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中的激励性评价

2009-02-01 03:29谭燕葵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激励性行为习惯习惯

谭燕葵

一、对养成教育和激励性评价的理解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它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二、养成教育中的激励性评价研究的背景

我校坚持“养心正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学校更是关注人的发展,实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学校邻近广州火车站,附近有密集的服装、钟业、鞋业、钟表、皮具、美容产品集散地的批发商厦,学校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外地,学生来源复杂。因此我们前一阶段进行了养成教育的研究,并从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开展养成教育的深入研究。

那么,如何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认为,激励性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要得到别人赏识。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尤其数小学生最辛苦,他们一天在校学习近八小时,不比成年人工作时间短,晚上回家还有家庭作业,没有任何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他们主要靠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表扬来维持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检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效果,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研究,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传统的“甄别选拨”转为“育人为本”。

三、养成教育中的激励性评价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道德教育需要从习惯培养做起,特别是要从身边小事开始。而习惯的养成,激励性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激发和激励学生,所以,我们要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的学生观。学生身上都有极大的潜能,我们要随时注意发掘,对一时出现迷茫、不知所以的学生,以朋友式的点拨和提醒,帮助他们顺利坚强走过。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这样的激励评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我校的激励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其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 构建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机制的研究;2. 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研究;3. 赏识改变孩子——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4. “评星晋级”活动方案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此,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着力构建学生自主发展为主导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激励性评价体现了新时代平等、民主的思想。通过激励性评价,我们指导学生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班级也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团体意识、守规则意识,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激励性评价,我们指导家长在家里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使家长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激励性评价,带动学校管理更加民主、自治,同时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总之,只要我们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那么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都是激励性评价,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激励性行为习惯习惯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