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证

  • 贾竑晓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上热下寒证的临床经验探析❋
    辨证可定为上热下寒证。目前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证候研究中尚未对上热下寒证进行专门的报道[3],并且其在治疗方面较之非上热下寒证患者相对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贾竑晓提出了基于“五神藏”以精神症状为主辨治精神系统疾病的辨证体系[4],对诸多精神疾病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贾竑晓在GAD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GAD上热下寒证的核心病机是焦虑情绪导致的“君火失明,相火离位”,故其治疗当以清热安神为总则,辅以温阳助火;并灵活调整潜阳丹、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8期2023-09-29

  •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讨上热下寒证
    圆”运动。上热下寒证指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的证候。临床常见于胃脘痛、腹痛、呕吐、下利、失眠、心悸、眩晕等多种疾病[2]。上热下寒最早出现在《内经》中,汉代张仲景对其有较为详细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亦有一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生活环境变化,现代人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的改变,心理工作压力增加等,上热下寒证越来越多见,症状也愈加复杂。因此对上热下寒证的诊治需要进一步发挥,更全面辨析其病机,方药配伍更多元,以取得更好的疗效。1 运用“一气

    河北中医 2023年2期2023-04-15

  • 基于脏腑气机升降探讨上热下寒证形成机制及辨证分型
    0015)上热下寒证是临床常见的寒热错杂证候之一,是指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的证候[1]。上热下寒一词,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上热下寒证属于一种复杂矛盾的证候,治疗上如单用温热药恐助其热,纯用寒凉药又恐增其寒,常需寒热并用、清温同施,治疗颇有难度。汉代张仲景虽未明确提出上热下寒一证,但所著《伤寒论》对寒热错杂之证辨治详细,而且采用清温并施治法也十分广泛,给我们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4期2023-01-10

  • 中医名言拾粹
    白喉病热证本多,寒证较少,而寒热所郁,无不有毒,此时医所以专指为疫,而用药多偏于凉也,不知白喉少寒证,非无寒证,白喉之热证有毒,寒证亦非无毒,时医一偏之见,杀人无算,论中设为问答,分条详辨,熟玩之自悟其谬。凡病必有寒热二种,非白喉独异也,是书以寒热二字为纲领,而其中又分出轻重虚实,毫无一偏之弊,其方又无不从亲验而来,故言之最质最切。——清·李纪方 《白喉全生集·凡例》寒热之分,必先证书,证既认清,复参之以脉,自无遁情矣,盖言脉尚可含糊,而言证无可迁就也,古

    光明中医 2022年11期2023-01-05

  • 顾石松治疗上热下寒证临证经验及病案举隅
    、情志病。上热下寒证是指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的证候[1]。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上热下寒证善用扶阳潜阳法。扶阳潜阳法为郑钦安先生的重要学术思想,郑钦安先生认为万物的本质是阴阳,阴阳和合则万物生,而阳主动,是阴阳运动的动力。“阳”乃肾中真阳,肾阳充足,才能调动机体整体的阴阳活动,使阴平阳秘。上热下寒证的本质是“上假热下实寒”,所以临床应用扶阳潜阳法治疗,效果甚佳。1 病因病机“上热下寒”出自《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0期2022-12-31

  • 黄永生应用附子治疗先天伏寒证
    ,而附子在先天伏寒证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探讨其应用规律意义重大。1 “先天伏寒”理论“先天伏寒”理论的提出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以第一届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所提出的“伏邪”理论为根本依据,同时又结合黄永生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其为实践基础。黄永生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人群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先天伏寒证”,其发病和发展有迹可循。该理论的提出对国内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黄永生以《灵枢·天年篇》所提出的:“母为基,父为楯”为基础,认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3

  • 非“胃家实”者不可以阳明病论治
    “中风证”和“中寒证”。不仅阳明中风证可以出现阳明外证的表现,中寒证也可以出现。胃家虽然受寒,但体内正气尚足可与内在寒邪相斗争,邪正相争在外可以表现为反恶热等症状。阳明外证将恶热描述为“反恶热”,是因为“反”字说明寒邪入里,格阳于外。正如温邪在表可以恶寒,寒邪在内亦可恶热。《伤寒论》曰:“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说明白虎汤也可以有内在寒象,故病证有热象并非就是热证。阳明中寒证虽然胃家受寒、中阳不足,但是机体正气尚足,整体给人一种“实”

    中医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15

  • 基于层次聚类与复杂症状网络的广泛性焦虑障碍之上热下寒证的症状关系
    7-8]。上热下寒证是指人体上部发热和下部寒凉并存的一类寒热、虚实错杂的复杂病证[9]。目前GAD的中医证候研究有关上热下寒证的报道不多[10],且已有的关于精神情志疾病中的上热下寒证的病因病机与疾病特点的研究结果也与一般内科疾病中的上热下寒证有着明显的不同[11-14]。而本课题组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很多GAD患者会呈现出明显的上热下寒的症状,并且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临床上此类患者择方用药相对棘手,此类疾病对于患者的身心损伤也相对更重。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医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6-28

  • 顾石松治疗上热下寒证临证经验及病案举隅
    、情志病。上热下寒证是指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致使阴阳不交、升降失常的证候[1]。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上热下寒证善用扶阳潜阳法。扶阳潜阳法为郑钦安先生的重要学术思想,郑钦安先生认为万物的本质是阴阳,阴阳和合则万物生,而阳主动,是阴阳运动的动力。“阳”乃肾中真阳,肾阳充足,才能调动机体整体的阴阳活动,使阴平阳秘。上热下寒证的本质是“上假热下实寒”,所以临床应用扶阳潜阳法治疗,效果甚佳。1 病因病机“上热下寒”出自«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2期2022-03-15

  • 基于“冬病夏治”理论探讨长蛇灸防治阳虚外寒证银屑病
    问题。1 阳虚外寒证银屑病1.1 阳虚外寒证银屑病证型探析银屑病的阳虚外寒证是由河南省名中医刘爱民教授在传统银屑病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突破以往的局限,结合30 多年皮肤病临床经验提出来的,丰富了银屑病的辨证分型,治疗上选用温阳散寒法,每获良效[4]。1.2 阳虚外寒证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刘爱民教授认为银屑病传统的辨证分型略有局限,遂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阳虚外寒”的证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了阳气在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2-18

  • 《伤寒论》阳明中寒证辨治探微
    0355)阳明中寒证见于《伤寒论》阳明病篇,《伤寒论》原文第190、191条均涉及阳明中寒证,结合此二条文所反映的证候病机特点,历代医家一般认为《伤寒论》第194条、195条、197条、225条、226条、243条亦属该证内容。鉴于上述原文反映的证治特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伤寒论选读》均表述为阳明中寒证是患者平素胃阳不足、寒邪内侵所致的脾胃受纳、腐熟、传输功能障碍[1-2]。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孙志远、郭龙龙等[3-4]认为该证不属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02-16

  • 中医辨证论治上热下寒证的临床经验举隅
    八纲辨证理论中,寒证与热证是对病性的概括。在各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出现寒热相兼的证候,称为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属于寒热错杂证之一,是指在同一时期内,人体的上部表现为热证,下部表现为寒证的中医证候。上热下寒证的特殊性不仅在于病性的寒热兼杂,还在于病位之异。上热下寒证患者的上焦可出现咽干口苦、心悸头晕等热盛症状,而下焦可出现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下寒表现[1]。笔者认为,上热下寒证中的“上”、“下”非特指上下二焦,还指在五官、胸膈等部位出现热证的同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2期2021-12-02

  • 中药热奄包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在脾虚胃寒证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
    证型,其中脾虚胃寒证较为常见,主要病机在于虚寒淤血、经络阻塞、血气不通,中药热奄包具有散寒祛湿、通络温经之功效,可促进病情缓解[2]。慢性胃炎患者多伴有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极大影响其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病情缓解,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中医情志干预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桥梁,使用科学护理方法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将中药热奄包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应用于脾虚胃寒证慢性胃炎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4期2021-09-24

  • 乌头汤外用熏洗对寒证膝骨关节炎局部痛阈及皮温的影响
    状体征,辨证属于寒证[2],并提出“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中药复方如乌头汤、四妙散对KOA的止痛效应是明确的[3-4],但“同病异治”理论指出这2个方剂的适用人群及对应的止痛效果存在差别。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针对寒证(主诉对低气温环境存在痛觉敏化)的KOA患者,比较了乌头汤、四妙散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5]KOA诊断标准:①最近1个月内反复发作的膝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7期2021-03-17

  • 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与骨密度关系及低骨密度危险因素分析
    2例,其中肾虚督寒证106例、肾虚湿热证86例,分析不同证型、不同骨密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低骨密度危险因素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低骨密度危险因素。肾虚湿热证患者全髋骨密度显著低于肾虚督寒证患者,肾虚湿热证患者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AS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 AS测量指数(BASMI)、改良Stoke AS脊柱评分(mSASSS)显著高于肾虚督寒证患者(<0.05)。Logi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9期2020-10-14

  • 中药贴敷神厥穴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观察※
    蕴证、兼热证、兼寒证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血虚湿蕴证组(20例)、兼热证组(20例)、兼寒证组(2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5.35±0.52)岁;病程1~12个月,平均(4.57±0.47)个月。血虚湿蕴证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9岁,平均(5.29±0.5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2020-09-26

  • 肠道菌群与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型相关性研究
    关节炎(CIA)寒证与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差异。雌性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寒证组和热证组各11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寒证组和热证组复制CIA寒热证候动物模型。从造模第2周起,每周测量1次大鼠右后足踝体表温度,造模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凝血因子,取肠道内容物,进行总DNA提取,V3-V4可变区PCR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测序的有效数据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聚类,根据OTUs进行物种注释、Alpha与Beta多样性分析,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6期2020-07-10

  • 冠心病患者脐温与寒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证观察组和热证观察组。寒证观察组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平均(60.09±6.10)岁;病程平均(3.99±0.26)年。热证观察组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平均(59.93±5.03)岁;病程平均(3.95±0.31)年。另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志愿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平均(59.90±6.13)岁。3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研究 2020年5期2020-04-20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内饮外寒证的临床观察
    变异性哮喘内饮外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内饮外寒证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170例患者分别成立两组,即对照组85例与实验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射干麻黄汤进行加减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86.67%,而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则高达97.78%,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对照组患者咳嗽消失时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2019-10-21

  •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症候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纲”,将RA分为寒证与热证进行临床辨证。本团队前期在“寒热为纲”的辨证指导下研究发现,RA患者腕关节超声滑膜炎、超声下血流信号及骨侵蚀阳性率热证明显高于寒证患者,维生素D水平热证组低于寒证组,提示寒证与热证有各自的临床特征[5~7]。本研究拟通过年龄、病程、RA相关抗体、炎性指标、28关节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28 关节肌肉骨骼超声下表现,探究RA患者寒热证候下的临床特征。1 对象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10-16

  • 寒证大鼠细胞色素P450亚酶的表征及肉桂的调控
    要  目的:考察寒证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酶的表征特点及热性中药的调控效果。方法:选取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制备寒性造模药,对SD大鼠诱导21 d后复制寒证模型;另取肉桂提取物对寒性大鼠进行干预,制备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处理为对照组。钙盐沉淀法制备肝脏微粒体,与混合探针药物温孵,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探针药物的代谢消除百分率,评价CYP450亚酶活性变化。提取肝脏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YP450亚酶的mRNA表达

    世界中医药 2019年2期2019-09-10

  • 基于“热证可灸”观察艾灸胃经穴对胃热证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作用的影响*
    无明显寒热证、胃寒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依次减轻[1]。因此,胃黏膜损伤是胃热证的主要病理变化。故本课题组采用基于嗜食辛辣厚味的饮食不节方法复制胃热证大鼠模型,研究艾灸胃经穴对胃热证大鼠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探讨“热证可灸”的作用机制及其科学性。1 材料1.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体质量(150±20)g,购自吴氏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号:SCXK(浙)170803004],在厦门大学动物实验中心(SPF)分组饲养,控制室温22℃,相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6期2019-07-16

  • 温经汤治疗月经病实寒证的临床效果研究
    多患者为月经病实寒证,治疗的原则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温经汤治疗月经病实寒证,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160例月经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月经病实寒证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45岁;③无合并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④无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年龄18~43岁,平均(28.1±4.7)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2019-01-07

  • 寒热辨证的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证,后期为脾胃虚寒证,晚期为肝肾亏虚证[3]。李济仁教授根据“寒热理论”辩治痹病,主张先从寒热着手,而后再分为寒痹偏风型、偏湿型、单纯寒型,热痹偏风型、偏湿型、单纯热型[4]。RA的中医辨证中风、寒、湿、热、瘀、虚等证候特点均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中医证候聚类分析或基于文献分析发现RA的证候分布以湿热痹阻和寒湿痹阻者最为常见,肝肾亏虚证和痰瘀痹阻证多处于病程中晚期[5]。在RA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中多将其分为寒证(寒湿痹阻证)和热证(湿热痹阻证)进行辨证论治,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1-05

  • 伏寒颗粒对冠心病先天伏寒证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证候,称之为“伏寒证”。在临床上针对“先天伏寒证”的证候特点,而创立伏寒颗粒,全方由仙灵脾、仙茅、巴戟天、黄芪、白术、黄柏、砂仁等药组成,临床疗效确切[6-8]。代谢组学把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这对揭示疾病的复杂机制和药物在人体复杂的代谢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非常相似[9]。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很明显的区分先天伏寒证病人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代谢物,通过对差异代谢物组分的分析、判断,可以更好的理解冠心病先天伏寒证的病变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5期2018-10-10

  • 贾跃进治寒证经验
    030024)寒证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患者自觉全身怕冷,有些患者自觉肢末冷、肩背冷、呼吸冷。无论是哪一种,除了一些由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怕冷,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糖尿病足、闭塞性脉管炎等,还有很多怕冷症状的患者并没有明确的生化检测指标。对于理化检查正常的患者,西医多认为其为神经功能失调症或心理疾病,治疗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往往凸显其优势,具有较好的疗效。贾跃进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笔者有幸随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期2018-01-24

  • 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小儿寒证咳喘效果分析
    保护性反射动作,寒证咳喘是中医的病证名,患者多由于风寒伤肺进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需要给予患者疏风散寒、止咳平喘等治疗。小儿患者是寒证咳喘最常见的发病人群,中医在治疗小儿寒证咳喘时,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表现进行辨证治疗,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在中医治疗中,经方合方辨证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治病思路与方法,对经方进行详细分析,并将经方合用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治疗。为了具体了解中医经方合方辨证治疗小儿寒证咳喘的临床效果,本文将20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2018-01-17

  • 四大常见病 调理有方
    天用开水冲服。胃寒证多见红枣熬汤喝吐酸水、胃痛、胃胀、吃不下、睡不好……胃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胃寒证,另一類是胃热证。简单说,胃寒证的主要表现是遇寒凉疼痛,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胃热证的主要表现是胃部有烧灼感、大便干等,如果控制不好,易发生胃溃疡等疾病。一般来说,胃寒证更为多见,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正是此意。日常调理可取红枣、葱白各10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熬汤喝,每天1次,连用1周。如果胃疼得厉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吴茱萸5-6克,能起到止痛

    中老年健康 2017年8期2017-12-16

  • 温经汤对月经病实寒证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黄体酮、睾酮的影响
    温经汤对月经病实寒证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黄体酮、睾酮的影响李 丹, 李 娟, 岳明明, 陈 芳, 黄丹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 妇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目的探讨温经汤对月经病实寒证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黄体酮(P)、睾酮(T)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月经病实寒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比较血清FSH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9期2017-11-07

  • 四大常见病 调理有妙方
    天用开水冲服。胃寒证多见 红枣熬汤喝吐酸水、胃痛、胃胀、吃不下、睡不好……胃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胃寒证,另一类是胃热证。简单说,胃寒证的主要表现是遇寒凉疼痛,有些人還会出现腹泻;胃热证的主要表现是胃部有烧灼感、大便干等,如果控制不好,易发生胃溃疡等疾病。一般来说,胃寒证更为多见,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正是此意。日常调理可取红枣、葱白各10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熬汤喝,每天1次,连用1周。如果胃疼得厉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吴茱萸5~6克,能起到止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4期2017-05-26

  • 寒热辨证分设病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观察
    显优于对照组(P寒证 热证 辨证施护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及各级中医院,其住院病室安排同西医病室一样,患者入院以后是以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及性别安置在各个病室内,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所有的病室设施条件是一样的,寒证患者恶寒喜暖,热证患者喜凉恶热,如此寒证、热证患者统一放在一个病室内,在使用降温或保暖措施时患者意见不一,增加了患者间的矛盾,对疾病的康复也不利。针对上述问题,我科采用中医寒热辨证,分设不同的病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2期2017-05-11

  • 四大常见病 调理有妙方
    天用开水冲服。胃寒证者喝红枣汤吐酸水、胃痛、胃胀、吃不下、睡不好……胃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胃寒证,另一类是胃热证。简单地说,胃寒证的主要表现是遇寒凉则胃疼痛,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胃热证的主要表现是胃部有烧灼感、大便干等,如果控制不好,易发生胃溃疡等疾病。一般来说,胃寒证更为多见,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正是此意。胃寒者日常调理可取红枣、葱白各10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熬汤喝,每天1次,连用1周,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0期2017-03-22

  • 应用Fisher判别函数进行寒热证型判别的探讨*
    组、热证模型组和寒证模型组,比较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将建立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应用于临床实践来验证。结果实验后各组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四碘甲状腺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瘤坏死因子TNF-α 与白细胞介素IL-8等6项指标,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热证组>正常对照组>寒证组。建立寒热辨证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用训练样本回代法进行考核,预测正确率为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4期2016-10-26

  • 山羊表里俱寒证诊治
    18)山羊表里俱寒证诊治徐杰,吕文鹏 (四川省通江县回林乡畜牧兽医站,四川通江636718)表里俱寒证是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或脾胃虚寒,又外感风寒。病羊表现为既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又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1 临床症状病初个别羊采食量减少、呆立、精神萎顿、拉稀、鼻流清液,随后病羊数量增多,并出现死亡,濒死羊呻吟,口流清涎。患羊体温36℃左右,皮温、口温低,四肢厥冷,可视黏膜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而微,拉稀、小便清长,个别羊卧地不起,绝食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9期2016-10-09

  • 糖代谢在月经病寒证证候研究中的意义
    9糖代谢在月经病寒证证候研究中的意义徐丁洁1徐洪2董玉山1杜晨光1曹颖1白素芬1柳月娟1杜惠兰3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河北唐山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00;3.河北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河北石家庄050091寒证为八纲之一,而月经病寒证是临床较为多见的病证之一,其主要病因为感受寒邪。目前对月经病寒证发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盆腔微循环、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等系统,糖代谢是能量代谢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证实,寒冷刺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0期2016-09-03

  • 温经汤治疗月经病实寒证的临床疗效分析
    经汤治疗月经病实寒证的临床疗效分析武静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 ( 渭南714000)摘要目的:分析温经汤治疗月经病实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月经病实寒证的13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温经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殖激素的变化,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如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卵巢体积(OVVOL)、窦卵泡数(AFC)、窦卵泡直径(SFD)变化。 结果:治疗前后

    陕西中医 2016年8期2016-08-10

  •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及炎性标志物与寒、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3水平高于肾虚督寒证。【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中医证型;寒证;热证;骨密度;炎性标志物【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bone density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o study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old and heat syndromes.Metho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8期2016-05-14

  • 膝关节滑膜炎治疗经验
    病辨证分为热证与寒证,临床运用经验方内服及熏蒸方法,取得显著疗效。【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中药;内服;熏蒸;寒证;热证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无菌性炎性疾病,由膝关节扭伤或多种关节内损伤引起,容易造成患者暂时或长期部分丧失劳动力,因此对患者危害较大。目前,虽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有许多患者不能治愈,尤其是部分中青年患者[1]。中医学认为,膝关节滑膜炎属于“痹证”范畴。本病一般分为外伤及慢性劳损2个方面。膝关节遭受骨折、脱位、韧带断裂、软骨损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6期2016-05-14

  • 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很重要
    体表外的特征有:寒证面色苍白,四肢清凉;热证面色红赤,四肢燥热。也有表里转化的,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热证出现后,寒症便渐渐消失,就是寒证转化为热证。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度,随机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弱,这就是由热证转化为寒证。我们看事情必须看清它的本质,只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综合归纳,才能看清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对人体的危害。万物皆分阴阳,相互对立的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全球气候变暖也是大自然阴阳失调的一种现象。阴阳学说在人体上的应用,阴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8期2016-05-14

  • 治疗胃寒证最佳用方
    去看中医,说是胃寒证。女儿这才坦白,自己住校时三餐常用零食代替,刚入学那几个月,因为天气炎热,几乎每天都要吃两三只冰糕,入冬后冰淇凌也没断过。此前也有过胃痛的经历,喝点热水会好一些。看着女儿痛苦的样子,我既生气又自责,希望这次真的给了她教训。同时也想请教一下中医大夫,这种胃寒证胃炎该如何调理?河南开封 侯妈妈胃炎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中医治疗胃炎必须辨清病变的基本证型,最为常见的基本证型有胃寒证和胃热证,在临床中胃寒证又多于胃热证。治疗胃寒证的方药

    家庭医学 2016年4期2016-05-05

  • 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影响*
    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影响*黄燕琼1,秦华珍2△,余腾飞2,刘 颖2,谭喜梅2,李文强2,翁铭钻2,张兴燊2,王 勤2(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 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目的:观察干姜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尿17-OHCS与CAs以及血清ACTH、D-β-H的影响,探讨其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揭示10味药的温热药性本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灌服知母冰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4-05

  • 小青龙治疗小儿寒性哮喘40例
    小青龙汤;哮喘;寒证;儿科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基础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哮喘、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笔者于近几年儿科工作中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寒性哮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相关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所总结的86例寒性哮喘均为本院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4期2016-04-01

  • 一起山羊表里俱寒证的诊治
    )一起山羊表里俱寒证的诊治文│徐杰 吕文鹏(四川省通江县回林乡畜牧兽医站)表里俱寒证是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或脾胃虚寒又外感风寒,表现为既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证,又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在兽医临床上多因误诊失治或治疗中失管护,未及时消除寒邪致病因素而致表寒未解而入里,或表寒虽解但阳气还未恢复,伤寒邪直中入里,导致表里俱寒证。2016年1月,四川省渠县临巴镇巴州村某村民从通江县回林乡引购南江黄羊种母羊94只、种公羊2只。同月15日经官方兽医对羊

    中国畜牧业 2016年20期2016-02-16

  • 强直性脊柱炎寒、热不同证型的骨密度与疾病活动度特点
    本研究选取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各45 例进行观察,以探讨不同寒热证型AS 患者骨密度、疾病活动度的特点。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1.1.1 AS 诊断标准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 年修订的AS 纽约分类标准[8]。1.1.2 中医证候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风湿病协作组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结合焦树德教授和阎小萍教授长期临床辨证论治AS 的经验[7],综合拟定而成。肾虚督寒证:证候特点为腰臀胯疼痛,僵硬不舒,伴膝腿痛或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6-14

  • 再议《伤寒论》固瘕证
    成的先兆,阳明中寒证是胃中虚冷,不能化燥成实而出现的一种虚寒与邪热错杂的中间状态。固瘕; 阳明中寒证 ; 伤寒论“固瘕”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1条:“阳明病, 若中寒者, 不能食, 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 此欲作固瘕, 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 以胃中冷, 水谷不别故也。”对于此条文历来医家理解不一,使后学者莫衷一是,笔者尝试将此问题厘清脉络,正本澄源。1 历代医家对于“固瘕”的理解“固瘕”一词仅在《伤寒论》中出现1次,在《黄帝内经

    环球中医药 2014年1期2014-08-07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要分为湿热证、督寒证、瘀血证3个证型,取得了较好疗效。免疫炎症在AS 的发病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ESR、hs-CRP等与AS的病情活动程度具有相关性,而针对TNF-α的治疗也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为此,课题组就这些指标与AS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2 年2 月至2013 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116例AS 患者,其中男性 89 例,女性 27 例,男女比例约 3.3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0期2014-02-09

  •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临床体会
    于因阳虚而引起的寒证,它不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不足之虚寒,应当治以温补肾阳,增强体质,或予以驱邪,以达到治愈目的。阳虚生寒;辨证论治;补阳去寒;补法“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1]素体阳虚,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导致肾阳不足而引起畏寒肢冷等,

    吉林中医药 2013年1期2013-10-26

  • 生物学网络构建在寒证生物信息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科学的不断发展,寒证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展与之紧密结合,而高通量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新兴交叉的学科将寒证的研究向着生物分子网络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1]。科研学者认识到寒证是由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出现障碍或者缺陷而产生。具体而言就是基因、RNA、蛋白质、micRNA等生物分子和生物学过程介导的过多层次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特定的病理过程。寒证生物分子网络的构建将成为描述它们复杂的相互作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3-31

  • 家畜内寒证治验
    ,肢体逆冷,是内寒证的辨证要点。1.2 阳虚兼气虚。阳虚必兼气虚,故而内寒证往往表现一系列脏腑功能低下的“不振奋”现象,精神呆滞,舌淡少苔,脉沉迟无力等症。气虚、阳虚、亡阳,是内寒证轻、中、重3个病变阶段。1.3 兼湿,挟淤。水湿属阴,得温乃化,机体阳虚,气不化水,易致水湿潴留。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血凝为淤,故内寒尤易兼湿生淤。2 治疗原则内寒证的基本病理在脏腑虚寒。虚则补之,寒则温之,非补则虚证不去,非温则内寒不除,故常需扶阳与温里剂相伍,分补五脏,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8期2013-01-26

  • 中医诊断学八纲单元考试辅导
    3 寒热3.1 寒证【概念】 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时的证候。【特点】冷、淡、稀、润、静。【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3.2 热证【概念】 感受热邪或阴液不足时的证候。【特点】 热、赤、稠、燥、动。【表现】 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3.3 寒热证鉴别要点表1 寒证、热证的鉴别习题例:下述哪项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9期2012-11-23

  • 左金丸和反左金丸中药药性-证候相关性初步研究*
    雌雄各半,分为胃寒证模型或胃热证模型组,左金丸胃寒证或胃热证组,反左金丸胃寒证或胃热证组。参考文献[1]制备不同证候模型:胃寒证模型组小鼠灌服4℃冰水,胃热证模型组小鼠灌服8%辣椒煎液,均为10mL/kg,1d2次,连续灌服7d后,动物禁食不禁水12h,称重,灌服10mL/kg纯水1h后胃寒证模型组每只灌服3mol/L的NaOH液1.5mL或胃热证模型组每只灌服无水乙醇1mL。于1h后给药组小鼠按体重分别单次灌服左金丸或反左金丸40g生药/kg,模型组小鼠

    陕西中医 2012年11期2012-07-09

  • 口甘1例治验
    分辨,此乃太阴虚寒证。按五行归属,甘入脾,脾主甘,脾虚寒,脏气不定,则其本味上溢,故见口甘,脾气不足,营卫失养,清阳不升,阴气内盛,阳气失潜,故见发热并多甚于上午,脉虚大无力,舌质淡,苔白多津亦是太阴虚寒之候。治则:补脾温阳。处方:党参20 g,白术15 g,黄芪30 g,陈皮10 g,藿香12 g,豆蔻12 g,制附子15 g,干姜10 g,山药30 g,茯苓12 g。上方服2剂复诊:身热已除,口甜减半,饮食增加。效不更方,上方加石斛12 g,取3剂。3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3-31

  • 寒证及其相关病证的研究概况
    冯文林关键词血寒证血瘀中医妇科疾病黄疸神志病综述血寒证,即血因寒而滞的病证。清·钱秀昌《伤科补要·卷二·受伤着寒及怀孕而伤》曰:“血得寒而凝结,寒得血而入深。”其临床表现,如清·程杏轩《医述·卷六·杂证汇参·血证》所述:“血寒者,其证麻木疲软,皮肤不泽,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块痛,得热则止,女子则月事后期而至,脉细而缓。”治疗上,《灵枢经·禁服第四十八》曰:“血寒,故宜灸之。”《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曰:“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素问·

    浙江中医杂志 2004年9期200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