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者

  • 从《闪灵》到《无辜者》:论画外音乐在心理恐怖类电影中的作用
    心理恐怖片。《无辜者》作为同类续作,沃格特同样运用音乐在貌似平和的情节下却营造出诡异压抑的气氛,给观者留出大量的想象空间。关键词:闪灵;无辜者;画外音乐;配乐技法;心理恐怖2021年由挪威导演埃斯基尔·沃格特执导的惊悚恐怖电影《无辜者》荣获第34届欧洲电影奖最佳音响效果奖,同时该影片也入围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这是导演即《盲视》后时隔七年再出新片,埃斯基尔·沃格特依旧延续了自己不走寻常路的风格。《无辜者》围绕拥有特异功能的四个孩子展开,片子里

    美与时代·下 2023年3期2023-06-08

  • 沉默权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正当性在于区分无辜者与有罪者,确保无辜者能够不被定罪。沉默权制度的博弈论分析,避免了传统价值论证分析方法的价值纷争,相对客观地阐释了沉默权规则的法律制度功能。在我国,立法者一直对沉默权制度心存疑虑。但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背景下,为了确保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有必要从防止错及无辜的制度功能入手,重新审视沉默权规则的积极价值。为此,本文将首先对沉默权制度的博弈论分析及“反混同”理论进行讨论;然后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该分析方法的质疑以及斯坦教授的理论回应,以期全

    研究生法学 2022年1期2022-12-13

  • 爱如苦茶
    有不在场证明的无辜者?我的脑子里装了无数个问号,肚子里装了无尽的委屈。可是有的时候,我喝上这杯苦苦的茶,细细品尝,竟发现苦尽甘来,一股暖意、一股爱意变成一股甘泉,流进我的心田。记忆中还有一件事:一次,我语文考试考砸了——79分!我接到了试卷,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放学后,我拖着重如千斤的双腿回到了家。8点,我写完作业,爸爸恰好走进来,站在我面前,不骂我,不打我,拿着试卷,像老师一样,为我讲解所有的题目……此刻,像有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里。啊,父愛,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12期2021-05-01

  • 麦克尤恩《无辜者》冷战背景下的创伤叙事
    恩·麦克尤恩《无辜者》为分析对象,通过米歇尔·巴勒夫的文学创伤理论,对小说男女主人公遭受的创伤及背后影射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讨,从战争创伤、性心理创伤和伦理创伤三层面分析《无辜者》的创伤叙事。战争创伤是小说创伤叙事的核心,冷战的意识心态扭曲了个人和社会,其政治影响造成了性心理创伤和伦理创伤。冷战中的战争阴影、民族仇恨对个体造成创伤,使无辜者变为施暴者,加剧社会的分裂和道德的沦丧。对《无辜者》中创伤叙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冷战时期紧张的意识形态对抗和战后的信仰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抗疫记
    拥挤水泄不通;无辜者,吸毒人之气变之为毒人,触毒人之物变之为毒身。一传十,十传百,洪水泛滥,浸淹楚地,滋扰四方。祸者新冠,无色无味,无影无踪。其无色,言者色变;其无形,如影相随;其无踪,浸人肺叶。若夫钟鸣鼎食之家,或曰荆室蓬户之人,遭之必摧,遇之则染,其所之无孔不入者,天灾乎,实人祸矣。舌尖之上,食飞禽、食走兽、食山珍、食海龙,不得肉之蝙蝠蛇虫亦嚼之。可怜无辜者,僵尸之痛;可怜不幸人,号泣之哀。工者,施织造,备医物。疫气猛烈,洪流滔滔。医者仁而挺身出,天使

    党员生活·下 2020年2期2020-04-20

  • 抗疫记
    拥挤水泄不通;无辜者,吸毒人之气变之为毒人,触毒人之物变之为毒身。一传十,十传百,洪水泛滥,浸淹楚地,滋扰四方。祸者新冠,无色无味,无影无踪。其无色,言者色变;其无形,如影相随;其无踪,浸人肺叶。若夫钟鸣鼎食之家,或曰荆室蓬户之人,遭之必摧,遇之则染,其所之无孔不入者,天灾乎,实人祸矣。舌尖之上,食飞禽、食走兽、食山珍、食海龙,不得肉之蝙蝠蛇虫亦嚼之。可怜无辜者,僵尸之痛;可怜不幸人,号泣之哀。工者,施织造,备医物。疫气猛烈,洪流滔滔。医者仁而挺身出,天使

    党员生活 2020年2期2020-04-17

  • 法律咨询
    找到侵权人时,无辜者可能也担责,从而导致了“一人抛物,全楼买单”的现象。而物业管理者却能置身事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新颁布的民法典针对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对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作了完善,对此类损害的责任承担作了重新分配,使得业主们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插图/小宜■故事聚焦2019年10月,一位老人在某小区28幢1单元楼下被高空落下的砖块砸中,当场身亡。由于无法确定肇事者,死者的家属起诉该单元二楼以上业主81户134人。法院判决按户各给付原告补偿款4395.9

    江淮法治 2020年23期2020-03-08

  • 伊朗总统要求释放“无辜者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伊朗局势仍不平静。据“阿拉比亚”电视台4日报道,当天伊朗境内一些城市仍有零星的示威游行活动,伊朗情报部门发表声明称,他们破获了一个“反革命网络”,逮捕了多名成员。同一天,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呼吁释放那些没有参加暴力活动的“孤立、无辜的示威者”,他还强调,与美国对话的大门“依然敞开”,前提是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必须解除。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鲁哈尼在电视讲话中说,出于伊斯兰教的“怜悯和慈悲情怀”,应该对那些并没有参加暴力活动

    环球时报 2019-12-052019-12-05

  •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无辜者》解读
    明关键词: 《无辜者》;文学伦理学;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环境; 伦理价值摘要: 《无辜者》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了特定历史环境下普通人心理世界的微妙变化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反差。作者通过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的运用,批判个体化社会中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行为,谴责个体化社会道德无序的状况;同时也呼吁个人面对伦理困境时应理性思考,树立相应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强调和谐的、建设性的伦理环境对人性建构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4-25

  • 无锡高架桥坍塌后,网上有一百种“真相”
    情刷屏了网络,无辜者的离世使我们对生命的脆弱感到惋惜。然而令人无语的是,事情的真相还没出来,各种谣言和揣测却充斥在网络上。人们根本没有耐心等待事实的真相,或者说他们对于真相是什么,根本不在乎。《烏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很出名的话: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做出一些荒唐但毫不自知的事情。白岩松曾碰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说:现在年轻人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多,但他们在这些信息面前停止了思考。得到了信息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因为获取了信息,他

    百家讲坛 2019年24期2019-04-24

  •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问题探析
    者的虚假供述和无辜者的虚假有罪供述,也有学者将二者分别称为谎供和错供。[1]在公安工作中,存在大量犯罪嫌疑人作虚假供述的情况,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之一。何家弘教授等曾对我国1980年以后的50起刑事错案的致错原因进行分析,因“被告人虚假口供”而导致错案的有47起,占94%。另有研究表明,74%的暴力犯罪刑事错案存在虚假供述。[2]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相关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一、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犯罪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3-30

  • 浅析刑事错案救济制度
    正不仅能够使得无辜者沉冤昭雪,防止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而且可以告知我们错案的发生原因,为我们进一步减少错案、维护司法的正当性和权威性提供参考。简单来说,错案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信息不充分、理解片面而把无辜者当成是罪犯,从而想方设法去证明该无辜者有罪。就刑事错案的成因而言,我国司法实务界和法学学者们经常提到的有:办案人员过于注重所谓的“证据之王”——口供而违反法律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方法获取证据;办案人员基于片面认识仅搜集对其认定的嫌疑人不利的证

    法制博览 2018年13期2018-01-22

  • 布拉格不后悔
    使伪证致使一位无辜者被烧死,这位无辜者也应该高兴,因为他也是为宗教而牺牲的。至于誣陷致使一位无辜者名誉遭污,这位无辜者更应懂得现世名誉是身外之物,彼岸世界为他准备了桂冠。总之,怎么诬陷都可以,怎么焚烧都可以。当然宗教裁判员之上还有裁判员,那就是历史。一位布拉格大学校长被活活烧死,人们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罗马教廷对于捷克民族的侵犯,于是引发了一场以胡斯名字命名的大起义,为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写下了序篇。因此,布拉格还是有点脾气的。(选自余秋雨文化散文集《行者无疆》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34期2017-11-01

  • “疑案莫赌”
    究竟是凶手还是无辜者,完全是概率高低的猜测。可悲的是,那些“勇敢”地押宝在有罪一边的办案人员,不仅将无辜者推入深渊,自己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佘祥林案办案警察自杀,赵作海案主审法官被停职,张氏叔侄案中的女神探被口诛笔伐。这一幕幕让人慨叹:对存疑案件做有罪裁判,真是一场豪赌。而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出这场赌博的输赢?如果没有真凶浮现或者亡者复活这些戏剧性的、偶然的事件发生,这些案件还有翻案之日吗?答案很可能是它们会沉默无语地埋在旧档案中,死去的无辜者继续蒙羞,

    浙江人大 2017年1期2017-03-02

  • 对聂树斌案中关于刑诉的启示录
    如美国的“寻找无辜者计划”由民间非赢利性组织为那些自称是无辜者的囚犯提供法律代理服务或在案件调查方面提供帮助,这些组织受理、审查错案申请,选出具有翻案实际可能性的冤错案件,并代理这些无辜者向法院申请再审,为无辜者提供诉讼代理服务。①英国由官方中立机构设立了平反委员会,独立于法、检等公权力机关。今后的司法实践中,我国需要更多民间力量,包括媒体、网络、律师、群众等,国家机关也应该在冤案救济制度上注入更多精力心血,完善有关冤案救济的法律制度。至少近年来,聂树斌案

    法制博览 2017年6期2017-01-26

  • 经典悲剧要素之“最无辜者”人设 ——谈韩剧经典之《蓝色生死恋》
    悲剧要素之“最无辜者”人设 ——谈韩剧经典之《蓝色生死恋》曾 瑜(湖南美术出版社 湖南 长沙 410016)《蓝色生死恋》,可谓韩剧之经典。分析《蓝色生死恋》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女主人公尹恩熙的最无辜。韩剧;《蓝色生死恋》;人设《蓝色生死恋》,可谓韩剧之经典。剧情简单亦无任何新意的一部戏,难道仅仅是因为帅气漂亮的男女主人公,和美丽的江原道就横扫千军,跻身排行榜吗?显然并非如此。分析《蓝》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三个方面,三方面都围绕着女主人公尹恩熙展开。一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2016-11-09

  • 洗冤工程如何拯救无辜者
    992年首个“无辜者计划”建立时,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州允许在押犯人进行定罪后的DNA检测,但现在,每个州都制定了被定罪后DNA检测的程序法案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司法错误的发现和纠正途径只有一个,即官方复查,比如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但是在美国,错案的发现和纠正还有另一个非官方的途径,即“洗冤工程”,或“无辜者救援计划”。洗冤工程这一项目是两名美国法律工作者在1992年始创的民间无偿司法救助项目,经过20余年的发展,这一项目已经成为影响全美甚至其他国家的一个刑

    方圆 2016年15期2016-09-14

  • 冤案背后的八大司法迷信
    ,同时被冤枉的无辜者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之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之二:我们的司法体制很少冤枉好人目前,美国洗冤工程已经帮助300多名无辜者获释,但是这些案件仅仅集中于10%左右的强奸案和谋杀案,而且这些案件大多数依靠DNA技术实现逆转,而大量存在的没有生物证据案件中冤案则无法平反。真相:监狱中的无辜者比大多数人预想的要多得多。之三:有罪的人才会认罪因为虚假供述而被判处谋杀罪的奥里斯多夫解释了促使他自证其罪的原因。当他被怀疑谋杀了一名必胜客职工后接受了整整两天的

    方圆 2016年15期2016-09-14

  • 任何怨恨都不是报复社会的理由
    是一个个鲜活的无辜者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无助与绝望。以往发生的公交纵火案,让整个社会都关注起公交安全,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进行逃生演练,配备安全锤……然而在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无奈地承认,技术层面的改进并不足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比如在这起公交车纵火案中,公交车核载八十四人,当时乘客仅有四十多人,按理说并不算拥挤,也有一定的逃生空间,但突发的灾情仍造成了半数伤亡的惨烈后果。这是因为公交车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特定作案方式下,或许只要极短的时间就能造成巨大的

    杂文选刊 2016年2期2016-03-07

  • 冤案纠正中的证明问题
    型冤案则需要对无辜者的“无辜”进行标准更高的证明。从未来发展看,应当建立冤案纠正听证程序,并划分不同的冤案纠正启动机制以配置冤案纠正中的举证责任。冤案;无辜;证明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媒体对刑事案件的持续关注,冤案纠正成为了法学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目前,学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冤案的形成机制〔1〕关于冤案形成机制的代表性研究有陈永生:《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刘宪权:《“疑

    西部法学评论 2016年6期2016-02-27

  • 好消息·坏消息
    误的记忆也会令无辜者蒙冤。针对2013年发生的348起抢劫案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心理学研究小组与得克萨斯州警方合作,对目击证人指认嫌疑人的准确率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指出,在最初指认时,如果目击证人对自己的判断十分自信,则指出真凶的概率高达75%,而错误指认出无辜者的概率低于20%。而当辅以警方收集到的证据时,正确指认率可达90%以上。研究者指出,关键在于时间。在几起著名的DNA证据推翻目击证人指证的案例中,目击证人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1期2016-01-05

  • 第一争议被胁迫杀人也是杀人吗
    以胁迫的方式把无辜者的手搞脏,从而达到任意操纵被胁迫者的目的,等于是鼓励犯罪分子搞胁迫。如果规定“由胁迫者承担全部责任、被胁迫者无罪”,犯罪分子就没有动机胁迫无辜者去杀害别的无辜者,这反而有助于消除胁迫杀人。反方:人是有理性的,趋利避害与自我保全也应有限度,在受到法律保护的正常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该侵犯别人的生命与财产权利;在自我生命受到威胁的极端情况下,毁损别人的财物来保全自己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活的生命比死的财物更重要,但牺牲别人的生命来保全自己就逾越正

    南方周末 2015-11-262015-11-26

  • 将心比心
    的另一部小说《无辜者》,过程可不像在影院里欣赏影片那样舒服!虽然是大集体的合作,但不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每天都使你在恐慌和不安中度过。《无辜者》拍摄完毕后,我已经晕头转向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出力不讨好呢,还是为影片的成功锦上添花。所以,要将心比心,要体谅导演的苦衷,不要自以为是地对他的艰辛付出评头论足。”记者追问道:“难道您就甘心认可这个结果吗?”伊恩笑道:“我打个比方,就如一个人在河岸上行走,他一直以为对岸的风景比自己这边要美丽,其实不然,如果当他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11期2015-11-09

  • 无辜者计划:让无辜者有力
    。与此同时,“无辜者计划”向冤案这一难度巨大的领域攻坚,学者与律师在“以个案推动法治”的路上披荆前行。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徐昕不太敢看未关注人的私信,“因为刺激太大”,每天喊冤、申诉和求助的,少则十多起,多则百起,他开玩笑地说,“看一次私信,需看三天新闻联播疗伤。”后来找他的人太多了,他一个人忙不来,于是找了一帮人做了一个公益项目“大案”,在网上免费给那些寻求法律援助的人提供相关咨询,一年半的时间里,免费法律咨询已经有八千多次,但徐昕说“还不够。”2014

    南都周刊 2015年3期2015-09-10

  • 当前冤狱防范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宁可冤枉更多的无辜者,还是宁可放纵更多的有罪者。制度是选择放纵更多的有罪者(无辜者被冤枉的可能性相应降低),还是选择冤枉更多的无辜者(有罪者逃脱惩罚的可能性相应降低)?我认为我们的制度选择了冤枉更多的无辜者。我们不能容忍一个有罪的人被放纵,所以只好在制度设计的时候选择冤枉更多的无辜者。我们制度建设能不能到位,体现的是执政党、政府对冤案的容忍度。不是说明知道一个被告人是冤枉的还要冤枉他,事实上办冤假错案的那些人也都是好人。呼格案件的办案警察并不比别人更欠缺正

    民主与科学 2015年2期2015-09-10

  • 申冤、无辜者计划及其推进策略
    081)申冤、无辜者计划及其推进策略徐 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冤案多,申冤难,是当下中国的现实。申冤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各种偶然因素之合力,正如念斌案的平反取决于当事人、律师、专家、关键证据、自媒体、法院等诸多关键要素的合力。但合力只是通往正义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参考美国的无辜计划(Innocence Project),依托大案公益平台,发起了一个公益行动项目——无辜者计划。无辜者计划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冤案数据库,筛选冤案,法律援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7

  • 春城的恐怖与悲伤
    冤、近日无仇的无辜者?残暴至此,已是人性无存。这起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是赤裸裸地向一个国家安全与尊严公开挑衅,这也是揉搓人类良知与文明的残虐之举。所有的恐怖分子都是人类的敌人,当他们举起屠刀的那一刻,他们就背叛了这个世界。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针对无辜者,以平民为攻击目标的暴力袭击行为,就是不折不扣的恐怖暴力犯罪,是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都无法为之辩解的。对这样的恶性犯罪和犯罪分子,必须依法严厉惩处,对其组织、同伙也要迅速追查,

    绿色中国 2014年4期2014-09-05

  • 刑事错案无辜者回归社会研究
    案不但严重侵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甚至摧毁无辜者受害者整个家庭。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使其妥善回归社会,有利于一般预防犯罪、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恢复司法机关公信力及其威信等价值。仅进行刑事赔偿与给予一定的生活困难补助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社会,还需要采取增设专门管理机构、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开展无辜者再就业工作、允许无辜者申请地域回避和对无辜者受害近亲属进行特别保护等措施。关键词:刑事错案;无辜者;回归社会1 问题的提出2011年题为“社会管理创新与刑

    卷宗 2014年5期2014-07-15

  • 浅析我国冤案成因及防治机制的完善
    所指冤案,是指无辜者被定罪案件。在我国当下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冤案问题逐渐获得关注。这首先是由于刑事司法改革如火如荼,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生效后,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防范冤假错案的文件或者司法解释,要在防治冤假错案问题上破局。其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发布《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依法纠正执法差错,依法保障合法权益,

    中国司法 2014年10期2014-06-05

  • 重构刑事错案无辜者发现机制之思考
    ]刑事错案中的无辜者是指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与案件发生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遭受到刑事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或判处有罪的人。要给刑事错案无辜者平反昭雪,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发现无辜者。在司法实践中,发现刑事错案无辜者的主要路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申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当审判监督的案件是判处死刑的案件时,两者之间有重合之处。因为死刑复核程序只针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涉及范围非常小。本文只以前者作为研究对象。所谓审判监督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7期2013-04-11

  • 准绳问题测试法(CQT)在模拟盗窃案中的实验研究*
    绳问题测试法;无辜者测谎(lie detection),或心理测试,就是对谎言的鉴别活动。可以在刑事案件中用来协助调查,以了解被测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案。由于真正的被测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故俗称为“测谎”。准确地讲,“测谎”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被试心理受刺激后引起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所以“测谎”应科学而准确地叫做多导心理生理测试。CQT(Control Question Test)即准绳问题测试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测谎方法之一。本研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7期2012-08-15

  • 刑事错判证明标准的名案解析
    证明中诉人确系无辜者。决定国家赔偿的证明标准应高于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这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认定错判适用较低的证明标准,可以使更多的无辜者获得纠错的机会。另一方面确定国家赔偿适用较高的证明标准,可以防止国家赔偿成为纠正错判的障碍。此外,这也可以降低政府的刑事赔偿开支,更为合理地使用纳税人交给国家的钱。不过,如是规定需要解决与《国家赔偿法》的衔接。(摘自《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

    中国检察官 2012年7期2012-01-28

  • 第三十三座墓碑
    击案,三十二名无辜者惨遭杀害,当警察蜂拥而至时,韩裔枪手赵承熙朝着自己的面部扣动了扳机。这个案件震惊了世界,美国总统和韩国总统都对罹难者表达了深深的哀悼,普通百姓也都对凶手的暴行表达了极度的愤慨。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人们发现,23岁的凶手赵承熙是一个有着严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他8岁的时候随父母从韩国移民美国,由于自小性格孤僻,再加上语言的障碍,赵承熙很少与人沟通,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很少同他讲话。在封闭和孤独中生活,学习成绩也经常成为同学们的笑柄,他感觉不到

    人民周刊 2011年2期2011-01-09

  • 案件相关信息的脑认知递进过程分析
    会有与知情人和无辜者不同的认知任务难度,且具有不同对待测试的动机,涉案人希望参与或实施案件的记忆不被检测出,知情人希望澄清与案件间的关系,无辜者希望证明对案情的无知。体现在涉案者、知情者、无辜者会在测前的认知预备,测中的认知状态和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在完成每一测试内容后期对识别结果进行表示时的按键选择几方面。这 3类被试是各不相同的,由此而反映在认知加工的递进过程中也有所差异。分析 3类被试完成具有不同认知属性刺激任务时的头皮认知递进过程脑电位变化差异反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6-21

  • 官过民受
    让罪者无罪,让无辜者认罪领刑,这种冤狱之最,天怒人怨难消恨。9月17日晚,中共淮阳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夏文生,酒后驾车一连撞死两人、重伤一人。这样一起交通肇事案,虽后果严重却案情明了,夏常委倘能及时投案,老老实实接受法律的制裁,即使法院考虑他在当地的身份,量刑时酌情减轻,应该还算不太出格的事情。然而,他却使出了李代桃僵的招数,让其司机戴旭东揽下罪名,顶替投案。隐瞒犯罪事实,欺骗司法机关,身为县委常委的夏文生不能不知其性质的恶劣。从人品角度而言,好汉做事好汉

    南风窗 2000年12期2000-06-14

  • 一桩新案,两桩旧案
    有可能将好人和无辜者当作坏人和有罪者,同样剥夺其人权。既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可以扼杀王守信(坏人)鸣冤的权利,那么也就同样会在黑狱中割断张志新(把好人当成坏人)的喉管---不能保护王守信的人权,也不可能保护张志新的人权!三、 推而论之,如果可以滥杀坏人和有罪者,则同样可能滥杀好人和无辜者。普宁民警不正是将那4个无辜村民当作歹徒而"就地正法"的吗?可见只要是滥杀,就必然会滥杀无辜。此案最可怕的地方,还不是使无辜者受死这一结果,而是使无辜者受死的手段---未经审讯

    南风窗 1999年6期1999-06-14

  • 一事能狂便少年
    “所有的人都是无辜者,真正的无辜者就永远沉沦了。”(转引自雷颐《自将磨洗认前朝》文,《读书》总一八一期)现在,大家都在“世态炎凉”里制造着“炎凉”。谈起来,“心有戚戚焉”,做起来,“外甥打灯笼——照旧”。其实,“世态炎凉”也并不可惧,倒是这种对“迁就”的迁就更为骇人。社会菁芜交杂,正是容我们改造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中国的遗训;“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西洋的经典。还能够扪心自问的人们,又如何能放弃改造,去选择放任与因循;又如何去迁就“迁就”制造着“

    读书 1995年2期199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