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

  • 消化不良宜揉腹推腹
    生的废弃物就要通六腑六腑都在腹部,可以用手触摸到。如果六腑不通,则要借助外力让它通畅,最好的方法就是揉肚子,如揉腹中、腹外,推腹部等。下面详细介绍揉腹、推腹的方法,消化不良者不妨一试。指揉腹中取仰卧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双手四指对齐,指尖关节相对,轻放于胸骨下方腹中线上。慢慢向下按压,肚子有轻微的闷胀感后,带动皮下组织慢慢地做顺时针揉动,边揉边往下移动。如果在移动的过程中觉得某一个地方特别疼,就放慢揉动的速度,减轻按压的力度,一直揉到耻骨联合。掌揉腹外

    农村百事通 2023年2期2023-03-12

  •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的理论探讨,运用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消渴病、急性胰腺炎收效甚好。邓戎等[5]认为急性胰腺炎是“腑气不通”的表现,运用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的理论基础,用通里攻下法迅速排空肠内容物,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轻肠道微生态紊乱,增加肠道蠕动,降低腹压,解除肠道梗阻。胰腺为实质性脏器,然其中又有胰管排泄胰液,于是又有学者张磊等[6]根据胰腺的生理功能、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并结合中医学对奇恒之腑的描述与认识,认为胰为奇恒之腑。王堇屹[7]提出“胰腺”代替“心包”,与十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5期2023-01-11

  • 黄帝内经
    肢节?肉,候五脏六腑之大小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肢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岐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骨有余,以候??行。黄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曰:善。岐伯曰

    家庭医学 2022年20期2023-01-09

  • 不寐之六腑辨治初探*
    论治,鲜少有从“六腑”治疗的相关论述,“不寐”的病机复杂,今从六腑之不寐作一探讨,以期更全面地发掘“不寐”的问题,更好地为临床服务。1 不寐之六腑病机1.1 六腑之阴阳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人有阴阳、脏腑有阴阳,不寐的病理现象出现是因为阴阳生理失调,阴阳有名而无形,赋形到各腑则具体体现为功能变化。与五脏性质相较,腑为阳性,多具有运动向外的特点,即“泻”的功能;藏属阴,泻属阳,脏腑的阴阳属性决定了脏腑的藏与泻,六腑属阳主泻,如大肠的“变化”、小肠的“化物”、三焦

    光明中医 2022年7期2023-01-04

  • 论《黄帝内经》及历代名医关于脉法的临证规律
    《内经》对于五藏六腑在寸口对应的脉位有了初步的界定,上下相应,左右相应,体现的是天地人体的清浊升降和对应,即所谓自然之理。自从王叔和提出了“心与小肠合于左寸,肺与大肠合于右寸”,后世医家都在三关六部同一个脉位浮取寻找六腑脉,沉取寻找对应的五脏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时候六腑病机脉象的体现并非像王叔和所说的那样,体现在相对应的脉位。笔者通过对《内经》和张景岳的理论的研究学习,结合河图洛书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发现,病机六腑脉象在脉位上和五脏形成具有反向对称的特点

    人人健康 2022年17期2022-11-26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六腑以通为用”的机理
    0006)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思想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强调气机通则神清精满、阴阳协调,生命活动得以继续;不通则滞,气机紊乱,机体进入病理性的状态[1]。气机的通与不通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疾病的发展关系密切。新兴的“肠-脑轴”“肠-肝轴”“肠-骨轴”“肠-血管轴”[2-5]理论正是从微观的角度去寻找中医理论治病的证据,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现将肠道菌群和六腑有机结合,从微观中寻找“六腑以通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4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小儿推拿手法及选穴规律*
    温阳;运土入水、六腑以清湿热。《针灸大成》载:“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患瘦弱,不可专行补发。” 补之太过,损之斯成,小儿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或小儿偶感外邪,或痰湿食滞。清代叶天士《幼科要略》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者多。”[3]小儿为纯阳之体,无论外感风、寒、湿、热或内伤饮食,皆易化火,故在补的基础上佐以泻法,清热泻火、通络活血、消食导滞,主治各种热症。复式手法有水底捞月占18.75%,穴位中六腑占97.62%,两者使用频率均位居第二。如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1期2022-08-03

  • 复式手法“猿猴摘果”操作多歧之浅析
    提及的推三关和退六腑的操作理论,各医家对此存异。《济婴撮要》《幼科铁镜》均认为推三关、退六腑、运八卦,男女俱在左手操作,如《济婴撮要》中载:“女推右手,则错乱八卦,阴阳及脏腑位置矣”。《幼科铁镜》中载:“人以男右手为女之左手,独不思右掌无八卦……况男女心肝肾脉,俱在左手。”而《小儿推拿广意》等著作认为运八卦等手法操作在男应左手、在女为右手,如《小儿推拿广意·入门候歌》中载:“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细详”“男左三关推发汗,退下六腑冷如铁,女右六腑推上凉,退下三关

    江西中医药 2022年6期2022-06-14

  • 刘铁军“脏毒腑秽学说”的构建与应用
    用,以《内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伤寒论》“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吴又可《瘟疫论》“逐邪勿拘结粪”等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肠肝循环”[1]“肠道菌群”[2]等研究,认为“腑秽”是导致多系统疾病的根源之一,并以此创立“脏毒腑秽”学说指导临床实践。1 “腑秽”病因理论假说的提出1.1 六腑相连为“气道”是人体正常功能的基础腑,为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内经》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其以“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12-04

  • 基于六腑以通为用探讨通法在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
    其病变部位多位于六腑[2]。1 六腑以通为用理论急腹症发病常见于腹部空腔脏器,病变部位多以六腑为主[3]。《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谓:“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六腑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灵枢·本藏》云:“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六腑功能主“传化物”,即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以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素问·五藏别论》曰:“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

    光明中医 2021年21期2021-11-30

  • 中医典籍中“泄”“泻”之义辨析及其英译
    有赖于泻而不藏的六腑。泻而不藏之“泻”,李照国[3]149、文树德[5]204、罗希文[8]分别译为discharge、drain、excretion,另《中医药学名词》[9]和《中医基础理论术语》[10]也译为类似的leaking/leakage。这几个词均强调将糟粕排出体外,即“泄”,但“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输泻者也”,可知泻的含义是“传”“输”,而非“排”“泄”。另外,六腑中主排泄的只有大肠和膀胱,其余的功能主要是传导和输布。如“饮入于胃,游溢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31

  • 从“以通为用”论述五脏六腑与疾病的关系
    京)0 引言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肝、脾、肾、肺、胃、肠、膀胱等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有五脏六腑疏通畅达、通降正常,才能发挥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旦五脏六腑出现不通的情况则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以通为用”来论述五脏六腑与疾病的关系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 “以通为用”与五脏六腑之关系中医学认为通者,顺也,疏通之义。《素问·经脉》:“夫百病之生,皆因郁塞痞滞,凝结不通。”临床上郁、结、聚、瘀、痹、痞、满、凝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2020-12-25

  • 基于“六腑以通为用”理论治疗消化病探讨
    鸣,陶双友基于“六腑以通为用”理论治疗消化病探讨陈一鸣,陶双友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临床上,消化病是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若六腑之腑气不畅或不能通降时,则消化病丛生。历代医家谨守“六腑以通为用”原则治疗消化病,发展出多种“通”法。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理论进行中医药治疗,常能在现代临床中收到满意效果。六腑;消化病;通法消化病包括肝、胆、脾、胃等脏腑的病变,如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等,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5期2020-05-16

  • 六腑角度防治单纯性高尿酸血症*
    病因病机应归结于六腑。基于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本文探讨一个新的思路,从六腑的角度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以指导单纯性高尿酸血症的防治,达到“治未病”的效果。2 从六腑角度分析高尿酸血症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其生理特性为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胃者,水谷之海也,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以通降为和。饮食入胃而腐熟,经脾之运化而生精微,浊者下传至小肠。高尿酸血症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久服药毒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胃气受损,胃失通降,浊气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0期2020-02-13

  • 张永康主任医师“以通为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经验∗
    通而为用阻则病,六腑不通病气生中医注重整体观,认为人体是统一整体。张永康主任医师认为,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从某种角度讲,生命的存在是在阴阳保持互通、保持平衡的前提下,二者之间简单而又复杂的相互作用的静态与动态过程。《黄帝内经·素问》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人生有形,不离阴阳”[7]等多出论述了阴阳之间互通互用维持生命存在之理。具体地讲,就是脏腑、骨骼筋肉与气血津液等脏器组织之间的互通互用以维持生命正常存在的过程。这些脏器组织都根据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11期2020-01-12

  •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六腑是小儿推拿特定穴之一,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广泛,备受小儿推拿医师的肯定与推崇。今笔者查阅小儿推拿经典古籍和现代文献,详细从六腑的定位、操作、功效、配伍及现代研究多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更全面了解该穴,正确指导小儿推拿医师临床应用,发挥最佳治疗效果。1 古代文献研究1.1 定位 古籍对六腑的定位众说纷纭,存在“同穴异位”现象。六腑的记载最早可溯源至《小儿按摩经》,该书被杨继洲收录于《针灸大成》[1]386,书中未有对六腑位置明确的文字描述,但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2020-01-07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之咳延久,乃移于六腑。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肤与肺合作司呼吸作用),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邪气侵入其合作对象),其寒饮食入胃(吃寒冷冰食等),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外邪与饮食冷冰相合),因此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四时——春、夏、秋、冬)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六经传变)。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四时——春夏秋冬),感于寒

    饮食保健 2019年19期2019-10-22

  • 黄帝内经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歧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8-16

  • 养好六腑能量有助延缓衰老
    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六腑能量充沛,不仅身体会健康,容颜也会更年轻。容颜渐衰因六腑能量不足《黄帝内经》说,女性三十五岁颜面开始变得黯淡,皮肤失去弹性,并开始出现脱发。四十二岁面色黯淡、焦黄,开始出现白发。原因都是“三阳脉衰”。三阳脉是太阳、阳明和少阳脉的总称,包括手三阳和足三阳共六条经脉,三阳脉衰,其实指的是六腑功能衰退。六腑是指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因为这六条经脉都经过头面部,所以当六腑能量不足时,外在表现就是面部焦黄黯淡和有白发。养颜小诀窍第一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5期2019-06-06

  • 基于“六腑以通为用”理论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
    ,胃主降,大肠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宜通不易堵。脾胃功能的降低,饮食不当,导致肠道升降功能失调,枢机不利,壅堵不通,引发本病[2]。笔者结合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理论,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病机,总结分析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式,以冀为临床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避免误诊误治。1 现代医学对急性肠梗阻的认识现代医学将急性肠梗阻定义为一种以“胀、痛、吐、闭”为特征的肠道内容物通行障碍的腹部综合征[3]。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较多,肠道肿物占位、粪石阻挡、肠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7期2018-07-26

  • 宝宝易感冒 推拿按摩好
    或者是推三关、推六腑;对于一岁以上的小孩,可以为其捏脊,如伴有咳嗽,一并揉大椎、风门、肺俞穴。一岁以内的小孩:清心经、清肝经、推三关、推六腑心经位于小孩子中指末节罗纹面,清心经就是用拇指罗纹面着力,从指根方向向指尖方向直推60-100次。这样可以清热泻火、养心安神。肝经位于小儿食指末节罗纹面,清肝经就是用拇指罗纹面着力,从指根方向向指尖方向直推60-100次。可以平肝泻火、息风解郁。三关的位置在前臂桡侧(拇指侧),腕上肘下成一直线处。推三关就是用拇指桡侧面

    家庭医学 2018年2期2018-07-14

  • 胃痛 试试两个特效穴位
    中脘穴。中脘穴是六腑的会穴,六腑之气均会于此,所以它是通调腑气的主穴。六腑以胃为中心,胃气一通,六腑也就通了,所以中脘又是胃的募穴。按摩时可以将手掌搓热后顺时针摩腹,或者以指代针点按。足三里穴是保健要穴中的头牌,东汉名医华佗用足三里穴来治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即身体虚弱和各种慢性虚弱病症)。中医自古便有“肚腹三里留”的歌诀,就是说腹部的病可以用足三里穴来治疗。怎么取这个穴位呢?很简单,保持坐位,屈膝,将掌心按在膝关节的髌骨上,食指紧靠小腿胫骨前嵴外缘,四指

    保健与生活 2018年6期2018-05-18

  • 肾精亏少 可见头晕健忘
    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化水谷,行津液的器官。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过程,就是六腑在既分工又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因此,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关系。胃主受纳腐熟,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消化;小肠受盛化物,对饮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并泌别清浊;大肠传导变化,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糟粕变成粪便,排出体外;膀胱贮存尿液,

    乐活老年 2018年5期2018-01-26

  • “合治内府”的理论溯源
    运用下合穴来治疗六腑病症。下合穴是六腑之气向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属于特定穴范畴,此6穴擅长治疗腑病,常常称其为“治腑六穴”,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胆合于阳陵泉,膀胱合于委中,三焦合于委阳。此6穴均位于下肢膝关节及其以下,是六腑之气向下输注的部位,所以称为“下合穴”。1 合治内府的机理探讨分布于足三阳经上主治腑病的六穴,古称为“合”,今称“下合穴”,常常与五输穴之“合”相混。然而“合治内府”与五输穴之“所入为合”,二“合”内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1-22

  • 胃病难复治当疏肝利胆
    肝利胆文/张会永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直接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传递并且消化饮食物,具有共同的生理功能,中医称之为“传化物”。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在中焦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再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清的精微物质由脾吸收,转输于肺,经上焦而布散全身;浊的糟粕物质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代谢后的废液经过下焦渗入膀胱,经膀胱气化而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整个消化过程,还有赖胆汁进入小肠协助消化。六腑互相连接,相互

    乐活老年 2017年12期2018-01-06

  • 五脏藏而不泻与六腑泻而不藏
    文五脏藏而不泻与六腑泻而不藏文/麻树文脏与腑是古代医家对人体内脏命名的重要器官,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对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及特点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和确定,一直延用至今仍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成为中医学的特色理念,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将脏与腑功能的藏与泻作用把握清楚,对人们的养生与防病更具重要意义。【原文】《黄帝内经·五藏别论》:“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成以脑髓为藏,成以肠胃为藏,成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

    益寿宝典 2017年16期2017-09-16

  • 黄脸婆?老中医教你如何“逆生长”
    庞震苗黄脸婆是因六腑能量不足据观察,35岁(含母胎中的十个月,因此以下也都均为虚岁),女性颜面便开始变得黯淡、皮肤失去弹性,并开始出现脱发。42岁,面色完全黯淡、焦黄,残存的头发中开始出现白发。原因都是因为“三阳脉衰”。三阳脉是太阳、阳明和少阳脉的总称,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共六条经脉,三阳脉衰,其实指的是六腑功能衰退,六腑是指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因为这六条经脉都经过头面部,所以当六腑能量不足,呈现在外的表现就是面部的焦黄黯淡和有白发。那反过来说

    祝您健康 2017年6期2017-06-06

  • 中医学如何解读脏腑
    腑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它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合,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1期2017-04-06

  • 基于“以通为用”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思路
    痛”等范畴,根据六腑之特征,在治疗FD方面强调“通”,重视疏通气机,调节脏腑升降,消除郁滞,并承六腑通降之性推陈出新,通导食浊瘀滞下行,给邪以出路。1 “以通为用”理论渊源《说文解字》曰:“府,文书藏也。”《玉篇》曰:“府,本也,聚也,藏货也。”《灵枢·肠胃》有“六腑传谷”之说。《素问·五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灵枢·本藏》曰:“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指

    中医研究 2017年9期2017-01-15

  • 分承修辞手法与医经文意理解
    浊:以胃为代表的六腑受纳水谷,故六腑气浊。浊者注阳:六腑浊气注入属性为阳的区域。六腑化谷生津液,其清者上行。上焦泌津液而为卫气,因卫气出自属性为阳浊的六腑,故“浊者为卫”。六腑出卫气,与注入手太阴肺经,入五脏为阴、清的营血不同,浊阳卫气走脉外肌肤腠理,肌肤腠理与内阴五脏相对,为表为阳,故云“浊者注阳”,即浊阳卫气注入头面四末、肌肤腠理。受气者清:即肺受气,肺气清。清者注阴:“注阴”即注肺,注五脏。其一,肺受自然之气。其二,肺受胃纳水谷所化之水谷清气。《灵枢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4

  •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火,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生温热。湿热者,春夏也,行阳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胃既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而气后绝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云:湿从

    中医药通报 2017年3期2017-01-14

  • 三焦与营卫气生成关系浅谈
    三焦的得名是五脏六腑下面众多虚而不实的焦膜,三焦有形有质。上焦在胃上口,功能如雾;中焦在胃中口,功能如沤;下焦在胃下口,功能如渎。营卫气来源于胃纳水谷,生成的条件是中焦、上焦水谷泌津液。[结论]胃纳水谷生津液,其清者上行,浊者糟粕下行。上焦泌津液为卫气,中焦泌津液为营血。三焦归六腑,有形有质。《内经》引进三焦的概念,完整地解释了津液如何变而赤为血进入手太阴肺经,糟粕溲液如何生成进入膀胱,也就是说,三焦解释了营养是如何吸收、糟粕是如何排除这一任何医学都要解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1-11

  •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案举例, 介绍“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病中的应用, 强调“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治疗中的作用。得出应用“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治疗慢性胃肠病疗效较佳。总之, 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理论, 为治疗本病扩宽了思路。【关键词】 六腑以通为用;慢性胃肠病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80【Abstract】 Application of “six hollow organs must keep its uno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2016-08-11

  • 形神兼养 安度中年
    动摇,其祸大矣。六腑以通为用人到50岁除饮食合理外,还应保持六腑畅通。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与五脏相比,多形态中空,功能以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为主。《灵枢·本藏》曰:“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指出六腑能传化饮食水谷,使精微转输入五脏,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贮留。故称为“实而不满”、“泻而不藏”。又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8期2016-05-14

  • 六腑是人体的都江堰
    文/付与六腑是人体的都江堰文/付与六腑,就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腑,原作府。原本是收藏文书和货物的地方。六腑之“府”,是与五脏之“藏”相对而言的。说明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和五脏不同,五脏的功能是“藏”,以藏精气为主。五脏能储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气、血、精、津等。具体来说,“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等。五脏是藏而不泻,六腑是泻而不藏。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是传而

    饮食保健 2016年6期2016-04-25

  • 基于阴阳隐喻认知的《内经》脏腑藏泻理论诠释
    为说明五脏主藏、六腑主泻的脏腑藏泻理论提供了认知基础,“阴阳互藏”之理则为阐释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中有藏提供了发生学依据。《内经》;藏泻理论;隐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理论体系是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以取象比类为主要思维方式确立的。“应象”是取象比类的工作机制,中医经典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取天地、自然、社会之象,譬喻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疗以阐释医理。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古人未能阐释应象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对某些概念的机械阐释也造成了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3-23

  • 营气卫气的体、象之辨
    是不停地营养五脏六腑周身,故曰营气。营气是血的功能、血的象,产生营养功能的本体是血。营气、卫气之“气”是词缀,没有具体的意义,用以标识前面的词根是象。谷入于胃产生的另一个象是卫气,其功能是温煦肌表、抵御病邪。卫气是以胃为代表的六腑纳谷之后产生的功能,是六腑形于外的象,六腑是产生卫气的本体。营气;卫气;体;象体,事物的本体;象,本体形于外的功能、属性。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1]。相应地,营卫气分别指具有营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01-31

  • 浅析《灵枢经》十二原穴*
    原穴的起源、五脏六腑与十二原穴的关系,阐述十二原穴的功效及临床运用,探讨原穴治病的机理。结论:十二原穴起源于五脏六腑的经络,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有“主治五脏六腑之疾”的功效。十二原穴,指六脏(包括心包络)、六腑在对应的十二经脉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输穴,属于特定穴的范畴,自古以来受医家们重视。针灸瑰宝《灵枢经》,首篇名以“九针十二原”,提纲挈领,对十二原穴的起源、功效等进行重要描述。现举一隅之见,管窥经旨的奥妙。1 《灵枢经》十二原穴源析十二原穴的提出,最

    陕西中医 2015年9期2015-04-04

  • 健身气功·大舞教学之摩肋势
    退步摩肋侧重导引六腑;根据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的关系,推摩大包穴以调脾促进调胃;推摩两胁以调肝促进调胆;左右拧腰调肾以促进调理膀胱;肩胛的前后搓揉以调肺、心、心包促进调理大肠、小肠和三焦,以达到脏腑相摩,六腑相荡,以通为用,各司其职。一、动作路线与节点教学时动作路线要清晰,动作节点应分明,连接动作慢不停,定势动作要稍停。动作一:接第六势的最后一动。两腿伸直;同时,两臂侧起至侧平举,掌心向下,指尖向外;配合吸气,目视前方。动作二:重心右移,左脚掌内扣约45

    健身气功 2014年2期2014-11-18

  • 由小儿推拿特定穴探讨人体经络发育
    经外奇穴,如其中六腑穴的定位、穴性、功用效能与手少阴心经前臂段(少海-神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引发笔者对经络发育问题进行思考。推测伴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经络也逐渐成熟,功能得以完善。根据现代人体发育学推测,作为人体固有调控系统的经络,也必定有一个发育过程。小儿推拿 特定穴 经络发育古有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见经络系统在中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刺激人体腧穴,能够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推

    江苏中医药 2014年3期2014-04-15

  • 依据《素问·咳论》浅谈脏腑咳嗽
    题,而是关乎五脏六腑。中医讲求整体辨证,研究咳嗽病更要溯本逐源,既要看标又要重本。《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基础,《素问·咳论》对咳嗽病因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详述了咳嗽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并提出了五脏六腑间咳嗽的传变规律,论述了脏腑咳嗽的不同症状,给予医者一个更加广阔的辨证空间。内经 脏腑 咳嗽古时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方为咳嗽。显然咳和嗽分指不同的症状,前者重声,后者重痰。二者虽概念不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黄帝内经》中的咳多指咳嗽

    江苏中医药 2014年7期2014-04-15

  • 真心朋友肝胆相照
    。我们总是“五脏六腑”连着说,之前已经讲了关于五脏方面的中医知识,下面就说说六腑以及各脏腑之间的关系。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中医认为六腑的生理特性如下:1.泻而不藏,实而不满。《黄帝内经》:“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六腑的功能特点是传导变化之物而不蓄藏,所以只能为水谷充实,而不能为精气充满。其原因为,饮食物从口进入胃后,胃是充实的而肠道是空虚的

    癌症康复 2014年1期2014-03-20

  • 中医的别名你知道吗?
    体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五脏指心、肺、脾、肝、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大家都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期我们讲讲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在形态方面与六腑相近,但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精气,又与五脏雷同,故另立一类,称之为奇恒之腑,所谓“奇恒”,即是异乎于五脏六腑之意。《素问 五藏别论》中记载,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

    癌症康复 2014年4期2014-03-20

  • 合募配穴论治慢性功能性便秘*
    穴合募配穴是指将六腑的募穴与本经的下合穴相配,以治疗六腑病证为主的一种配穴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王富春教授[2]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提出的新型配伍方法,也是针灸临床常用配穴法中上下远近配穴法的应用。合募配穴之“合”指下合穴而言,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穴。《灵枢·本输》中提出了“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说明六腑之气都通向下肢,在足三阳经上各有合穴,而手足三阳经又有上下相合的关系,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有“上病下取”之意

    中医研究 2013年2期2013-01-24

  • 《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临床运用
    、膀胱、三焦同为六腑之一,为一空腔器官,与脾同为 “后天之本”。其主要功能为:①主受纳、腐熟水谷。有 “水谷之海”、“太仓”之称。②主通降。通降即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且以降为顺。其生理功能具有 “泻而不藏”,“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实满有度,通降为顺,其气下行的特点。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营气、卫气等气血津液生命物质生化之源。脾主升,胃主降,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营气卫气的交汇、气血的循行、阴阳的调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2013-01-24

  • 《内经·咳论》浅识
    将咳分为五脏咳与六腑咳。五脏咳除肺咳外,还有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咳为肺之本病,他脏咳是邪气侵犯五脏经脉,导致各脏经脉气血逆乱,反之影响于肺所致。他脏自病为本,咳为标。六腑咳即胃咳、胆咳、大肠咳、小肠咳、膀胱咳、三焦咳。发展至六腑咳为五脏咳迁延不愈,致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咳嗽生变所致。故六腑咳病程较五脏咳长且病情重,五脏咳常表现为“泄”,六腑咳常表现为“痛”,即《内经》言“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3 治疗法则及验案举例3.1 《

    中外医疗 2010年1期2010-02-10

  • 从《灵枢》看六腑病的取穴原则
     付文涛关键词:六腑病取穴原则下合穴六腑病亦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六腑出现传化失常,通降失调而为病,又因六腑与五脏相为表里,其生理功能多相互联系,故在病机变化方面亦常相互影响。因此,六腑的病变,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与相关脏腑合病。从《灵枢》看六腑病针灸临证取穴原则是首取下合穴或募穴,也常用背俞穴。首先看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合治内府”的理论而提出来的。“合治内府”不是指“井、荥、输、经、合”的合穴,而是指“下合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10期2008-11-07

  •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
    横纹、推三关、推六腑;(2)患者抑卧,医者立于其右侧,揉中脘,分腹阴阳、摩腹、揉脐、按天枢、搓丹田;(3漶者俯卧:医者立于其左侧,揉腹部,推脊柱,推七节骨,倒龟尾,捏脊;(4)患者仰卧,医者立于其右侧,按足三里,揉三阴交,推涌泉。随证加减、寒、湿泻:重用补脾胃经,推三关,补大肠,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鱼尾、按足三里,加揉外劳宫。湿热泻:重用退六腑,清脾胃经、清大小肠、揉天枢;加推天河水。伤食泻:重用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按天枢、揉龟尾、摩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8期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