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者

  • 仁与知的交融
    所处社会之中的执政者竟是一群器识狭小的人。《论语·颜渊》第十七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第十八章: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季康子再次向孔子问政:“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时,孔子反问道:“子为政,焉用杀?”进而提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孔子与这位鲁国的实际掌权者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执政者是这样管理国家百姓的:自身被“不正”“贪欲”“杀戮”等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2年8期2022-05-30

  • 治理大国的法家方案
    务极为庞杂,而执政者的能力又极其有限,不可能事必躬亲、亲察核验,更难以应付百官的掩饰而事事明辨。圣明的君主清楚这一不足,在获取政治认识、进行政治判断时不故作聪明、炫耀才能,而是借助制度的力量——“法”。《商君书·修权》有言:“不以法论知、能、贤、不肖者,惟尧;而世不尽为尧。”事实上,即使是尧舜也不可能做到,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立法明分、一断于法来实现垂拱而治。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清楚明晰的“法”也是断是非、知避就最可行、最简省的依据和方法。《商君书》的“大国小

    博览群书 2022年2期2022-04-02

  • 典籍中的“盛衰”说
    国家之兴在于执政者能对百姓倍加关心、体恤。而国家灭亡的原因,则在于对百姓随意践踏。执政者如果能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落实到治理中,做到爱民如子,那么百姓、下属就会与之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群书治要》(本刊有售,全4册,原价598元,现价168元,订购热线:027-87927015)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谏官魏徵(别名魏征)等人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删繁择精,辑录治国理政之精要而成,是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

    新传奇 2022年1期2022-02-03

  • 先秦儒家廉政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
    ,得到后世历代执政者普遍认同,成为先秦时期以来两千多年的思想传统。廉政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政治上,诸侯争霸破坏了原来的奴隶制旧秩序,横征暴敛现象严重,给广大底层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经济上,土地公有制被打破,财产私有化迅速发展,财富流向更加集中;思想上,社会原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不断被冲击,人们陷入义与利的纠结困境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政倡廉变得十分重要,于是,先秦思想家们开始将自己的思想成果总结成系统的廉政思想,特别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

    人文天下 2021年3期2021-12-04

  • 山静如太古,日长如小年
    代之的是另一位执政者。为了庆祝胜利,同时也向自己部族所信仰的神灵进行敬奉,他便对前任执政者所崇拜的神灵进行了彻底的摧毁,甚至是打砸焚烧。这个行为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碎祭”。而第二种可能,也许是当时的蜀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这个困难甚至可以被称之为是“灭顶之灾”。比如说遇到了足以摧毁一切的洪涝灾害,或者说干旱数年,以及无法控制的瘟疫这样一类的情况。蜀王实在是无计可施了,怎么办?便只好求助神灵,祭天祈福。然而,祭祀是需要重量级的祭品来表达诚意的。在先秦时候,常用活

    全国新书目 2021年9期2021-11-07

  • 疫苗启示录:善政如何善施
    排名,可能会让执政者倍感压力。于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就出现了工作思路和实施手段简单化的问题在公共服务领域设置关卡、增加障碍。加快构筑免疫屏障的出发点虽好,但这样的举措实际是对防控工作的误解。“应接尽接”与自愿原则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相悖,只是需要各地执政者拿出更加智慧、人性化的方案来组织实施工作。从各地的实践情况看,中国一些城市也实行了“接种有奖”的引导策略,诸如奖励食品、生活用品,或者对接种疫苗者奖励景区门票……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疫苗接种的积极性和实际接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10期2021-10-23

  • 规执政
    倚以图治与?”执政者曰:“亦取其良而用之耳!”郁离子曰:“若是,则相国之政与相国之言不相似矣②。”执政者曰:“何谓也?”郁离子曰:“仆闻农夫之为田也,不以羊负轭③;贾子之治车也,不以豕骖服④。知其不可以集事,恐为其所败也。是故三代之取士也⑤,必学而后人官,必试之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不鄙其侧陋⑥。今风纪之司⑦,耳目所寄,非常之选也,仪服云乎哉?言语云乎哉?乃不公天下之贤,而悉取诸世胄呢近之都那竖为之⑧,是爱国家不如农夫之田、贾子之车也。”执政

    月读 2020年9期2020-09-17

  • 民主化浪潮下亚洲女性政治的表象与本质:“她”时代的女政治领袖与权利的缺失
    了13 位女性执政者,其中总统六人、总理七人,亚洲地区高端参政的女性较多,在整个女执政群体中所占比率约为30%。这一情境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在父权制根深蒂固甚至长期经历威权统治和军人干政的亚洲地区,会频繁产生女政治领袖?什么原因使得她们能够击败男性政治家,达到权力巅峰?[1]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在女性执政的时代,亚洲国家的广大女性群体,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其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权益并没有得到有力保障。作为执政者的女政治领袖自身也并未掌握实际权力,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3-15

  • 老子尚简政治思想初论
    就是说,他是对执政者(主要是最高执政者)或者他预设的“圣人”(老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治者)来说的:治理天下、治理国家最理想的执政者或治者,要少为,要为而不争,要不妄为。为了行文的方便,这里的执政者或者老子预设的“圣人”,下文一般简称为“执政者”。下面,我们对老子尚简政治思想一一加以分析。1.少为老子的尚简政治思想,主张执政者要为,但极力主张少为,不仅对妄为的施政绝对不要做,即使是不妄为的施政,也要少做,要让百姓独立自为。《老子》第48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1-19

  • 南海研究的经纬脉络(五)
    践的结果,需要执政者根据领土自然地理特征、民众习惯、治理手段,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等情况,确定适合范式进行领土管辖。至于上述因素在领土管理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海诸岛管理机制的确立和实践,既符合当时国际法的要求,也符合执政者的治理能力和民众的从业习惯。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执政者的政治智慧、胸怀格局以及国人对开发南海诸岛的范式选择。不同历史时期执政者对管理机制的抉择,也是其践行历史使命的体现。尤其进入20世纪后,在列强频扣国门的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01-18

  • 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研究
    想的主要内容是执政者应以身作则,以民为本,以刑辅德,这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为政以德”的基本内涵和对现实的启示。孔子 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 以身作则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1]90,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主张执政者应以身作则,一切都应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刑罚只是用来辅助执政者管理国家的工具。这种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反腐倡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孔子“为政

    兰台世界 2017年5期2017-03-11

  • 特朗普能否成为一位好总统
    期“从推销者到执政者”)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还没有进入白宫,关于美国未来政策走向的预言就已经满天飞了。《经济学人》评论:入主白宫后,特朗普也许会像他在胜选演说中那样表现得务实而大度;也许他会成为国王唐纳德把国家大事交由执行副总统和内阁处理。甚至可以想象: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加上放松监管、减税、强势美元以及大量海外企业利润汇回国内,会推动美国经济足够长的增长以抚慰大众的愤怒。一个身段柔软的特朗普甚至可能以里根总统为榜样。里根作为一位保守的英雄,也曾被嘲笑并低估

    财经 2016年32期2016-12-05

  • 荀子“天论”中的国家治理思想探析
    念以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做法,明确提出执政者要重视国家治理的问题。通过“天人之分”的分疏,荀子重新解读“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挺立执政者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地位。通过“知天”、“参天”和“成天”的论述,荀子又从“道”和“术”两个方面阐明了执政者展开治理方略的路径。荀子;天论;国家治理“国家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思想论题,也是一个对于中国当前发展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应对“国家治理”方面的挑战、化解难题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拥有深厚政治思想智慧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0-22

  • 反腐败:“重点查处”≠“只能查处”
    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者不会有意违逆民意。严厉惩治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试想,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的执政者,怎会提出妨害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主张呢?二是查处一切腐败分子,是国家法律的要求,决心依法执政的执政者不会有意破坏法律。如果发现腐败行为,该查而不查,就违反了法治要求和“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没有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渎职行为。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者,又怎会实行违背法治原则和职责要求的政策呢?三是查处一切腐败分子,是公平

    公务员文萃 2016年4期2016-04-26

  • 微分方程视域下的民族主义“共振”效应
    社会情绪以减轻执政者面临的社会压力。过于亢奋的民族主义情绪则会导致执政者无法满足民众的相关要求以至于影响执政合法性。利用民族主义以缓解社会矛盾的执政者必然试图将社会情绪控制在合理范围。按照数学建模和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民族主义情绪会围绕正常值上下波动,但在一个与外界互动的状态中,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可能发生“共振”,导致社会情绪明显趋于极端化。民族主义;共振;假想敌;微分方程DOl:10.3969/j.issn.1671-715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12-29

  • 总统带来的阴凉
    ,这才是人民对执政者的最大期盼。”【素材运用】不想让总统签名,只想停留在他的身影下,获得一丝凉爽,这就是小孩的初衷。而“大个子雅克”也很愿意为小孩服务,继续弯腰前行。总统从中获得启发,人活着就要为别人做些什么,而执政者就要为民众遮挡炎热。不要吝啬自己的阴凉,只有懂得给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速用名言】1.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英国作家 罗斯金2.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法国思想家 卢梭【适用话题】人生价值;治国;友善;文明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9期2015-08-20

  • 孟子的官员选用观
    察人),历来是执政者最为重视、也最为头疼的大事。孟子上述所论选用官员的方法,较之于历朝历代执政者实际选用官员的方法,可谓超前多多。历朝历代执政者选用官员,首先是听取其“左右”的意见,即听取亲信的意见,“左右”皆说贤,就可以了。如果把听取范围再扩大一些,加上“诸大夫”的意见,即听取在职官员的意见,“诸大夫”也说贤,当然就更可以了。选用官员的程序到此也就结束了。许多执政者——主要是帝王——更钟情和驾轻路熟于独断于心,连“左右”和“诸大夫”的意见也懒得征求,以显

    杂文月刊 2015年8期2015-07-05

  • 历史视角下执政忧患意识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提升研究——执政意识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执政忧患意识是执政者基于对自身角色职责的认定而产生的一种忧虑意识。 习近平曾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1]执政忧患意识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意识, 是对执政活动是否还存在问题、 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去应对问题等的情感体验和理性判断。 对于任何一个执政者而言,忧患意识都是必要的。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缺乏忧患意识的执政者不能及时回应民意诉求, 不能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就会出现专横、麻木、冷

    学术论坛 2015年7期2015-02-25

  • 履行道德责任是依法执政的基本前提
    德的基础之上。执政者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就会取信于人民;反之,则有公权力被异化之忧。因而,能否为道德行为负责就成为衡量执政者能否依法执政的标尺。一、道德责任简论对于依法执政来说,道德责任应分为执政者①的道德责任和政府的道德责任。由于就一个具体的政府部门而言,政府的道德责任一般是由执政者的道德责任决定的,所以本文着重论述执政者的道德责任与依法执政之关系。“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

    中国法治文化 2015年3期2015-01-30

  • 新闻执政视野中的议程设置研究
    他的任何国家,执政者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着新闻执政这一方略。二、新闻执政何以必要“新闻执政,就是指通过媒体新闻来执政,即运用媒体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向广大群众传播执政者的决策、方针路线一类以达到贯彻落实的目的。”当前,“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社交化平台、微博等诸多新型传播平台渐入主流,扁平化、裂变式的碎片传播已然形成,以强大的传播力制造出全国性舆论热点事件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舆论引导与舆情研判的难度系数成倍攀升,以前

    传播与版权 2014年2期2014-08-15

  • “开门反腐”显透明
    透明化,无疑是执政者胸襟磊落、豁达自信的气度的自然流露。既然党和政府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除了国家机密之外,还有什么不能公开,而需要瞒着人民大众的呢?一个真正自信的政府,必然会将自己的方针政策和施政打算都毫无保留、原原本本地向广大民众展示,以获得群众的最大支持。当前正在扎扎实实地开展的反腐败斗争,获得了亿万民众的坚决支持。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社会的腐败尤其是官场的腐败,是足以毁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既得成果,因而将陷人民于困苦、陷国家

    财政监督 2014年27期2014-04-19

  • “百岁之寿”与“千岁之法”
    想,其实是在为执政者立法。孔子说这些话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执政者公正无私,言端行正。因为君王有德行了,才可能任用贤德之士,否则用的可能是小人。再好的法律,握在小人手中,终究是会找到变通之术的。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常被视为儒家赞成人治的证明,也是一种误解。这里的“政”是指政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执政只以政令行事,用刑法来整治规范民众,民众只求免于受罚,心中并无耻辱感。但如果用德行来进行身教,

    民生周刊 2014年7期2014-03-28

  • 执政者的“五失”困境及解决路径
    人民谋幸福,是执政者为政的根本目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偏离这个目的本身,不能只为单纯追求经济目的而追求GDP,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服务的,不能把发展经济的手段作为目的来代替改善群众生活这个目的本身。时刻都不要忘记发展经济只是为群众谋幸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本末倒置的快速发展往往比不发展还可怕。领导的政绩到底如何,最终还要看其发展的成果是否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真正的提高和能否有更多的幸福感;执政者到底干了多少得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年4期2014-02-12

  • 论以民族主义宣传调控民众不满情绪的成败条件——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
    可以这样总结:执政者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成员对于执政者的自觉和广泛的认可和同意,同理,执政合法性反比于民众的不满程度,民众不满程度越高则执政者合法性越低。因此执政者总会穷尽办法降低民众不满。如何控制民众不满情绪以维系合法性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近现代以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是一种控制民众不满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讨论此种做法的成败条件。一、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两种结果爱国是人类的朴素、高尚情感,但爱国精神也会被具有“政治智慧”的政客利用。当面对“敌人”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11-12

  • 天下无小事
    治要》)译文:执政者,如同工匠建造房屋。大房已经建成,梁上的短柱却没有安放,则梁栋就会因之而折断;一个构件不完备,则众多柱子都会不起作用。善于建设房屋者,深知梁上的短柱子不可不安放稳妥,所以栋梁可以常保完好;深知一样东西也不能不完备,所以屋檐屋桷与主体应共同完成。同样,善于执政者,知道哪一项工作都不可缺少,所以没有一件事不做准备;知道一条正确的意见也不可以遗漏,所以许多不正确的意见都要与之同时听政。不知上述道理者,轻视某件事,认为是小事,因不重视而造成缺失

    西部大开发 2013年5期2013-09-04

  • 从荀子“天论”看儒家执政哲学意蕴
    ,而是讨论作为执政者的“人”如何正确处理与“天”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一种理想的治理局面。从中我们能发现较为鲜明的儒家执政哲学意蕴。一、天行有常:批判“任天荒人”的现实政治说起荀子的天人关系,“天行有常”是他《天论》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第一个受到关注的观点。对于荀子“天行有常”究竟是何种涵义,言人人殊,聚讼纷纭。事实上,他陈述“天行有常”主要是对现实政治中某些执政者“任天荒人”做法进行批判。在荀子生活的时代,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复礼归仁”,儒家伦理政治的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11

  • 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时常会听到一些执政者看似顺口而出,实则意由心生的理念,看到这些理念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负面回应。在最近上海市委换届选举中,俞正声提出要着力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执政理念的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决定了执政者如何审视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存在的理由,自己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执政者的理念与社会民众理念的衔接与叠合。所谓民心向背,实际上就是社会民众在观念上对执政者的认同。当今社会正经历着多重转型,信息在爆炸性增长和传播,但利益也

    决策 2012年6期2012-12-21

  • 反腐败还需摆脱路径依赖
    ,反而让人们对执政者反腐倡廉的诚意产生怀疑。其次,执政者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但是,腐败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说明我国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的以纪检监察机关为龙头的反腐倡廉体系,对于解决体制内的一些问题卓有成效,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腐败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不是因为个体的腐败不受追究,而是因为体制性的或者制度性的腐败普遍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腐败是以制度或者政策的名义出现的,这种带有集体决策性质的腐败现象,正在严重地侵蚀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9期2012-08-13

  • 总理记者会,中国政改的新细节
    是个人的,也是执政者集体的。那么多敏感问题一股脑提给总理,说明今天的中国的确不那么简单。改革需要激情,更需要符合国情的运筹和作为。多说改革比少说改革好,多落实改革比少落实改革更好。但正如温总理所说,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温总理履任九年,从他的肺腑之言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位中国政府首脑的艰难。中国的所有位置都不容易,极限般付出的故事数不胜数。但位置越高,责任越重,被误解的机会也更多。整个中国政府,或者我们通常所说那个“权力”所肩负的责任,其实就是

    环球时报 2012-03-152012-03-15

  • 舆论是不能“制造”的
    赵匡胤的身上。执政者制造舆论的最经典例证,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专门给他老子制作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大量制造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舆论”。袁世凯于是放心大胆地加快了登基步伐,结果也加快了走向覆灭的步伐,创造了一个王朝寿命最短(八十三天)的“吉尼斯纪录”。此外,如希特勒的宣传部部长戈培尔,萨达姆的宣传部部长萨哈夫,都是“大造舆论”的高手。这种“大造”,确有一时之效,而最终的效果是制造了自己的覆灭。有位英国记者说:“‘四人帮覆灭的原因之一,是自己被自己制造的舆论

    杂文选刊 2011年3期2011-11-22

  • 执政者如何面对社会心态
    执政者如何面对社会心态自4月21日起,《人民日报》评论部连续刊发四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针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点评。“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文中提到,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以管理思维要求老百姓用“理性思维”代替“情绪表达”,以“淡定心理”驱除“焦灼疑虑”,显然难以达到。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以包容心对待社会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13期2011-08-15

  • “三公”透明是监督执政者的试 金 石
    措。由人民监督执政者,尤其监督执政者怎么花钱,我们谈了很多年,现在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诚然,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启动,改革改到政府自己的头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政府机关难受的表情。一些部门精心选择公布时间,公布的数据也比较粗糙,明显不如国家审计署的报告细致、规范。但这是公众看到的第一批“三公经费”报告,这一次不细致,下一次就必须细致,舆论监督的规律就是对每一个疑点和模糊处都紧追不放。这次变化在告诉我们,政府的政务公开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政府部门的财务曾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15期2011-08-15

  • 充分的民主才能有效监督
    ,才能有效监督执政者,防止其因滥用权力产生腐败,并通过民主监督,使腐败者得到及时处置。一、民众是智慧之源执政之基对执政者的监督不力根本原因在于未充分体现民主。何谓民主,用美国独立宣言中的话,其实就是民有、民享、民治。尽管我们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但实质上离真正的“民有、民享、民治”还很遥远。村民能真正用民主的方法决定村庄的发展吗?村支书常常是最大利益获得者,有的更是村中一霸;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在“X长负责制”、“党委(其实就是书记)决定制”之下,监督职

    大家 2011年23期2011-08-15

  • 来信
    可能就是当地的执政者没有充分考虑百姓的利益,没有替百姓考虑周全。其实中国的百姓是最老实的,你不把他逼上绝路,他怎么也不会和政府对抗的。有人说,成都农民的日子过得很幸福是因为靠近大城市的缘故,充分享受到了城市的辐射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这话有道理,但說得不那么全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执政者具有现代民本思维,百姓的事让百姓自己去办,不把政府的意志强加于民。这样做,虽然表面上看,当政者似乎没有多少权力了,但实际上,当政者更超脱、更轻松了,社会也更稳定了,这是一种更为高

    廉政瞭望 2011年7期2011-07-25

  • 老子反对“为学”么
    ,主要是讲作为执政者“爱民治国”要“无为”,而不是在“为道”上的“无为”,相反,他一再强调要“善为道”。而要“为道”,首先就必须“为学”以知“道”;不知“道”,何来“为道”?“为学日益”,就是益于知“道”,而且“为学”能够益于知“道”。“道”是可知的,人是能动的,人与道、天、地同为大,因此,人自然可以学以知“道”。不错,老子明确讲“绝学无忧”,但是,所绝之“学”是有特定内容的学,而不是“为学”活动本身;绝弃圣智、仁义等之类的“学”,去学会和体验“见素抱朴,

    唯实 2010年4期2010-07-12

  • 民意“直通中南海”值得期待
    政失者在草野。执政者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取决于执政者能否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然而,信息论表明,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越长、越复杂,信息损耗就越大,扭曲变形的几率就越高。“民意直通中南海”的意义在于,它越过了以往那漫长而复杂的中间环节,让民众与领导直接对话、互动沟通,让最原汁原味的民意能直达领导案头。它还为各级政府在网上倾听民意上做出了表率。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总人数超过2.9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直

    党政论坛 2010年11期2010-04-05

  • 政府如何应对“公民记者”崛起
    来的网络监督,执政者做到理性对待,就能达成双赢:打击贪腐官员,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疏导民情民意,建立良好的对话空间。公民何以成为记者?公民记者的概念,国内认为始于1990年代的美国,伴随公民新闻概念的传播而诞生。1998年,美国人德拉吉的个人网站先于所有传统媒介曝光克林顿性丑闻事件,这使得德拉吉获得全球最早的“公民记者”称号。德拉吉的影响也因此深入政坛,克林顿的太太希拉里在参与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活动的时候,毫不顾及克林顿的感受对德拉吉礼遇有加,其目的无

    决策 2009年11期2009-12-21

  •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战略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就是指执政者在履行领导职能过程中对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事件实施谋划的能力,即在谋划活动中从全局出发,放眼未来,通过分析、综合,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本领。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执政者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首先,基于全面发展理念,应着重培养执政者的全局意识。全面发展理念的本意是指各级执政者要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

    群众 2009年10期2009-11-09

  • 领导干部要提高和谐思维能力
    王 建提升执政者的战略思维能力,是新时期迎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需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执政者在领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中,一定要善于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思考、把握和解决问题。工作中的失误谁也无法完全避免,但一定要避免战略决策的失误。要避免战略失误,就要有正确的战略决策思想和战略决策能力。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在和谐发展。因此,执政者具有和谐的战略思维是推动社会科学协调、健康有序发展

    群众 2009年10期2009-11-09

  • 先民主化,还是先自由化
    安全,能够确保执政者与反对派双方安全的民主化路线比较有利于政体转型的启动、过程的平稳以及民主的巩固。这一观点虽然基本源自西方经验,但如果结合后发国家国情予以批判性反思,同样可以为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在《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一书中,达尔为探讨霸权政体向多头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转型的道路,提出了衡量一种政体民主化程度的两条重要标准,即自由化和包容性。自由化是指一个政体允许在政治生活中存在自由表达、公开争论、政治竞争和反对派活动;包容性是指有权

    探索与争鸣 2009年8期2009-10-20

  • 修武农业启示
    且沉稳,这里的执政者考虑最多的是与三农最贴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他们不慕虚荣、唯农是举,这种发自内心的执政自觉、这种根植在民生之上的服务理念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温暖和福祉正在被30万民众所记录。在修武县绿色的田野上,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来自政府部门“务实亲民、改善民生”的至诚情怀,因为,无论是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还是农业新科技的草根辐射;无论是生态林业的绿色覆盖,还是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引导;无论是平安农机的零距离服务。还是新型专业合作社的合力帮扶……这些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8期2009-09-27

  • 打黑惩醉驾邪不压正抗水御台风人定胜天
    ,则一片忙碌。执政者们忙着打黑、打醉驾,忙着为即将到来的60周年国庆营造和谐氛围;市民们忙着上班,忙着赚钱,并小心翼翼地提防着鬼魅一般迟迟不散的甲型HINI流感;网友们在“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之后,再一次“寂寞”地享受着由工资“被增长”带来的话语狂欢;而在台湾、福建等遭遇“莫拉克”残忍袭击的地区,人们则忍着失去亲人、家园被毁的巨大悲痛,忙着抗风、抗雨。从执政者打黑、打醉驾的庄严表情上,从普通市民为幸福生活而不停奔波的脚

    博客天下 2009年20期2009-09-15

  • 一句话决定国家兴亡
    的应该算是好的执政者了。但是如何达成这样的宏愿呢?依儒家的立场,这是艰巨的挑战,要在“德行、能力、智慧”三方面不断修炼才有成功的可能。然而,有些人心存侥幸,总想找到一句什么口诀,就可以解决问题。鲁国的国君鲁定公有一次请教孔子,“一言可以兴邦,有诸?”一句话就可以让国家振兴,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话不可以说得这样武断,以近似的程度看,有一句话是:‘做君主很难,做臣属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很难,不是近似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吗?”国家兴亡的原因原本十分

    中外文摘 2009年24期200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