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

  • 煤气灯效应
    前台。邝裕民对王佳芝用的就是典型的煤气灯效应。先来看王佳芝。她的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再娶,她跟舅妈一起生活。可想而知,她很孤独,虽然长得好看,但自我很弱小,属于低自尊人格,极度渴望被爱与他人的认同。请注意,这往往是一个人被精神控制的关键点。邝裕民学长,英俊,口才十分好,又是学生领袖,交际面广。他好发议论,上纲上线,说起话来慷慨激昂。他说同学们演话剧“是为抗战出力,军人在前线拼死杀敌,这个岛上的人却悠闲过日子,我们要敲锣打鼓把他们唤醒”。王佳芝被忽悠得一愣一愣

    北方人 2022年13期2022-07-21

  • 女性观影空间的身体焦虑与身份认同微探
    影讲的是一个叫王佳芝的大学生,由她对邝裕民的爱,在一群充满抗日热情的同学的鼓舞下,同意施展美人计,用身体为诱饵去诱惑汉奸易先生,从而达到刺杀他的目的,却不想最终她动情陷于之中而使得自己落于毁灭的悲剧。影片塑造了一个以色诱敌的女性形象——王佳芝,她身穿旗袍,妩媚动人。电影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近景镜头来展现她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同时电影用了风衣、帽子、发型、6克拉的钻戒等昂贵的首饰,以及手提包、皮箱等别致的装饰物来衬托她性感迷人的形象。毫无疑问,王佳芝在电影中

    南北桥 2022年4期2022-06-25

  • 女性身体叙事中的“规训”与“反抗” ——《色·戒》《第一炉香》解读
    开:前者讲述了王佳芝试图利用美色暗杀汉奸易先生却最终失败的故事;后者描述的是葛薇龙在香港求学期间,被金钱与情爱所惑,最终沦为娼妓的堕落过程。无论是小说原作还是影视化的改编,创作者都将目光聚焦于女性的身体,对身体的描写在作品中占绝大篇幅。这两具“文学意义”上的女性身体,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叙事功能,密布着暗含的意识形态。在消费主义文化中,尤其对于女性而言,美丽犹如“宗教式绝对命令”,并成为女性基本的、命令性的身份标识和个人资本的象征符号,使得她们必须像保养灵魂

    散文百家 2021年3期2021-11-12

  • 浅析《色•戒》的电影改编
    所刻画的人物,王佳芝与易先生也不例外。在小说中,张爱玲讲述了一个爱好表演的女青年王佳芝在以美人计制造刺杀机会的最后关头,放走叛国者易先生的故事。在张爱玲的故事里,王佳芝是一个享受舞台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又带点虚荣与幻想的女学生,而易先生则是一个老于情场、自我陶醉又虚伪无情的汉奸,讽刺的是他们都自以为俘获了对方的心。可事发后,一个早已做好了去愚园路鲜有人知的亲戚家避风头的打算,而另一个则一脱险便下令封锁事发地带,将参与行动者统统枪毙。张爱玲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分

    艺术研究 2021年6期2021-03-17

  • 身体的妥协与反抗 ——《色·戒》与《小姐》比较研究
    戒》中革命选择王佳芝,而王佳芝也别无选择。作为一个热爱表演的大学生,带着对邝裕民朦胧的感情,王佳芝加入了这场锄奸美人局,革命是否能够成功,身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革命需要王佳芝的身体,她的身体就是为国家为历史的献祭品。为了使“演出”更加逼真,特务的工作更加专业,王佳芝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第一次”,她与“只有他嫖过”的梁闰生发生了关系,在前戏中,有研究者说“不是王佳芝和梁闰生一个人做爱,而是被集体强奸掉,当然是为着一个崇高而悲壮的目的,像祭奠一样的停止在假想之中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2-13

  • 李安电影中的压抑与渴望 ——《卧虎藏龙》《色·戒》和《饮食男女》的二元解读
    《色·戒》:是王佳芝还是“麦太太”?(一)支离破碎的真实在纷繁战乱的背景之下,每个人都是战争的牺牲品,这个时代中,人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王佳芝是在战乱背景下的衍生品,本是一个有着严重的孤独感,却固执地在整个大社会中寻找认同感的女孩。她缺少童年的关怀、缺少青年时的爱情、缺少同伴的同情,注定了她是一个会陷入爱情的人。在她小时候,父亲带弟弟去了英国,母亲死去之后,她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而在她的成长求学过程中,因为战乱和同学们一起到香港继续读书,和她的同

    视听 2021年11期2021-01-30

  • 接受美学视野下,电影《色·戒》的改编差异化对比
    战时期,女学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先生意图行刺,却在动手前发现自己动了真情,放走易先生的故事。本文将以接受美学为视角,以“期待视野”“隐含的读者”和“召唤结构”三个理论论点关照电影《色·戒》改编的叙事策略、人物设定和改编意义。一、改编叙事策略——“期待视野”的满足“视野”这一词最早由作为现象学创始人的胡塞尔与尼采将其引入哲学范畴,并且存在主义先驱海德格尔将这一概念称之为“先有”“先见”“先知”,提出了“前结构”的概念。姚斯将“前结构”发展成为“审美经验

    环球首映 2021年5期2021-01-14

  • 革命与情爱
    不少,女大学生王佳芝沉溺于特工/演员的双重身份,揣度和易先生之间的博弈和爱意,最终甘愿成了“吃辣”的人。关键词:革命;情爱;《色·戒》一、特工/演员的身份变局抗日战争期间,战乱频发,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王佳芝在同学邝裕民的鼓舞下加入了话剧社,成了当家花旦。当时,特务首脑易先生夫妇也来到了香港,邝裕民无意中得知了这些消息,于是以他为代表的爱国话剧社的同学们产生了刺杀易先生的念头,并让王佳芝扮演麦太太以便施展美人计。不难看出,这种行动消解了严肃的革命政

    文存阅刊 2020年12期2020-10-09

  • “美人计”和美人 ——《色·戒》中的叙事伦理
    杀行动,主人公王佳芝便是这一计的美人,她是大学剧团成员,假扮香港贵妇色诱易先生以制造暗杀的机会,但是在与易先生的几度接触中,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产生了一些迷离的情愫,以至于在紧要关头放走了易先生,导致行动失败,参与暗杀行动的成员都被处死。王佳芝的形象充满了复杂性,她身上担负着铲除汉奸的家国重任,而她个人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学生,她的故事同时涉及了“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这两种现代的叙事伦理。如果说张爱玲写出了“小市民”在家国大义前的个体

    名作欣赏 2020年32期2020-07-13

  • 天堂在左,地狱向右
    的女特工之死,王佳芝刺杀行动失败,易先生还是毫不留情的送她去了天堂,在黑暗谍海里挣扎的易先生从来没有爱情般的悲悯之心,压抑已久的情感在情欲得到释放的时候都像是一场战争。他和她纠缠在一起,灵魂与肉体达到完美结合的那一刻,表情却是极度痛苦的,眼神飘忽不定,在寻找可以暗杀他的工具,眼前的这个女人到底对他而言是一种怎样的角色。本是惊世骇俗的女革命烈士,怎么就沦陷在了汉奸的温柔乡里。原来美人计不会像历史上演绎得那般唯美悲情,可能只是一次热血涌上心头的冲动选择,就当是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论《色·戒》小说与电影的差异
    恨意。小说中,王佳芝本以刺杀易先生为使命,最后却又因爱而救了他。然而面对这个曾经让易先生动心又救过他的女人,他最后却是毫不犹豫地杀了她。他们之间的一切于他而言就像是从未有过。而在李安的电影中,易先生是有情义的。虽然是他亲自下令杀死的王佳芝,但他不像小说中一样冷漠无情,他也痛苦和自责,回了家,如狼一样残酷的易先生到底也流下了眼泪。王佳芝就像一个度化者,将易先生身上人性温暖的一面渐渐引出,为此,她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爱情是罕见的,更多的是男

    环球首映 2020年9期2020-01-17

  • 乱世里的畸形情感
    本是女大学生的王佳芝与同学成立了“爱国锄奸”的小集团,布下美人计意欲暗杀汉奸易先生。然而最终罪大恶极的汉奸活了下来,学生团体几乎被一网打尽。看似黑暗阴郁的、不同于一般的光明正义打倒邪恶的主题的结局,却是在情理之中,由多个因素推波助澜,最终形成。其中,能使汉奸易先生在最后关头逃脱的关键性因素,莫过于王佳芝内心情感的爆发。一句低声的“快走”,放走了易先生,使整个计划毁于一旦。那么,已成功挺到最后关头的女主人公王佳芝为何不顾大局,放走刺杀目标呢?她为何对易先生心

    锦绣·下旬刊 2019年7期2019-10-21

  • 色易戒,情难却
    末,女知识青年王佳芝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的高级特务易先生,双方在政治、权谋、性之间尔虞我诈的故事。这部经过张爱玲再三修改的《色·戒》在发表后,并没有引起读者太多的注意,甚至引发了一些误读。2007年,由李安执导的同名电影《色戒》上映后,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巨大的轰动,还斩获了第64届威尼斯金狮奖和第44届台湾金马奖等诸多电影界的重要奖项。从小说到电影,是对故事不同媒介的呈现。细读小说与电影,我们不难发现,李安以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添加了许多小

    青年时代 2019年7期2019-05-13

  • 《色·戒》:谍战片的另类演绎
    生的革命行动,王佳芝被安排扮演麦太太施展美人计,色诱汉奸易先生,以制造除掉他的机会。王佳芝有爱国的热情,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革命需要王佳芝献出身体,王佳芝当然也别无选择。革命任务能否成功,身体在任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成败全部压在王佳芝的身体上时,她的身体就成为对革命的献祭。一个女特工,付出身体是为了博得对方的信任,以获取需要的情报,身体是手段,革命目标是目的。尽管香港的刺杀计划由于易先生突然离港搁浅,但王佳芝的身体已承载了政治内涵。及至空间转到上

    电影文学 2018年6期2018-11-15

  • 从离散的角度探究《色•戒》的人性弱点和人性意识
    ,集中的体现在王佳芝关键时刻心慈手软酿成悲剧这一高潮上。不谙世事的女大学生王佳芝凭一时爱国的冲动成为以美人计刺杀汪伪集团汉奸易先生的最佳人选,这种“冲动”,除了源自她涉世未深的天真痴騃,更囿于她自身的人性弱点——贪慕虚荣的心理和对超越敌我身份的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正是这种弱点让她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出色的谍者,而是只能屈从于乱世佳人碾作尘泥的宿命。她沉溺于自我满足的优越中,由名利衍生的虚荣心理彻底催化了王佳芝的冲动,让她迫切地想为革命献身,于是便与梁润生发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2018-11-14

  • 浅析《色戒》“失败”主题背后的女性性别认知困境
    ”气息,主人公王佳芝在梦想、事业与爱情面前均遭受了惨痛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将其定义为一部描写女性“失败”的小说。但如果将书中的性别话语区分开再去关照小说本身,我们便不难发现张爱玲所讲述的失败故事背后隐含着一位真实饱满的女性形象,当这一女性形象被放置在男性话语体系之中时,她几乎成为了一个失败的聚合体,而当我们以“女性”这一隐性视角对其进行关照时却发现看似被典型化了的“悲苦女人”王佳芝实则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的女性形象,这一自我实现是张爱玲将女性性别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4-03

  • 爱的绝望和哀伤
    从《色戒》中的王佳芝到张爱玲自身,女人都是为爱飞蛾扑火的,爱得沉迷,爱得义无反顾,甚至爱得卑微低下。可只要女人心里是爱着的,就不问结果,直至在《色戒》中被放大到付出生命。可见张是相信爱情的,女人心中一旦滋长爱情,就会火一样地燃烧蔓延,直到烧尽自己。李安把张爱玲的小说《色戒》拍成了电影,成为一段时间热议的影片,也让我再一次从电影中感受张爱玲。这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故事,一个为爱不惜性命的女人。不过故事披上了一个道德底线,一个铲除汉奸的女人爱上了当汉奸的男人,

    北方文学 2018年4期2018-03-02

  • 浅析性格明星的角色塑造 ——以汤唯为例
    自己的女人——王佳芝。李安在谈到他如何选择汤唯来饰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她的气质与故事描述的王佳芝非常相近——她就像我父母那一代的人,这种人现在已是凤毛麟角。她的外表不是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美,但她最能诠释这个角色,她本身就带有那样的神韵。更重要的是,她就像女性的我——我觉得自己跟她有很多的共同点,籍由假想,我从她身上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在面试成功后,每天近10个小时的训练,苏州评唱,打麻将,练习穿高跟鞋,穿旗袍,自己去找电影,苦读史料集各类书籍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3期2017-04-15

  • 浅析《色·戒》中王佳芝的形象
    情的悲剧故事。王佳芝的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所以本文以细读文本的方法试着解读王佳芝的人物形象。关键词:《色戒》;王佳芝;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007-01一、从张爱玲到王佳芝人们普遍认为,作品中男女主角爱恨交织的恋情更多来自张爱玲本人与时任汪伪政权宣传次长、与丁默村共事的胡兰成的感情纠葛。与胡兰成的婚恋是张爱玲一生中最浪漫的一次爱情。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2期2017-03-18

  • 精神分析法视角下王佳芝人物形象阐析
    《色·戒》中的王佳芝形象,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也进一步揭示电影中王佳芝暗含的心理冲突,并从这一视角更加深切的感受王佳芝的悲剧形象及其真实性。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为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两个理论方面。心理结构理论方面分为意识与潜意识两个方面,人格结构理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1.1 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潜意识1.1.1 意识意识是指可以察觉到并且能被认知的心理部分。它是通过感觉器接受信息与传递信息,是信息从外在转入内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0期2017-03-11

  • 《色·戒》叙事中的隐性进程
    节展开,而造成王佳芝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则成为一种隐性进程。在情节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贯穿文本的另一种叙事动力,即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为主导的隐性叙事动力。这一明一暗的两种叙事运动并列前行,相互之间形成对照、对抗和互补的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叙事张力。张爱玲;《色·戒》;隐性进程《色·戒》是张爱玲的名作,用笔之神以及意义之深实为人称道。小说短小精炼,却见人性之幽深微妙;叙事主题多重共现,呈现了战争与和平、性爱与爱情、背叛与忠贞、死亡与永恒等等之间对抗与交融的关系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3-16

  • “麻将”的文化内涵及在电影《色·戒》中的作用
    时期进步女学生王佳芝借打麻将的机会,和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的太太建立关系,从而混进易家,接近易先生,最后施美人计刺杀易先生的故事。小说《色·戒》故事开篇就从牌桌开始,小说描述“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白桌布四角缚在桌腿上,绷紧了越发一片雪白,白得耀眼。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2]239。导演李安将小说《色戒》成功搬上了银屏,改编并巧妙设计了三场重要麻将场景,将“麻将”这极具东方韵味的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3-15

  •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身体的政治学——也谈电影《色戒》
    蔽的。他们是以王佳芝为代表的被集体意识绑架的一类人。他们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不易察觉。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看《色戒》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日伪时期,各地战乱频繁,岭南大学迁至香港,在邝裕民的鼓舞下,王佳芝参与了校园话剧演出并成为岭南大学话剧社的主力。在一次聊天中,以邝裕民为首的几个同学萌生刺杀汪精卫的特务头子易默成的想法,并让王佳芝扮演麦太太施展美人计。后来,因为易先生突然离开香港,他们的计划才被迫终止。三年后,地下工作者老吴得知此情况后

    西部学刊 2016年3期2016-03-05

  • 游走在电影《色戒》里的叙事学
    。可是女主人公王佳芝在舞台上,饱含深情的呼喊着,“为国家,为我死去的哥哥,为民族的万世万代,中国不能亡”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其实,该部电影将宏大的叙事主题与细腻的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最终还是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为主导,对历史事件与时俱进进行处理。该影片也并没有颠覆或是解构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个人认为是扩宽了宏大叙事的历史视野,赋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的思想内涵。二、分裂叙事—理性与情欲之间的分裂《色戒》将宏大的叙事“历史”与个人情感并举,在弘扬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的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1期2015-10-28

  • 从小说到电影:《色·戒》女性话语的解构和重建
    部典型的范本。王佳芝是整部小说的叙事主体,小说大部分的情节内容都是从她的角度出发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既可以把她的所见所闻生动灵活地呈现给读者,又在这种冷冰冰的陈述中暗含了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心理,比如小说一开头就描绘的是她和几个官太太打麻将的场景:“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左右首两个太太都穿着黑呢斗篷,翻领下露出一根沉重的金链条,双行横牵过去扣住领口。沦陷区金子畸形的贵,这么粗的金锁链价值不赀,用来代替大衣纽扣,不村不俗。”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2015-10-28

  • 死亡国度里的生命逃遁
    “死亡国度”。王佳芝从迷茫到自我否定,到以生命为代价的逃遁揭示了女性自身的脆弱和悲哀;但她不甘于情欲客体身份,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体现出了某种自发的女性主义意识萌芽。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写于1950年。故事发生在日伪时期,一群爱国学生计划通过“美人计”刺杀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然而,“美人”王佳芝却在易先生低头为她挑选戒指的一霎那,感受到了所谓“真爱”,在紧要关头脱口而出的“快走”两个字,拯救了易先生,却葬送了自己。这部小说深得张爱玲的喜爱,虽然在1950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9-20

  • 从《色戒》中的王佳芝看张爱玲的爱情观
    戒”二字。一、王佳芝与汪伪特工头目易先生小说《色戒》叙写了流亡香港求学的几个大学生刺杀汉奸头目的爱国故事。起初几个大学生抗日演剧队的成员,在香港演出的意外成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一时头脑发热的他们异想天开地认为,来文的不如来武的更痛快,更直接,于是精心策划,杀了一小汉奸。行刺的意外得手,他们想杀一个更大的汉奸,觉得这样意义更大。大汉奸一般都行踪诡秘,前呼后拥,轻易无法得手,除非实施美人计。美人有个现成的,剧团当红头牌王佳芝,于是单纯无邪的她被推上了“

    大众文艺 2015年23期2015-07-14

  • 电影《色·戒》中的两性关系与心理探析
    在对女主人公—王佳芝—所做出的反常行为的探讨上,也就是她为什么不惜背叛自己坚持的信仰和并肩作战的同志,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放走了她痛恨至极的汉奸易先生。要解决这个疑难,有一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那就是《色·戒》应该归入哪一类影片。有人说电影《色·戒》凭借其叙述的一个独特的亚洲故事,震惊并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但如果对照张爱玲的原著,我们认为《色·戒》既非以历史为中心的影片,更不是独特的亚洲故事,在电影类型的划分上,它富含多重界定,根本无法将其单单划入某一特定的影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2015-04-10

  • 《色·戒》的叙述话语转换:比较张爱玲与李安的阐释模式
    着墨最多的要数王佳芝。与易先生的厚重和深刻相比,王佳芝的形象明显肤浅许多,甚至近乎愚蠢。自始至终,她都不过是一枚棋子,且在一种无有目标的身心耗费中葬送掉年轻的生命。学生的爱国行动不过是邝裕民他们的,而她只是一个演员,一个剧团中的台柱子,一个稚嫩色诱行动的鱼饵,她不知该去往哪里,因此对人也没有信任可言。况且这个行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进退维谷的她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而她是惟一的受害者。这样无谓的献身在她身上毫无崇高可言:崇高是别人的,她对自己的行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28

  • 仰望苍天的帽子
    个血肉丰满的“王佳芝”的银幕形象,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却也因为“王佳芝”,她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脱星”,惨遭封杀,正在播出的广告被迫叫停,男友弃她而去……接二连三的打击汹涌而来,她一下子陷入了一个女人难以承受的灭顶之灾。又是李安毅然发表声明,态度鲜明地挺她到底。想必那一定是她挣扎中抓住的树干或绳索,她知道得救了。相信她远赴英国游学,就是李安的“仙人指路”,让她暂且避一下风头,至少可以眼不见为净,让自己清静一阵。据说封杀她,是出于对青少年保护的需要。我不便对此

    上海采风月刊 2014年10期2014-08-15

  • 从意象到具象的整合——浅析《色·戒》小说与电影的人物对比
    去挖掘。①一、王佳芝1、人物性格的加减法。王佳芝是一个悲剧人物。小说中的王佳芝有诱惑男人的身材:“娇红欲滴”“亮汪汪”的薄嘴唇、经得起“酷烈的光”“当头照射”的六角脸,这样的傲人资本做基础,才有可能引诱到老易来到自己的阴谋下,并暗杀之。显然,清纯与诱惑特质的汤唯拥有这个“身体条件”。张爱玲曾说过她笔下的人物都是“非完人”的平凡人,而不是类型化人物,但凡平凡人就会有弱点,所以王佳芝不会是传统意义上“因道殉职”的英雄人物,她投入到富太太的角色中不可自拔,为虚荣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9期2014-08-15

  • 三个女人——由《色戒》引起的
    即里面的女主角王佳芝也让一个逝去多年的美丽的女孩子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她就是郑苹如,电影《色戒》上映后,郑苹如的家人曾经在美国开记者会,指责这部电影扭曲了烈士郑苹如的形象。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件,是因为,有人说《色戒》里的王佳芝和易先生是有原型的,他们就是郑苹如和丁默邨。一个是当时大上海有名的大美女,一代名媛,同时也是一名女特工。而后者则是当时汪伪政府的高官,杀人不眨眼的大汉奸。其实早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面市之时就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据“张学”研究者多方考证

    戏剧之家 2014年18期2014-08-15

  • 论张爱玲小说的爱情观
    法把握女主人公王佳芝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而专注于将小说置于政治高压下,批评张爱玲对王佳芝和她的同学们的爱国动机缺乏交代,认为小说的某些部分还未处理恰当,甚至认为它的主题是“歌颂汉奸的文学——即使是非常暧昧的歌颂”。而我看来,“色戒”即是“戒色”,是劝勉是无奈。张爱玲的小说,透露着一种“张爱玲式”的悲剧性色彩,散发着一种沉重的虚幻感,有学者将其归结为“苍凉”的美学风格。张爱玲所生存和创作的时代,是一个历史的梦魇。正是这种对时代恐怖和虚幻的体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6期2014-07-29

  • 《色,戒》文本的三重解读
    写的是爱国青年王佳芝计划刺杀特务头子易先生,却因动情导致暗杀失败,最终也被杀的故事。全文共七个场景,易家——咖啡馆A——咖啡馆B(凯司令咖啡馆)——车——珠宝店——街——易家。故事的高潮发生在珠宝店,咖啡馆A是设置的第一个转折处所,咖啡馆B内的重要事件是“等”,在“等”的同时勾出往事,车内情景也是一个转折的伏笔,街的封锁象征着围困,整个故事从易家开始,也在易家结束,全部事件发生在下午至夜间十点。如果我们把地点加进故事,重新加以概括,可以得到稍为具体的故事脉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08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温情视野 ——从小说《色戒》谈起
    情视野”。二、王佳芝:一个荡漾着温情的女人小说《色戒》中的女主人公王佳芝就是张爱玲温情视野的最佳践行者。这不仅体现在她对王佳芝这一形象的刻画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她对其最后作出的抉择所作的微妙处理和态度上。张爱玲将自己的经历、自身关于“灵”与“肉”的看法、创作心态等倾注到了王佳芝身上。小说《色戒》讲述的是:漂亮的女大学生王佳芝,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的一位高级特务,双方在政治、权谋、性之间尔虞我诈。但是佳芝在色诱易先生的过程中,却爱上了这个不该爱的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2-12

  • 感性与理性的战争:浅析电影《色¦戒》
    过程中,跳离了王佳芝的内心世界,选择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大大加重了易先生的戏份。在一次专访中李安曾提到:“易先生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不是每一场都出现,可是最后又要落实到他身上,所以我必须从各种可能性入手,他的神秘性和可塑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李安,《“易先生”是个谜一样的人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4ea2d01000b48.html,2007 -08-17)首先,李安为易先生取了名字——“易默成”,

    电影评介 2013年20期2013-09-29

  • 《色•戒》中的别样女子
    子,除了女主角王佳芝有说不完的话题外,还有一位更纠结也让很多都忽视的人物——女二号赖秀金。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作为第二女主角,李安安排给她不少面部特写,应该说她的每个表情都不是多余的,真实地反映了她矛盾挣扎的内心世界。从她正式出场神采飞扬地对行军的战士说“打胜仗回来我就嫁给你”,接着又告诉王佳芝自己不会再回去,因为打仗才有机会来香港可以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人们很容易就将她判定为一个很有心机的女生。接下来便是被看成是白马王子的邝裕民找她出演话剧,但实则是邝裕

    电影评介 2012年1期2012-08-15

  • 不一样的《色,戒》
    张爱玲毕竟不是王佳芝,至少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她远比王佳芝清醒。张爱玲很重视《色,戒》,甚至为它打过笔仗。小说发表近半年后。作家张系国以“域外人”的笔名于1978年10月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了《不吃辣的怎么胡得出辣子?——评〈色,戒〉》一文,他说:“作家如果故意标新立异,特意发掘不道德的题材,也许反而会毁了自己。至少我认为,歌颂汉奸的文学——即使是非常暧昧的歌颂——是绝对不值得写的。因为过去的生活背景,张爱玲女士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尤其应该特别小心谨慎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洛丽塔》与《色·戒》中的童女形象之解读
    《色·戒》中的王佳芝和《洛丽塔》中的洛丽塔为对象,通过剖析童女这样一个特殊女性群体,揭示女性的悲剧根源,洞开一个女人何以成为女奴的内心世界。所谓童女(child-woman)实际上是介于孩童和女人之间的女性,肉体是孩童的,心灵却是女人的,但又有着不同于成年女人的特质。“俄国的作家梭罗古勃曾经写过这一种类型的少女。说是小孩子,而眼睛却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中国作家是另有一种称赞的写法的,所谓‘娇小玲珑’者就是”。①男性作家眼中童女的所谓“娇小玲珑”正点出

    名作欣赏 2012年32期2012-08-15

  • 电影《色•戒》的叙事分析
    关系:1. 以王佳芝为代表的重庆方面和以易先生为代表的汪伪政权间是绝对对立关系。2. 邝裕民等策划者作为重庆方面的支持者与易先生的部下作为易先生的支持者是绝对对立关系。3.王佳芝与邝裕民等策划者为了共同目标组织在一起是互补性关系。4.易先生的部下保卫易先生的安全与易先生是互补性关系。5王佳芝要刺杀易先生,易先生部下要保护易先生,两者间是矛盾关系6、邝裕民等作为暗杀计划策划者与支持者,和易先生是必然的矛盾性关系。从这幅关系图中可发现影片主要围绕以王佳芝为代表

    电影评介 2011年10期2011-11-15

  • 色易守 情难防 ——看《色•戒》小说与电影中易先生的“情动瞬间”
    事:爱国女学生王佳芝奉命色诱特务头目易先生,没想到她假戏真做、由性生爱,在刺杀前一刻际竟放走了易先生;易先生却没有顾念这份“倾城之恋”,而是狠心地将王佳芝及其身后的革命团体一并杀害。在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中,这篇短短一万字小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注意——直到2007年,导演李安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大获成功,世人的目光这才重新聚集到《色•戒》之上。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既然是“由性生爱”便必定有一个“生爱”的过程,以及表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关于王佳芝对易先生“情动瞬间”

    剑南文学 2011年3期2011-08-15

  • 从《色戒》看李安电影的身体美学
    的交代对象就是王佳芝的身体。从王佳芝出场到最后临刑前的告别,从清丽简约学生装到浓妆盛艳的性感时尚服饰,从服饰包裹下身体的风姿绰约到赤裸登场的身体的恣肆纵情,都在无声而有色地描绘着女性的身体——作为欲望对象的身体,凝视想象的身体。服饰,作为身体的外包装,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物的身份地位、性取向心理的外部写照。在这部电影中,王佳芝的服饰根据她的成长与政治需要而不断变换,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电影伊始,时尚性感的王佳芝出现在观众面前,锃亮的细高跟皮鞋,浅咖啡色收身风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8-15

  • 从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看电影《色·戒》中女性主义
    色彩。拟从分析王佳芝这个艺术形象入手来探讨革命中女性命运的另一面,并从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角度解读该电影中的女权主义色彩。《色·戒》;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女性主义;身体政治“这是革命的时代,这是解放的时代,这是寓言的时代,这是反讽的时代。”[1]该片改编自张爱玲同名短篇小说,讲述爱国女学生王佳芝使用“美人计”暗杀汉奸老易,却对老易生出爱意,在暗杀关头助他逃走的故事。影片中热血青年的爱国锄奸行动集中于一点,就是以王佳芝的身体为诱饵、陷阱,使大汉奸、特务头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2期2011-04-09

  • 时代梦魇里的传奇 ——读张爱玲的小说《色·戒》
    悲哀。女主人公王佳芝应该是为人生而艺术的,可惜错误地把人生等同于艺术。她在舞台上算是不错的演员,身着民国学生装,慷慨激昂地表演爱国话剧,顾盼间美艳照人的女演员被自己的演出深深陶醉了,于是荒唐地把人生也当成了水银灯下的舞台,在一场美人局里踌躇满志地粉墨登场。王佳芝这场戏演得更卖命,只是遗憾没有观众的喝彩。她与官太太们搓麻将时仿佛置身于水银灯下,与易先生眉目传情之际,为“只有一千零一夜里才有这样的事”激动不已。在人生的舞台上浪漫稚嫩的她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3-31

  • 品电影《色•戒》析王佳芝悲剧之必然性
    真实,女主人公王佳芝被迫失身于一个厌恶的同学,而此事又引起同学的议论侧目,王佳芝内心异常孤独苦闷。按计划,王佳芝引导“易先生”在珠宝店买首饰,刺杀结果眼看就要实现,她却在一瞬间忽然意识到,身边的这个男人是爱她的,于是改变了主意,关键时刻提醒了他,“易先生”得以从死亡的枪口下逃脱,结果王佳芝和她的同伴全部被“易先生”杀害。结局是悲哀和苍凉的。王佳芝的悲剧结果,每每总要引起观者的议论争议,口诛笔伐。表面上,是因为王佳芝的单纯幼稚要了她和同伴的性命。而本人认为王

    电影评介 2010年18期2010-11-16

  • 解读电影《色•戒》中王佳芝的爱恋
    点中跳出来,从王佳芝的情感角度解读《色·戒》,具体从王佳芝对邝裕民的精神之恋及对易先生的身体之恋入手,剖析王佳芝的爱恋行为。关键词: 《色·戒》 王佳芝 邝裕民 易先生 情感李安的《色·戒》在2007年末横空出世,顿时一“影”击起千层浪,有人大加激赏其中的人文情怀,也有人避之如洪水猛兽。在政治问题上,有媒体指出,电影所刻画的主体并不是爱情,也并非注重人性,而是人性面对最具毁灭性的战争时的矛盾与挣扎,这个迷离的故事背后透出的更多是家国情怀,即中国不能亡。然而

    文教资料 2010年14期2010-08-17

  • 女性生命存在的深度阐释——张爱玲《色·戒》的女性主义阅读
    实心理动因。就王佳芝言,她之所以积极参与爱国锄奸活动,担纲美人计,不仅仅是因为“爱国心”,还有爱国心的“冲动”①。张爱玲用“冲动”一词来指陈王佳芝参加美人计锄奸活动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况,实值得玩味和分析。“冲动”来自哪里?小说用故事、人物心理独白告诉读者,“冲动”不仅来自爱国,还来自王佳芝作为入世未深的青年人的单纯和作为女性的虚荣、浪漫。张爱玲的陈述及小说故事都向我们显示,面对严酷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政治纠葛关系,王佳芝将爱国锄奸这样的事情想象得过于简单了。

    名作欣赏 2010年20期2010-08-15

  • 女性·身体·革命:以《我在霞村的时候》、《色·戒》、《棉花垛》为例
    村的时候》)、王佳芝(《色·戒》)、小臭子(《棉花垛》)的境遇,抑或她们的身体与国家、革命之间的纠葛是历史上无数“性政治”的现代版。本文所要探讨的三个女性:贞贞、王佳芝、小臭子,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充满争议性的文学形象,也各有其不可替代性,甚至于把她们置放在一起讨论会使有的读者感到不伦不类。但在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写作者对强大的民族主义话语的不遗余力的解构使我们看到了文学史似曾相识的瞬间以及女性悲剧性历史的循环往复,历史在不期然间闪现的重复时刻正是

    名作欣赏 2010年9期2010-08-15

  • 人性体验与电影编导
    海,爱国女学生王佳芝与汪伪政府特工负责人易先生陷入危险的感情游戏的故事。王受命用“美人计”暗杀汉奸易先生,在接触中爱上了易并救他一命。《色,戒》“本事”,指1939年底郑苹如刺杀丁默村事件,这件事在张爱玲心中埋了30多年,发表前改过多次,为什么30多年才发表,关键也在于,张想绕过政治漩涡,写出这种性爱与政治冲突的悲剧,但要给这种爱一个说明,这个说明,在小说中以戒指物化出来。李安看了小说,觉得很震撼,很想改成电影,但一直找不到思路,感到很压抑。最初他写了几次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11期2009-12-29

  • 小说与电影的可叙述与不可叙述之事 ——论《色,戒》的跨媒介叙事
    余诸事线索,由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意识流、心理活动交织,串接现在与过去的时空故事。小说开篇采用现在时态叙述,运用了电影的特写镜头,聚焦于易家的麻将桌,并运用了电影布光方法,“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再加上洗牌时一只只钻戒的光芒四射,还有白色桌布耀眼的反光,“酷烈的光与影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这种电影式的顶部布光和俯拍镜头,体现出张爱玲俯瞰笔下人物的一贯架势。小说开篇借对白铺排人事,影射出各种势力的潜滋暗长,隐喻全篇故事将在棋场、戏场、情场和战场中交织生发。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2期2009-04-05

  • 文艺美学:当代状态之我见
    性是有两面的。王佳芝本是个单纯上进的女学生,经过三年的历练与成长,蜕变为成熟艳丽的女人,有一颗炽热的心。她勇敢,也矛盾。明知她的任务是捕获易先生的心,然后趁机杀掉他,可就在捕获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了猎物。女人本是感性的动物,那个特殊年代的压抑与束缚,让苦苦挣扎的她好容易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不是说她不够冷静,不具备当一个革命者的资质,而是在那样赤裸的人性面前,谁能无视?何况她是真心爱着易先生。《色·戒》的主题在理性与感性、天性冲动与社会规范的交缠与冲突中苦苦挣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8期2009-03-25

  • 女人的独角戏
    一个学生女间谍王佳芝色诱汪伪特务头子易先生,而这个色诱的计划在它将要成功的时候,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色诱的主体掉进了色诱陷阱的故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著名说法:“我们迟早会成为我们乔装改扮的那个人,所以我们在乔装改扮的时候务必要分外小心。”以往学者对《色,戒》解读,往往侧重其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突出了女性觉醒意识和反抗意识等等。如果说张爱玲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个体反抗”的女性觉醒意识,抑或是她笔下一贯的男女性之间的情感

    飞天 2009年22期2009-03-15

  • 《色·戒》人物谈
    相排斥的,他爱王佳芝,但为了报亡国和杀兄之仇,他又做出了牺牲王佳芝、割舍自己的爱情的艰难选择。选择的过程是痛苦的,影片略去了人物思想斗争的过程,简洁地展现了结果:当王佳芝询问大家下一步怎么办,自己是否要做易先生的情人时,他首先离开了房间,来到阳台上,让另一位女同学向王佳芝说出他们商定的结果,既显示了他那决绝的决心,也反映出他要逃避的心理,他不愿面对这一近乎残酷的选择,但他又忍不住往王佳芝所在的方向投去痛苦的一瞥,影片以一个特写镜头浓缩了邝裕民复杂含混的情感

    安徽文学 2009年2期2009-01-13

  • 张爱玲的“罗生门”
    的瞬间。女学生王佳芝在爱国心的驱使下,与同伴合谋设下美人计,企图暗杀汪伪政府内政部的首脑老易。好不容易以买钻戒为由把老易骗到事先安排好的暗杀地点,钻戒也选定了,动手的时机也成熟了,就在这“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一瞬间,王佳芝突然临时改变主意,放跑了老易,以致自己和同伴都落入内政部之手,被老易下令处死。是什么促使王佳芝改变了主意,乃至逆转了整个情节的走向?答案就在下面这段引文里: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不带丝毫讽刺

    文艺争鸣 2009年10期2009-01-06

  • 汤唯:李安《色·戒》中的乱世佳人
    定:“真的很像王佳芝附身,就好像王佳芝靠着她活过来了一样。” 《色·戒》一共拍了118天戏,有114天都在拍她;影片的前一个小时上演的是她与王力宏的对手戏,后一个半小时她的对手换成了梁朝伟,可谓本片的绝对一号人物。李安把整部戏的成败押在了她的身上。她叫汤唯。用心等待无意中,汤唯为自己塑造的王佳芝这一角色准备了27年。1979年10月7日,汤唯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61年前的1918年,王佳芝的原形郑苹如出生,她是浙江兰溪人。汤唯的妈妈是乐清当地小有名气的演员

    八小时以外 2008年1期2008-12-29

  • 汤唯:我是那种走路大步流星的女孩
    赵 萍王佳芝,这个文学史上的孤魂野鬼,若不是张爱玲给了她灵魂,李安给了她血肉,汤唯给了她生命,这个《色·戒》的女主角或许将继续百年孤独下去。2006年,海内外千挑万选,新人汤唯终于承担了让王佳芝复活的重任。3个月魔鬼式训练,5个月不分昼夜的拍摄,一个王佳芝借由汤唯的肉身还魂,向世界告知:她会为爱赴死,她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色·戒》果然创造了威尼斯的第一场风暴,出乎意料的是,汤唯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苛刻的媒体纷纷以“超乎想象”、“非常震撼”来称赞汤唯塑造的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08年1期2008-12-29

  • 华美的袍与虱子
    《色·戒》中的王佳芝也是这些女性中的一个。一开始,在这场试图暗杀汪伪高官易先生的美人计中,她与她勾引的易先生还是对等的。易先生以她为曾有过的众多情妇中的一个,她恰好也是执行任务,并未有多少情感投入。而在那家珠宝店局促的楼上,当两人买好一颗钻石,而王佳芝知道暗杀即将发生时,她突然动了心:不免感到成交后的轻松,两人并坐着,都往后靠了靠。这一刹那间仿佛只有他们俩在一起。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易先生?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

    作家 2008年1期2008-10-19

  • 光影中的管理遐思:从2007三大国产影片看管理
    要的雇员,就是王佳芝,无非是在生意场上光怪陆离的刺探信息的手法,在《色戒》中被一个“色”字全盘包揽罢了。“快走。”这是王佳芝对易先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此时,看得出王佳芝眉眼中交织着愧疚、伤感、心痛,甚至感激。她在最后一刻“倒戈”了,原本一个大好的暗杀机会终告失败。没人去热议王佳芝为何在最后一刻“倒戈”,并导致正常行动的失败,也没有人去谴责老吴。事实上,就是老吴本身也知道,王佳芝是唯一可以打入他竞争对手内部的重要棋子。但是这枚棋子,他并没有用好。如果这是两家企

    资治文摘 2008年3期2008-08-11

  • 众说纷纭看《色,戒》
    生如何“潜入”王佳芝内心,只是一些结论性的意见,明明灭灭地闪烁着。由于“目的地”是这些不同凡响的结论,小说本身是带有概念化嫌疑的,对于王佳芝本人的心理描写,是能省就省。在这个意义上,张爱玲的这部小说很像是一篇说明文章,说出多年思考的结果,比展示过程本身更加重要。王飞: 美和健康不能混为一谈从《色,戒》原作和张爱玲来看,张爱玲的文字让人感觉到美,更感觉到刻画逼真,她有深刻的小市民体验,有被父亲抛弃母亲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这让她的文字多一点刻薄和深入,这些都是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8年1期2008-01-31

  • 《色·戒》:西方的误读
    重的误解:以为王佳芝从香港去上海是为了追易先生,这等于他们没有看懂或留意王佳芝刚回上海的那段过场戏。《村声报》的影评人一边盛赞张爱玲的小说,一边批评影片的麻将戏太过冗长,难道他不知道小说近三分之一都在描述打麻将吗?误读麻将戏极为普遍,原因是大家都把麻将桌上的对白当成了闲聊,没有听出弦外之音。官太太们对物资紧缺的抱怨暗含了对时局的描述,而她们提及的钻戒更是点了题,当王佳芝后来看到一颗六克拉钻石时,第一反应就是“鹌鹑蛋”,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比喻便起源于麻将桌。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1期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