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一个伦理分析框架

2023-03-22 13:40邓集文唐子旺
伦理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德性正义规模

邓集文,唐子旺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英国于18 世纪下半叶实现了千万级人口的现代化,美国在20 世纪后完成了上亿级人口的现代化。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14 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显然规模更大,任务更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1](18)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一个政治课题,又是一个伦理话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加注重伦理价值。

一、人民至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价值立场

我国自古有“重民”“爱民”“敬民”的传统。《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的仁学主张以庶民自治为中心,其民本思想体现为“民服、民信、民足、民敬、民善”。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国古代先贤的“重民”“爱民”“敬民”思想对维护君主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民本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实质意义上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287)。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决定现代化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3](407)。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立场,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价值立场。政治立场是观察、认识和处理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我们党的政治立场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价值立场是观察、认识和处理价值问题的立足点。我们党的价值立场是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4](16)。由此可见,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立场具有一致性。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政治立场,就必然把人民至上作为价值立场。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守发展为了人民的初心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这为推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5.4 亿人口中有8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城市化率仅为10.6%,与当时28.8%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当时,国家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集中财政资源进行扶贫救困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状况。到1978 年,我国贫困人口为2.5 亿,占当时总人口的26%。人均预期寿命也从新中国成立之时的35 岁提高到65.9 岁[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到2011 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下降至1.2 亿人[6]。1978 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17.9%,到2011 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9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1.3%,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1978 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仅为644 元。到2011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 元[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2020 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28 元,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 亿增长到2021 年的14.1 亿。城镇化率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巨大的人口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关键在于党和国家坚守发展为了人民的初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2.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秉持发展依靠人民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38)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尽管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正因如此,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秉持发展依靠人民的信念。其一,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并将其正确地运用于实践。比如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且能够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党中央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对其加以推广,从而使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其二,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1](211)。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党通过发动人民群众,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至今,无论是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还是国家的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党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通过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伟目标。

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所在。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2](187)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解释了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社会活动成果是正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3](19)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呈现的发展成果的创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共享发展成果充分体现出人是发展的目的,并最终保障社会成员的自由、尊严和价值实现。2021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412 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 元。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2021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 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 元,只有城镇居民一半左右[9]。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现实要求。

二、包容普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也不是多数人的现代化,而是让规模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4 亿多人口整体进入现代化。可以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是包容普惠的现代化,其伦理指向就是实现对全体人民的包容,实现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包容,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强调主体包容

“人生而平等”是包容普惠的伦理前提。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忽视和消除。哈贝马斯认为,虽然人生而平等,“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作为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绝对差异”[10](43)。艾丽斯·杨指出,社会群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政治体应当关注这些社会差异”[11](103)。只有充分包容具有差异性的各类主体,各类主体才能真正被吸纳到社会建设中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包容具有差异性的所有主体,它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它将各种阶层、能力、年龄、民族、性别、社会经济状况、职业的人口纳入现代化建设主体中,充分保障所有主体的权益。从应然状态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还要求包容弱势群体。比如随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推进,环境邻避设施成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环境邻避风险凸显出来,有效实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需要建立健全面向弱势群体的政治吸纳机制。从实然状态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还注重包容弱势群体。比如前些年我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总括而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实现对全体人民包括弱势群体的包容,以获致伦理价值与合法性基础。

2.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注重利益包容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187)中国共产党奋斗所争取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3](1096)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我们就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为保障人民利益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出高层次性、差异性、动态性、多样性、个体性的新特点。尊重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实现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要求。当前,人民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包容不同群体的利益。利益包容并不是要一一满足人民群众纷繁复杂的个人利益诉求,而是从社会整体出发来寻求多维利益的平衡,杜绝“私人利益优先”或“集团利益优先”现象。在马克思看来,利益上任何厚此薄彼的理念与行为都是不合理的,应该“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14](308)。这就需要整合各阶层利益诉求,凝聚“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兼顾14 亿多人口的根本利益。

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普惠于民

坚持普惠于民,就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5](4)一方面,要通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让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16](18)。我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民生保障压力较大,但国家仍然大力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从而使民生领域的情况得到持续改观。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国家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人口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地支撑起人民幸福的福利大厦。截至2021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3 亿人,其中城镇职工人数为4.8 亿人,城乡居民为5.5 亿人。全国有13.5 亿人持有社会保障卡,覆盖95.7%的人口[17]。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5 亿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10.1 亿人[18]。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富而思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道德理性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超越自我,实现开拓进取、富而思进的现代化。富而思进,就是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为此,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树立忧患意识,发扬锐意进取的精神,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树立忧患意识

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9](787)。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20](64)的著名论断。这表明,社会主义一定要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4 亿多人口实现了整体脱贫,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在达成小康之“富”后,部分民众往往会产生“知足”与“好闲”的心态,最终容易形成“小富即安”意识。然而,我们现在的“富”还只是“小康”之富,距离小康之后的“发达”之富和“宽裕”之富还有较大距离。根据2022 年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21 年世界各国人均GDP 数据,虽然我国2021 年GDP 总量仍然高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仅为12359 美元,排在世界第60 位,人均GDP 只有美国的17.85%、日本的31.42%[21]。在此情形下,如果人们一味坚持“小富即安”的保守态度,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就不利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整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22](18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只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既有应对和化解危机的高招,又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不断奋勇向前,才不会被历史潮流淘汰。

2.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发扬锐意进取的精神

“小富即安”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其“知足”与“好闲”的心态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进入新时代,人民已经不再将拥有“小富”作为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而是寻求更加“充裕”和“美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这就需要发挥锐意进取的伦理精神。“小富即安”中的“安”代表着保守的态度,意味着在行动上放弃对物质财富的持续追求。“锐意进取”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由于其对“小富即安”中的保守观念进行剥离,有效嵌入“进”的因素,有效提升民众的理性,并最终推动“富而思进”的逻辑生成。“锐意”,代表着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力积极朝着进步方向前进的一种状态;“进取”,意味着在原有的状态中更进一步,以达成更高的目标。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锐意进取精神中的“进”具有二重含义:其一,“进”代表着在原有“小富”的基础上寻求“发达”之富和“宽裕”之富;其二,“进”代表着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过自己想要的自主闲暇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闲暇自有其内在的愉悦与快乐和人生的幸福境界。”[23](410)人们在闲暇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解放自己。可以认为,“闲暇是更高级的思考和文化的源泉”[24](194)。闲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的更全面、更高级的发展。总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抛弃“小富即安”的意识,发扬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人民能够在“小富”的基础上追求物质财富更加充裕,精神层面更加自主闲暇的生活。

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我国14 亿多人口整体进入小康社会,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然而,我们不能抱着过去的成功和原有的经验不放而陷入因循守旧和无所作为的境地。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要做到富而思进,就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为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开拓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具体表现为开拓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开拓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开拓创新可以提高工作绩效,开拓创新有利于增强竞争力,开拓创新能够缔造人生幸福。开拓创新需要树立科学理性精神,善于积累新经验、学习新知识,破除传统发展观念,从既有经验和知识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拒绝新情况、新事物和新知识,或固守既得利益而害怕新事物对既得利益形成冲击,或抱着现在已经不再适用的老经验和固化思维不放,就会错过发展良机。勇于开拓创新,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包括超越自己的知识经验、超越既得利益、超越自己的思维定式,是做到富而思进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5](55)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要富而思进,开拓创新,培育出强大的生存、竞争和发展能力,将现代化事业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维护正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维护正义既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其价值追求。西方的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寻求利润的最大化,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则以人民为中心,将维护正义作为价值追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维护正义上具体表现为注重更合理的正义理念,维护具有人性价值的正义,维护具有德性价值的正义。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注重更合理的正义理念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蕴含着一定的价值理念,彰显了维护正义的政治美德。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正义理念是对西方古典和近现代正义观的扬弃。柏拉图认为正义是“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26](169)。亚里士多德主张“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23](148)。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卢梭等思想家将正义与理性、自由、民主、平等联系起来,这些正义观念属于实质正义的范畴。罗尔斯和诺齐克对正义论的主题进行了转换,开启了程序正义的题域。罗尔斯认为人的平等、自由和尊严是“最基本的善”。为了实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调谐,罗尔斯提出正义的两个原则,认为“两个原则的民主解释将不会导致一个英才统治的社会”[27](101)。在罗尔斯看来,第二个正义原则中的差别原则使社会中处境最不利的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诺齐克对罗尔斯的正义观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赋予“权利”以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继承古典和近现代正义观的同时,强调基于差异性的平等,从而真正实现了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有机统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承认人在现代化中的差异,并将差异与平等进行统合。比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并不是每个人同步实现共同富裕,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一部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虽然这种差异与平等的统合与罗尔斯自由与平等的调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即共同富裕,这与罗尔斯的正义观截然不同。此外,与诺齐克过于注重程序正义、忽视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正义观相比,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正义观,在承认差异性、强调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对人的实质正义给予充分的关注。

2.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护具有人性价值的正义

维护正义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一种伦理品质。进一步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护具有人性价值的正义。人性与正义有着天然联系。出于善良的意志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即人性。正义属于人类价值领域和生活意义问题,本质上是人的伦理观念。人追求正义,并非仅仅基于对功利、权利和社会规范的考量,还出于人对其自身本质的追求。崇尚真、善、美,是人追求正义的人性依据。正义包含着人类发展与完善的价值真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与公理、人追求自身本质的最高理想。人对于权利、功利的追求,只有在符合人对自身本质的追求时才是正义的。正义根源于人性,符合人性要求,因而它是一种具有人性价值的事物。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人是有人性的。由于正义合乎人性,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把维护具有人性价值的正义作为价值追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维护具有人性价值的正义为价值追求,灌注着对人性价值的追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性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除了要在物质层面满足人的需要之外,更要在精神层面实现人性价值。人的正义追求具有人性价值。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关注人性价值,它既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政治理想,也要注重理想人格塑造。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强调的正义并非抽象的、形式上的正义,而是能在实践中体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发展的正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的正义观念表达着人的信念与追求,蕴涵着人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和意义,其实质就是对人性价值的追求。

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护具有德性价值的正义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承载着德性价值的追求。德性伦理学认为过好生活所必需的意志或品质可视为德性的力量。我国的德性思想最早要追溯到夏朝时期,夏朝视德性为“神的命令”。夏朝之后,“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将“忠”“孝”作为德性的特征。西周时期出现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政治伦理观。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德性观,此后,儒家注重的仁礼结合成为我国古代主流德性思想。西方的德性传统可以追溯到荷马时代。古希腊时期,智慧、节制、勇敢、公正被视为“四主德”。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理解和明智是理智德性,慷慨与节制是道德德性”[28](34)。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将三种神学德性与古希腊“四主德”结合起来,形成中世纪的“七主德”。康德认为:“德性就是人在遵循自己的义务时准则的力量。”[29](178)在康德看来,正义与美德的形而上根据是同源的,正义与德性作为两个核心价值并存,正义是一种“有美德的正义”。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30](241),他注重德性对正义的价值,并反思了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可见,正义具有德性价值。具有德性价值的正义对人们的优良生活来说不可或缺,因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维护它。事实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护具有德性价值的正义。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只有维护正义,才能获得德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德性主体不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指向的德性主体是具有公共人格的国家和政府。新时代,党和国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要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护具有德性价值的正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护具有德性价值的正义,其中一个突出方面是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能为人民群众平等共享,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应有的德性。

五、全面发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旨归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和目的都是自己。因此,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再局限于物质生产力层面的提升,其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关注人的主体性塑造

对人的主体性追问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古希腊的实体主体性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在遵循实体主体中心法则的基础上寻求普遍性的和谐、统一。近代自我意义上的认知主体性信奉“知识就是力量”,它通过其自身具有的本体性的自由意识来理性地认知世界。现代的生命主体性从情感的角度为工具化的生活世界提供新的坐标。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主体性,认为创造性、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主体性的实质内容是人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在人的实践中,人实现了主体性的自觉,使得主体活动回归人作为主体在场的状态,人所独有的能动创造性得到自由的发挥。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人的主体性进行塑造。通过人的主体性塑造,人自己身心愉悦地进行创造性劳动,“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31](566),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得以实现。通过发挥国家制度体系的保障作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使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够自由地发挥,进而能够充分彰显自由个性;使人作为主体存在于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体性统一。此外,主体需要依托其能动性才能进入价值关系的范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需要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来发挥14 亿多人口的能动性,使其成为真正的实践主体。人要将外在世界改造为具有价值意义的属人的世界,就要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人成为自觉能动的主体,也正是通过这种创新实践来实现的。西方现代化以“物”“利益”为目的,而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通过依靠人、彰显人、为了人的创新实践,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并塑造着真正主体性自觉澄明的、自主活动的人[32](16)。

2.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马克思曾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189)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劳动能力、人的素质和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类摆脱各种束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的现代化。其中,人的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层面,体现为人的能力和精神境界的内在品质,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个人身上的统一。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就必须实现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心理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内在要求,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时,5.4 亿人口中有80%的人是文盲,每万人中仅有大学生2.2 人[33]。然而,到2020 年11 月,全国14.1 亿人中文盲率仅为2.67%,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 万人[34]。2021 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7 万人,毕业生77.3 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 万人[35]。虽然我国人口文化素质较之过去有了显著提升,但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人口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例如,我国大学生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45%以上。因此,只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扩大大学生招生数量、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构建多方联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注重“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6](591)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的充盈可以为人民享受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追求也会对物质生产活动产生能动的影响。精神文明可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发展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两者需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来实现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37](367)社会主义本质上要求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处理好“两个文明”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局限于物质财富,还有对于精神财富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19)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强大起来,才能避免出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经历的物质水平提高和社会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现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自觉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在保证14 亿多中国人民过上充裕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让他们有充分的闲暇去追求科学、艺术和思想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极大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蕴含人民至上、包容普惠、富而思进、维护正义和全面发展等伦理因素。这表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伦理特性。人民至上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包容普惠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指向;富而思进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道德理性;维护正义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全面发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旨归。它们构成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要素结构,彰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伦理底蕴。五个伦理要素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人民至上是逻辑起点,全面发展是实践落点;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做到包容普惠、富而思进、维护正义;人民至上、包容普惠、富而思进、维护正义需要落实于全面发展的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伦理实践中。

埃德加·莫兰说道,西方世界“成功在物质上,失败在道德上”[38](120),这充分暴露出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伦理元素注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强化了现代化的合法性基础,提升了现代化的精神境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维护正义作为其价值追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必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德性正义规模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柳亚子书法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