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知行合一”根本目标实现路径探索

2020-01-10 02:22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知行合一道德

李 勤

(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61)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全面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未来与走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一代人长期的道德素质缺陷,将会带来无可挽回的历史过失。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德育实效,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的形成,本文试图从德育教学角度做了一些探索,以期获得同行专家指教。

1 德育教学中“知行合一”的内涵

所谓德育中的“知行统一”,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内心对道德要求自觉认知、认可并接受,并外化付诸行动,在实践中不断身体力行,逐步形成道德习惯。

1.1 “知”的内涵

这里的“知”有二层含义,或者说受教育者要完成二个方面的任务,“知”才是“知行一致”中“知”的全部内涵。

第一个方面,受教育者“知德”。教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道德的概念、理论、道德标准,使学生知道、了解、掌握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确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掌握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所以这里的“知”就是指受教育者获得的道德知识。

第二个方面,受教育者“信德”。即师生在思想、观点和情感等双向沟通的基础上,教师以人文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德育过程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使道德内容撞击学生内心,并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良知和道德自我期许,形成一种对道德理论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追求和向往的精神状态。

“信德”比“知德”更重要。只有对美德的认同尊崇,才能真正把外在的道德原则内化为心悦诚服的自律行为,所以“信德”才是德育的生命,也是学生践行道德行为的关键,这是由德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德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它不是纯知识性东西,它还包含着信念追求的内涵,与人们的立场心情相联系。如果学生对德育观念不相信、不认可,就很难转化为道德行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认识论认为:“知则必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真知则必行”“不行终非真知”。一句话,学生“知行不一”的“知”是“假知”“浅知”,而非“真知”。只有不仅知德,特别是唤醒学生自己道德意识和欲望的“信德”才是“知行合一”中“知”的实质内涵。

1.2 “行”的内涵

“知行合一”中的“行”是指道德的践履。这是人们的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优劣的根本标志。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发自内心的朴实道德行为,并持之以恒,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

“知行合一”的“行”也包含二层含义,实际指在“知德”基础上,个人道德行为自我锻炼、自我稳定的前后进行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自省”能力实现。在激发学生正向的道德情感认同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照道德标准,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并且通过解剖自己,反省言行,在自我反省,自我升华中体验道德的幸福,追求高尚的快乐。

第二阶段:学生自我规范自我改造,持之以恒,最终形成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

学生个人思想修养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优良的品格形成在于实践,贵在坚持。在学生道德自省能力实现的基础上,鼓励启发引导学生“从善如登”,磨练意志,避免懈怠,战胜诱惑,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道德行为的永恒性才是德“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2 在实现德育教学“知行合一”的具体措施

(1)激发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启动学生内动力。要实现德育在学生心里的落地生根,并持久践行,使之成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精神追求,需要巨大道德内动力的支撑。 苏格拉底曾说“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学生自身的道德需求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动力。这种需求往往包含求知、解疑、自省、利益等。如果德育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道德需要,则会激起学习浓厚兴趣,从而引发积极主动接受认可效应,且学生需要越强烈,道德内容就容易被主动接纳、体悟、内化。反之,如果德育内容不符合学生要求,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是高大上,高不可及的东西,学生就会反应冷淡、厌烦、甚至出现对抗情绪,德育就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加强道德行为动机的教育,设法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道德动机与渴望,使学生真正明白: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所必需的。

有了内心动机与渴望,学生就能克服内外干扰,坚定自我约束,崇善尚德,始终坚守正确的道德选择。所以学生道德内动力的驱动对于实现大学生道德行为至关重要。

(2)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社会等实际,科学设计与再加工,使教学更具有说服力,很好解决学生“信德”问题。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社会实际,注重符合大学生内心道德需求,把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区分层次,有的放矢。

第一,准确完整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精神,贴近社会道德实际,全面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内容的实践性、层次性。

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但它的丰富内在体系中,既有纲领性道德精神,其道德价值导向功能比较突出。也有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道德规范,还有社会对个人的德行要求。具体的道德规范与社会实际、大学生生活实际更为贴近,道德实践功能更为突出。老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规划时二两个方面都要兼顾。并且,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这样的高层次道德精神,渗透反映在具体道德规范里,全面持久践行具体道德规范正是步向高层次道德境界的基础。教学内容一定要正确体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人为的割裂二者。

如果把道德教育理解为纯政治观念形态教育,道德内容仅仅停留在纲领性原则内容的讲解上,空对空的讲观点、谈理论,宣传先进道德的同时,忽略对大众基本道德的宣传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广泛性被忽视,很大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德育可敬而不可行”,这会极大影响德育“知行合一”的实现。

第二,要贴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实现针对性教学内容创新,重点突破“诚信做人”这一基础性德育目标。

个人道德的完善不仅靠外部的教育、评估及影响,更主要靠个人自我道德意识的觉醒。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如果德育内容远离社会实际,远离大学生思想状况、道德欲求实际,往往造成学生厌倦、甚至逆反。不要说实际生活中道德的“行”,连基本的道德知识的掌握的“知”,都是敷衍的态度对待。实际上教与学内容脱节正是造成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德育内容首先必须面对社会、学生思想实际,回应时代和现实的挑战。直面学生对当前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及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困惑,把握学生网络信息时代思想丰富多变规律及面临的道德困惑或道德要求,结合教材,科学加工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得到学生认可,更容易走进学生心里。否则,再好的内容如果脱离社会、学生实际,与学生道德期望不一致,很难有效提升学生道德自我觉悟能力。

特别强调的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基础道德素养薄弱,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感淡薄,特别是诚信严重缺失现象严重,如何诚信做人是当前大学生亟需补课的内容,德育教学内容要特别突出这一点。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是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诚信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项主要而紧迫的任务。

(3)在具体德育施教全过程,要始终贯彻“知行合一”思想,彰显德育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助推知行转化。

德育离不开灌输教育,更离不开学生为主体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德育认知转化为人品德行,必须用情感的认同与接纳。老师的德育过程就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期许,让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同时获得崇德的情感体验和心灵顿悟。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中感悟到的“知”一定能转化为“行”。这需要老师在尊重学生,获得信任的基础上,或主动倾听,坦诚交流,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与指导,或科学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情智去感知、参与、领悟、内省,学生领悟于内心的“信德”,才能产生“知”转化为“行”的强烈动机,加促知行转化。

3 拓展德育第二课堂,让德育回归最真实的生活,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场域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学生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不仅道德观念形成必须借助于实践,是在实践中形成,而且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促进“知”的深切感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才能巩固起来,形成坚定信念,行动上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从学生个体角度看:学生获得道德认知后,要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人格,也需要通过实践,即亲力亲为践行道德原则,按道德规范办事,在练习或实践中,掌握道德行为技能,享受道德行为带来的愉悦,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德育要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管理与评估机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如社会调查,参加多种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让他们置身社会生活,躬行实践,施展才能和发掘潜质,使学生自己深切了解社会对自身的要求,更自觉地强化道德情志,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并积极塑造自身更理想的道德人格。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知行合一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远和近
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