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的修行之路

2018-01-24 11:50葛文山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学研究

【人物速写】

21年前,葛文山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秘书专业,他既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也没有学过系统的英语课程。当时,他这个英语教学的“门外汉”唯一的追求就是能站稳讲台。如今,他已成长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更是一名深受孩子们喜爱,被同行认可的英语教师。

他喜爱在阅读中思考。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对此,他深信不疑。为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他努力拥有“四个知识”,即“存量知识”“增量知识”“过程知识”“教学知识”。为此,他努力把自己的生命时间管理科学化,努力克服“仆人时间”学习局限,全力发挥“主人时间”学习优势,终于在通识书籍和专业书籍阅读上实现突破,顺利解决英语阅读词汇量的问题。

他立足儿童审视教学。他一边自学英语,一边教学生,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把自学英语的心得运用到教学中去,自己是怎么自学英语的,就怎么去教学生。他的英语自学与教学之路,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悟出来的一条“野路子”。针对英语教学功利化愈演愈烈的倾向,他常常自省,坚决反对碎片化教学。他始终坚信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他们自己学会的,是在大量接触理解性输入后自然发展生成的。由此,其“原点英语”教学理论应运而生:一是提出“16字原点教学指南”,二是提出“批量渐进式教学”,三是提出“分期付款”词汇批量学法,四是创建分级读物库,五是创新GSE英文报刊阅读课型。

他善于做身边的研究。中学英语课堂发生了什么,他就研究什么;学生学习英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就研究什么问题;中学英语教师教学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国家英语课程改革风向吹向哪里,他的研究就指向哪里……“语篇信息转换”教学模式的研究、“三维语法”教学模式的实践、英语作文“目标分析法”的尝试,“大英语教学”理念的提出……无一不是他善于发现、身体力行的结果。

他组建团队共同成长。他始终相信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他主持张家港市英语教师名师工作室,言传身教。他既坚持“走出去”,也坚持“请进来”。近年来,他应北京教育学院、徐州师大、福建师大、江西师大、四川师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单位的邀请,在全国各地开设近300多场原点英语教学讲座和公开课。

现在,他借助“原点英语”和“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这两个平台,朝着新的梦想进发,努力“做最好的英语老师”。

【人物档案】

葛文山,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原点英语创始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荣获首届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评优课一等奖。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題“利用双语教学发展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实践研究”。专著《做最好的英语老师》被复旦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等选为英语教师培训教材。

摘要:在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应有效进行时间管理,储备好存量知识、增量知识、过程知识、教学智慧等。教师还应该是研究者,应注重去研究身边的人和事,研究学生和课堂,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要有一个主题或者线索,并通过不断积累走向深入。此外,英语教师还应通过吸收大量信息、打破群体思维、跳出盒子思维等方式实现在反复中创新。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学研究;原点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1B-0004-06

我的教师工作生涯长达三十多年,漫漫长路,好似一场修行。真正的岁月静好,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内心的笃定与沉着。1997年,我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毕业,当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也没有学过系统的英语课程。这一路走来,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我把自己多年的研修心得总结成文,希望对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所裨益。

一、做好时间管理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长时间、高质量的精力投入,是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保障。一个人管理时间的方式,决定着他专业化成长的方向和成败。对此,我深有体会,我的每一个教学成果的取得,都是时间和注意力叠加的结果。备课、教学反思和总结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时刻,需要我苦思冥想做出重要的决定。这时,我会通过晚睡或者早起,获得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不受干扰,进行完整深入地思考。

这一大段不受干扰、专注思考的时间就是“主人时间”。“主人时间”是黄金时间,是教学深加工的时间,是产生完整科学的教案、明智的教学决定和新颖别致的教学创意的保证。当下,我们的时间已经被碎片化,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因此,“主人时间”的长短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英语教师的认知层次的更新和迭代。

另一种是“仆人时间”,指的是做我们头脑中默认的那些工作。比如,批作业、辅导学生、接待家长、打电话、参加会议等。当然这些工作也需要思考,但这类思考不是“主人时间”那种开放、深层的思考。相比之下,“仆人时间”比较零碎一些。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获得便于深层思考的“主人时间”:一是早起,有的人喜欢晚睡。通过早起或者晚睡可以获取一大段便于我们集中注意力的“主人时间”。二是与同事商量好,大家一起奉行“图书馆规则”。图书馆里人很多,但是大家都不大声喧哗,小声低语,轻手轻脚,尽量不去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如果有人确实需要辅导学生或者按正常音量和其他人说话,那就选个独立的房间。三是闹中取静,如果客观条件不能保障安静的办公条件,那么我们就要修炼在热闹的环境中保持清静心态的能力。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我们也能达到“忘时、忘物、忘我”的心流状态。

要想得到“主人时间”,我会警惕“超载协作”,反思为什么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参与了很多协作,是不是为了保持自己乐于助人的形象?或者是害怕自己因为没有参与到团队工作中而感到焦虑?有时候,我会重新审视日程安排,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协作。除了“超载协作”,我还警惕抖音、打麻将、频繁的聚会饭局、追剧等“精力吸血鬼”,因为它们也会榨干我的时间和精力。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