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健心”的翅膀

2022-11-19 11:06怀诗怡
小学生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怀诗怡

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多,已经引起教育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经典传承人,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习礼义仁智信等儒家思想精髓,而且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总方针下不断地进行创新,让学生成为一个具备文化素养、乐观积极、勇于创新的人才[1]。小学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向上思想的发源地。学生从中能够得到激励,得到纠正,得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是文明思想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要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抓住一切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性的教育,让学生懵懂的思想获得进步和提升。学生健康的心灵是学生向前发展的前提,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灵,才会谋求更大的发展。否则,学生将会陷入思想的沼泽,无法自拔。小学语文有很多思想的光辉,会不断照亮学生前方的路,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获得灵魂上的提升,让学生更加自信、阳光。

小学语文课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借助多种语文材料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才能为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新生力量。小学语文课是最容易也是最深入透彻教育学生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的育人性,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健心”的翅膀,培养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接班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融合教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思想的引领下,不断向上向前。

一、挖掘教材中心内容,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是很多教育专家的思想结晶,可以说文质兼美、熠熠闪光。文本的范围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如反映自然创造的杰作、社会人生的作品、艺术素养的提升、科学泛美之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等。这无不是泱泱中华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展现了不同领域、不同世界的千姿百态、光怪陆离。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了向上的精神力量,思想得到了陶冶,心灵受到了净化。在师生课上与课下的互动中,学生展现了应该具备的心理和心态,性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陶冶和提升。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向上的文本,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给学生做人及心理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例如,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等文章时,教师在教会学生分析文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从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中,体会他看到那个妇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后中国巡警不惩处肇事者,反而将妇人教训一顿的强烈愤慨,内心深深地呼喊这是“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周恩来的心,也激发了所有学生的爱国热情。看到围观的中国人握紧的拳头,教师再拓展一些,展示租界里洋人胡作非为的图片与周恩来一生的年历表。这样,学生就看到了周恩来不仅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更是用一生去践行读书救国的理想。学生在周恩来总理的信念引领下,明确了学习报国的方向,涤荡了心灵,坚定了学习的目标。在梅兰芳八年蓄须坚决不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演戏的决心中,明白了中国脊梁顶天立地之精神。

经典文学作品的伟大英雄人物,平凡生活中的努力奋进形象,都为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榜样引领与动力源泉。小学生从这一篇篇经典的课文中,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正能量的人物;在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中,坚定了理想信念,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在语句反复斟酌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为习惯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深深扎根于学生心底。

二、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合作与竞争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堂更是如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产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学会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让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既有语文能力上的提升,也有心理上的成长;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与互动中,成长为德智双馨的优秀人才。

教学方法历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巧设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适当且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在主动意识的支配下通过主动质疑、主动探索的行为获得健康的心理。例如,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这篇略读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文本提供的两个任务,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互相交流和任务目标设置与完成。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效果进行评比,学生在竞比的过程中会更集中精神,更有目标性,更详尽地为家人的故宫一日游,画参观路线;为了选择一两个景点给家人进行参观介绍,会更用心地阅读文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每个人都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文学知识的养分。在评比中也要培养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接受评比的结果,无论输赢,只要努力了就是最好的结果。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有了上进的意识,会自主自愿地去理解文本的内容,找到解决教学任务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教师巧妙的激发式教学方法中,让学生在竞争比赛的刺激下,产生一系列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学生处于竞争的氛围中,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竞赛活动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成功的信念也更加坚强,并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经常性的评比活动中能够正视挫折与成功,成长为心理素质极好的优秀小学生。

三、在作文训练中加入心理引导,丰富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能看出学生素养的就是学生的作文水平。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时刻警醒着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会作文的同时,学会做人,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书育人的理念的渗透体现[2]。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做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融合型人才。

例如,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有你,真好》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先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哪些“真好”的人。学生在回忆《少年闰土》时,眼前会浮现出他那勇敢、健康、可爱的模样。这个“你”是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的男孩,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是阳光与纯真的象征。在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被“我”的伯父与父亲为车夫敷药,送钱让他养伤的情境而感动,被他们对穷苦人民的关心所感动。学生从中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和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在进行自我写作创作时就会搜索大脑空间,去探寻那些无私为人民奉献的人,去辨析“有的人活着,但灵魂是否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的精神是否长存?”在这样的回忆与自我剖析的过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能量的那个“你”,每个学生都能把他的好的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遍遍回放。这时候再进行作文练写,那一个个“你”就真真正正地以美好、善良、正直、勇敢等各种优秀的品质跃然于学生的作文纸上,同时一种又一种的心理正能量也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底。

学生在结合文本阅读与自身积累的过程中,丰富了写作素材;在教师适时适度的心理引导下,有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知识与德育双管齐下的作用下,学生既学会写作文,也学会了如何做人,真是一举两得。

四、注重平时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

语文学习都是通过字词句段,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小学生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语言素材,逐渐进行语言训练。在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认识云的变化多端,知晓腾云驾雾的神奇,感受“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文学意境,也在这文学素养不断丰富的过程中提升了精神境界[3]。

例如,教学部编版《陀螺》时,学生从“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主人公“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更感受到“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从“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中体会到“我”的新陀螺战胜大陀螺后的自豪和开心。在这些语句的积累之上,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扎实,能从别人的情感体验中,以旁观者清的视角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再让学生说说:从斗陀螺这件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学生在文本语句积累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精神体验,便会说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了,不能只根据外貌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也让学生明白了在生活中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从表面出发,而要看其内在本质。

在无数的句段体验和积累训练中,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精神领域的提升中,获得长足而共进的发展。

五、拓展语文活动外延,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

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指出,“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目的就在于‘人’的解放,‘人’的充实和‘人’的提升。”这句话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育人”教育指明了方向。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培养“五育融合”的优秀小学生,教师要融合教育家的思想指导,在学校与社会的融合中拓展语文活动外延,让学生坚定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让“健心”之翅带着学生飞越艰难险阻,飞到九霄云外的理想殿堂。无论是“大语文观”还是“生活化学习”都说出了生活化语文的重要性[4]。特别是中高学段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要联系生活实际,从语文活动的外延中,明确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前先要把握好这几篇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主旨都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让学生在课上去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自然美;让学生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让学生去赞叹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和风景优美。之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去看一看我们身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神奇的风光。学生在从生活中发现祖国山河美的过程,就是一次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每个学生在寻找前,内心都会有一个比较和衡量,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呢?是被工厂污染的河流,还是潺潺而下的清澈小溪?是砍伐严重的光秃山丘,还是绿树成荫的茂密山林?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真正地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做蓝天与绿水的守护者,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

生活和语文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语文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升华真善美的价值理想。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课。语文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陶冶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将心理引导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生活化语文的思想,拓展语文活动外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成人成才的道路上插上“健心”的翅膀,无论风吹雨打,无论艰难险阻,都能飞得高,飞得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圆我教师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