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

  • 转移部分桡侧腕屈肌腱重建舟月韧带治疗腕关节不稳疗效观察
    最为常见[3]。腕骨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的0.4%,虽然较少发病却是腕部最严重的损伤之一。由于腕骨数量多,解剖关系复杂,故在临床易漏诊常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腕骨间韧带损伤严重,腕骨间失去紧密连接,腕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即使早期手法复位或闭合撬拨法很难达到解剖复位,且容易再脱位。2012年9月至2019年8月作者应用转位移植部分桡侧腕屈肌腱重建舟月韧带的方法治疗6例(7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例(7手),其中男5例,女1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11期2023-01-15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究
    骨远端骨折或者是腕骨骨折都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但绕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相对来说便十分少见[1]。而在对该病的诊断过程相对来说也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结合X线以及CT平扫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避免,避免在对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绕骨远端骨折主要是发生在患者绕骨2~3厘米内,其能够影响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发病

    健康之友 2022年13期2022-07-04

  • 早三叠世南漳湖北鳄(双孔类:湖北鳄目)的四肢特征
    两倍;肱骨粗壮,腕骨骨化程度高;腹肋骨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对回旋镖形腹肋骨分布在躯干腹部两侧,一列皮质骨位于腹部中线,连接两侧的回旋镖形腹肋骨。其中,NZGP 14002个体最小,神经棘较为低矮,腕骨和跗骨以下部分硬骨化程度较低,因此可以判断为南漳湖北鳄的幼年体(图2b);WGSC V26000的指节之间的间隙略大于其它标本,可能属于种内的差异。以躯干长度作为标准衡量标本大小,6件标本个体大小跨度较大,躯干长度从133 mm到335 mm不等(表1)。不同大

    华南地质 2022年1期2022-05-17

  • 鸟类起源:寻找“飞翔”的恐龙
    关键。脊椎动物的腕骨分为近端腕骨以及远端腕骨,鸟类所有的远端腕骨融合成了一块半圆形的腕骨,可以灵活旋转。大部分恐龙的远端腕骨和其它爬行类动物相似,但很多带羽毛恐龙的远端腕骨已经向鸟类一样愈合在一起,形成一块半圆形的腕骨,说明它们已具备了收拢翅膀的能力。近鸟龙、振元龙与长羽盗龙的化石都保留了羽毛鸟类飞行需要不停拍打翅膀,但大多数的恐龙是做不出来的。陆地的脊椎动物前肢活动范围取决于肩关节处肩臼窝的朝向。大多数的恐龙肩臼窝的开口是朝向身体腹侧的,这导致它们只能前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9期2021-09-18

  • 大、小多角骨形态与血供的解剖学研究
    0000近年来,腕骨缺血性坏死、腕关节退行性疾病、腕关节不稳等疾病成为手外科的热点问题,其中腕骨缺血性骨坏死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部分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最终发展为严重腕关节不稳和骨关节炎,增加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这类疾病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腕骨形态解剖及自身血供模式有关。国内外关于腕骨解剖学形态与血供有不少研究报道[1~4],国内章莹等[5]、覃励明等[6]通过测量尸体腕标本获得腕骨形态的解剖学数据。而血管灌注技术从早期的墨汁填充、血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4-19

  • 早期闭合复位联合Herbert螺钉、克氏针、锚钉治疗新鲜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效果
    上并不常见,约占腕骨骨折的10%,据统计,约有四分之一的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在治疗的早期阶段被忽视或漏诊[1]。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包括经舟骨、头状骨、三角骨、桡骨茎突及尺骨茎突的骨折,其中以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最为多见,占3%~5%[2-3]。由于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存在广泛的软组织、韧带及骨性结构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腕关节损伤,所以它的治疗极其困难。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但是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基于此,本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期2021-03-09

  • 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正常成人腕部正中神经的差异性研究
    显示清楚近、远端腕骨后切换至SWE模式,为了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弹性模量范围为0~600 kPa,采用“穿透”模式,Q-box设置为直径1 mm。待弹性图像稳定后冻结测量,分别测量近端腕骨处和远端腕骨处正中神经的剪切波速度,每个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有超声检查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独立完成。三、统计学处理结 果一、一般资料比较男性、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9.71±13.76)岁、(51.42±17.28)岁,不同性别受检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03

  • MRI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效果
    110006)腕骨是一类短骨,共8块,由桡骨近端的舟骨、三角骨、豌豆骨、月骨以及掌骨远端的大多角骨、头状骨、小多角骨、钩骨共同组成[1]。当患者出现跌倒时多会选择手掌着地以支撑身体,此时腕关节支撑着全身重力,由于掌侧的韧带最坚韧,导致腕部的后伸动作较为局限,容易引起腕骨骨折[2]。腕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损伤较小,患者腕部出现明显肿胀及疼痛,但是X线诊断显示为阴性,而腕部属于人体活动较为频繁的部位,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引起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3],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0期2021-01-12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究
    桡骨远端骨折以及腕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但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这种情况却很罕见,诊断时也相对复杂,单一的诊断方式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通常采用X线+CT平扫的方式进行检查,治疗时也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治疗手段[1]。这种合并骨折在常规的诊断中很难发现,一般情况下要借助CT平扫来帮助诊断。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发生在桡骨2-3cm的范围之中,一般会对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造成一定的伤害。该种骨折一般出现在老年以及妇女等人群,青壮年发生桡骨远端骨折通常都会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3期2021-01-11

  • 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的背侧入路治疗
    A 型 ( 正常腕骨序列和形态 ) 7 例;A1 型 [ 正常腕骨序列和形态,合并桡腕和 ( 或 ) 腕中关节退变 ] 2 例。B 型 ( 腕骨序列或形态异常 ) 2 例,B1 [ 腕骨序列或形态异常,合并桡腕和 ( 或 ) 腕中关节退变 ] 4 例。典型病例:例 1,男,54 岁,工人。摔伤致右腕疼痛伴活动受限,当地医院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后 20 天入院。术前腕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月骨周围脱位,舟月分离明显,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陈旧性骨折 ( 图1a,b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03

  • 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合并腕骨损伤的AO C3.1型桡骨远端骨折1例报道△
    ,同侧桡骨远端及腕骨骨折的联合损伤发病率比较低,骨科诊疗中通过拍摄患肢的X线片便可发现及处理桡骨远端骨折,而以舟骨骨折为主的腕骨损伤在常规腕关节的正侧位X线检查中难以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CT等检查,因此初诊时易被忽略或遗漏。联合腕骨损伤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复位固定需要兼顾腕骨及桡骨远端两方面,常规的掌侧入路适于75%的桡骨远端骨折,背侧入路适于尺背侧骨折块及近排腕骨的复位固定,Daniel 等[1]报道100 例桡骨远端骨折中,仅5%的复杂病例需要掌背侧联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8期2020-11-25

  • MSCT在腕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650200)腕骨骨折在骨科中比较常见,影像学正确、全面、细致的诊断对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价值。通过DR 技术诊断腕关节骨折的诊断率较低,同时易受到邻近骨骼遮蔽的影响,不能清晰呈现骨折部位[1]。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MSCT)在腕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本文选取我院来我院做腕关节检查的141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因外伤来我科做腕关节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4期2020-07-04

  • 针刺腕骨穴联合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思路研究
    治疗方法采用针刺腕骨穴联合温针灸颈夹脊穴进行治疗。研究情况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将我院2015年全年收治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选取5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落枕型31例,颈椎间盘突出型23例,颈部遭受轻度碰撞3例,所有患者的基本病情符合本次研究条件。其中31例男,26例女,年龄范围是21-62岁,平均年龄是(47.35±3.19)岁,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在3d-4个月之间,平均发病时间是(2.14±0.18)个月,所有患者在详细阅读研究

    今日健康 2020年2期2020-06-08

  • 腕骨隐匿性骨折X线影像征象分析
    血,软组织肿胀。腕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腕骨的隐匿性骨折诊断困难,患者一般表现有疼痛,但影像学很难发现相应的骨折线[1-3]。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隐匿性骨折的患者常常有外伤史,总结其影像学征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6]。四肢长骨的隐匿性骨折因解剖位置简单,容易辨别,然而腕骨骨头数量多,形态不规则,解剖结构复查,X线片中隐匿性骨折不易看出,诊断常需要CT螺旋薄层扫描[7-9]。CT图像可通过多轴位及角度的重建,与周围组织进行对比,明确显示

    河北医药 2020年8期2020-05-18

  • 腕关节镜下近排腕骨切除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合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道
    腕滑膜切除+近排腕骨切除术。术中见关节内滑膜增生,呈铁锈色,舟骨及尺桡骨关节软骨部分损伤,月骨明显变软,软骨脱落呈Ⅳ度损伤,行增生的滑膜组织和近排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切除术;术中诊断为右腕关节滑膜炎、右腕月骨无菌性坏死;术后1 周拍片见近排腕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滑膜乳头状增生,滑膜细胞色素沉着,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慢性色素性滑膜炎(图 1-8)。2 结果患者入院诊断为月骨缺血性坏死,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月骨坏死合并色素沉着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4期2020-01-02

  • 人工智能骨龄评测系统评估儿童腕骨骨龄
    指骨骨龄评分法、腕骨骨龄评分法。已有文献[2-5]报道基于掌指骨骨龄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骨龄评测,但对于腕骨骨龄却鲜有涉及,而后者对于诊断儿童性早熟、肥胖、生产缓慢等生长异常均有重要价值[6]。本研究探讨AI系统评测儿童腕骨骨龄的可行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骨龄分析的4 656份儿童左手骨龄片资料。纳入标准:①包含左手掌骨、腕骨及尺桡骨远侧骨干3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2期2019-12-19

  • 腕骨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理论探讨
    部、背部的腧穴。腕骨穴是在手掌尺侧,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在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处,笔者临床发现有人使用手侧小肠经腕骨穴为主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经临床尝试后,发现治疗效果明显。本就腕骨穴的穴性特点以及与小肠、脾、胃的关系、与脂代谢的关系、间接调节督脉、振奋阳气、控制饮食量等方面来探讨腕骨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原理。1 腕骨为小肠经原穴腕骨穴出自于《灵枢·本输》篇:“过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针灸甲乙经》:“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手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5期2019-01-07

  •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分析
    例DR检出不存在腕骨骨折的患者纳入无腕骨骨折组,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2∶8,年龄最大47岁,最小21岁,(35.73±3.62)岁是其年龄平均值;将30例DR检出存在腕骨骨折的患者纳入腕骨骨折组,男性和女性之比是20∶10,年龄最大48岁,最小20岁,(35.74±3.63)岁是其年龄平均值。分析并比较无腕骨骨折组与腕骨骨折组基础数据资料,P>0.05,没有出现数据检测的统计学差异性。1.2 方法50例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MS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医药前沿 2018年25期2018-08-20

  • 高分辨率MRI容积扫描对腕部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
    是由尺桡远侧骨、腕骨及掌端近段骨构成的,是人体骨骼最多,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八块腕骨排列成两列,构成背侧凸掌侧凹的腕穹隆。近侧腕骨或远侧腕骨在机能上各构成一个整体,两侧腕骨间构成腕骨间关节。X片上多会出现重叠的情况,对诊断具有局限性[1]。腕部损伤包括尺偏方向、旋转分力及背伸方向力,因此腕部损伤大多是混合型,包括骨折、骨挫伤、软骨、韧带及软组织的损伤。本组2例患者大小多角骨骨折X片未能显示。腕骨骨折,依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程度采用管型石膏制动3-6周。骨挫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4-23

  • 落枕,可以按摩悬钟穴等穴位
    有降血压的功效。腕骨穴要想颈椎安,常揉腕骨穴。定位: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即腕骨穴,是防止治落枕的常用方法之一。操作:出现落枕后,可用右侧拇指掐住腕骨穴,反复按揉,先轻后重。按摩后,先不要马上频繁转动脖子,要保持全身放松。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一天按摩3~5次即可。液门穴定位:液门穴位于4、5掌指关节间凹陷中,属于少阳三焦经穴。操作:令患者将患侧手伸出,用大拇指端紧按液门穴,同时嘱患者颈部尽力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动约半分钟,此时疼痛即止。(摘自

    家庭医药 2017年22期2017-11-27

  • 落枕,可以按摩悬钟穴等穴位
    有降血压的功效。腕骨穴要想颈椎安,常揉腕骨穴。定位: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即腕骨穴,是防止治落枕的常用方法之一。操作:出现落枕后,可用右侧拇指掐住腕骨穴,反复按揉,先轻后重。按摩后,先不要马上频繁转动脖子,要保持全身放松。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一天按摩3~5次即可。液门穴定位:液门穴位于4、5掌指关节间凹陷中,属于少阳三焦经穴。操作:令患者将患侧手伸出,用大拇指端紧按液门穴,同时嘱患者颈部尽力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动约半分钟,此时疼痛即止。end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11期2017-11-21

  • 螺旋CT在外伤性腕骨脱位或骨折-脱位诊断中的价值
    螺旋CT在外伤性腕骨脱位或骨折-脱位诊断中的价值许新明1,林婉韶2,庄志雄1,马光俊1 1广州市正骨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030;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060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腕骨外伤性脱位、骨折并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资料证实的腕骨脱位或腕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分析X线检查、CT(包括轴位、MPR及VR重建)在腕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临床随访确诊的48例患者中,多排螺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7-31

  • MRI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
    00)MRI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价值韩滔1,胡勇1,李建卿1,林生造2(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骨外科1、影像科2,海南儋州571700)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腕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腕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腕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X线检查均为阴性。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MRI诊断,并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结果39例患者中手术结果证实长干骨骨折8例、腕

    海南医学 2017年8期2017-05-11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各类腕骨骨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远端骨折合并各类腕骨骨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陈龙弟1, 张 宇2(1.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外二科, 海南 陵水, 572400;2.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10)桡骨远端骨折; 腕骨骨折; 发生率; 危险因素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发生率较高[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效果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复。研究[2]发现,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不同类型的腕骨骨折是导致临床部分患者不能痊愈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7期2017-04-26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诊治研究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诊治研究刘 文(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对骨折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之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治疗中,运用骨折切开复位的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加强推广和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2017-03-09

  • 腕骨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探讨
    26040)张霖腕骨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二者合并出现很少见,诊断及治疗也复杂,在常规X线摄片检查中不容易被发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有不同的治疗方式,随着治疗理念的转变,很多医生都注重手术方式与骨折坚强固定等和早期锻炼方式相结合[1]。但是在桡骨远端骨折和腕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所使用的外固定体均存在着异同。为了探讨腕骨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有效方法,本文主要把我院收治的腕骨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6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8期2016-10-17

  • 保留近排腕骨治疗严重腕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
    腕中关节),近排腕骨无明显骨折。图1 术前创伤情况图2 腕关节、尺桡关节脱位图3 钳夹复位尺桡关节图4 术前X线片图5 术后X线正位片图6 术后X线侧位片图7 术后X线正位片图8 术后X线侧位片1.2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先将腕关节彻底脱位并予以彻底清创。探查标记损伤的血管、神经、肌腱,先以克氏针、外固定架对骨折脱位予以逐步复位、固定。复位时首先检查下尺桡是否分离,尺骨茎突是否骨折,并以克氏针固定骨折及脱位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6-15

  • 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
    P<0.05);腕骨病变MRI检查结果中,T1WI轴位像:掌指关节周围滑膜显著增厚,信号减低,呈长或稍长T1信号改变;T1WI冠状位: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侧腕关节周围滑膜增厚,呈等或稍长T1信号;STIR冠状位像:病灶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部位、形态、范围较T2WI、T1WI像显示更清晰,指骨近端及腕关节、双侧掌骨远端构成骨信号增高,提示骨髓水肿。结论腕关节不稳定进行MRI与X线联合诊断可提高其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提高其阳性诊断率。腕关节不稳定;磁共

    海南医学 2016年1期2016-03-06

  • 牵引手法复位可塑型小夹板固定治疗腕骨间关节错缝疗效分析
    型小夹板固定治疗腕骨间关节错缝疗效分析陈艳平,陈蓓,郑英杰,李国中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目的:观察牵引手法复位配合可塑型小夹板固定治疗腕骨间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腕骨间关节错缝25例患者行牵引手法复位配合可塑型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5例均治愈。愈合时间3~6周,中位数5.1周;掌倾角、尺倾角恢复;如期达到腕部肿痛消失,腕关节功能恢复,背伸达60°~65°,掌屈达60°~70°。腕关节功能疗效优23例,良2

    新中医 2016年10期2016-02-21

  • 桡腕关节的在体 MRI 三维运动学研究
    骨和三角骨,近排腕骨间存在显著的适应性运动。腕关节;磁共振成像;成像,三维;关节;运动腕关节构成复杂,广义的腕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中关节、腕掌关节,桡尺远端关节。由于腕骨体积小、数量多,形状多不规则,因此腕关节的运动学研究相对复杂且难度较大。最早的涉及腕关节运动学研究的文献出现于 19 世纪末期[1],之后对腕关节运动学的认识经历了多种理论,包括排状理论、柱状理论、环状理论及复合运动理论等[2-7]。随着近年来三维成像技术在腕关节研究中的应用,学者们能够更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年9期2016-01-24

  • 先天性桡骨缺损并手、腕骨发育畸形X线表现
    性桡骨缺损并手、腕骨发育畸形X线表现罗洪建1刘 衡2刘家骥1先正元1上肢畸形,先天性;桡骨;腕骨;手;放射摄影术;儿童;青少年先天性桡骨缺损并手、腕骨发育畸形是骨关节系统极为少见的一种畸形,又称为先天性棒状手、球棒手、桡侧轴旁半肢畸形、桡侧棒状手畸形或偏手畸形、先天性桡骨发育不全等[1-3]。先天性桡骨缺损并手、腕骨发育畸形在矫形外科学报道较多[4],其影像学研究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9例13侧肢体发育异常的X线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10期2015-11-28

  • 多排螺旋CT 对腕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动关节,是有多个腕骨组成,腕骨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以往多应用X 平片,但腕关节结构复杂,骨与骨之间互相重叠,在进行X 线时腕骨各关节会有重叠与失真现象,患者会因疼痛导致拍摄不准,容易出现漏诊现象,因此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扰,但是多排螺旋CT,采用的是容积扫描,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层厚薄的特点,且后期图像的重建处理技术强大,在腕骨骨折的诊断方面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4例腕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2015-08-15

  • 多层螺旋CT 在腕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实践探究
    尺桡骨远端、8块腕骨和1~5掌骨近端组成,由于腕关节具有组成结构复杂、形态各异和关节众多的特点,所以在X 片上多出现重叠和失真现象,为临床的诊断带来困扰,在腕关节损伤的诊断手段中,多层螺旋CT 较之于X 线摄片而言具有强大的后处理程序,二维重建(MPR)及三维重建(SSD)可多平面任一角度清晰地显示关节脱位与骨折情况,以及关节腔内碎骨片的准确位置,尤以复杂的关节脱位合并骨折为甚,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能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有效地显示出腕骨的排列分布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2015-03-30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究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究陈希鹏(辽宁省调兵山市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骨外3科,辽宁 铁岭 112700)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并且探究其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98例骨折患者中有24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患者,其所占比例为24.49%。并且这些患者中多数为男性患者,骨折类型多为B型和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2015-01-24

  • 牵引折顶法治疗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30例体会
    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牵引折顶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复位成功,一例治疗失败;43.3%的患者治疗显效,53.3%的患者治疗有效。结论:在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治疗中采用牵引折顶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牵引折顶法;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11期2014-12-10

  • 牵引折顶法治疗经舟状骨骨折月骨 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30例体会
    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有时会存在误诊的情况,其是由于手掌因外界因素着地导致腕关节受伤而成。对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治疗主要是让手掌恢复原位[1]。本文观察牵引折顶法治疗30例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至9月收治的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入标准:患者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背侧型脱位得到临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2期2014-03-14

  •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腕骨骨折中的应用
    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腕骨骨折中的应用戴冬晴,邓士杰(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医学影像科,长沙410003)目的:探讨基于平板探测器下的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htal Tomosynthesis,简称DTS)(以下简称断层融合)在腕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腕骨外伤患者进行普通DR及断层融合摄影的进行对比性摄片。结果:断层融合检查技术图像清晰,细节显示良好、价格低廉,骨折阳性检出率高,显著提高影像诊断质量。结论:在腕骨骨折影像诊断中,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是一种准确的

    影像技术 2014年5期2014-03-06

  • 手术治疗单纯腕舟骨全脱位5例疗效观察
    ,后期只能行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1],有较高的致残率。早期确诊者大多数采用石膏制动,对腕关节有较大影响。2010年3月~2013年7月,我科共收治单纯舟骨脱位5例,全部经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22岁。机器绞伤2例,机动车撞伤致手部着地损伤2例,做体育运动扭伤1例。受伤后1周内确诊3例。超过4周确诊2例。3例新鲜损伤均为右腕,2例陈旧损伤者有右腕1例,左腕1例。查体:3例新鲜外伤患者腕关节肿胀明显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0期2014-01-24

  • 50例腕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725700)腕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社会建设中,这使得腕骨骨折的发生率显著上升[1]。腕骨骨折种类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大部分骨折患者只在感觉疼痛后才会去医院就诊,这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存在一定影响。笔者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腕管骨折患者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

    吉林医学 2013年33期2013-11-15

  • 月骨及其周围脱位的诊治分析
    力所致[1]。因腕骨较多,且多为不规则骨,腕关节结构相对较复杂,腕骨损伤后在不同的 X线位置上均有重叠,给诊断带来了困难。如临床医生对腕部损伤的认识不够,易造成临床上的漏诊或误诊。2009年7月至 2012年 8月收治了月骨及月骨周围脱位 11例(12腕),全部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12腕),男 9例,女 2例;年龄 29~44岁,平均 36岁。均有腕部过伸外伤病史,月骨前脱位 3例,经舟状骨骨折背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4期2013-04-24

  • 腕关节外伤的螺旋CT 诊断分析
    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中间关节和下尺桡关节,三个关节总称为腕关节,是人体结构中最复杂的关节。腕关节外伤在临床上非常多见。X线平片由于有良好的空间分辨能力,是腕关节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多个投照体位上都会有骨质的重叠。而螺旋CT扫描技术发展已非常成熟,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能力,而且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能很直观地看到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对避免误诊和漏诊有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收治的X线片不能明确诊断腕骨骨折或怀疑存在多块腕骨骨折的27例腕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

    微创医学 2013年4期2013-03-18

  • MSCT重建技术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骨折2例;第二组腕骨骨折47例,其中单块腕骨骨折44例、多块腕骨骨折3例;第三组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同时有腕骨骨折8例。结论常规MSCT扫描运用重建技术基本能够明确腕关节外伤病例是否存在骨折,发现隐匿性骨折及细微骨折,判断骨折对关节面的影响,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直观信息。腕关节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腕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外伤病变之一,影像学如何全面、细致、正确诊断腕关节骨折,对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有决定性价值。常规X线检查有其局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6期2012-10-26

  • 腕部舟状骨内旋斜位的摄影
    形成。解剖:手部腕骨,共8块短骨,排成2列,每列4块,.由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舟状骨、月骨、三角骨及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及钩骨。手腕舟状骨在掌侧面有突出的舟骨结节,手舟状骨长而弯,凸面在近侧及桡侧,凹面朝向头状骨,远侧与大多角骨,近侧内端与月骨构成关节。8块短骨相互连接形成腕骨间关节,8块短骨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背侧面有隆突,掌侧面有凹陷,形成纵行腕骨沟。腕横韧带横架在腕骨沟上,构成腕管,有屈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由手舟状骨、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期2012-05-30

  • 普通X线与多排螺旋CT检查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对比
    尺桡骨远端、8块腕骨和1~5掌骨近端组成,结构复杂,腕骨形态各异,即使舟状骨有专门的蝶位显示,但石膏固定后在X线片上多有重叠和失真,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在腕关节损伤中多层螺旋CT与普通X线DR相比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料,具有强大的后处理,二维重建(MPR)及三维重建(SSD)能可多平面任一角度清晰显示关节脱位与骨折,以及关节腔内碎骨片的准确位置,特别是复杂的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笔者对普通X线与多排螺旋CT检查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进行

    淮海医药 2012年6期2012-02-27

  • 50例腕关节骨折的 X 线影像分析
    其中有2例合并有腕骨粉碎性骨折;单纯性舟状骨骨折患者25例:其20例患者合并有舟状骨缺血并坏死症状,5例患者于外伤 后2周复诊拍片确诊。2 讨 论通过本组病例分析骨折的相关机制:因近端骨块随近排腕骨向尺侧移动,远端随腕骨向桡侧移动,桡骨远端关节面与舟骨纵轴趋于平行,而桡骨远端尺倾关节面与骨折线接近垂直,在受伤瞬间手掌着地,冲击力沿舟骨远处向上传导,产生剪式应力。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正好托住月骨,在身体重力的作用下桡骨茎突对其远近端或腰部产生剧烈的撞击,此时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2012-01-25

  • 腕部长期大负荷应力刺激对腕骨沟大小的影响
    大负荷应力刺激对腕骨沟大小的影响陈丽莹1CHEN Liying薛金娟2XUE Jinjuan刘鸿宇1LIU Hongyu陈雁卉3CHEN Yanhui目的观察运动员在腕部长期承受大负荷应力状态下腕骨沟结构的改变。资料与方法选择单掌断砖项目的武术功力运动员8人、普通体育运动者12人,均为男性,右利手。用螺旋CT扫描受试者腕部,对腕骨进行三维重建,然后测量腕骨沟近、远侧端宽度和深度。结果与普通体育运动者相比,功力运动员右手腕骨沟近侧端深度增加(P<0.05),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12期2012-01-12

  • 腕头月关节脱位的影像学表现
    层面重点分析:①腕骨的三条弧线:即舟骨、月骨、三角骨近侧关节面弧线、远侧关节面弧线以及头状骨、钩状骨近侧关节面弧线(图1),观察其是否连续;②腕骨形态:尤其是月骨,其正常形态近似四边形;③腕骨间间隙:近列与远列腕骨之间间隙清晰,宽约1~2mm。腕关节中立位侧位X线片、CT矢状面MPR中心层面重点分析:①桡骨中轴线:正常时,桡骨中轴线延长线通过月骨、头状骨中心(图2);②头状骨位置:正常时,头状骨近侧关节面坐落在月骨远侧关节凹里(图2)。2 结果24例患者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10期2011-09-11

  • 德国牧羊犬的前躯角度位置与步态
    论上是肩胛骨与上腕骨的折角为接近90度较为理想,基本上我们可以用90度~100度之间的角度为理想的角度,从德国牧羊犬型体的各种解剖论述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他们文字的表达或图解,都是以上腕骨如果太过于陡直,则前肢的伸展性就不够,上腕骨的斜度如果够,也就是接近90度,则犬只前肢的伸展度就更加的开放……等等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如此,这也是正确的。可是我们可能都未曾看过有以下的情况的解释,那就是当一头德牧不管是在站立时,或者是在跑步时,它的肩胛骨

    中国工作犬业 2011年9期2011-09-08

  • 20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体会
    复合关节,由8块腕骨组成,分远近两排,分别构成桡腕、腕中及腕掌关节,其运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手部正常运动功能的先决条件[1]。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事故、交通事故及运动性损伤日益增多,腕关节损伤的概率也逐渐增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后存在腕关节的不稳,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较为棘手,我们对2003年5月~2010年5月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0例患者的诊治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患者,男 15例,女5例,年龄 18~43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8-15

  • 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7例分析*
    )经舟骨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1],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上易发生漏诊、误诊,造成腕部畸形和功能障碍。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7 例,男性6 例,女性1例。年龄21~56岁。左侧3例,右侧4 例。高处坠落致伤4例,车祸2例,其它1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3例,桡骨茎突骨折1 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 h~6 d。1.2治疗方法1.2.1闭合复位外固定 在良好的麻醉下,患臂旋前,沿腕部长轴行纵向牵引,牵开桡腕关节,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4-13

  • 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CT图像分析
    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形态结构的CT图像分析药宏亮1,薛金娟1,刘鸿宇1,翟成竹2,宋晓霞1,贾素素128(1.中北大学 运动医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51;2.山东省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2)为了探讨排球运动对手部骨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分析了青少年男排运动员腕骨CT图像的结构特点。选取省级青年队专业排球运动员9人(排球组),非排球运动员11人(对照组)。用64排螺旋CT对手腕部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测量各腕骨体积及CT值(骨密度)。结

    体育学刊 2011年6期2011-01-02

  • 腕部骨骼血管数字化虚拟
    剖结构,建立虚拟腕骨及其滋养血管结构和形态。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手标本经灌注处理后,通过 CT扫描获得数据集,利用M I M ICS软件重建腕部的外形、骨骼、动脉等,并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建立了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腕部骨骼血管模型并精确显示腕骨及其滋养血管结构和形态,各结构可单独、联合显示,可任意旋转,模型透视及多剖面显示。结论 腕部骨骼血管可视化模型为临床提供三维形态学资料,也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数字化模型。腕部骨骼血管;三维重建;虚拟可视化;M

    海南医学 2010年2期2010-12-09

  • 腕骨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肘等关节,发生于腕骨者罕见,国内仅见10余例报道。笔者搜集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腕骨骨内腱鞘囊肿病例报道如下。方 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腕骨骨内腱鞘囊肿,男性5例,女性 3例,年龄18~40岁,平均28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腕部慢性疼痛和不适,病史6~24个月。8例共8个病灶,发生于月骨 6个,舟骨 2个。7例有腕关节正侧位平片。5例行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TM 16排螺旋CT扫描仪。2例行MR检查,采用GE 1.5T Signa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0年1期2010-11-08

  • 武术功力运动对腕骨形态结构影响的定量CT研究
    掌根部(腕部)各腕骨的形态结构,目的为分析功力运动员的腕部骨骼抗击打能力的解剖学基础,为运动员训练和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如拳击、排球、体操等的训练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将对武术基本功法训练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30岁成年男性,分为两组,功力组是参加2007年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单掌断砖项目的优秀运动员8人,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6人,均右手发力。1.2 图像扫描采用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Light Speed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8期2010-07-19

  • 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 12例
    舟骨、月骨及脱位腕骨。新鲜损伤者先于牵引下复位脱位腕骨,再复位舟骨骨折,用 2枚直径 1.2mm克氏针经皮由远端向近端交叉固定舟骨骨折,将腕关节置于中立位,再用 2枚 1.6mm克氏针交叉固定腕骨,1枚于桡骨茎突经舟骨近端、头状骨固定,另 1枚于头状骨远端向近端经月骨固定。陈旧性损伤者如腕骨排列紊乱、粘连,先行松解,刮除舟骨骨折断端硬化骨,复位脱位腕骨及骨折的舟骨,取桡骨茎突松质骨植入舟骨骨折间隙。尽可能修复腕骨间韧带。术后拇指外展位、腕关节中立位石膏固定

    山东医药 2010年10期2010-04-14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诊断腕骨损伤18例
    313100)腕骨形态不规则,排列分布复杂,在普通X线平片上重叠较多,难以准确显示骨折和脱位情况。多层螺旋CT(MSCT)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图像分辨率高,后处理功能强大,能有效而准确地显示骨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笔者收集了18例单纯腕骨损伤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旨在探讨MSCT及三维重建(3D)、多平面重建(MPR)在腕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8例均为本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间收治,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8期2010-02-09

  • 腕骨穴初探及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院)摘要腕骨穴是原穴之一,笔者结合古代诸家论述、近期文献资料及个人体会,对腕骨穴的定位、解剖、主治、刺灸法与作用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该穴有通阳截疟、通利清窍、醒脑回苏、分清泌浊、清利泄热、疏导经气之功;以腕骨穴为主,佐以他穴,配太乙神针灸大椎治疟疾,刺涌泉、灸侠溪疗暴聋;小儿惊风配曲池、大椎;配隔姜灸关元、中脘止泻。主题词穴,腕骨聋/针灸疗法急惊风/针灸疗法腕骨穴,系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位于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据历代

    中国针灸 2000年4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