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立维和泰嘉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9-10-18 06:57吴宇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活酶活化计数

吴宇

如东县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如东 226400

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由于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会由于体力活动等诱发,出现相关临床症状[1]。现阶段,临床对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为抗血小板治疗,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为氯吡格雷[2-3]。而波立维与泰嘉的重要成分都是氯吡格雷,波立维属于进口药品,泰嘉属于国产药品[4]。为了探究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波立维与泰嘉的临床效果对比,该研究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波立维与泰嘉治疗,并对治疗结果予以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98例冠心病患者都来自该院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该次研究;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比组49例患者中,有男性 27例,女性2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26±20.86)岁。实验组49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 20例,年龄 43~80岁,平均年龄(61.45±20.9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等基本资料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①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现为显著胸痛超过30 min,没有显著的ST段提高,合并心肌酶学动态变化,肌后果蛋白与肌钙蛋白都有一定升高;②不稳定型心绞痛:也就是初发与严重劳力型心绞痛,梗死后与静息心绞痛,没有心机坏死表现;③冠状动脉狭窄<50%;④伴随糖尿病并且不合适开展介入治疗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药物禁忌证患者;②6个月内存在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史者;③心源性休克患者;④存在显著出血迹象者;⑤恶性肿瘤患者;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⑦妊娠期患者;⑧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对比组 对比组予以波立维 (国药准字J20180029)治疗,住院当天采用300 mg波立维口服治疗,急诊手术中选择600 mg,应用药物第2天药物剂量减少至75 mg,1次/d。

1.3.2 实验组 选择300 mg泰嘉 (国药准字H20000542)口服治疗,应用第2天后药物剂量为每天75 mg,急诊手术患者每次选择600 mg,1次/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4周后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统计不良事件(包括房室纤颤、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反复发作)、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如中性粒细胞计数等表示用(±s),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不良事件发生率表示用%,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109/L]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s),×109/L]

组别 血小板计数治疗前 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49)对比组(n=49)t值P值168.63±15.86 166.53±4.86 0.068 8 0.945 3 162.63±18.74 163.53±15.47 0.259 3 0.796 0 6.35±1.14 6.07±1.25 1.146 7 0.254 4 5.98±0.75 5.87±0.53 0.838 4 0.403 9

2.2 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s),s]

表2 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s),s]

组别 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49)对比组(n=49)t值P值15.26±1.07 15.47±1.36 0.840 8 0.402 6 15.63±1.35 15.07±1.86 1.705 6 0.091 3 45.17±2.86 44.46±2.63 1.266 0 0.208 6 44.63±2.04 43.67±2.87 1.908 4 0.059 3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08%,与对比组患者 6.12%的对比(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4 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

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4 970.23±1 106.53)元,对比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7 973.63±152.45)元,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8 9,P=0.000 0);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15.86±1.45)d,对比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46±1.35)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8 8,P=0.165 2)。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5-6]。冠状动脉出现病理变化后,会致使血小板活化、黏附与聚集,出现冠状血栓,导致心肌梗塞,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发现临床治疗关键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8]。

有关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能够将二磷酸腺苷对血小板活化作用有效阻断,对抗血小板的聚集,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与有效性都比较高[9-10]。波立维和泰嘉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吡格雷,其对冠心病的治疗都有一定临床效果。张蕾等[11]学者探究了冠心病采用波立维和泰嘉治疗的临床效果,其选取84例冠心病患者,甲组与乙组分别予以泰嘉治疗与波立维治疗,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14%,与乙组的4.7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在住院时间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胡秀芳等[12]学者探究了冠心病采用波立维与泰嘉的治疗效果对比,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以波立维治疗,乙组予以泰嘉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而甲组的治疗费用高于乙组。经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17%,与对比组患者6.12%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比组,结果可知,波立维与泰嘉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类似,并且均比较安全,该研究结果与前学者报道具有相似性。这是因为波立维和泰嘉的主要成分为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进而抵抗血小板的聚集[13-14]。而泰嘉属于国产药物,波立维属于进口药物,泰嘉的治疗费用低于波立维[15]。

综上所述,波立维与泰嘉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类似,但在治疗费用方面泰嘉的治疗费用低于波立维,其会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活酶活化计数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古人计数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古代的计数方法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价值
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
结绳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