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

  • 商的正当性与儒的新出路: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回应
    311121)余英时先生去世后,笔者拿出历年零星购置的他的一些著作又翻了翻,特别是重温了他回应“韦伯论题”的一些篇章。重温引出了一点新的感悟: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回应,一方面是对论题的一种承接,即延续了韦伯关于宗教伦理与世俗经济活动之关系的讨论,并对韦伯关于儒教伦理的观点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是对论题的一种转换,即在对这个论题的讨论中,转变了韦伯的关怀,或者说,引出了一个在韦伯那里所没有的新的关怀,那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学及其担纲者“士”(“知识分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2-06

  • 史上为人乐道的长序
    请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作序。这篇序,余英时一口气写了四万字,后来即以《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为题,另出单行本,与《年谱长编》同年由台湾联经公司一起出版。后来,联经公司以大陆出版的《胡适日记全编》为底本,增加内容,出版《胡适日记全集》,又请余英时作序。余这回一鼓作气,竟写了八万字,于是只好出单行本,题为《重寻胡适历程》,与《日记全集》同年同由联经出版。再后来,还是余英时,在为《顾颉刚日记》作序时写得又太长了,只好以《未尽的才情》为题单独出版。也有人把自序变成

    闽南风 2022年2期2022-02-24

  • 从“断裂说”与“游魂说”看观念儒学的存续
    的“断裂说”与余英时的“游魂说”,就呈现出这种悖论。他们对儒学现代命运的判定,既表明制度儒学已经“走入历史”,也印证了儒学在现代以观念化的方式重新获得了自身的存续。一列文森曾指出,历史上儒学与君主制度相伴而生,结为一体而又相互利用,到20世纪又互相牵连,双双衰落。即便是廖平、康有为,也已经与传统儒家产生了决裂,失去了儒家的特征。进而,列文森将廖、康等人视为反传统主义者,认为廖平与康有为把经书当作预言时,就终结了他们自己对经书的理解之路。“廖平是想从经书中寻

    现代哲学 2021年6期2021-11-25

  • 批评范式、经典传统与生活世界:论余英时《红楼梦》的“事件性”
    晨内容提要:余英时的《红楼梦》批评是红学史上的一次事件,其事件性意涵有两层。一为,对先前红学内部逻辑的一种纠偏;二为,还未尽力阐明但却遗漏的重要联系依然存在。借助余英时对《红楼梦》的讨论,这些未被显豁的紧要联系,也正是让《红楼梦》的艺术品质赢获证明的重要契机。不论是诠释作品艺术价值所需端赖的批评范式,还是作为经典的传统之流传,抑或是周转于文化形态与生活世界之间的中西批评传统,余英时的研究视野都有着一种指示作用。沿着这一指示、也就是补缀出余英时遗漏且绕过的

    红楼梦学刊 2021年4期2021-11-11

  • 什么样的土壤才能“种”出商人精神
    手边正看的书?余英时先生的《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祖籍安徽安庆潜山县人,曾师从钱穆、杨联陞,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余英时是当下公认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之一。2006年11月,他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9月18日,余先生获得第一届唐奖汉学奖。2021年8月1日,余英时先生在美国寓所睡梦中辞世,享年91岁。目前已下葬于普林斯顿他父母的墓旁

    中国经济评论 2021年8期2021-09-13

  • 历史学家余英时逝世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在其美国寓所于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91岁。余英时是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师。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与文化史,贯通古今,在当今学界十分罕见。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讣告中称,余英时“专长用现代学术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国历史特别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扮演着开创性角色,被西方学界推崇为21世纪的中国史学泰斗”。余英时1930年生于中国天津,籍贯安徽潜山,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1950~1955年,余英时就读于香港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0期2021-08-23

  • 余英时:文化关怀中的家国情怀
    界著名史学泰斗余英时先生,于2021年8月1日在美国与世长辞,享年91岁。余英时老家在安徽潜山县官庄乡,这是一个离安庆不远的乡村。他在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是新亚书院文史系首届毕业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余英时辞世的消息在8月5日传到中国,立刻引

    民主与科学 2021年5期2021-01-24

  • 20世纪理解儒家政治的两种进路 ——再论钱穆与新儒家的关系
    归入新儒家时,余英时先生专门撰文表示反对。余英时对钱穆与新儒家的关系有所揭示,指出钱穆在道统观念与对儒家的哲学诠释等方面与新儒家不同,但因其自身立场复杂,其实是欲揭而弥掩。钱穆既不同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反传统立场,也不同于现代新儒学维护传统文化的立场,钱穆与新儒家之间不仅有哲学观念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政治学方法与政治价值观的差异。这标志着20世纪以来理解儒家政治的不同进路。一、余英时对钱穆与新儒家的分判1958年元旦,张君劢、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共同发表了《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12-13

  •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s Views of the Heaven–Human Relation: A Metaphysics of Value Approach
    g-shih 余英时 discussed the Heaven–human re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nce-popular Axial breakthrough, arguing that the post-Axial Heaven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cosmic noumenon (or the Way) based on qi cosmology. Yu was v

    孔学堂 2020年2期2020-07-18

  •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之争中的钱锺书
    耶鲁大学任教的余英时教授在《明报月刊》的第一、二期刊出他的研究心得《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又陆续刊出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陈寅恪晚年心境新证》《陈寅恪的“欠砍头”诗文发微》《文史互证、显隐交融——谈怎样通解陈寅恪诗文中的“古典”和“今情”》几篇文章,将陈寅恪晚年心境问题作为一个学术与社会交融的热点予以揭示。用陆键东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的话说:“余英时近十万字的文章可以称得上是一轮排炮,在海外学术界引起相当反响。”1

    南方周末 2020-05-072020-05-07

  • 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锺书的交谊
    直不愿提及。二余英时 (1930—) 和钱锺书结识要相对简单一些。1978年10月16日至11月17日,美国通过“美中学术交流会”和“国家科学院”两个机构,组成了一个“汉代研究代表团”到中国考察考古遗址,余英时是这个代表团的团长。代表团访问了北京、洛阳、西安、敦煌、兰州、长沙、昆明、成都。余英时先后会见了俞平伯、钱锺书、余冠英、唐兰、唐长孺等学术大师。其实余英时和钱锺书彼此之间应该还是有所了解的,余英时是钱穆的入室弟子,而钱穆 (字宾四) 和钱锺书不仅是一

    读书文摘 2020年1期2020-01-10

  • 知识人:余英时谈“intellectual”的译名
    为学界所关注。余英时提出用“知识人”代替“知识分子”,并多次阐述自己的这一主张。2002年9月,在《士与中国文化》的新版序中,余英时提出了“知识人”这一译名的由来:“知识人”这个名词也是借用“intellectual”的日译。现在收入本书,一切仍依汉文原稿,不作更改。但是十二年后的今天,我反而觉得“知识人”比“知识分子”更为适切。大约是一两年前,我曾读到一篇谈“分子”的文章,可惜已忘了作者和出处,据作者的精到分析,把“人”变成“分子”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的

    英语学习 2019年12期2019-12-13

  • 夏志清、余英时与钱锺书的交谊
    直不愿提及。二余英时(1930—)和钱锺书结识要相对简单一些。1978年10月16日至11月17日,美国通过“美中学术交流会”和“国家科学院”两个机构,组成了一个“汉代研究代表团”到中国考察考古遗址,余英时是这个代表团的团长。代表团访问了北京、洛阳、西安、敦煌、兰州、长沙、昆明、成都。余英时先后会见了俞平伯、钱锺书、余冠英、唐兰、唐长孺等学术大师。其实余英时和钱锺书彼此之间应该还是有所了解的,余英时是钱穆的入室弟子,而钱穆(字宾四)和钱锺书不仅是一个家族,

    书屋 2019年9期2019-09-25

  • 微言大义
    处是吾家。——余英时海洋被冲刷到不同的海岸,接受不同的名字。——语言学学者记得三年前,和前男友(是我的大学同学)因为小事吵架,分手了。上周同学聚会,他开着一百多万的保时捷,带着他的老婆来了,他老婆是我大学室友,当时我心里后悔极了。突然间,电闪雷鸣,我们穿越回了吵架的那一天,我屈服了。就这样,三年后我们参加同学聚会,我的女室友一个人开着保时捷来了。——网民下班回家后,发现老婆躺在床上。我关切地问道:老婆,身体不舒服吗?老婆点了点头。我连忙安慰道:做饭的事你不

    检察风云 2019年14期2019-07-26

  • 知识人:余英时谈“intellectual”的译名
    为学界所关注。余英时提出用“知识人”代替“知识分子”,并多次阐述自己的这一主张。2002年9月,在《士与中国文化》的新版序中,余英时提出了“知识人”这一译名的由来:“知识人”这个名词也是借用“intellectual”的日译。现在收入本书,一切仍依汉文原稿,不作更改。但是十二年后的今天,我反而觉得“知识人”比“知识分子”更为适切。大约是一两年前,我曾读到一篇谈“分子”的文章,可惜已忘了作者和出处,据作者的精到分析,把“人”变成“分子”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性的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9年12期2019-03-04

  • 实证与解释的超越之维 ——余英时先生文化史研究方法论探析
    化之上来反思。余英时先生将文化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学术史语境。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中西,在20世纪中后期,对于文化及其历史的研究都越来越重视。50年代,文化研究还主要活跃于人类领域,随着1959年斯诺与利维斯著名的“两种文化”的争论,使得文化问题越发引起不同学术领域的重视,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新文化史的勃兴,成为一时学术研究的热潮。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也有了国学热、文化热。而对于身处西方深谙西方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

    齐鲁艺苑 2019年6期2019-01-10

  • “守先而待后”
    马志超摘要:在余英时先生的治学经历中,被提及最多的当属其“守先待后”的学术精神。他守住了钱穆先生和杨联陞先生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并将优良的学术传统继承下来,更为后学者的研究生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当下的学术研究成果百花齐放,而优良学术传统留存无多,本文从余英时先生的治学经验说开去,以求学术后来者的我们正面对待学术研究,“先守先而后待后”。关键词:守先待后;余英时;治学经验“守先待后”这一成语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陈确的《答沈朗思书》:“夫以程朱之贤,即不表章《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2018-12-18

  • 脱敏轻视
    先生和他的高徒余英时。有一次,费正清教授在家中举行茶会,杨联升和余英时均有参加。当时,两人还不相识。茶会上,余英时当着众人的面问杨联升,您现在在做什么研究啊?此话一出,满座哗然,众人都觉得余英时的话是对杨先生的轻视。然而,杨联升却丝毫没把此事记在心里。一年后,余英时攻读博士,杨联升恰好是他的指导教师,杨对他关爱有加,颇为照顾。此事也成就一段佳话。生活中,我们都不愿随意被人轻视,但轻视却无处不在。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得非常到位:“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

    当代工人 2018年14期2018-11-21

  •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的一种思考
    胡静静余英时老师在《论天人之际》一书中,主要表达了如下思想:在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史上发生了“与巫的断裂”这一事件,而“与巫的断裂”通过儒、墨、道等思想流派表现出来;从哲学范畴上讲,又表现为“气化宇宙论”的出现以及“新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等。这一系列哲学的突破总体上说建立在三代礼乐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上,也就是说三代礼乐传统走向一条巫与礼分途的路。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表述中,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是对中国历史连续性的割裂;第二是关于气化宇宙论的思想,笔者认为气化宇宙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10期2018-11-15

  • “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问题的再反思
    术转折的中心。余英时的“红学革命”对“斗争派”的否定,对索隐派今文经学传统的悬置,以及对自传说考证观念的批判,透露了其红学理论内在的矛盾。“内证”说标举的“作者意图”的批评思路又重新回到了“本意还原”的传统文论范式之内。“红学新典范”的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本质,显现出红学发展背后深远的汉学传统,造成红学与文学批评本质的一再错位。本文试图通过“红学革命”的汉学实质的澄清,描绘出红学与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思想谱系。伴随庚子新政,废除科举,经学走向彻底的瓦解,中国学

    文学与文化 2018年2期2018-11-13

  •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一文探析“俳优”现象的当代意义
    之举。关键词:余英时;俳优;知识分子;传承“俳优”指“古代以乐舞作谐戏的艺人”。余英时先生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一文,提出中国古代存在“俳优”型的知识分子。并指出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就列举出“不仅有俳优”一类专职乐舞谐戏的艺人,还有“俳优型的知识分子”一类。而中国古代“俳优”型知识分子皆能“谈言微中,亦能解忧”“批评政治社会为职责”,并“寓严肃的批评于嬉笑怒骂之中”。“俳优”型知识分子具有两方面特征:方式,嬉笑怒骂的

    读天下 2018年13期2018-09-06

  • “文献意识”的学术视域和教学方法* ——《孙立权语文教育札记》研究之四
    大有裨益。借助余英时先生对自身治学方法的总结,可以对“文献意识”在不同学科中的普适价值获得更为真切的体认。他说:“每选定一题,我事先都必须广泛地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和反复思量,然后才敢动手。即使有些是平时已读过的书籍,在写作时仍然要详细检查一遍……我唯一能保证的是我尽可能不说毫无根据或自己并不相信的话。我严格要求自己对读者负责。”[1]在讲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时,会有人探讨作者“为何而归”,从全诗的首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可见他认为自己并不适应充满了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3-30

  • 论陈荣捷与余英时的朱熹“道统”诠释之异
    ,其中陈荣捷与余英时对朱熹“道统”的诠释之异尤为典型。陈荣捷以哲学形上学言说朱熹“道统”,将朱熹作为“道统”论集大成者及后世传续“道统”的内涵终结者;余英时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宏观“道统”,将“道统”视为内圣外王兼收并蓄的助推器,视朱熹为“道统”确立的贡献者,但认为“道统”论并不止于朱子。一、朱熹与黄幹*文中陈荣捷论述所涉及人物为黄榦,余英时论述的人物为黄幹,实为同一人。 :谁为“道统”确立者朱熹是不是“道统”论集大成者,后世所传“道统”是否由朱熹最终完成

    现代哲学 2018年4期2018-01-23

  • 陈之藩:永远不朽的,只有寂寞
    屏家里。当时,余英时的太太还是个小孩,大概是上中学?我们吃饭的时候,她跑来跑去的。那天吃的是湖南菜,大家彼此推让,给彼此夹菜。我爱开玩笑,说:“如果筷子再长一点,给对面的人夹菜正合适。”大家哈哈大笑。吃完饭,杂志就开张了。陈雪屏出钱。就这样我认识了杨日旭,他是中央大学毕业的。胡适从美国到了台湾,还是被一帮老人们包围着。我听说胡适到了台湾,我就在报纸上写文章,说胡适应该接触新的青年,了解青年的思想。胡先生在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就向杨日旭打听我。杨日旭说这是我

    椰城 2017年10期2017-10-15

  • 张灏:重探幽暗意识
    中文大学第三届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的讲者。张灏学术功底深厚而淡泊名利,他师从殷海光与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自称“殷门余孽,班门弄斧”,深得两位名师真传,自成一家。张灏厚积薄发,几本著作皆颇有分量,精华已集成《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一书。“幽暗意识”一说,是张灏重要的学术创见:“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

    南风窗 2017年17期2017-08-24

  • 余英时:知人论世的历史研究
    馆颁授历史学家余英时“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09年,中国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了《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该书厚达960页,汇聚了华人世界众多著名学者的论文,向余英时先生致敬。在前言中,余英时的学生田浩、黄进兴、陈弱水、王汎森回忆了自己所认识的老师,其中有一句话颇有意思:“为什么这位学者的英文著作比较少,可是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所名牌大学任教数十年,而且是头一位获颁克鲁格奖的亚洲历史学家?”近年来,余英时依然健笔如椽

    阅读(书香天地) 2017年6期2017-05-30

  • 敬爱的老师
    董桥余英时先生在他的老师钱穆先生去世之后,出版了一本《犹记风吹水上鳞》,收集了他论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的一批文章。八十年代我编杂志的时期,常常函电交加请余先生写文章,他几乎是有求必应,没有时间写长文就写短文,无论什么题目都能写出有情有理的佳篇,顺手拈来尽见学问。才识浅薄的编者碰到余先生这样渊博的作者,确是福分。余先生渐渐成了我的老师和朋友,在我谋生和读书的路途上给了我太多宝贵的鼓勵和启示。我几乎读遍他所有的著述,而且经常重读一些我格外喜欢的篇章。余先生的来信

    视野 2017年6期2017-03-28

  • 大师这样面对“被轻视”
    先生的青年学人余英时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虽然早在余英时到哈佛之前,杨联升教授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了,但在当时,余英时对杨联升教授的情况却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杨联升这个人,因此,便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初到哈佛大学,几个朋友带余英时到杨联升家拜访这位前辈学人,余英时不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只是通过聊天,感觉杨联升是个学问渊博的人。几天以后,余英时应邀参加了在费正清教授家中举行的茶会,恰好杨联升教授那天也参加了茶会,于是,余英时便当着众人的面问杨

    杂文月刊 2016年12期2017-01-10

  • 现场问答
    风格冒出来,用余英时的话来讲,他们是一种外在超越。所谓外在超越,就是与“父辈”竞争,我得把你打倒。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要弑父,就是儿子要把父亲杀掉,他自己才能成长,要不然永远在父亲的权威之下,他就无法独立,永远处于一种儿童状态。布罗姆写过《影响的焦虑》,是讲诗人如何想要摆脱在他之前的大诗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成了一种令人无法创作的焦虑。他只有摆脱这种焦虑,才有可能获得自信,他的创造力才有可能涌现出来。这些不同的学者、思想家所说的,可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都说

    中华书画家 2016年6期2016-10-26

  • 余英时文化观释略
    学家、汉学家,余英时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整体性特征,文化与文明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关于近代以来的民族文化危机,余英时认为: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路径选择是其产生的背景,仰慕西方文化和反传统是其产生的原因,妄自尊大是其产生的心理因素,并主张用社会学中的“羡憎交织”理论弥补人们对文化危机认识的不足。在民族文化的重建上,余英时认为: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是文化重建的理论前提,重拾“五四”文化精神是文化重建的逻辑起点,坚守学术独立是文化重建的基本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10-22

  • 余国藩的东西行旅
    。我在普林斯顿余英时先生家盘桓了数日,得知“二余”是挚友,闲谈中听余英时先生谈了不少关于余国藩先生的故事,神往不已。二○一四年秋,我从报社转到出版社工作,想策划一套“世界华文大家经典”,其中有夏志清、张灏、金耀基、王赓武、刘绍铭等学者的著作,余国藩的著作也在我设想之内。这个想法和余英时先生一谈,心有戚戚,余英时先生随即帮我和余国藩先生联系。初次与余国藩先生通电话,先生讲一口国语,当问到我是广东人,他即改用粤语,说他小时候在香港长大,几十年没有机会讲家乡话,

    书城 2016年9期2016-10-12

  • 杨联陞日记探微
    陞日记中常有对余英时先生的赞许,但那时候很少有人知道杨联陞日记藏在哪里。2011年我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翻阅过杨联陞日记,但是那时候我的兴趣在陈寅恪身上,尤其是1950年代陈寅恪留在大陆后杨联陞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当时随手记在几张纸上,但是后来没有写成文章,搬家的时候也找不到了。这几年因为写《余英时传》的缘故,对于杨联陞先生尤其留心。杨联陞是余英时在哈佛读书时期的老师,也是除钱穆之外对余英时影响最大的老师,杨联陞日记中,对余英时在哈佛读书直到在哈佛执教的这一段

    南方周末 2016-06-162016-06-16

  • 情感论与文化阐释的转向 ——评余英时《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
    的转向 ——评余英时《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丁文俊1,2(1.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2.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中文系,巴黎 75214)余英时提出的“两个世界论”存在忽视叙事系统内部差异的缺陷,《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则进一步强调《红楼梦》文本研究的重要性,从小说文本内部的断裂与差异出发,在批评逻辑上体现了从体系论批评向开放式批评的转换,克服了“两个世界论”的论述困境。余英时认为曹雪芹批评的对象是礼法,并与实证考据结合,从学理层面否定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3

  • 论牟宗三之“三统”、回应及其脉络
    坎陷;方东美;余英时牟宗三谓:“他们把科学与民主视为文化之全部,而此两者又是西方的,所以也是西方文化之全部,是中国所没有的,中国文化没有这两者”①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第96页。。又谓“科学与民主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可以拿来的,乃是要在自己的生命中生出来的”(《略论道统﹑学统﹑政统》②《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第159页。)。中国文化中没有科学与民主,如何在其自身中“生出来”?这岂不是吊诡吗?这样的吊诡却关乎到近世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资本主义为什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04

  • 手艺人的精神——读《思虑中国——当代36位知识人访谈录》
    容易:王元化、余英时、许倬云、冯象、阎云翔、卜正民、陈家琪、朱维铮、何怀宏、宇文所安、黄克武、杨东平……当然,去了解每一个人都是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些采访除开所谓的提问技巧之外,更多的还是记者本身的知识文化素养。有价值的访谈录能折射和考验提问者的智慧高度和阅读深度,以及社会阅历的层次与面对智者的胆略。于是,采访前需要下笨功夫,啃大部头著作,搜集各种资料,然后才能“提炼出有方向有深度的问题”。对于当下来说,手艺人精神可能为很多写字人所缺乏。手艺人有着很强的

    工会信息 2016年14期2016-03-16

  • 严耕望与余英时的史学通识论比议
    0)严耕望与余英时的史学通识论比议王振红(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严耕望与余英时先生的史学通识论主要源于钱穆先生,亦与二人的性情与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严先生的史学通识论集中运用于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和政治制度史领域,偏重由专精而博通,崇尚史料文献的全面搜索、细密考证,具有“方以智”的特点;而余先生的史学通识论则主要立足于对中国思想文化史领域,侧重“以通驭专,由博返约”,推重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系统阐释,颇有“圆而神”的风范。不过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15

  • 试论余英时的中西文化观
    钟海试论余英时的中西文化观钟海(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陕西西安 710061)余英时从“价值系统”出发,认为中国的内倾文化与西方的外倾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应该是在据“传统”之“旧”基础上的开“现代化”之“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余英时的文化重建思想在我国进行文化建设与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余英时;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文化建设余英时,1930年出生于天津,著名史学家。早年师从国学大师钱

    天中学刊 2016年5期2016-02-14

  • 从“天人合一”视角审判“中国哲学”的“超越”特质 ——三种代表性观点述评
    “内在超越”。余英时站在“天人合一”视角解读中国的“轴心突破”,认为“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内向超越”,以其区别于“内在超越”。张世英详细解读了“超越”的内涵,也认可“内在超越”这一说法,但与“现代新儒家”的立论依据不同,而且坚持“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都已过时,应让位于旨在寻求“万有相通”的无神论的“横向超越”。“横向超越”下的“高级的天人合一”与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下的“人自然化”有相当大的相通之处,都指向了一种审美境界。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超

    唐都学刊 2016年6期2016-02-03

  • 探索适宜的人文研究路径
    崇洋媚外,这是余英时先生进行国学和中国人文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一贯路径。本着人类文明发展“大同而小异”的假定,余英时先生以深厚的历史、哲学底蕴重点关注了中国古代“轴心时代”开始的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汉晋、唐宋、明清、五四等重要历史阶段,从中理清了研究中国人文与国学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那就是坚持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色,纵观古今、兼顾西学,摒弃了那种或盲目自大乃至唯我独尊、或妄自菲薄甚至照搬西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这一行之有效的理

    全国新书目 2015年5期2015-06-15

  • 余英时的知识分子观
    32007)余英时的知识分子观周良发,丁玲玲(安徽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安徽 淮南 232007)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余英时先生对知识分子问题予以较多关注,为其学术思想注入了一种实践活力。他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并利用“道”来改造世界。为了保证“道”的庄严和纯正,知识分子特别重视个人的精神修养。由于时代的变迁,现代知识分子面临政治与文化上的双重边缘化。余英时;士;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思想文化界深度关切的热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3-27

  • 儒家文化的古代发生、现代困境与未来出路 ——余英时关于儒家文化的理解
    未来出路 ——余英时关于儒家文化的理解程志华(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保定071002)余英时认为,作为古代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哲学的突破”塑造了代表人类智慧的“三大原型”,即中、西、印三种文化的本原形态。整体地看,中西两种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或者说,中西两种文化是“个性”显著不同的两种文化,因此不能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自近代以来,因为作为其“托身之所”的建制崩溃了,儒家文化遭遇“空前的”困境而变成现代社会的“游魂”。但是,如果儒学以“日常人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2015-01-30

  • 《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发表前前后后
    100732)余英时在《互校记》一文上的失误,教训是深刻的,《真相》一文已发表18年,该文发表前后有些经验也值得总结,特写此文求教于方家。我和耿清珩同志在1996年发表在《中国史研究》第3期的《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副标题是《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以下简称《真相》)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支持。一些利用余英时《互校记》攻讦郭沫若的人,有所收敛。但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还在利用此文,对郭沫若进行攻击。他们有的撰文,有的利用现代网络,

    郭沫若学刊 2014年2期2014-11-14

  • 寻找历史的上升线
    舒胜正如余英时的自述,文集不是有计划、有系统的一气呵成之作,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基本预设、中心观念和价值关怀,可以把一部分散篇文字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可能是读余英时文章的可喜之处——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终极关怀。在序言中总结自己:“上接‘五四以来的文化争议,我采取了下面的假定:我承认人类文化大同小异。因为‘大同所以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通,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在精神层面也可以相通。但因为‘小异,所以每一文化又各有其特色。文化特色复和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越高,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33期2014-09-16

  • 余英时先生与人相处的原则
    唐宝民余英时先生是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在史学界享有极高的威望,早年曾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师从著名学者钱穆先生:1955年,他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指导教师,是著名学者杨联升教授,余英时后来也成了杨联升教授的高徒。早在余英时先生到哈佛之前,杨联升教授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了。但在1955年,即余英时到哈佛之前,他对杨联升教授的情况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杨联升这个人,因此,便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初到哈佛大学,几个朋友便带余英时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4年3期2014-09-10

  • 荐书录
    社长 何林夏《余英时文集》(1-12卷)余英时 著 沈志佳 编2014年7月出版1-12卷总定价:639.00元余英时先生是世界著名史学大师,一生勤奋治学,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发表了大量中英文学术和时论文章。2014年6月20日荣获唐奖首届汉学奖,学界咸以为实至名归。2004年以来,我社陆续推出《余英时文集》,目前已出版十二卷。《文集》由余英时先生亲自审定,收录作品430余万字,新增第十一卷《论学会友》、第十二卷《国学与中国人文》为余英时先生近年来的新作。

    中外书摘 2014年8期2014-08-26

  • 文艺批评的分歧岂能政治解决?
    发展的论文中,余英时适时提出了“红学革命”论,然而,余英时却没有从理论上甄别以李希凡、蓝翎为代表的“革命红学”和他倡导的红学新“典范”的分歧,而是从政治上贬低和否定了以李、蓝为代表的“革命红学”。余英时认为,以李、蓝为代表的“革命红学”对于《红楼梦》研究而言毕竟是外加的,是根据政治需要而产生的,而不是红学自身发展的产物。有人继而认为,李、蓝在1954年对新红学家俞平伯的批评,不是用文艺批评的方式,而是用政治批判的方式,引发了一场大批判运动。这是罔顾历史事实

    文学自由谈 2014年6期2014-03-21

  • 余英时: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余英时先生2006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享有”人文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被誉为“胡适之后最杰出的中国学者”。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后,余英时先生隐居“小书斋”中著书立说,笔端深含中国情怀,思想影响华文世界。国学“大师”太多了,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记者:现在的“国学热”似乎越烧温度越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余英时:我觉得没有真正的“国学热”可言。真正的学是不能热的、热不起来的,只有五

    记者观察 2014年11期2014-01-29

  • 倡导新典范,启示后来者:余英时的红学研究述论
    116)引 言余英时本愿并非要做一名“红学家”,他说:“《红楼梦》是一部人人爱读的书,我自然也不是例外;考证是我的本行,因此近代有关红学的考证文字,我大体上也都看过。对于读过、看过的东西,多少总有一些个人的见解,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念头要赶写任何关于《红楼梦》的文字,更无意要做所谓‘红学家’。”[1]1尽管他所撰著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已经成为现代红学名著,他却说:“这本《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的出版,在我个人的治学途程中,完全是一个偶然的事件。”[1]1在余英时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1-22

  • 我在哪里 中国就在哪里
    就奖的华人学者余英时,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或读书人一直有些影响。有人对余英时的学术成果持有批评,谓其在某些地方不深甚至有些材料上的错误。但余英时的识见实在超过许多人,能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并予以理论的阐释,“趋新法而不弃旧义,重诠释而不离实证,能折衷中西学术传统于一炉”,对中华文明、中国社会怀抱真诚的关切,对中华文化的研究既洞察入微,又通达宏观,“其胜出在于视野开张,眼光透辟,善分析,具通识,论述周密而绵密。而余英时也自谓中国传统精神在己身,傲然曰:我在

    中国新时代 2012年8期2012-06-30

  •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要——《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评析
    230039)余英时是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如果说其师钱穆是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人,那么余英时则是当代新儒家中从历史视阈阐发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我自早年进入史学领域之后,便有一个构想,即在西方(主要是西欧)文化系统对照之下,怎样去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1]4综观其一生,余英时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研究,关注儒家传统的延续、更生与重建,并努力挖掘传统儒学的丰富意蕴与当代意义。限于文章篇幅和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8-15

  • 国学大师钱穆的育人之道
    ,当属严耕望和余英时。一次,严耕望作学术报告,题目是“两汉地方官史之籍贯限制”。报告中,严耕望提及他从一千多条材料中发现两个现象:一、武帝后,朝廷任命的长官都不是其统辖地区的本地人。县令长不但不用本县人,也不用本郡人。二,顾炎武说汉代州郡县长官自由任用的属吏,都是本地人。从史料上看,他说的对。严耕望在演说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这两个发现,钱穆听后大为赞赏,他认为严耕望说的两点是意义重大的发现,理由如下:“秦汉时代,中国刚由分裂局面进入大一统时代,地方势力仍很

    师道 2009年4期2009-04-26

  • 乾学术的新理路:关于王学与乾嘉学术关系问题的讨论
    清初即被摒弃。余英时先生的“内在理路说”也以为乾嘉考证学是朱子道问学传统的发展。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惠栋、戴震是乾嘉学术的中坚,而其学皆与王学有关,这意味着王学传统并未在乾嘉中断,在余先生所说的朱子道问学传统之外,乾嘉学术还存在着另一条王学传统的内在理路。[关键词]清代学术,王学,内在理路说,余英时[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2-0009-081976年,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问世。在这本书中,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6期2009-03-11

  • 进一步的“哥白尼回转”
    振萍[关键词]余英时;王安石;朱熹;理学史;政治文化[摘要]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对学术范式转型的意义看,余英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把朱熹定位在“后王安石时代”,充分体现了他对朱熹历史世界的精深洞察。同时,也说明学术界以往将王安石排斥在思想文化史(特别是理学史)的叙述脉络之外是一大缺憾。实际上,不仅是在“得君行道”方面,而且在“得人才”、“一道德同风俗”等方面,王安石都为后来的理学家特别是朱熹提供了思想资源,并通过改革科举等制度变革在客观上为理学的兴起与发

    东岳论丛 2004年4期2004-08-20

  • 胡适和余英时在汉奸文人周作人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特别要提到的是余英时先生一九九二年发表在香港《明报》(8月号)上的一篇文章,题为《谈鲁迅与周作人》。文章的大意是说:鲁迅幸而死得早,变成了“革命圣人”;周作人不幸而活得太长,竟应验了他所引的“寿则多辱”那句古语。他们两兄弟都精明得很,并不是没有看到“身后是非”的问题。他们兄弟最后荣辱分途也许是性格不同和时代风气共同造成的。但是后人若怀着什么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把他们捧得太高(鲁迅)或贬得太低(周作人),恐怕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上面引述的都是余英时的原话。如果

    书屋 2000年6期2000-06-14

  • “独行”辨析
    卢 毅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论及东汉士风时,称之为“士之新自觉”,论据主要取材于《后汉书·党锢列传》、《文苑列传》、《逸民列传》以及马融、郭太、许劭等传,而藉“独行”之名以为佐证,标榜东汉士风在中国思想史纵向上的独特地位。其中关于“独行”之名的引证,我认为是存在着问题的,容易引起一般读者的误解。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的相对参照系究竟是什么?是纵向比较意义上的绝代,抑或是横向上的旷世?在笔者看来,《独行列传》中诸人物,大都能溯源至其于文化史上的滥觞

    读书 1997年4期1997-07-15

  • 《中国文化》第六期要目
    …………………余英时评胡适的禅史研究——1969年争论《坛经》的回顾与思考……………顾伟康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日】镰田茂雄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白化文数论篇……………………………………………………………………姜亮夫“达巷党人”与海外评注…………………………………………………王元化“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刘梦溪旧书起源考……………………………………………

    读书 1993年1期199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