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动机的公安思政课改革与实践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

2022-11-30 12:06谢柳青刘琍萍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政课程

谢柳青,刘琍萍

(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渠道,其教育具有职业化特征。因此,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在于铸牢忠诚警魂,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公安铁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就必须将思政课的课程要求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有机融合构建公安特色思政课。同时,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其关键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实施教学活动实现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这一改造必须以教育对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3 月18 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这种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前提在于学生要对思政课的课堂主动参与,这种参与包含了身体、心理、思想的三重维度,这种参与同时也将提升思政课的课堂活力。学生在思政课中主动参与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2022 年4 月25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就指出,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师需要跨越学科,从青少年发展阶段的特点中去寻求激发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中的参与动机。

一、课程概况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在大一上学期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共计48 个学时,主要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思想道德与法治等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是学生入校学习的第一门思政课,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实现从普通学生到预备警察的思想转化,更要发挥好思政课在铸牢忠诚警魂中的关键作用。

从课程特征来看,本课程具有衔接性、融合性、贴近性等特点。它衔接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在学生高中基础上进行深度教学,同时又为之后的思政课奠定基础。它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需要在理论讲解中紧贴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从课程本身来说,《思想道德与法治》应该是一门既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高度关联又具有理论深度,既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既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思维、实践能力的课程。但事实上,通过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大多是大道理、不接地气、无关联性、无指导意义。教师的反馈大多是带动不了学生的学习、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感、获得感的缺失成为了摆在教学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心理学原理来说,对课程的兴趣匮乏和需要的不被满足造成课程学习动机难以激发和维持,因而产生了认知、情感、行为上等一系列表现。

首先,认知上缺乏获得感、认同感。本课程内容与高中政治课有重叠,又涉及很多耳熟能详的结论,学生既亲切又缺乏目的性,不清楚可以在课程中获得什么。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学生有政治认同,但这种情感认同背后缺乏学科知识所支撑的理性认同。

其次,情感上无兴趣、无共鸣。课程涉及人生、价值、道德、法治等抽象内容的探讨,虽聚焦成长但需要去实践领悟,而学生的年龄和阅历又不足以产生丰富的感性积累,会造成“讲道理、大而空”的感受,无法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具有主观性,未真正接近了解学生,教学视角与学生视角无法产生交集,学生无法产生共鸣。

最后,行为投入少、积极性差、参与度低。本课程既需要理解思考也需要实践探索,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有充分的投入,事实上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低,既不愿思考也不愿探索。一般呈现三种状态:无学习投入,课堂摸鱼,考前突击;有一定的学习投入,一旦在学习中感受到枯燥就放弃;有充分的学习投入,但是只是知识记忆,缺乏高阶能力的获得。

(二)产生原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分为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两类,其中隐性因素是在教学程序之外以间接方式影响动机的因素,包括课堂文化和学生特点。显性因素是在教学程序中以直接方式影响动机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影响因子。

1.忽视隐性因素作用

一方面,忽视课堂文化的构建。课堂文化包含课堂主体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观点、规则。思政课的入脑入心需要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需要通过课堂文化的构建,以重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知。美国教育研究者苏溪·博斯与约翰·拉尔默在《项目式教学》一书中提到积极的课堂文化可以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共同体,强大的文化会鼓励学生努力、支持团队协作、激发学习动力,并以此促进学生构建课程学习与自我的意义链接,培养成长型思维,从而促进学习的发生,但这一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被忽略。

另一方面,忽视学生特点的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自1952 年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首先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学生的发展是兼具一般性与特殊性,兼具连续性与阶段性,这就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但是,由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会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思政课程与专业学习发展无关联的错觉。这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忽视学生特点,教学千篇一律;忽视学生的实时状态,不了解学生关注什么、困惑什么、学习风格如何、学习能力如何、学习目标如何;忽视学生发展状态,不关注学生的专业差别、人才培养差别。

2.显性因素作用受阻

其一,教学目标的设置让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向。“所有儿童和成年人都通过自己的先有概念来理解世界、解码信息。不过先有概念是多种多样的。与学习者个人、其周边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的一切都有相应的先有概念。”[3]学生的这种先有概念决定了学生既有知识积累、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又有现实需求的差异,因而学习目标有差异。而以往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的普适目标,学生找不到课程学习与自身状态结合点,望目标“兴叹”,找不到学习方向。

其二,教学内容受制于教材让学生感受不到关联。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逻辑之中,教材逻辑是知识性、结论性的学术写作逻辑,而学生学习的逻辑是思维生成逻辑,更多地是一种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产生认知结论的过程。这两个逻辑之间的差异让教学在抽象的人生、价值、道德、法治的内容中忽视了具体教学对象的认知会受到已有经验水平、现存环境、未来定位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局限于教材逻辑就是局限在抽象的学生中,这自然无法贴近鲜活具体的教学对象,无法引起求知欲。

其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以内容为导向,方法的实施又让学生不知所措。以往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的选择通常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偏好有较大关联,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常常呈现极具教师个性化的单一方法,用内容去僵硬地套方法,而没有真正地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去选择相适的方法。就整个课程教学全过程而言,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会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呈现出认知疲惫状态。同时,在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目的不清楚,不知道在何时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失去了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失去控制感也会降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感。

其四,课程考核重期末轻过程,平时考核模糊性大,学生不清楚获得了什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另一层含义是“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学过程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产生为中心,课程的评价考核结构和方式也应当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产出相匹配。学习效果的产出可以体现在学生的听课情况、观点表达、课程参与、思维成果等多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立体化的评估。但事实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期末考试占比高达70%,且以记忆性知识为主,造成平时不学习期末考高分现象。平时成绩依据模糊,教师主观性强,难以对学习行为进行客观评估,难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难以促进学习。

三、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教授 Keller J.M.创立了 ARCS 学习动机模型(下文简称动机模型),该动机模型聚焦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旨在通过不同类别动机进行教学设计[4]。其包含4 个要素,即注意、关联、自信和满足,并以其英文首写字母“ARCS”命名。其中,注意因素聚焦吸引兴趣、激起探索态度、维持注意等问题,关联因素聚焦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已有经验间的关系处理,自信因素聚焦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能力的体现等问题,满足因素聚焦学生反馈的给予、学习迁移效果的促进、学生获得感的呈现等问题。ARCS 动机模型同时关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远不止好奇心的短暂诱发和注意的短暂维持。此外,它强调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现实经验、思维产生过程的关联,注重学习的获得感,注重学习的迁移。目前,ARCS 学习动机模型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英语、理工科、医学、教育学类等各学科教学中。这些教学设计均从ARCS 的4 种动机类别出发,聚焦教学设计拟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思想政治教学中关于ARCS 学习动机模型的关注与应用较少,有部分研究者对ARCS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运用思考,但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并未对此进行实践探索,尤其是在思政课上。

四、改革举措

(一)构建积极的课堂文化,打造课程的学习共同体

西北大学研究者张炜等认为“新型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以知识构建和意义协商为内涵。学习共同体既是实践共同体,又是探究共同体,强调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潜在的助学者,师生之间是合作、互惠、相互促进的关系。”[5]在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为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建立一种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新型课堂文化。据此他们提出“应紧密围绕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目标实现和达成,提倡建立师生平等交互、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师生互动探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跨专业发展,增强主动体验和探究,努力促成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结合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构建积极的课堂文化,打造课程的学习共同体。

首先,结合世界历史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一起探索思政课学习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意义和价值,以及可能达成的学习目标,以帮助学生建立思政与自我的联系。探讨学习的内涵与意义,以打造共同的学习观。其次,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围绕“你心目中的思政课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主题和学生制定课堂公约,公约规定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责任,告知学生课堂探索的边界在哪里,课堂中鼓励怎样的行为,课堂希望产生的改变是什么,以促进包容、尊重和公平的学习文化。并且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贯穿课堂文化的构建,创建公平、开放、包容且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共同体的产生。最后,定期和学生一起回顾、检查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公约的执行情况,以此保障公约的落实落地。

(二)基于课程特点、学生角色打造“公安特色”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材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1]公安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有个体成长的特殊性,这表现在代际差异和个体差异上;另一方面是学生有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这表现在专业间的差异性,具体为以专业为支撑的新时代公安工作的特殊要求。在此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公安院校学生的成长角色和专业角色,所谓成长角色即学生作为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角色,所谓专业角色即学生作为未来某专业人才所规定的社会角色。围绕动机模型中的注意、关联、满足因素,罗列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专业角色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同时梳理出教材内容中的重要问题,然后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成长需求与培养目标的结合点,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根据其涵盖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要求的占比拆分成理论教学内容(共21 个专题)和实践教学内容(共6 个专题)两大板块。

理论板块的构建在分析公安院校学生角色的基础上,课程团队将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专业要求融入到教材内容中,让教学内容形成“理论渊源+课本知识+成长问题+专业要求”的格局,将新时代公安工作、警察的本质、从警理想、公安英模精神、警察的核心价值观、警察职业道德、平安中国与法治中国7 个公安内容融入到教材章节中,产生了12 个公安特色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在紧密结合预备警察身份和公安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学道具和校园内贵州公安英烈墙,产生了6个公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以教材为基础的公安特色内容(见图1),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与自我的关联感。

图1 构建公安特色教学内容

(三)基于个体差异,设置分层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发生在“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区分了两种认知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依靠帮助可达的水平。二者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既要走在学生认知发展的前面又要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向前位移[6]。2019 年3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课程团队以“知之、信之、行之”的思路,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低阶、中阶、高阶”三个层次的目标。低阶目标重在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知之”,即让学生形成对相关主题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构建。中阶目标重在对教材理论知识的“信之”,即结合原著、原文帮助学生呈现结论性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能够对结论进行溯源,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产生过程的科学性,以此增强理性认同。高阶目标重在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行之”,即将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摆进去、把学生作为预备警察的角色摆进去、把学生当下面临的学习、生活的任务摆进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三维目标结合以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每个层次的目标都分别对应了相应的成果检验形式,低阶目标的成果检验形式为思维导图,即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思维导图的绘制,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体系化建构和巩固。中阶目标的成果检验形式为理论评述,即学生根据知识溯源过程,对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评述性思考,在回顾理论产生过程的基础上直面思想质疑实现自主的学理分析,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性和社会问题的批判性的统一。高阶目标的成果检验形式为问题解决,即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方法、立场,对自己关注的有疑惑的实践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行动的指导中,实现从普通学子到合格的预备警察的转变。

(四)以问题为中心,组建教学团队

为了解决课程讲解理论深度不够的问题,课程团队在分析教材内容指向和团队教师学科背景、教研专长的基础上,采取了以教学团队形式进行的模块式专题教学,将教师的学科背景、教研专长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课程讲授时知识溯源性更强,能够有效地增加课程理论深度,学生更具有获得感。为了解决学生实践体验不够的问题,课程团队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将教育心理的团队辅导模式运用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开发了3 种《思想道德与法治》活动实训教学,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中感悟个体思想对行为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贵州公安英烈墙和校史展览馆开展现场教学,将警察角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此外,教学团队积极走向公安基层,收集公安工作执法典型案例,用情境模拟教学让学生深刻体验公安执法中的情与法。

以上两类教学过程均以问题链为基础开展,结合对分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结论性知识的生成逻辑为基础,在遵循学生事物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问题诞生知识、知识指导实践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产生和运用的过程。在问题的产生过程中让学生动起来,在问题的回答中促进交流让学生说出来,在答案的提炼中进行理论的溯源性讲授让学生听进去,在课后的复盘中让学生将获得写出来。课程团队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主要思维过程以“四个一”(一个内容、一个目标、一点思考、一份获得)课堂表格呈现,学生通过表格完成监督,促进自己的学习,提升课程投入,引发思考探究,提升书写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程的获得感中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强化学习动机(见图2)。

图2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五)围绕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促进,实现考核“指标可视化”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的历史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7]这一对“现实的人”的论述也可以放在教学中,即在围绕学习效果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促进的过程,考核指标也必须设置在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听课行为、课堂表达行为、课堂活动参与、思维结果的形成书写等学习行为中,并充分借助教育信息技术,抽取大数据的指标,让抽象的考核走向可视化、具体化。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 年本)》要求,将课程平时成绩占比提升从30%提升到40%,形成“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的考核方式,并将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细化为课程签到、章节测试(理论知识听得进去)、课堂活力(自我观点说得出来)、合作探究(小组活动动得起来)、课堂获得(课堂收获写得下来)等五大指标,所有指标数据全部用学习通APP 进行客观记录。通过指标的细化和APP 的客观记录,在学生学习行为可视化的基础上,师生均能得到教学的实时反馈,有的放矢地促进“听、说、动、写”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找到对学习的控制感。

(六)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紧抓学生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要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教学团队将这样的思路运用在公安院校的思政课中,立足地方资源,结合院校性质和学警特点,充分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丰富课程教学的形式。

一方面,以榜样教育为目的,以贵州公安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为榜样来源,以贵州公安队伍英雄模范的品质特征为基础,发动学生以课外实践形式去采访调研、收集榜样人物相关事迹,初步建成贵州公安英模案例库,共计121个案例。依托案例库的建设,产生了“校友记”专栏公众号推送文章,累计阅读量近万;诞生了系列优秀微电影剧本,其中一个剧本拍摄成微电影并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创作大赛特等奖。

另一方面,以警示教育为目的,发动学生收集十八大以来涉及到的贵州公安队伍的违法违纪案例,初步建成学生警示教育平台,共计25 个案例。该平台的建设,既能激发学生在警示教育学习上的主动性,又能促进学生对案例的深度剖析,充分产生反面警醒作用。同时在该平台的建设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案例发起多样化的教学,如在案例研讨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深度剖析,在情景再现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体会违法违纪行为的形成原因和心理变化。此外,结合地方公安院校学生毕业后服务当地基层的特点,立足本省省情,课程团队积极与党报合作,从2020 年累计开展8 次“党报记者走进高校思政课”系列活动,邀请资深记者从基层的生动案例出发,帮助学生结合预备警察身份更加深刻地理解贵州,让学生在一线案例中丰富看待社会的视角、积累间接经验,促进其从学生到合格的预备警察的思维转变。通过这些途径,拓展课程教学,在课堂外形成浓厚的思政学习氛围,实现文化育人。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