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与开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因子

2023-02-12 01:16赵曲秀
教育观察 2023年3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跨学科学科

赵曲秀,覃 春

(1.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贵州毕节,553100;2.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一、引言

为回应社会高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与期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成为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跨学科主题学习已从理论层面扎根到教学实践中,已从地方探索走向国家顶层规划设计层面,其实施是围绕某一主题,基于学生素养发展,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主题内容,整合相关知识、思维,开展综合学习,强调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以主题形式为呈现方式的深度学习。[1]就本土化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历史的继承与创新,是在以往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基础上,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发展而来;就国际化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是适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总的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特殊课程形态,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有效回应了世界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然之需,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交互性、开放性、真实性、情境性等特性。需要强调的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根本性特征,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因素,与交互性、真实性、情境性存在互促互制的关系。[3]因此,梳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厘清相互关系,对指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置、路径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综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追求

跨学科主题学习改变了传统单一化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来优化内容结构,使学生具有跨学科主题意识和自由人格,形成指向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系统规划。就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来说,主要包括目标的综合、内容的综合和评价方式的多元。

(一)学习目标的综合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就是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学生需达到的发展状态和指标水平。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对课程结构进行重构,打破以往课程学习强调统一性、分科性与简约性的特征,转变为重点关注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这一转变来源于国内外课程发展趋势、教育现代化要求和中国的教育特色。[4]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强调综合,是对传统知识本位教学目标观的超越。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单一,重点传授的是静态书本知识,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是多元的、综合的。因为跨学科主题学习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的达成,促进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不仅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而且传授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知识技能,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总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应遵循综合性原则,实现从知识学习目标向融合育人目标转变。

(二)学习内容的综合

为回应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时代诉求,由多元凝聚而成的共同文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教育文化范式向着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文化模式转变。[5]大一统文化视域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纵横整合交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对多元知识文化进行创新融合。学科导向的传统教育,其课程科目、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等突出具体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学科边界。[6]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愈发强烈,学科导向的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关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多链交织,强调跨学科主题知识统整,促进知识内容的联结,以解决复杂问题。目前,我国跨学科学习根据主体学科的定位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单一主体学科,基于学科渗透而形成的课程模式;二是以多门学科为联合主体,基于学科融合形成的广域课程。[7]无论哪一种课程模式,学习内容都不仅仅强调学科知识技能的交汇融合,更强调突出五育并举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过程不仅符合情理、符合逻辑,而且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真实有意义的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深化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表现为对主题、情境、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评价的多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科学合理评价是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根本保障,是建构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指引,也是构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改进的关键回路,具有质量核查、方向指引、反馈调控的重要功能。[8]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重点关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能力性评价和多样性评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不断进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发展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评价学生在未来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能力性评价强调评价学生如何整合运用所知所能切实解决情境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样性评价则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采用多种有弹性的评价尺度,让每一名学生得到肯定,感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9]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是学生真实性学习评价,可以是全程参与的,也可以是嵌入式的,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跨学科主题学习坚持教育性根本立场,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与建构,体现学科间的有机整合与统筹设计,其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学习结果都指向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形成目标多维、内容融合、评价多元的综合性特征,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纵横推进,凸显出服务学生的系统化学习、多元化评价,展现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追求。

三、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路径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整合以往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蕴含着从分化到融合的理念,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10]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破除知识内容与现实问题的割裂,实现内容与实践的统一,使学习真正成为勾连世界、服务生活的基本工具。

(一)实践演进

从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由来已久,是在传统分科教学基础上做出的适当转变,是新时代课程建构的应然趋势和长期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早在20世纪20年代,课程统整就体现出跨学科思想的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跨学科学习迎来新的发展期,许多国家开展各类跨学科综合课程实践,并将其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11]例如,美国的STEM教育、欧洲新起的STS教育、日本的综合学习教育,都倡导培养学生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学校针对跨学科学习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尝试,如“1+X”课程[12]、理解力课程[13]就是基于课程整合理念开展的综合课程学习,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学习方式,为综合课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启示。上述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边界,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未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命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及课时要求[14],体现出鲜明的导向性。跨学科主题学习得到了明确规定和大范围推广,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综合课程体系。

(二)实践转向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课程学习方式,其学习过程是动态的实践过程,对深化新课程改革、回应新时代教育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面临观念困境、领导困境和实施困境[15],其实践活动需要对分科教学做出适当调整,需调动实践主体的主动性,选择适当的实践客体,促进实践活动在理念、组织和实施取向上实现新的转变。在理念上,需从分科主导转向有机整合。理念是行动的基础,只有理念转变,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超越学科知识边界,转变以分科教学为主导的传统思维,形成跨界思维新样态。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跳出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主动寻求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明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多学科知识的碎片化呈现、平均分布,而是不同学科知识的创新整合。在组织上,需从分科育人转向协同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高效实施,除了教师理念转变外,还需要学校甚至更高层面的整体规划。例如,学校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成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工作坊,让不同学科的教师成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共同体,还可以统筹教育资源,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在实施取向上,需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生长点和着力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真实场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创设出符合学生发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实践探索。

(三)实践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加强课程知识内容与学生活动经验,促进社会生活实践联系,培养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14]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常呈现出拼盘现象,学科之间缺乏实质性整合与联系,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跨学科教学;二是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融合多学科视域,即对教师跨学科素养、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等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实践的困境,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坚持以下实践原则。第一,贯彻素养导向,逆向设计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设置的学科主题、内容承载、实践路径和学业质量与评价都要贯彻素养导向,使教、学、评都围绕素养目标展开,并将跨学科学习评价目标前置,优化学习活动设计,发挥评价既能指导教又能促进学的作用。[16]第二,坚持学科主体立场,合理整合相关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对分科教学的补充与深化,并不是否定分科教学,而是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明确实施主体,合理融入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使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教学高质量开展的重要途径。第三,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跨学科主题学习需把握好本学科主题与其他相关学科主题的联系,不仅要突出主题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程度,加强学科之间关联性,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还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从事自然和社会的改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亲身经历思维和行为的表征,把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动、多学科知识等有机融合,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流学习、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认知水平。

四、开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义

面对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发展意向的差异化学生,有必要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放性,提供开放的空间和设计开放的任务满足差异化需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放性,是一种教育性开放,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强调的是将学生学习置于开放的环境中,借助多样化课程资源,搭建多维平台帮助学生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活动环节的开放和学习空间的开放。活动环节主要指问题、条件、过程、结果的开放,学习空间开放主要指学校空间和社区环境空间的开放。

(一)活动环节的开放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质上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要实现学科知识的内部整合,还要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形成协同育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通常具有多种可能,供学生选择。其中,活动环节的初始阶段,开放的条件有助于学生进行多元选择,而条件的开放主要指向为学生提供冗余或缺失的条件,需要学生自行选择或补充有用信息,以应对不同的活动。问题的开放主要指向学生可以自行提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或可供选择的平行任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也需要开放,因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存在两个世界,即学科体系世界和与学科体系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世界,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信息交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过程与结果不能预先确定,存在多种可能。通常情况下,学生存储的知识技能越丰富,转化质量越高,探索过程的方式方法越多样,思路就越清晰,完成度就越高。

(二)学习空间的开放

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使学习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开放不仅需要活动环节的开放,还需学习空间的开放。学习空间的开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使学校空间走向开放,给学生提供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实现对学校学习空间的重构。如学校的学生交流中心、计算机室、自习室、图书馆等场所,可以适当划分出一定区域,改造成学生学习和交流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学生校内学习的开放空间。二是加大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度,让学生拥有广阔的自然、社会、文化体验空间,实现学校场域与现实场域的融合。如合理利用社区生态公园、动物园、绿地等进行自然体验,利用民族文化馆、科学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进行文化体验,利用社区养老院、福利院、交流中心等进行社会生活体验,使学生在与社区实践活动的广泛接触中感受自然、社会与生活,通过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体验感和理解力。总之,提供给学生开放的空间环境,让学生充分展现所学所能,能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营造出真实实践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开放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义,对打破传统教学空间壁垒,实现课程综合性、开放性主题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将学生的学习放置在开放的空间环境中,并将开放性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应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加强实践体验,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兼顾跨学科性又具有主题统筹,有着自身的特征和关键因素,旨在打破学科边界,围绕某一主题对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主题进行整合,能够综合优化课程结构,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度学习方式。综合、实践、开放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大支柱,既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因子,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根本性特征,分别指引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综合跨学科主题目标、内容、评价方式的综合程度,实践学生组织、实施取向上的实践程度,开放主要指向各活动环节教学资源的开放程度。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综合、实践、开放层面的逐层推进,体现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发展向度。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来源方式和复杂程度,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分为单学科拓展、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大概念、超学科整合不同类型的主题学习。[17]各关键因素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形成总体协同发展的环形螺旋结构,综合展现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优化整合、思维与行为的融合育人、活动环节与资源的多样选择,能够有效应对学生学习的差异,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有效提升。总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实践、开放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代表着不同取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关键因素,能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驱动着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跨学科学科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品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