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9-26 12:12辛星
求知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学前教育教学

摘 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工作和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多数学前教育工作者会选择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但在德育教育方面,对学龄前幼儿不能仅靠理论知识来组织教学,需要综合日常生活,经过对生活中的细节判断让幼儿吸收德育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4-0085-02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人民基础素养也需要随之提升。近年来,人们越发注重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德育养成,国家也颁布了对德育工作的政策要求。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三至六岁的幼儿实施的教育工作,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在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的时期,幼儿的多项发育还处在初期,正是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时机[1]。本文针对学前教育授课中的德育渗透作出简要分析,希望给相关幼教工作者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一、学前教育的关键性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时期,是塑造优良人格、养成优秀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2]。但从如今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氛围来看,幼儿接受道德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很不理想,幼儿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忽视了德育的教育思想,导致幼儿从小形成任性、傲娇的性格,有些独生子女甚至存在一些性格问题,如脾气不好、个性倔强、受不了批评、没有礼貌、碰见难题就哭等。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德育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懂得尊重人。对学龄前幼儿进行德育指的是教育人员有目标、有想法地对学龄前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培育其出色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3]。

幼儿出生后,会在合理的生活氛围下迅速发展。只有全方位、平稳的发展,幼儿才能有效地顺应实际生活,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幼儿任何方面的发展有所忽视,都会对幼儿的茁壮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会伴随他一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源自6岁之前的培育。这个阶段培养得好,后续只顾着其持续增高的培育,就会变为社会出色的一分子;如果培养得不好,那么养成习惯之后就不容易改,倾向确定了就不容易移动,态度确定了就不容易改变。这些幼儿步入小学,教师需要费很大的功夫,去改正其已有的坏习惯以及坏态度。”由此看出,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存的问题

1.传统教育的影响问题

素质教学的开展,巩固了德育教育的位置。但是,传统教育体系对如今教育活动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传统教育价值体系已在国内开展了很多年,对每一名教育工作人员都有很深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家长认为,只有学习好,上好学校,幼儿才会有很好的前景。极端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对幼儿的学习态度产生了改变。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幼儿的成绩,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会给幼儿报很多个补习班,导致一些幼儿园形成了小学化的教学态势,对德育教育的开展产生影响[4]。

2.德育有效落实的问题

德育教育已变为学前教育的关键内容,但这不意味着全部幼儿园教育人员和幼儿教师都开始进行德育教育了。如今,大部分幼儿园管理人员只在理论方面肯定了德育教育的关键性,没有组织幼儿教师探究德育教育的实际开展方式[5]。幼儿教师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引,做不到勇于突破已经应用娴熟的幼儿教育方法。德育教育的贯彻力度有所欠缺,对幼儿的成长产生影响。

三、学前教育中增强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家园融合,幼儿园和家长共同进行德育教育

注重学前教育中的家园融合,可以让学前教育更加健全,推动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意义的加强[6]。第一,要在幼儿园教学授课实践中开展德育。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实际活动,培育各种习惯,可以让德育在无形中开展。例如,在玩“过家家”游戏时,大部分幼儿都喜欢饰演妈妈的角色,谁都不想谦让。这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讲一个有关谦让的小故事,教导幼儿学会谦让,依次扮演妈妈的角色。第二,要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德育。学龄前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的互相配合,一同努力,才能让幼儿加深对正确举动的印象。教师应及时和家长针对幼儿的个人行为和幼儿园的教学重点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有目的的家庭教育[7]。当幼儿在幼儿园学会了谦让后,家长在家中可以考验一下幼儿。例如,家里只剩下一個橘子,当幼儿想吃时,家长可以说自己也想吃,看看幼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幼儿假如不懂得分享,就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若幼儿懂得分享,就要对其进行赞扬,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2.提高幼儿的表达水平和对爱的感知能力

幼儿时期是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只表现为幼儿身高和样貌的变化,还表现为幼儿智力的发展[8]。幼儿会试着用不熟练的语言进行情感方面的表达,而这样的变化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表达方面的教学。每位幼儿在环境中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假如一位幼儿在活动时想喝水,而不是所有幼儿都想喝水,幼儿教师不应把该幼儿的需要强加给剩下的幼儿。此外,幼儿教师还要培养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幼儿家庭不一样,幼儿园里有大量年龄一样的幼儿,这就需要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幼儿会因一点小事儿而吵架、打闹,教师要及时调解矛盾,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和语言进行交流[9]。例如,教师应让幼儿学会在吵架后握手或拥抱,以增进幼儿间的感情,让幼儿体会爱的力量。幼儿和教师、幼儿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可以降低幼儿之间的陌生感,推动幼儿的稳定发展。

3.基于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教育是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养成优秀的品德。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给幼儿提供学习机会。例如,幼儿入园时要对教师问好,这就体现出尊师重道的品质。这样的幼儿教育,可以让幼儿顺其自然地将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带入家庭生活中,在家长说话的时候仔细听,自觉地向长辈们问好。在塑造幼儿优良品格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严谨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在幼儿可接受范围内进行批评、指导,简洁、明了地处理问题,告诉幼儿出错的地方在哪,下次该怎样做,从而让幼儿认识自我、发展自我[10]。在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时,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语言和物质上的表扬或奖励,加深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调动其探索事物的主動性。每一位幼儿都会因家庭氛围的不同,性格也有所不同。每一位幼儿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幼儿教师要把幼儿的优点放大,并利用幼儿的优点改善其缺陷。

4.提升教师的素养

古话说:“师行无小事,处处皆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形象教育很关键。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其会仔细效仿教师的行为。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品德塑造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为人师表,处处做有心人,需要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禁止幼儿做的,自己一定不做,从而用自身的文明用语和行为举止给幼儿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优良的品质、优秀的行为举止会被幼儿模仿。教师的义务不只是向幼儿传递知识,也是塑造幼儿的思想品质。出色的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持续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行,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培养高水平人才。

5.幼儿教师要富有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幼儿园教师要把将幼儿教育好作为教育宗旨,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奉献爱心。教育的奥秘,就是呵护幼儿。把爱心给幼儿,他就会喜欢你;把爱心给幼儿,他就会靠近你;把爱心给幼儿,他就会承认你;把爱心给幼儿,他就会觉得幼儿园像家一样温暖;把爱心给幼儿,他就会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别人。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的爱心随处可见。如帮助幼儿把鞋带系好、穿好衣服是爱心;尊重幼儿、信任幼儿、鼓励幼儿也是爱心,爱心至关重要。有了爱心,教师就会全力以赴地投入日常教学中,并把这种宽广且包容的爱心持续发展为日常教育实践的耐心和责任心,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生理的茁壮成长,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结 语

总的来说,在幼儿教育中,学龄前德育教育是一个关键的任务。让幼儿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对国家的强大和幼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和关键意义。因此,幼儿教师应把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进幼儿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拓展学习,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杨静.浅析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05):159.

蔺凤.品德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J].家长,2020(05):30-31.

金昱.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9(28):175.

刘竹英.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吉林教育,2019(20):79.

孙鸣阳.浅析学前教育阶段影响幼儿德育教育发展的因素[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63-64.

刘生邦.谈幼儿园德育的实施途径[J].甘肃教育,2019(19):46.

金昱.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9(28):175.

张文军.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1):103.

宿丽娟.创建德育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学周刊,2019(25):171.

史婷.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73-475.

作者简介:辛星(1973.3—),女,甘肃平凉人,大专学历,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学前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