俱。相反,“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嵇康《养生论》)若精神外驰,躁动不守,则损精伤气,形敝神昏。

2 神与早泄的关系

2.1 精神外驰,不能内守

中医认为神驭精气,精的生成、运行及固摄、排泄皆由神统御调节。明·万全《广嗣纪要》说:“又有交接之时,其精易泄,流而不射,散而不聚,冷而不热者,此神内乱,气不足也。”指出气不足,神失养,昏乱不能内守,则精不易固而易泄。《医心方》中引用《玉房秘诀》记载到:“溢精者,心意贪爱、阴阳未和而用之,精中道溢。”表明心思急迫,心神外驰,不知内敛,可导致过早泄精。诚如《内经》所倡“精神内守”,神的清宁内守有助于精的固摄;相反,神衰昏乱,或驰躁不宁,则易妄泄失精。

《内经》提倡精神内守,心虚少欲。然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饱暖之余,情欲萌动,最易动神耗精。《素问·痿论》中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证治要诀·遗精》指出:“甚者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强调了穷思伤神,纵欲伤精,使精气亏虚,精不能养神,气不能固精,从而极易失精。中医认为肾藏精,主封藏,而纵欲过度,频耗肾精,频劳肾气,可致肾气不固,或阴损及阳,致肾中阴阳亏虚,使肾失封藏之职。年轻人血气方刚,常情动于中,所欲不遂,或耽手淫恶习,暗耗心中阴血,损伤肾中精气,在上心神动摇,欲火亢盛,在下相火翕然从之,使精室不宁。如此,神不得藏,肾不能固,故容易发生早泄。如《东医宝鉴》所说:“心火旺盛,肾气不足,心有所欲,速于感动,疾于施泄。”另外,情欲时时萌动,反复引起阴茎、前列腺等生殖器官的充血,不利气血通畅,久之易酿湿热之患,现代医学也认为长时间的前列腺被动充血可诱发前列腺炎,而前列腺炎又是早泄的一个常见病因[1]。当今社会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世事瞬息万变,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欲望纷繁,人心浮动,劳神耗精,最是空前。费心劳神,营阴暗耗,常致心脾气血两虚,心神失养,神不安藏,化源不足,气血亏虚,神无役气之力,气失固精之权,也可导致早泄的发生,正如《素女妙论》说:“临门忽痿垂涎者,为血伤。”

2.2 情志失调

情志是指人的情绪活动,中医将其细分为七情,分别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展现是以五脏精气为基础,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起的不同反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正常的情绪反应不会致病,但持续、过度的情绪刺激作用于人体血、气、形、志,超过了机体调节能力,必然导致疾病发生,中医称为七情内伤。七情内伤,首伤心神,如《灵枢·本神》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可见七情过度必然影响心神,使心神或疲累,或亢奋,或动荡不安,均能导致精不易固守而发生早泄。情志还可通过影响气机造成早泄,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其如“恐则气下,恐则精却。”说明过度的恐惧可使气陷于下,下焦气迫而使易于泄精。又如现代医家辨治早泄,每有肝郁一证[2],《证治概要》也认为:“凡肝经郁勃之人,于欲事每迫不育,必待一泄,始得舒快,……肝以疏泄为性,既不得疏于上,而陷于下,遂不得不泄于下。”亦说明情志抑郁,影响人体气机疏泄,也容易导致早泄。还有五志过极,化火伤阴,引动君相之火,火性急躁,疏泄太过,也容易扰动精室,逼精外出,导致早泄,如《格致余论》记载:“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人之七情分属五脏,统归心神,深刻影响脏腑气机,情志失调,必然影响人体正气周流,使升降乖违,出入失序,或致气虚而不固精,气郁而迫精,气暴而扰精;或生痰、致瘀、化火,并能损伤相应脏腑,致肝郁、脾虚、肾虚、邪火、湿热等早泄常见诸证[2],其致病广泛,不能尽举。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各种烦恼情绪,尤其忧思恐惧的情绪很多,比如有关升学、工作、家庭种种的焦虑、担忧,从中医的角度均属于恐的情绪,因此情志问题也是导致早泄的一大根源。

总而言之,心神不宁,不唯不能驭精,还能通过损伤身形脏腑气机,影响精的固摄与排泄,从而导致早泄。现代医家多从脏腑辨治早泄,主要有心脾两虚、肝郁不疏、肾虚不固、心肾不交、肝经湿热等证[2],而穷究其源,皆可因神而起。纵使是血气先衰、脏腑自病者,也必以扰动心神而助其功。如陈德宁教授认为早泄关乎五脏,而根源在心,不论是心失所养、肝郁不疏、心肾不交、脾虚痰蒙,抑或是肺失宣降,最终均是通过影响到心神不宁而导致早泄[3]。

3 神与早泄的治疗

3.1 精神内守

《心印经》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早泄一病,实究其源,多因于神,固养其精,亦本于神,故《理虚元鉴》说:“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治之原不相离,故于滑泄、梦遗种种精病,必本于神治。”何以治神,一言以蔽之,即是“精神内守”而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道可谓至简,然若非圣人,孰能顿脱妄想,一念清净,况且执着妄想之人或耽于色欲之人又并非一时情绪使然,其或蒂固根深,或为现实环境所扰,幡然改途,诚非易事。而且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不管是中医还是儒释道,修身养性均是一个大工程。要真正做到精神内守,首先要明白调神养精的重要性。人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精气自然由盛及衰,是天数使然,若有人长久焦心劳思或纵情极欲,而又想保身长全,或寄希望于灵丹妙药,岂不是虚妄。

中医强调守神,但并不主张禁欲,只是应有所节制。不独为房事而言,一切人情物累均不应过分损耗精神。节制之法,并非让人苦行禁欲,而修性怡情,人生别有一番轻安之趣。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充实精神世界、调养身心,比如体育、运动最能帮人释放压力,提振精神,哲学、艺术能使人宁静致远,聪慧豁达。还有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不仅与自然环境相应,也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因此国家和社会也应努力打造良好的劳动和生存环境,尤其注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强大的精神文明,使人们能神生智慧,皆合于道。故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又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千金要方》),诚然真实不虚。另外,也应强调性生活的美好体验是在于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从时间上来衡量其好坏,而谈到早泄也不能动辄就认为会破坏夫妻感情、家庭和谐等等。

3.2 保形全神

嵇康《养生论》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中医认为形神一体,相互依存,虽然神为主宰,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形,凡用药之气味升降,行针之温凉补泻,莫不施之于形,所谓形是神之宅,神的存在依赖于形体,形的状态也影响着神的状态。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当人体精、气、血、津、液充足,营卫和调,人体机能旺盛时就会表现为“有神”、“得神”。性生活时,阴茎能够“怒、大、坚、热”,精不妄泄,同样是神旺的表现,说明人体气血充盛,阴阳和调。陈德宁教授认为早泄关乎五脏,而根源在心,不论是心失所养、肝郁不疏、心肾不交、脾虚痰蒙,抑或是肺失宣降,最终均是通过影响到心神不宁而导致早泄,例如对临床常见“心肾不交”型早泄,多予验方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奏滋阴降火、宁神涩精之功,使水升火降,君相安位,总之使人恢复阴平阳秘的调和状态,则有助于心神的安宁,故能获良效[3]。谭新华教授也认为心失所养是早泄的根本病机,故治有聚精气、疏肝郁、补心脾、交心肾等“御神”之法,皆是调身畅形、以形助神之法[4]。现代医家大多从脏腑辨治早泄,肾虚不能固精者,主以补肾涩精之品;肝郁不疏或肝经湿热者,主以解郁安神、清利湿热之品;从心论治者,又有养心、安神诸法。此皆扶正祛邪、燮理阴阳,保形而全神。

4 总结

早泄的发生与人体之神关系密切,而人类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高度参与的活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中医从神的角度去认识早泄这样一个复杂的疾病,并强调神的主宰地位,不仅体现了中医形神一体、天人合一的基础观念,符合中医对于精、气、神三者的辨证认识,也契合了人类性行为“性情之极”的特点,可谓执简驭繁,而又切中根本。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一马当先地极大发展中,社会竞争激烈,各种观念充斥,人类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挑战,早泄的发病率也随之隐蔽但快速地增长。因此,社会及个人在精神领域的努力对于早泄的预防及治疗均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价值体现,相信祖国医学的经验与智慧在这方面也将会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精气肝郁素问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谢旭善教授从肝气肝郁证论治胃脘痛经验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