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引智帮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通州永乐店西槐庄院镇共建项目为例

2022-11-22 17:01刘雁琪贾宁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村镇教学学生

刘雁琪 贾宁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0010)

一、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1]。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已经有了全新的内涵。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阶段,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扶贫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高校“引智帮扶”这一“精准教育扶贫”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北京众多优质高校的教育资源,搭建平台将高校与精准扶贫村进行结对共建,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深入乡村进行精准的对接和帮扶。

2017年开始,北京市教委、市农委面向8个郊区实施“引智帮扶”工程试点工作[2]。2017年到2021年“引智帮扶”的推广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通过“引智帮扶”项目的推广,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有的放矢地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充分将高校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中。高校教师结合时代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实际需要,通过服务区域发展,在乡村找到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高校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引智帮扶”过程中找到真问题,获得非常宝贵的真实项目化教学和科研的具体内容,形成实用而有效的成果。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实效,将服务社会发展融入学生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为立德树人找到了非常好的实践育人的落地路径,让高校学生能够真正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第一批“引智帮扶”工程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引智帮扶”也形成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未来如何能够继续发挥“引智帮扶”工程对于北京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应用课题,也是未来我们应该深入进行实践研究与推广的高校助力农村建设的模式。

在“引智帮扶”的相关任务中,北京职业院校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我校在“引智帮扶”中对接了京郊密云、通州多个乡村。主要工作内容有: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思路制定;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等项目的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能够发挥职业教育的服务区域发展功能,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是职业教育应该深入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通过深入多个乡村进行“引智帮扶”,形成一系列的服务成果。本研究正是基于“引智帮扶”中院镇,院村共建过程中如何能够在帮扶区域村镇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学院专业群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通州永乐店西槐庄村基本情况

西槐庄村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中东部,距镇政府西4公里。西靠坚村,东邻马合店村、后营村,北抵老槐庄,南至小务,地处五村交汇处。村落共226户,能出租院落23户,已出租12户。总人口610人,常住人口540人。村域面积1880亩,其它林地200亩,村庄面积380亩,鱼池面积60亩,市政绿化面积910亩,蔬菜面积80亩。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村、北京京郊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西槐庄村经济发展以萝卜为主体,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绿色无公害西槐庄水果一号萝卜,萝卜的育种、栽培、管理,都是村民靠着历来年的种植经验栽种的。但是由于缺少市场营销的经验,萝卜的市场认可度还不高,销售价格也相对比较低,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口碑。

通过前期调研,永乐店西槐庄及周边四个示范村的主要需求有:利用现有的鱼池及周边区域,开展休闲垂钓、采摘等休闲旅游活动,需要特色农产品品牌策划及新媒体营销,将特色农产品进行保证和品牌推广;需要进行村容村貌整体设计,进行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专业人员、团队来发掘历史文化内涵,指导第三产业发展。

三、“引智帮扶”的院镇共建模式

(一)组建院校与村镇的紧密型合作模式

通过学院与通州永乐店镇西槐庄村的紧密融合与对接,学院与西槐庄签订院村共建协议,组建了由学院领导、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引智帮扶”项目组。规划以西槐为核心进行示范建设,未来将老槐庄、西槐庄、马合庄、陈辛店共四个村连片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村组群。学校发挥职业院校在应用型科研及职业教学能力方面的师资优势和专业优势,做好整体工作的把控与设计。制定“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引智帮扶”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在校内设立“引智帮扶”可持续发展的学院重点课题研究方向,统筹学校科研处、研究所、二级学院优势力量进行重点项目攻关和研究。通过学院科研重点立项的方式对相关通州永乐店西槐庄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性研究。在学校科研重点立项基础上,研究团队集中多部门力量,通过实地走访,村委会调研和村民调研,周边村镇情况调研形成了初步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在西槐庄科技小院与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共同建设校外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和劳动素养教育基地。将永乐店西槐庄,作为职业教育实践育人的校外大课堂,带领学生进行真问题的研究、真能力的培养,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多种功能的统一。

(二)深入挖掘区域优势,打造西槐农品特色品牌

2020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蔬菜专业的研究生驻村进行自己的课题试验与研究的同时,将新技术、高品质的西红柿、萝卜新品种在西槐庄进行推广种植,以有机无公害、高品质、口感为主打特色,保证了西槐农产品的优良品质,通过技术赋能,打造优质有机蔬菜品牌。

我校专业教师根据相关村镇的需求,将村镇需要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主要在我校影视多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会展策划与管理三个专业,通过专业拓展课程的植入,进行了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融入。针对西槐农产品的主要特色,打造西槐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将村镇特色农产品营销需要与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对接。将西槐庄村品牌设计,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通州,走进西槐,深入调研村镇情况,挖掘相关设计元素。并在校内举办了西槐庄LOGO设计和整体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征集竞赛活动。最终经过学院和村镇联合评审,确定了西槐庄村的农产品品牌为:西槐庄园,宣传口号为:“田园山水美如画,西槐魅力传天下”,确定以“毛笔字+天然印章”为设计风格的LOGO,并进行了相关产品包装设计、衍生品设计与品牌设计。制定营销方案,为西槐庄村申请设计了公众号,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打造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公众号、农产品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新媒体营销,将新技术转化为优质的特色产品,直接大幅度提升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收入,提升西槐特色农品的产品品牌附加值。

(三)共建产教融合共享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引智帮扶” 团队的深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带动了西槐庄村产业的扩张和发展。如何能够在未来持续对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院和镇政府在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下,在西槐的科技小院内,建设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2021年6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西槐庄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科技小院成为学生们进入社会前的“磨练”基地。同学们定期到村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技术支持。同时在西槐的科技小院内,帮助村里搭建了农产品直播平台,网络营销平台,申请建立网络销售的抖音号,并对当地村民和村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会他们进行自主管理和网络营销。通过我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长期合作模式的建立,学院可以定期为西槐村发展的各种需求提供及时、可持续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共享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我校师生与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组成跨院校联合帮扶团队。通过“高校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应用推广”,直接转化为村镇农民的实际收入。经过1年的农产品的培育、实地栽种和网络直播营销、品牌推广,西槐庄实现了产量品质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成倍增加。

(四)西槐庄村“引智帮扶”的显著成果

2021年,经过一年的深入实践,西槐庄的集体收入大增,产品从原来的单一萝卜拓展到有机西红柿、西瓜、优质水果玉米等多种产品,引领带动作用明显。西槐庄的模式,已经在通州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将在老槐庄村进行合作模式的复制。昌平第一书记带队来到西槐庄,学习在“引智帮扶”中如何能够靠科技赋能、产品品牌推广等院镇合作模式,引领当地农民提升特色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通州西集镇也与学院进行相关项目共建的探索,未来将借助学院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大在民宿营销、文旅产品规划等方面进行相关合作,助力其文旅产品品质提升与第三产业发展。

学校层面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在视觉传达设计制作专业,通过将西槐的相关品牌设计,融入学生毕业设计,增强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价值引领功能。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了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在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将品牌新媒体直播营销、公众号运营、营销内容制作等内容融入教学课程(新媒体营销课程)。通过课程的教研改革学生们获得了服务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战型、工学结合的优质实践教学项目。通过这些实践类课程,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学生以“引智帮扶”为内容的创业项目也获得了双创大赛北京市的一等奖,提升了学校在双创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取得了非常好的产教融合的教学成果,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育人水平。

四、“引智帮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引智帮扶”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针对“引智帮扶”的相关研究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针对具体案例,研究如何提高村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给出对策建议[3]。但是针对“引智帮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还没有。针对“引智帮扶”实施过程中,学校主动参与项目的内在动力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针对“引智帮扶”过程中,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相关实际项目,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人涉及。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还是给出一些意见、建议、对策比较多,但是以项目式、全方位、针对整个村的具体需求进行整体系统打造,协助乡村开展特色农产品研发,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销,文化植入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落地的实践研究还很缺乏。我们在通州区西槐村的实践中,将相关乡村需求与学校的对口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将相关村子的实际需求变成了具体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完成村镇的实际项目。学生通过这些真实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案例,看到自己的设计能够真正投入到真实的产品运营环节,能够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实际收入,有了很强的自豪感,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所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未来应该在院校中将此类区域发展的真实需求作为职业院校科研、教研的重点立项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和学生将乡村振兴的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实践。学生能在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寻找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契合点,同时也成为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

(二)“引智帮扶”需要引入多样化参与主体

“引智帮扶”在精准扶贫阶段,主要是针对提高贫困村农民收入进行帮扶,需求相对比较单一,靠学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就基本能够解决村镇亟待解决的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村镇的需求更加多样和复杂[4]。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乡村都希望能够引入品牌化的文旅品牌资本入驻,提升整体乡村的文旅产品附加值,进行乡村不同产业的整体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推广。很多乡村希望能够建设成高附加值的乡村休闲农业综合体。希望能够将更多资金和品牌引入乡村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高校和村镇的参与是不够的,在乡村振兴阶段,需要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文旅企业的参与,更好地促进成果的落地。通过前期高校研究,规划设计,在其中培育优秀的示范成果对接文旅品牌企业和资本,将研究实践成果进行落地推广,转化为更多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

因此下一阶段,应该加大“引智帮扶”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种类,继续加大高校资源引入的同时,加大现有研究机构、文旅企业、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农业科技公司、研学企业等多类型企业的参与,加大全社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和投入,从而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政策引领与支持力度需要加大

在“引智帮扶”阶段,政府主要作用是搭建平台。在乡村振兴阶段,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高校、企业和各类人才的加入。充分发挥北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从村庄产业发展、村庄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整体策划支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品牌在北京郊区村镇中进行布局,如果能够将这些发展相对较好的村镇与优质专业人才、品牌企业进行对接,进行示范性建设,将会给北京的乡村振兴带来更大的成果和发展机遇,也能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的“百师进百村”项目,在项目开展初期,将会为走进乡村的专家团队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继而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示范作用的典型示范案例,将会在乡村振兴阶段,全面提升北京乡村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品质。后续还将通过优秀项目的评选,加大对于优秀的设计规划案例落地的资金支持。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将优秀的人力资源与乡村建设需求对接,能够让政府的投资找到优秀的规划设计项目,真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乡村振兴的战略稳步推进。

五、结论

有效可持续发展模式必定是双赢的模式,在与通州永乐店西槐庄村探索院镇共建的过程中,村镇非常渴望院校可以提供各类型的帮扶,加快其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作为学校一方,也在努力探索如何通过双方合作,提升我们的社会服务水平、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通过深入乡村广阔天地的教育实践,学校找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教师通过真正深入区域发展一线实践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通过实践项目的研发找到科研、教研、教学的创新点,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区域乡村发展实际问题的解决,了解国家重要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的同时,增强个人品格的培养。爱国精神的培养从爱自己的家乡开始,家国情怀从自己为家乡努力付出的一点一滴中逐渐积累起来。立德树人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说教,而是通过脚踏实地的践行,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实际问题中寻找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案例,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

猜你喜欢
村镇教学学生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排行榜揭晓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赶不走的学生
云南村镇银行发展迅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发起行高管兼任村镇银行高管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