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

  • 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及产业链构建研究
    宏 李敏甘肃省通渭县推进以书画为核心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不断融合。通过文献和调查,研究分析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及产业链构建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及宣传营销等对策,对进一步推进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及产业链构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甘肃省通渭县有着悠久的耕读文化,书画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带动其它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业获得迅速发展。通渭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新西部 2023年4期2023-07-10

  • 世上书香数通渭
    年,在今甘肃定西通渭县,有一对名叫秦嘉和徐淑的恩爱小夫妻,小两口都是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亲友抚养大,但郎才女貌,两人琴书诗文都很了得。他们格外感激上苍赐给他们这么称心如意的婚姻。天有不测风云。徐淑得了一场重病,有传染给秦嘉周围亲戚乡邻的风险,迫于亲邻的压力,徐淑只好回到百里之外的兄长家养病。不久后,作为地方小吏的秦嘉由于工作出色,被选中了上京城洛阳汇报工作,这一去便被留在京城,提拔做了“黄门郎”——一个皇帝身边的小官。临进京之前,秦嘉日思夜想盼着能与爱妻见

    时代报告 2023年4期2023-06-08

  • 林业生产中提高苗木质量的实施对策分析
    董芒豆(甘肃省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甘肃 通渭 743300)苗木栽培是林业生产中的中间环节,也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栽培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针对当下很多地区的苗木生产工作而言,苗木良种化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影响了苗木的生产水平,为给林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苗木。要想充分发挥林业的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旧要加强苗木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在实际苗木生产中,管理人员要随时关注苗木生产中的问题,从苗木生产中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苗木生

    新农业 2023年1期2023-03-22

  • 基于地方书画资源的通渭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34000)1 通渭县文化与旅游资源概况通渭县是文化部首次命名的六个“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之一,被誉为“翰墨飘香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通道,是我市连接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通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有通渭籍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为中国五言诗的成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更有英国皇家科学院著名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著名院士姚檀栋等人[1]。通渭民间书画艺术繁荣,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过千百年来的民间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6期2022-12-03

  • 贾平凹地方书写的“非虚构”探索 ——以《通渭人家》《定西笔记》为例
    》,与十年前的《通渭人家》可谓遥相呼应。2001年,《通渭人家》发表于《美文》杂志,又被《新华文摘》《读者》等刊多次转载。在行政区划上,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两作地理背景几乎重合,且均为亲身走访当地后所作。20年前的《通渭人家》可称纪实性散文,十年前的《定西笔记》却可冠以正时兴的“非虚构写作”。无论文体如何命名,两作在文体风格和效果上存在多少差异,“非虚构”是两者共有的特征。贾平凹相隔十年写下的两篇针对同一地区的纪实性作品,在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具备了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7

  • 通渭人家的小康
    、西和县、礼县、通渭县、岷县、镇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标志着甘肃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75个贫困县中,通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县。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也是“陇中苦瘠甲天下”核心区域,其环境特征是高天厚土,而此前的经济特征简单概括就是贫困。贾平凹先生的散文《通渭人家》描述了2002年5月在通渭的见闻。在接他去通渭的路上,司机听到火车一吼长笛后轰然的哐哐声说:“你听你听,

    读者·原创版 2022年8期2022-11-09

  • 黄土高原复杂地形区两次冰雹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6]。甘肃中部的通渭地区地处华家岭山区,是甘肃省3个冰雹高发中心之一,当地特殊的高山高地地形对冰雹的产生有重要影响[27],冰雹天气常常给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危害。2020年5月30、31日该地连续2 d出现大冰雹天气,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次过程形成机理、环境参量指标和中尺度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本地冰雹过程的短期预报和临近分类预警提供参考。1 资料天气实况数据来自地面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

    干旱气象 2022年4期2022-09-23

  • 基于乡村非遗传承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以甘肃通渭剪纸为例
    ,文章主要以甘肃通渭剪纸文化为例展开叙述,协调处理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目标,为通渭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中国的旅游产业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游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复杂的市场背景下,旅游产业也在逐渐变得多元化,做好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纵观动态性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乡村旅游凭借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8期2022-08-30

  • 通渭人家的小康
    、西和县、礼县、通渭县、岷县、镇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标志着甘肃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75个贫困县中,通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县。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也是“陇中苦瘠甲天下”核心区域,其环境特征是高天厚土,而此前的经济特征简单概括就是贫困。贾平凹先生的散文《通渭人家》描述了2002年5月在通渭的见闻。在接他去通渭的路上,司机听到火车一吼长笛后轰然的哐哐声说:“你听你听,

    读者·原创版 2022年8期2022-08-17

  • 通渭
    )陇上十月,登临通渭寨,城阙的斑斓与盛大,成为秋水波光里最珍贵的影像——峰峦如聚,如一群扬鬃驰骋的战马,嘶鸣声在飘逸的白云间尽情喧嚣,血性在千山万壑里肆意张扬。大宋西部边城的雄心壮志,透过传说和民谣,穿过时空的隧道,在古城上方久久回旋。一座座烽台,一段段残损的城墙,让我们看见岁月深处燃烧的战火和刀剑的寒光。风萧萧兮,此刻,战歌在山谷中奏响,鼓角争鸣,残阳映照的秋水里,大纛一阙,影子飘扬成凯旋的姿势。眼下,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讲述着一个朝代的故事,展示着曾经

    散文诗世界 2022年12期2022-08-15

  • 我的工厂经历
    □文/杨光祖通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却有不少的县办企业,比如通渭味精厂,就很出名,生产的味精行销全国。还有通渭粉丝厂,飞天粉丝,也是知名品牌。这两家企业就在县城的西边,靠近农村,算当时的城郊了。它的旁边,就是通渭建筑公司。我父亲最早就在建筑公司上班。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已经到了县木器厂,木器厂在县城的西北方向,距离我们家很近,走路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家在县城西北方向,太白山下,正好被几个山脉阻隔,从县城看过去,是看不见的。那个村子叫拓家

    四川文学 2022年12期2022-08-15

  • 2013年岷县-漳县 MS6.6 地震前通渭台的视电阻率变化
    据进行梳理发现,通渭、兰州、天水和周至台的观测数据在地震发生前出现了一定变化(杜学彬等,2013;刘君等,2013)。其中,兰州和周至台测区环境干扰严重;天水台的观测数据在临近地震发生前出现高频扰动变化,此类变化主要反映短临阶段测区电场信号的不稳定性(杜学彬等,2017);通渭台的观测数据则出现年变化形态畸变和超过半年的持续性下降特征。在判断一项异常与地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时,除应考察异常和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存在对应性外,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二者在产生机理方

    地震地质 2022年3期2022-08-04

  • 通渭书画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通渭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远古文明,这为形成浓厚的耕读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书画文化也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逐步走向了成熟。通渭自古就人才辈出,除秦嘉、李南晖以及王瓒等历史名人之外,在通渭历史上还有许多外地的文人才子到通渭执政、从教,其中擅长书画者不在少数。乾隆年间任通渭知县的山东籍冷文炜,擅长书法,其书法作品在通渭收藏甚多,至今在民间流传着家有“冷”字不算穷的说法,这足以见得其书法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20世纪70年代在通渭工作过的著名书画家李

    参花(上) 2022年6期2022-06-16

  • 皮影戏:通渭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
    无穷的精神享受。通渭皮影文化的底蕴皮影戏,在这种广泛流传于华夏大地,上至宫廷王府,下至偏远乡间的民间艺术,究竟起源何时?学者众说纷纭。有周秦说、秦汉说、唐代说等种种论述。这些都是根据历史上有关文献的只言片语,甚至是模糊的边缘说法去推论的,直到北宋才有了关于皮影戏的明确记载。两宋时期是皮影戏的成熟兴盛时期,这时的皮影戏形成有说、有唱、有故事情节的“影戏”了。事实上,皮影艺术从北宋兴盛到现在,它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符合华夏农耕社会的特点。就像敦煌壁画中唐代农

    炎黄地理 2022年5期2022-06-07

  • 印象通渭
    潘进福“通渭”之名,意取为“通往”“渭水”。渭水此乃黄河之经脉,关中平原的沃野之源;“通渭”又是通往古秦州之地的“咽喉”之道。而秦州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碧玉关(通渭的碧玉镇)扼守当道,成为通渭囿于此地的“剑门关”。形成雄厚而广袤的黄土地带,有着顽强之敦性,古“丝绸之路” 的历史沧桑与人文底蕴,让这块土地自然、松弛,人易于交往,可居、可游、可品。通渭是宜人的。古属于天水郡,虽是“丘陵沟壑”之形,但绵延的北山,犹如卧龙,阻挡北来之寒气,小城有依偎山

    散文诗世界 2022年3期2022-03-21

  • 通渭书画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主体[2]。1 通渭书画艺术到产业的历史累积通渭县位于古丝绸之路要道,素有陇中文化沃土之称,自古孕育了溢彩飘香,翰墨丹青的独特文化现象。上至文人墨客、英雄名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为通渭从“耕读文明”向“书画艺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 翰墨飘香的历史渊源通渭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地势平坦开阔;县城背枕笔架山,面朝南屏山,牛谷河三面萦绕。在这片土地上,自古生存着一代代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同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通渭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7

  • 定西扶贫精神研究 ——以通渭县为例
    丽,段慧敏(中共通渭县委党校,甘肃定西 743300)0 引言脱贫精神应当是在脱贫过程中形成的大众共同认可的并将共同付诸实践的一种意识、思维、神志。由于历史及现实的根源,客观与主观的原因,通渭县是全市全省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脱贫成为全县民众的梦想。在2020年年底整县脱贫,是什么力量让通渭县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呢?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调查、观察及思考这一问题,通渭能够稳步实现精准脱贫,既缘于党的好政策和好领导,也得益于万众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援,还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6期2021-12-28

  • 通渭核雕技艺浅谈
    物。本文主要分析通渭核雕技艺的历史、技法、文化内涵以及美学特征等。关键词:通渭 核雕 技艺一、通渭核雕的历史渊源明末魏学暑《核舟记》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形象,各具情态。”《清秘藏》记载,明宣德年有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个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核雕何时传于通渭?因缺乏文献资料,已无从考证。不过,根据当地一些老人的回忆,很早以前

    参花(上) 2021年11期2021-11-20

  • 白条党主产区土壤理化性状及药材经济性状分析
    县、陇西、漳县及通渭7个县的党参采挖期调查取样,每个县随机选择有党参种植的3个乡镇作为调查点,共计4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党参大田,用“S”形取样方法取8~10个点,分别采集0~25 cm和25~5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品,装入自封袋,立即密封。根据甘肃省土壤类型分类标准[12],观察调查点土壤类型。同时采集取土样点周围的党参样品,组成党参混合样品。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和党参样品带回室内进行分析测定。样品采集时用Runtastic A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21期2021-09-02

  • 宋“甘谷城”考
    小 农,段 宏(通渭县博物馆,甘肃 通渭 743300)今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为天水市辖县。历史上曾先后称冀县、当亭县、冀城县、伏羌县、伏州、伏羌寨、伏羌城、伏羌县,民国十八年(1929)改名甘谷县[1]。在与今甘谷县相邻的通渭县境内,北宋、金、元时期曾存在过二百年历史的甘谷城(县)。与今甘谷县虽都称“甘谷”,二者却无多大关联,不同时亦不同地,只同名而已。宋甘谷城的修筑,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宋会要辑稿》(下称《会要》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7-21

  • 浅谈利用地方戏曲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
    ”等途径,对利用通渭小曲戏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地方戏曲;通渭小曲戏;教学实践;表演才能一、引言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传统艺术,包含文学、音乐、唱腔、舞蹈、伴奏、服装和脸谱等诸多艺术元素[1]。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甘肃通渭小曲戏属于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2011年(第三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课标强调重视地方戏曲走进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与审美、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地

    教育界·A 2021年6期2021-07-20

  • 基于甘肃乡村“非遗”传承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以通渭碧玉剪纸为例
    资源。该文以甘肃通渭碧玉剪纸为例,谈谈乡村非遗的区域文化特色,为挖掘乡村文旅产业的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对策。1 通渭碧玉独特历史文化及其碧玉剪纸的文化特色通渭的碧玉镇又名“碧玉关”,地处牛谷河与牛洛河两大河流的交汇处,相传因古襄戎国公主碧玉在此守关,而得其名。碧玉镇历史非常悠久,人文底蕴丰厚,8 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伏羲和古人类在此地长期生活并形成部落,西羌(西戎)民族在此地建立了襄戎国(故襄戎邑)。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 汉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0期2021-03-07

  • 通渭小曲之源与流
    (四川音乐学院)通渭小曲是流行于甘肃省通渭县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丰富的曲目、优美动听的曲调、直白生动的唱词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曲种,普遍流传在通渭县内以及周边的定西、马营、平襄、陇阳等地区,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长期以来,十多个乡镇以及马营地区又掀起了一股“小曲热”,众多演出团队活跃在城乡各地,为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适应当地的风俗礼仪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一、通渭小曲之历史通渭小曲因其唱腔结构不同于秦腔大曲而得名,又因

    黄河之声 2020年1期2020-12-06

  • 发展中的通渭
    随着我慢慢长大,通渭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一座座高楼建起,一条条马路拓宽,通渭一天比一天美,一天比一天靓,我也越来越喜欢它。我问爷爷:“通渭以前是怎么样的呢?”爷爷给我讲起了过去的故事——過去的通渭,人们住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泥砖瓦房,大街小巷都是黄土路,仅仅有一两条水泥路。晴天时,如果有风,便尘土漫天;下雨时,路面都成了“软骨头”,人们踩来踩去,泥泞不堪,虽然是水泥路却也坑坑洼洼。如今,通渭正在飞速发展。县城内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崎岖不平的小路,变成了一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40期2020-10-15

  • 三代人的梦想
    下”而闻名的陇中通渭。这里自然条件虽艰苦,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在执着地追求心中的梦想。爷爷的“温饱梦”上幼儿园之前,我最喜欢听爷爷讲他的故事。爷爷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那是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那时,吃饱穿暖是全家人的奢望,对“温饱梦”,爷爷盼了近五十年。后来,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吹到了我的家乡,包产到户、扶贫攻坚,1998通渭人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温饱梦。爸爸的“小康梦”据说爸爸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劳人,好政策给他提供了劳动致富的广阔天地。渐渐地,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40期2020-10-15

  • 家乡变化大
    张梓晨我的家乡在通渭县一个古老的镇——马营镇上。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氛围。从上小学开始,我家就搬到县城了,但每次回镇里都发现家乡在悄然变化着。從我记事起,家门口的路总是泥泞不堪,却不知什么时候铺上了水泥。条条小路联通主干公路,给村民带来了便利。村民们以前上街大多都是步行,现在路平坦了,家家户户都买了电动车,省力又环保。两年前宝兰高铁建成通车,给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我们通渭人的骄傲。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40期2020-10-15

  • 我与贾平凹
    ,我经常给他带去通渭的苦荞面馍馍等。我介绍着自己土里土气的故乡,邀请他到我的家乡来。贾平凹是名人,名人很忙很累;他不缺钱,不缺名,缺的是时间。许多找上门来的人和事总是粘住他,多时让他集中不下时间来写作和休息。我怎么能随便把他邀请到我的家乡来哩,当时只是说说而已吧。贾平凹是壬辰龙相,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他的生日。二○○一年,我受邀到西安给他过生日。男人四十九是人生的大坎,好多远近的朋友为他祝福祝寿,场景自然热闹。席间,我又邀他到我的家乡走走,散散心,看看我那儿

    飞天 2020年6期2020-06-04

  • 甘肃省通渭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勇摘 要:甘肃省通渭县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榜罗镇会议革命遗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当地二、三产业落后,市场化水平低,文化产业存在规模小,产业利润低、附加值小、低水平重复建设、发展缓慢等较低层次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业态创新、核心竞争力是通渭

    理论观察 2019年10期2019-12-26

  • 通渭小麦高产理论及栽培技术
    理论;然后介绍了通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最后從加快技术推广、建立示范基地等方面出发,为通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关键词 通渭;小麦;高产理论;栽培技术从通渭农作物种植现状来看,在种植规模和产量方面,小麦种植面积最大,已经成为通渭第一大农作物。而在种植地域方面,每个乡镇每个村,是农民的基本口粮和收入来源,受到农业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有必要从我们通渭本地出发,研究出小麦高产理论、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进而推动农民开展小麦种植的积极性,提高小麦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1期2019-01-07

  • 除了爱,没有特别的原因(组诗)
    特别的原因借一个通渭我要向命,借一次黑夜的星光借一株苜蓿体面的春天借一地红豆草轻如爱情的露水再向放羊的老者借一片山头借一只羊世代繁衍的云彩陌生人,这些都是我的借口我只想向世人借一个母亲怀里的通渭一个河流浇灌,草木一如少年的通渭一个将贫穷的预言深埋泥土,放任秋收的通渭一个在古经里遇见野狐,在煮沸的茶罐中放下镰刀的通渭一个我自出生,父母就老去的通渭借一个足够,留一个,埋葬我早逝的祖父和孤独的草木阿 娟在一个深夜拨通你的电话我很平静。我们用方言问候彼此没有时差,

    星星·散文诗 2018年31期2018-12-29

  • 通渭小曲戏漫谈
    摘要:通渭小曲戏是广泛流行在陇中地区的一种曲牌体民间戏曲,是隋唐燕乐新声散佚于当地民间遗响的一部分,兴盛于清代,繁荣于当代。它的存世对于研究隋唐燕乐、南北俗曲和明清时调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古代戏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运用乡语”而“音随地改”,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这是通渭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之一。关键词:通渭小曲 地方剧 戏曲 文化一、通渭小曲戏的形成任何一个地方剧种的形成都有一个吸收和创新的完整过程。通渭小曲

    参花(上) 2018年12期2018-12-15

  • 对甘肃省通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的发展和传承的调研报告
    014年,甘肃省通渭县皮影戏“影子腔”被列为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8月23日副省长郝远来通渭调研并指出:要大力实施“文旅名县”战略,建立特色小镇,增强产业内生动力。(二)发展现状通渭皮影戏作为陇中皮影戏的典型代表,自清乾间流传县内至今,由于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皮影戏在这场变革大浪中未能顺应潮流,逐渐没落,通渭皮影“危在旦夕”急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补助艺人的收益,为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保障。二、研究方法在

    戏剧之家 2018年16期2018-11-15

  • 通渭皮影戏浅释
    摘要:通渭皮影戏,又称“灯影子”或者“影戏”,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戏曲艺术,主要流传于甘肃定西市通渭县一带。通渭皮影戏主要通过用灯泡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动物、景物等图案,形成或活动或静止的画面,以展示情节,表演故事。上演剧目以历史剧本为主,唱腔以“影子腔”为主,可唱全本戏,也可唱折子戏,深受群众喜爱。“借灯显影,配以演故事”,通渭皮影戏广泛流传于通渭民间。关键词:通渭 皮影戏 制做 唱腔板式一、通渭皮影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后期,皮影戏音乐被移植到舞台上,人们

    参花(下) 2018年5期2018-05-14

  • 甘肃通渭境内《绣荷包》研究
    30000)甘肃通渭境内《绣荷包》研究胡祎轩(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民歌《绣荷包》流传的历史很久远,在中国各省的民间歌曲选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绣荷包》小调。甘肃通渭境内有四首《绣荷包》,它们以徵调式为主,具有显著的西北调性特色,歌词都表达了歌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通过对绣荷包的过程的描述来表达对在外亲人或情郎的思念和盼归之情。通渭民歌;《绣荷包》民歌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版本,在甘肃通渭境内有四首,它们从古传唱至今深受当地人民的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2017-03-23

  • 立体的构架 多重的艺蕴 ——通渭小曲田野考察与理论研究*
    多重的艺蕴 ——通渭小曲田野考察与理论研究*李淑红 马瑞瑞(兰州大学 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通渭小曲由明清时期通渭民间艺人在陕、甘、宁、青民歌的基础上吸收和糅合了陇东道情、碗碗腔和山歌的各种韵味,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音乐特质。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通渭小曲进行了田野考察与理论研究,并着重对其音乐元素及艺术构架体的发展脉络、特征、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使通渭小曲在继承和发展上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通渭小曲;音乐元素;艺术构架一、引言甘

    丝绸之路 2016年18期2016-11-24

  • 汶川Ms8.0级和芦山Ms7.0级地震与通渭地电阻率异常关系研究
    5.甘肃省地震局通渭地震台,甘肃通渭 743300)汶川Ms8.0级和芦山Ms7.0级地震与通渭地电阻率异常关系研究陈彦平1,2,王燕1,3,洪旭瑜4,张磊1,2,漆银录1,5,张世明1,5(1.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地震局陇南中心地震台,甘肃陇南746000;3.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730000;4.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福州350003;5.甘肃省地震局通渭地震台,甘肃通渭743300)摘要:简单介绍了通渭

    高原地震 2016年2期2016-06-12

  • 浅议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国家非遗通渭小曲传承
    视野下的国家非遗通渭小曲传承吉文莉(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定西743000)通渭县以文化自信为理念、以丰富创新为思路、以彰显通渭小曲艺术魅力为前提激发保护传承地方曲艺的自觉性;以全面普查和深入发掘及系统整理为切入,以走出去开放式交流展演为主打、以申报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提升、以搭建县有文化馆、乡镇有限公司、村有协会的组织体系为依托、以薪火传承传习培训班为载体,实现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渭小曲这一地方曲艺的保护和传承,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

    社科纵横 2016年10期2016-04-10

  • 通渭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项目实施概述
    ,马淑芳(甘肃省通渭县种子管理站,甘肃通渭 743300)通渭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项目实施概述连小梨,*陈晓文,刘志毅,马淑芳(甘肃省通渭县种子管理站,甘肃通渭743300)摘要:通渭县作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实施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真正实现了马铃薯“减损增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质提升”的多重目标。通过综述通渭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简要分析了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2016年10期2016-03-28

  • 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之探讨 ——以通渭图书馆开展红军长征在通渭口述史为例
    王瑛(通渭县图书馆,甘肃 通渭743300)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之探讨 ——以通渭图书馆开展红军长征在通渭口述史为例王瑛(通渭县图书馆,甘肃 通渭743300)红军长征过境通渭,是近代通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留给通渭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年代的久远,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史料因当事人、知情者的相继离世,而逐渐流失。通渭县图书馆作为通渭县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与知识保存、开发中心,开展了红军长征在通渭口述历史工作,不但完善了这段历史,丰富了

    甘肃科技 2016年18期2016-03-13

  • 不同肉牛杂交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晓兵(1.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通渭 743316;2.甘肃省通渭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通渭 743300)不同肉牛杂交组合筛选试验研究王山林1,张俊锋2,李晓兵2(1.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通渭 743316;2.甘肃省通渭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通渭 743300)近年来,通渭县引进大量的良种肉牛冻精,冻配改良了本地肉牛,为提高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提高单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户养牛收入,对引进的肉牛杂交改良本地肉牛进行了试验研究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3期2016-02-08

  • 通渭小曲的文化功能探析
    810008)通渭小曲的文化功能探析杜莎莎(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通渭小曲是流传于甘肃省通渭县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通过对通渭小曲的简单概述,探讨通渭小曲的文化功能,认为通渭小曲具有祭神功能、娱乐与交流功能、符号与象征功能、传承与教化功能。通渭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功能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华家岭东侧,渭河北岸之流——散渡河(牛谷河)中上游。[1]通渭民风淳朴,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而“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2015-12-06

  • 农村体育的变迁及社会学分析 ——基于甘肃省通渭县农村体育研究∗
    ——基于甘肃省通渭县农村体育研究∗张学军(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甘肃 定西 743000)采用实地研究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通渭农村体育变迁的历程、特征及社会各因素在变迁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其特征有民间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相互融合、农村体育设备、经费的增长和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社会政治环境对农村体育变迁起着导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体育变迁的基础条件,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变迁提供了外在的动力,人口综合

    体育科技 2015年1期2015-11-29

  • 甘肃通渭华岭乡梁家渠学校闲看亭花碗甘肃通渭华岭乡梁家渠学校闲看亭花就是一个小小的容器,被弃置在茶余饭后的小角落,在很多时尚的话题之外闪烁其词。这谁也倒腾不出诗意的名词,自觉走开。如被悄悄藏起的真实,躲在冠冕堂皇的背后,敲击它,铜钱般脆响,叫人警醒,却不敢联想易碎的梦被硌人的现实弄疼。谁都知道,死都不能丢手的,就是那一只小小的碗。乡村,就靠一只粗瓷大碗的喂养,才存活下瘦小的炊烟,在更迭的游子梦里丰满了村庄的容颜,丰盈成关于一个个家园厚实的历史,滋长了一代代的

    散文诗世界 2015年3期2015-11-22

  • 通渭小曲音乐地方性特色的探讨
    郑婉玲通渭小曲音乐地方性特色的探讨郑婉玲通渭小曲是流传于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境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独具地方风味的民间小曲艺术形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见证和记录了通渭此地种种文化的变迁,可谓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一部乡间历史的大集成,不论其曲调、伴奏的乐器还是其发展的历史渊源都可谓是当地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的活化石,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记录着一幕幕祖辈遗留下的文化精髓,不论其语言还是音乐性格都极具地方性。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文本的解读分析,从通渭小曲唱词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2015-11-02

  • 甘肃省通渭县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734000)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 34°55′~35°29′之间。境内的矿藏资源,主要有温泉地热、花岗岩、汉白玉、硅铁矿、高岭土等。而温泉作为重要的地热资源,在通渭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渭水自黑水峡至涔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温谷水”即温泉,“平襄”即今通渭通渭温泉素有“陇上神泉”之美誉。笔者就本文着重分析合理开发利用通渭温泉的

    科技视界 2013年12期2013-08-15

  • 通渭:贫瘠土地变成希望沃土
    议”动员会甘肃省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植被稀少,水资源严重缺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面对十年九旱、十年九灾的县情,通渭县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路子不动摇,提出利用10年或更短时间实现基本农田梯田化目标。多年来,勤劳智慧的通渭人民抓住国家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还田—再种植”的旱作循环农业发展新路

    中国水利 2012年22期2012-07-18

  • 浅析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农业系统结构和经济特征 ——以夏河-渭源-通渭样带为例
    域的夏河-渭源-通渭样带,分析其农业系统的过渡特征,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及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1 研究方法1.1研究区自然概况 选择夏河-渭源-通渭样带作为研究区域(图1),三县自西向东海拔和降水量逐渐降低,年均温和无霜期逐渐升高。根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8],夏河天然植被属冷温潮湿高山草甸类,渭源和通渭属微温湿润森林草原类(表1)。据2006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夏河县在76县中处66位,渭源县处62位,通渭县处58位,竞争力均属下游

    草业科学 2011年8期2011-04-25

  • 被爱注册过的花
    平凹先生在他的《通渭人家》里面说,越是缺水,通渭人就越是喜欢花草树木。栽几朵花,天天省着水去浇,一枝一叶精心得像照看自己的儿女。当他看到山沟里一堵土院墙内高高地长着一株牡丹,枝叶隆起如一个笸篮那么大时,给惊得大呼小叫,断言道:这家肯定生养了漂亮女人!“花开富贵”,这是个多么逗人开怀的词!在我的理解中,这个词不单单是用来描摹牡丹的,所有被爱注册过的花,一朝开放,那方黯淡的天地,顿然变得富丽起来、金贵起来。我爱离不开花的努内,我爱种出了好花的通渭人家。是他们,

    意林 2007年9期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