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实践效能

2024-03-21 11:32李瑛
教书育人 2024年3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一流课程

李瑛

(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始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简称“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1],面向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拟用3 年左右时间分别建成一万门左右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逐步建成线下一流课程等五类课程[2]。“一流课程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合称“新双一流建设”,与此前普通本科院校实施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紧密呼应,旨在建立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完整的“一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体系,促成普通本科课程类型、课程形态、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手段的深刻变革,提高课程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功效,夯实本科教育根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加速推进高等教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流课程建设是崭新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普通课程建设相比,其鲜明之处与特色亮点在于“一流”性,而“一流”又取决于其建设目标与实践效能的最终达成。建设目标,是一流课程所要达到的境界与标准;建设效能,是一流课程实际的成效与作用。一流课程建设至今,在国家政策层面设定了宏观性、指导性的建设目标,实施时必须明晰与重构;对于建设效能,相关政策侧重于高瞻性和指示性,实施中尤须具化与落实,因此,明确建设目标与效能,成为一流课程建设的首要前提。

一、一流课程建设目标的具体化

一流课程建设强调以目标为导向,总体战略目标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的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该表述内涵丰富,涵盖了诸多具体目标,规定着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追求,应予明确解读与合理定位。

(一)树立崇高的课程建设新理念

一流课程建设强调“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因此,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求树立“‘三个不合格’,课程思政,及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理念[4]。一流课程建设作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推出一流课程、打造一流师资、实施一流质保、培养一流人才”六个“一流”攻坚战的重要一环[5],为本科院校的超越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与实际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将会成为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崭新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世纪工程。师生员工必须遵从这样的崇高信念,树立新发展理念,保持思想认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促进课程建设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结构新体系

一流课程遴选于校级优质课程,其建设包括培育、申报、确定、建设、验收、发展等环节,最终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一流课程层级结构和体系;同时,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全部课程。通过融入新理念、新目标、新内涵、新技术、新方式等新业态元素[6],形成优于传统课程类型及其样式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5 类一流课程。截止到2021 年底,这5 类被认定为国家级的一流课程将依次达到4000 门左右、4000 门左右、6000 门左右、1500 门左右、1000 门左右[7],总体达到1.6 万门左右国家级、1 万门左右省级及更多校级的一流课程。该建设将实现普通本科院校及其课程的全覆盖,建成完备的一流课程体系,促成传统课程结构、内涵和业态的蜕变与跃升。为普通本科课程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建构新格局,推动课程建设的高速发展。

(三)追求卓越的课程质量新标准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一流课程建设突出质量导向,质量追求成为重中之重,包括课程建设质量、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建设质量、课程管理质量等方面,必须明确其具体的建设标准。

1.课程建设质量做到“高、专、深”

一流课程建设强调“让课程优起来”。“优”,体现于课程目标设定上“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立意高远,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内涵建设上做到专深与精益,课程内容具有广度和深度,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课程设计上强化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通过上述举措,使得建成的一流课程质量上乘,优势显著,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效果优异。

2.教学实践质量做到“新、先、本”

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效果实起来”。“实”,要求教学内容上必须锐意求新,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地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方法上必须着力领先,体现出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个性化的学习;教学组织实施上必须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据其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推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实、真、能”

一流课程建设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除了大力加强课程思政育才外,还要着力强化课程教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首先,让教学“实”起来,大力充实课程内涵,加大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忙起来”;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其次,评价“真”起来,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实现全程评价的规范和精准。最后,凸显能力本位,通过扎实有度的增负加压,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获得能力、提高素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促进学业有成,尽快成才。

4.师资建设质量做到“稳、合、范”

一流课程建设特别强调让“教师强起来”。一流课程建设依赖于一流的师资,一流师资取决于稳定的团队、高度的合融和崇高的风范。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实行课程建设的集体化作业,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强化教学研究,实施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大力弘扬和养成献身教育矢志奉献的精神。通过上述措施,使广大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丰富的教学经验、过硬的教学技能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形成适用的课程配置新格局

一流课程建设按照不同类型院校分赛道、分类进行,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率先建设一流本科课程,重点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其中,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将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将重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重点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课程。通过上述建设,使得以一流课程为核心的本科教育课程既能适应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又能接地气充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五)建立高效的课程管理新机制

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强化管理,制度严起来”。一流课程的管理职责包括教学制度、师资质量、课程质量、教学质量、课程资源、课程监审、课程评价等的确立、监审、评价、考核、验收等,强调“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授课资格制度,满足生师比要求,完备师资队伍;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度,发挥校内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把关作用,拒绝“水课”进课堂;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严格课程质量评估,将课程评价结果作为专业认证、教学评估的重要条件和依据;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形成可回溯的过程评价机制。为此,必须创新管理机制,让“管理严起来”,做到管理职责与领域明确、管理技术与方法先进、管理活动持续有力,实现管理的制度化、技术化、人本化和持久化。

二、一流课程建设效能的卓越化

按照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获批后必须达到一定的建设成效,才能符合一流课程要求,真正提升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具体而言,建成后的一流课程必须取得以下成效。

(一)形式多样性

5 类一流课程的认定和付诸建设,将会形成本科教学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得课程的功能分工更为明确,学科与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效率更高。5 类课程以其充分的数量和广泛的覆盖面构筑了本科课程的宏观格局,推动专业理论课、基础课、公共课、实验课、社会实践课等课程的全面发展。课程类型方面,不仅有线下的课堂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还有线上的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课程文献方面,不仅有纸质教材和传统的电子课件,而且还有数字课程、在线课程和平台课程;课程内容表达上,不仅有传统的WORD 文本,还有音频、视频、PDF、MP3 等多种文本,形成不同功能模块的课程群文献,极大地提升课程的学习效率,充分满足个性化、超时空、超文本的课程学习需求。因此,每所普通本科院校不仅要实现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的合理配置,同时,更要实现5 类课程在本校的全覆盖,并加大一流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比例。

(二)全面创新性

一流课程突出创新性,要求在多个方面进行实质性创新与突破,体现出知识创新、内容创新、形态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等新发展态势与模式,形成一流发展新局面。例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地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融入课程中;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出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三)技术先进性

一流课程建设是教育信息化1.0 时代发展到2.0时代的新产物,大力推进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新业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5 类课程均突出和强调先进技术在课程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以崭新技术去创建新的课程类型、内容形态、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不断地对课程进行赋能、增能、提质和增效。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实施在线教学,充分展示了新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成一流课程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总之,一流课程技术必将有效地创新教学模式,建构起学生中心的学习模式,实现教与学的超时空、自主化和个性化,开辟出本科课程教学的新时代。

(四)立德树人性

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宗旨和目的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有用人才。当前,“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战略任务[8]。为此,一流课程建设必须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9]。例如,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立德树人成为一流课程建设的战略重任和历史使命。

(五)示范共享性

一流课程是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逐级演进后遴选与发展起来的顶级课程类型[10],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高质量内涵和价值旨归铸就了其示范性和共享性的特质,尤其是高水平的在线教育教学平台以及在线课程为其传播推广创造了优越便捷的条件。作为课程建设的样板,一流课程必须发挥其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对本科课程建设肩负起引领、指导和带动的作用;其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充分广泛地推广,弥补非一流课程的不足,整体提升本科课程的质量和水平。目前,作为线上一流课程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着力突出优质、开放、共享,形成了中国慕课体系和品牌,为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击新冠感染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一流课程的示范共享作用和价值[11]。

(六)融合发展性

一流课程集最新的学科知识、先进技术、崇高的思想信念、优质的课程资源于一身,体现了高度的融合性、渐进性和完善性。获批的一流课程仅是准一流,具备了相应的建设资格,还需在规定周期内完成各项任务,经考核、验收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一流课程。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必须不断吸取学科和专业的前沿知识,借鉴先进的课程建设经验,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为课程赋能和增效,吸收优秀教师组建课程团队。只有充分做到人才融合、资源融合和知技融合,才能使课程建设达到一流的质量和水平。

(七)管理高效性

科学严格的管理是一流课程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标志。一流课程是不同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新业态课程,课程形态新颖化、教学手段先进化、职能要求高效化使得建设与发展任务繁重艰巨,课程管理难度空前加大。为此,必须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度;严格课程质量评估;充分利用课程平台的技术和数据服务优势,监控和打击不良的教、学行为,完善线上教学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发挥课程把关作用。只有充分实行课程建设的动态管理、过程管理和终极管理,才能使课程管理的重任落地生效和圆满完成,课程建设质量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结语

一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其建设发展确定了宏伟的蓝图,在实际建设中,必须充分理解和贯彻其具体目标,才能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理想的成效。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改革战略和工程,一流课程建设必须追求并实现其卓越的社会效能,充分履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才能使课程建设形成一流的特色、凝聚一流的内涵、赋予一流的功能、完成一流的使命。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一流课程
学院四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