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探析

2009-12-04 07:50王小红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口语训练口语表达语音教学

王小红

摘要:高职院校的普通话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更要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的普通话语音纯正,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并与专业结合起来,掌握口语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训练;语音教学;口语表达

高职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获得从业谋生的本领。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的从业需要,让学生具备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口语交际技能。目前很多岗位对从业人员都有普通话口语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率,就必须充分重视普通话口语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训练,以实用为主,强化普通话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实现职业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

一、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指导原则

1.加强普通话教学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所讲方言比较多,各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关系相差很大,这就造成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来自北方方言区的学生语感明显好于其他方言区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普通话水平总体上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学生的普通话能力明显存在着读的能力要好于听、说能力的情况。因此,普通话语音教学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进行实践训练,即教给规律、突破难点。也就是说,要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教给学生方法,如“拼缺记忆”“记少不记多”“声旁记忆”“偏旁类推”等,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

2.加强普通话教学的实践性

普通话教学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果只凭感知而不加以思考,不讲理论只单一练习,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普通话训练要求将听辨、发音、说话等口头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就必须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把理论变成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知觉中获得发展。学生在边听边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传统的平面化教学移植到声、像交互融合的教学平台上,在视觉、听觉两个维度上对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进行强化训练。

3.完善普通话测试培训模式,加强普通话教学的目的性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基本语言政策。1996年,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要求师范院校及窗口行业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目前,普通话口语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各院校都在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测试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大纲》中常用的单、双音节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有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教学班组织的模拟测试,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普通话水平测试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那就是定级达标,比如,从事窗口行业和服务行业的高职生,合格的普通话水平应该是二级以上,为了达到这个合格标准,学生就会在目标支配下进行训练,而这种训练是有高度自觉性的,因而可以加速对技能的掌握,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

二、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方法

1.语音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普通话语音教学应该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能力的高低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语音分辨力。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而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方言语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是有规律的,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使学生掌握方言语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将语音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通过朗读、会话等练习,逐步将普通话运用到实际口语中。

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普通话的主要音节,并能够使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口语进行日常交际,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弥补理论讲解的不足。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3.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组织开展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考察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等;二是开展服务活动,如献爱心、义务咨询等;三是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等。通过让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口语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口语交际的训练也是多维度的。只有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口语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4.实行普通话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普通话水平和所学专业对普通话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不同水平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正音方法,然后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口头语言能力是语言智能的一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语言智能。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课文复述的方式加强训练,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某些内容,鼓励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就作品中的某个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种方法比课文复述要复杂一些,但更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锻炼。

6.开辟第二课堂

教师可以将普通话口语训练与学校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在班级组织绕口令比赛、注音比赛、语音挑刺比赛等。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普通话口语教学如何与职业技能相结合

1.普通话教学要倾向于实用技能

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职场情境,实行情境教学。学生带着任务分别在口语交际中充当不同的角色,或解释,或批评,或劝说,或争辩,最终圆满解决问题。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感到鲜活、实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要向社会延伸

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内容不能局限在教材中,而必须向社会延伸,与现实生活话题保持密切联系。教师可以把来自社会生活的种种见闻和媒体报道的一些热点问题划分为若干系列作为训练内容,供学生训练。

3.训练角色要与职业接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成为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口才技能正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职业口语现场,让学生尝试着从职业的角度思维、用职业的语言表达,使学生逐渐形成职业口才的意识。比如,把教室布置成多个景点,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模拟导游,锻炼学生的解说能力;把教室当做招聘会现场,模拟用人单位的面试,训练学生求职应聘的语言表达技巧;利用实习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口才,总结经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才在各行各业的重要作用。

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全面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提高语言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按需施教,培养学生的职业口才意识,提高学生的口才技能,把普通话口语教学与口语表达技巧结合起来,科学系统地设计普通话口语教学方案,形式多样地进行普通话口语训练,为应用型人才走向市场作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袁钟瑞.话说推普[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2]胡卉.口语教学方法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6).

[3]徐宇红.浅谈普通话教学向口语教学发展的趋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4]邹斌.高职高专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2).责编:一木

猜你喜欢
口语训练口语表达语音教学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试论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必要性
试论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及思考
语音筛查工作对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谈如何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
浅谈英语口语训练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