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

  • 记忆重构
    贠智力关键词:柏格森“记忆”理论;中国山水画;写生;意境表达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山水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审美的绘画形式,自其诞生以来就备受重视。山水画写生,即艺术家直接观察自然景观,将所见所感表现在画纸上的过程。山水画写生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再现,也是艺术家对自然景色理解和感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艺术家记忆体验的再现和创造。笔者认为,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记忆”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学理论,可以为理解和探索中国山

    书画世界 2023年7期2023-09-01

  • 生命何以可能:论柏格森的“生命显现学”
    命冲动;绵延;柏格森摘 要: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流变的“生命显现学”。“生命冲动—绵延”是理解“生命显现学”的最核心概念。绵延是一种生命冲动、生命之流。生命之流总会受到阻碍,每一层阻碍产生一种生命实体,在其最高处的阻碍形成人类。从万物产生的意义上来说,它得益于这种阻碍,阻碍本身是一种积极的建构力量。“生命冲动—绵延”在宇宙创生层面、社会建构层面、自我存在层面分别显现为“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以此看来,从宇宙、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5-30

  • 柏格森时间绵延的角度解读《喧哗与骚动》
    伏凯萍关键词:柏格森 绵延 创造进化 《喧哗与骚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社会历史方面,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自然科学方面,牛顿经典力学以机械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世界是可以被切割与预测的,但是近代科学所产生的新问题在传统哲学框架内都得不到解决,再加之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第一次对科学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产生怀疑,认为人们过度放大了理性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忽略了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非理性哲学因势而起。亨利·柏格森是20 世纪上半期法国著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7期2022-07-17

  • 柏格森生命哲学与中国近代文学的现代转型
    中,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关键词:中国文学 柏格森 生命哲学 直觉 绵延亨利·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西方现代美学史上著名的美学家之一,是现代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而他的影响也超出了哲学范畴,影响到文学、艺术、宗教等各个方面。他的生命哲学理论在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下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的理论和创作的现代转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纵观哲学的发展史,20世纪上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8期2022-05-30

  • 钟嵘“直寻”“滋味”说与柏格森“直觉”“绵延”论比较
    的“直寻”说与柏格森的“直觉”论共同指向艺术直觉,而钟嵘的“滋味”说与柏格森的“绵延”论共同指向艺术作品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与受众的审美心理密不可分。将钟嵘的“直寻”“滋味”说与柏格森的“直觉”“绵延”论进行比较,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启示:对艺术的体悟是跨时空的心理共振,在这种跨时空的心理共振中,艺术之永恒得以显现。关键词:钟嵘;直寻;滋味;柏格森;直觉;绵延“直寻”说与“滋味”说是钟嵘文论思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直寻”指向艺术直觉的力量,而“滋味”则主要

    美与时代·下 2022年6期2022-05-30

  • 关汉卿杂剧科诨与柏格森滑稽理论
    思摘要:亨利-柏格森( Henri Bergson)是西方喜剧理论的代表人物,于1900年出版了《笑:论滑稽的意义》一书,提出了自己的滑稽理论,对后世的喜剧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即以柏格森的滑稽理论对关汉卿杂剧科诨进行分析,重点归纳总结了关汉卿杂剧中科诨的生产方式,并分析了科诨能够引人发笑的深层原因。关键词:元杂剧 科诨 柏格森 滑稽科诨全称插科打诨,是戏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使观众发笑的喜剧性成分;关汉卿是元代杂剧大家,其传世的18种杂剧是元杂剧的代表之作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5期2022-05-15

  • 在“笑”中认识自己 ——论柏格森喜剧理论的一个重要向度
    题的零星分散,柏格森的专著《笑》则凭借其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与深刻性,被视为喜剧理论的扛鼎之作。但我们也注意到,柏格森的研究建基于他对生命经验和动态生命哲学的推崇,他将人的本能和知性都纳入广阔的生命流动性之中,从而将“笑”与滑稽也视为活生生的、不断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这就给了我们一种启发:如果我们从“笑”入手,抽丝剥茧进行追溯,是否会发现一种从理论研究逐渐走向个体自我认知的现实可能?而“笑”又在个体自我认知的完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一柏格森这样界定“笑”的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3-18

  • 理性与直觉的交锋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的“时间之争”
    巴黎与哲学巨擘柏格森(Henri Bergson)相遇了。两位思想巨人的相遇并未像人们预想的那样轻松,而是在对时间的理解方面各执一端,随即展开了争论。自此次争论开始,爱因斯坦和柏格森关于时间的争论在哲学领域及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延续、渗透开来。二者的争论不仅将物理学与哲学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清晰地展现出来,而且深深地促使人们对两种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理性与直觉——进行不断反思;这次争论也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摆了出来,激发了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04

  • 文艺片的生命关照与美学熔铸
    考许鞍华电影与柏格森的生命美学之间的关联与共融,探究其作品中的生命美学意识。[关键词]许鞍华;柏格森;生命美学柏格森是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直觉”“绵延”和“生命”是其生命美学理论中的三个贯穿性概念。“直觉”是通往生命本质的途径,“绵延”是时间与意识无尽的生成之流,“生命”则在绵延中获得终极的自由与自在,真正的美是对生命的表达。而许鞍华的电影始终坚持生命的自然表达,用影音语言构建其独有的生命审美意识。许鞍华从主体生命本身出发,通过直觉熔铸与主客交融的美学创

    传播与版权 2021年6期2021-09-27

  • 柏格森和康德的时间观的比较
    题之一,康德和柏格森的时间观及其论证各具特色。康德认为时间是一种先验感性直观形式;而生命哲学家们认为生命应该是绵延的,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个静止瞬间的叠加,这就有了柏格森的绵延即时间。本文从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出发,研究康德和柏格森二者时间观的异同。关键词:时间观;康德;柏格森1 康德的时间概念牛顿和莱布尼茨对时空观的论战引发了康德对时空问题的关注。牛顿和莱布尼茨两人观念不同,康德受二者影响,从而引发自身矛盾,于是试着解决这个矛盾,终于发现解决不了,只

    艺术科技 2021年14期2021-09-10

  • 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格森形象:以彭康为例
    键词】彭康  柏格森  科玄之争一彭康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早年曾经在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留学,回国之后又投身于宣扬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革命文学运动,翻译了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等哲学篇章。他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内非常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彭康担任了交通大学的校长,任内主持交通大学从上海迁移至西安。彭康通晓日文、德文,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接受严格哲学

    中国图书评论 2021年7期2021-08-04

  • 走出决定论的困境 ——论柏格森的自由观
    ience)是柏格森的成名作,英文本书名改为TimeandFreeWill,德文本书名译作ZeitundFreiheit(时间与自由),中译本的书名依照英文本译为《时间与自由意志》。正如书名所示,自由是这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且自由与时间相关。在柏格森看来,在西方哲学史中,人们之所以常常陷入自由与决定论的二律背反之难题,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在空间中而非在时间中来理解自由。柏格森对时间、空间都进行了反思,从而提出绵延的概念,并从作为真正的时间的绵延出发来重新把握

    理论界 2021年5期2021-04-14

  • 亨利生命现象学非“新柏格森主义”析论——对法国学者让·拉克鲁瓦一个说法的质疑
    命现象学非“新柏格森主义”析论——对法国学者让·拉克鲁瓦一个说法的质疑江海全(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法国学者让·拉克鲁瓦将米歇尔·亨利描述为“一个新柏格森”,也就是说,他认为亨利生命现象学是一种新柏格森主义。从表象上看,亨利的确很像柏格森:其一,柏格森被认为是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亨利宣称自己所创立的哲学为生命现象学,对生命问题的共同关注奠定了二者交流和对话的思想基础。其二,从二者的思想起点来看,两位生命哲学大师不自觉地走在了一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10

  • 禅宗“顿悟”“不二法门”与柏格森“直觉”“绵延”的异同
    大的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绵延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由“不二法门”具象化引申出的“心净则佛土净”“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等禅宗偈子均成为禅宗理论构建和指导实践的重要思想。而这两类理论有很多相容互通之处,分析二者的异同,在中西方文化对话的同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佛法和直觉主义的理解,从而在这个自然科学占主流的社会上,作为人文学者对于精神和非理性的意义进行反思。一、“不二法门”与“绵延”如果说“顿悟”和“直觉”是堪破世间真实本体的方

    名作欣赏 2020年27期2021-01-28

  • 三人行
    刘曰建 等“柏格森悖论”不可怕刘曰建(北京丰台) 《警惕“柏格森悖论”蔓延》(杂文月刊2021年9月原创版),题目有点生疏,事例司空见惯。“柏格森悖论”亦称“柏格森偏见”,就是由正确的前提推出荒谬的结论。小而言之,营养“专家”说一斤红薯叶顶十斤人参,前提正确,是红薯叶所含某种成分,人参含量微乎其微;结论荒谬,是选择性比较,人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还有营养“专家”铺天盖地的“科普”,说虾皮富含钙,正确,可靠吃虾皮补钙一人一天得吃一脸盆;说蒜瓣油煎会产生致

    杂文月刊 2021年11期2021-01-07

  • 康德与柏格森的时间
    谌晓律摘要:柏格森与康德的自由观念有着巨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在于二者对时间定义的不同。本文从柏格森对康德时间观的批判入手,通过对二者在时间性质、时间与自我的认知、时间与自由的实现等三个问题上的观点进行分析,阐明了二者时间观念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以及对时间的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一、关于对时间性质的混淆的问题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明确地表明康德的问题在于:1.把时间空间化,并将其看作一种纯粹的媒介形式;2.认为如果想要认识人的心理状态,就必须去掉心

    青年生活 2020年19期2020-10-14

  • 禅宗“顿悟”“不二法门”与柏格森“直觉”“绵延”的异同
    李凤仪摘 要:柏格森关于直觉以及对绝对本体绵延的详细论述,深化了克罗齐对于非理性的理解,对研究现象学、存在主义、美学史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中国佛教禅宗的究竟法门“不二法门”及延伸出的“顿悟”心法,与“直觉”有相融共通之处,在“顿悟”的心法影响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指导思想亦对中国佛教和美學史有重要意义。柏格森对于直觉系统、物质与记忆的关系以及绵延的描述都与禅宗“顿悟”“不二法门”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二者合大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9期2020-01-08

  • 论作为社会状态的“门槛”概念 ——对范热内普、特纳与柏格森的考察
    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通过回溯范热内普和柏格森的相关论述,本文认为“门槛”更适合指称人类社会中的中间状态,并认为“门槛”可以概括、提升为对一种社会状态的概念描述。此外,对于流动性与差异性显著的现代社会而言,“门槛”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特质更为彰显,重新解读作为社会状态的“门槛”概念也显得尤为必要。一、“门槛”概念回溯从词源上讲,“门槛”的英文是threshold,对应的法文是seuil。从概念上讲,“门槛”与阈限概念紧密相关。特纳的阈限(liminality

    民俗研究 2019年6期2019-12-16

  • 柏格森的隐喻式哲学表述
    着紧密的联系。柏格森认为,对于真理的体验是不可能被直接表述的,亦即知识不可能直接地就是真理而只能用间接的方式指引读者,也就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新的语词和观念。这种方式在柏格森哲学中就是隐喻式的表述。关键词:柏格森;哲学表述;隐喻古希腊智者高尔吉亚在其《论自然和非存在》中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论断,分别是:无物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即使某物存在并且我们知道它,我们也不可能将这一知识传达给别人。当哲学家要进行表述的时候,这三个论断首先就要求表达者自我

    北方文学 2019年27期2019-10-30

  • 现象学直观与直觉主义的相似性
    意义上的直观与柏格森所使用的直觉概念具有一致性。胡塞尔所使用的直观是在现象学悬置的“纯粹观看”意义上使用的。现象学的直观不仅包括感性直观,也包括对事物的本质直观,即对普遍之物的感知。柏格森的直觉则是置身于其生命哲学之“绵延”内的“观看”。通过将自我限制在自我的绵延之中,自我成为绵延的一部分并与绵延融为一体,直觉对绵延的把握也是一种自我—直觉。关键词:现象学 直观 柏格森 直觉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

    现代交际 2019年24期2019-02-06

  • 柏格森神秘主义思想浅析
    彻才能达成。而柏格森的理解与他们不同,柏格森认为只有通过英雄人物的引导才能达成,而这样的引导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一.柏格森对机械主义的批判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世界最终变成了一个整体,而各个部分也完成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这种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是人类走向整体、实现和平的标志吗?柏格森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仅仅通过扩展的方式,我们是永远也不可能从封闭过度到开放…开放的社会在本质上是对所有人敞开的···”[1](p200)。这只是一种地域的扩张,并不符合

    文学教育 2018年25期2018-11-28

  • 柏格森的绵延论看福斯特的联结观及其小说创作
    现着。本文使用柏格森的绵延论作为切入点,研读分析福斯特的小说创作及其在作品中不断流露的对于“联结观”的关注和强调。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剖析福斯特联结观的发展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我们发掘一种全新的联结思想和自我认识途径,从而赋予“联结观”具有时代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福斯特 联结 柏格森 绵延论1.引言现代社会是一个人类与时间赛跑的时代,科学和理性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收益和大胆的展望。然而,由此产生的科技垄断破坏力却给人们生存的世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人与

    文教资料 2018年16期2018-10-20

  • 柏格森神秘主义思想浅析
    内容摘要:柏格森在他的晚年著作《论宗教与道德的两个来源》中将人类社会分为两个形态——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前者是指一种小群体的生活,依靠科学获得了巨大的物质满足,这是一种沉溺于物质的状态:而后者是一种人类走向整体的形态,指人类看到生命冲力,冲破物质障碍,这种状态只能通过英雄人物来引导,英雄人物通过对于生命冲力的领悟,突破了群族限制,认识到一种普遍的道德,并主动承担起引导的责任,如同美妙的音乐一般去陶冶别人,这样一种难以用语言去描述的过程称之为神秘主义。在柏格

    文学教育 2018年9期2018-09-10

  • 逃离此刻与专注当下
    裂与局限问题,柏格森提出了“绵延”概念来解答。哈罗德·伊尼斯作为现代传播学的奠基人,在对时间的思考中和柏格森产生了碰撞。二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承认牛顿绝对时空观对人类时间观的破坏和割裂,并且同样认为时间中的不同瞬间相互渗透和影响。柏格森提出“绵延”概念,反对空间化时间的做法,强调绵延的时间的异质性与创造性,提倡“专注于当下”。在此基础上,伊尼斯提出了他的“时间偏向”理论,用以解释西方现代文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过分重视空间而忽视时间。并且他不赞成柏格森“专注于

    江淮论坛 2018年3期2018-07-29

  • 寻找真正的时间:海德格尔对柏格森的批评*
    著作中屡次提到柏格森的时间观点,将其视为重要的理论对手。也有学者指出柏格森的观点对于海德格尔有重要的影响。实际上,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的时间观,都建立在对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解读和批判的基础上。柏格森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只是钟表的时间、空间化的时间,而真正的时间应该是绵延,每个人在其内心意识活动之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绵延。海德格尔从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出发,指出只有把握此在的本真存在方式,才有可能把握本源的时间。引 言毫无疑问,发表于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

    学海 2018年5期2018-02-22

  • 生命触及世界: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要素浅析
    及世界: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要素浅析李 龙1,沈喆铭2(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系,陕西 西安 710119)亨利·柏格森作为一位被遗忘的哲学家,提出了许多重要且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建构了独特的生命哲学。本文从绵延、记忆、生命等角度,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进行探究和解释。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记忆理论亨利·柏格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哲学家,他的语言具有诗的气韵。本文分析了柏格森提出的绵延与时间、记忆理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7期2017-07-25

  • 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教育的启示
    76000)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教育的启示徐 颖(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绵延”“直觉”和“创造”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重要概念。柏格森强调人们以直觉体验为方法去把握不断生成创造的生命绵延之流,这一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通过“绵延”来审视教育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的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柏格森;绵延;直觉;教育价值柏格森是二战前最有名的哲学家之一,他是法国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对叔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2017-04-13

  • 柏格森生命概念的美学思考
    张峰柏格森生命概念的美学思考张峰“La vie”是柏格森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石。在法语中既指具体的社会生活,也指无形的精神生命。关注生命意味着柏格森美学具有形下与形上双向思考:艺术既要关注现实生活,借助智能反映当下的实用与功利,又要不断超越现实,凭借绵延直觉去感知终极实在。正如生命的不停变化,柏格森美学与其哲学如形随形,历经了从生活到生命、从喜剧到纯艺术、从同情到直觉的动态发展过程。[Résumé]En tant qu’une des not

    法国研究 2017年3期2017-04-06

  • 生命的双重观照 ——论柏格森美学的动态发展
    重观照 ——论柏格森美学的动态发展○张峰 栾栋柏格森美学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想影响巨大。“关注生命”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在柏格森哲学进程中,生命概念经历了从意识到物质再到记忆的概念重构,经历了从直觉到绵延再到道德的无形超越,既指形下的“生活”,也指形上的“精神”。所以,“关注生命”意味着对生命的双重观照,一是艺术既要关注当下,借助智能反映现实生活;二是超越功利,凭借直觉去感知绵延实在。一如流动的生命,柏格森美学并非静态的既成物,而是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2-24

  • 相对论未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位哲学家曾推波助澜
    员会得知亨利·柏格森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争论,一时举棋不定。1921年4月6日,爱因斯坦遇到一个人,这个人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因支持一种时间理论而广为人知。这一时间理论解释了时钟不能解释的东西,如记忆、感应、预感、期望等。多亏了他我们才知道,如果要作用于未来,就需要从改变过去开始。为什么一件事并不总会导致另一件事?在计划中,这次相会是一次热忱友好的学术盛会,但结果恰恰相反。这位物理学家和那位哲学家发生了冲突,在理解时间的问

    飞碟探索 2016年10期2016-10-11

  • 生生不息之美
    摘 要:柏格森直觉主义美学与中国古代审美精神具有相通之处与不同之处。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为:尊崇生命的审美精神,完整绵延的审美视域,注重直觉的审美方式。二者的相异在于柏格森更注重生命的自然属性和无常性,中国古代审美则更注重于生命的道德意义和永恒价值。关键词:柏格森;中国古代审美;生命;绵延;直觉作者简介:张永杰,男,1985年11月生,沈阳人,汉族,文艺学博士,研究方向:中西美学。[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2016-04-29

  • 李石岑的柏格森思想研究述评
    5)李石岑的柏格森思想研究述评李伏清,马 瑞(湘潭大学 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 ,湖南 湘潭 411105)民国时期,柏格森热掀起,知识分子在引介阐释取舍柏格森思想的过程中,体现了各自的人文关怀和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石岑曾大量介绍西方各派哲学包括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并在《民铎》杂志上刊出“柏格森专号”,对柏格森思想的引介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以其敏锐的卓识提出了别于同时代人的一些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李石岑 ; 柏格森 ; 生命哲学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6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柏格森生命绵延说的现实启示
    主义哲学视角下柏格森生命绵延说的现实启示刘 志,文学容(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柏格森生命绵延说既有用直觉贬低理智、把生命绵延绝对化等明显错误,也不乏强调非理性存在的合理价值、突出人的主体性等积极意义;在新的时代,取其所长,能为人们用创造来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自由提供有益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柏格森生命哲学;生命价值哲学是探究世间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就本源问题来看有唯物与唯心两大基本派别。正如黑格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3-07

  • 生命进化与宇宙意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
    宇宙意识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邓刚**【摘要】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哲学”,但并非一种“基于生命的哲学”。柏格森区分了生命概念的两种含义,而他在《创造的进化》一书中所讨论的生命主要是生理生命。这样理解的生命,实际上是宇宙的两种运动,物质和意识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意识概念在一种宇宙论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因为柏格森哲学有一种宇宙论的转向。【关键词】柏格森;生命;意识;绵延;宇宙论在人们眼中,柏格森往往与狄尔泰、齐美

    现代哲学 2016年1期2016-02-02

  • 柏格森时间观念认识论意义及其对意识流小说影响
    刘治中摘 要:柏格森是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对现代哲学、科学、文学和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其非理性的“直觉主义”、“绵延”观以及时间概念对西方哲学的理性认识论传统行成了挑战,极具颠覆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柏格森的时间概念及其相关哲学思想对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小说的影响。关键词:柏格森;绵延;时间;意识流小说柏格森直觉主义的生命哲学对传统语言文字的真实性提出了直接的拷问,在柏格森看来,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的时间之流,其特点是“绵延”,经历“

    卷宗 2015年7期2015-08-28

  • 柏格森生命哲学之初探
    袁彧【摘要】柏格森理论被视为西方社会思潮从理性向非理性的路标,其哲学被称为生命哲学,绵延是最核心的概念。柏格森哲学作为现代法国哲学的源泉,其时间思想对理解当代法国哲学有重要意义。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引入生命哲学思考,把生命自身不断创造与超越的本质归结为绵延,反对机械的、线性的时间观。本文将阐释柏格森生命哲学核心的绵延说和特征,指出柏格森的时间观在中西方美学界的深远影响。【关键词】柏格森 绵延 时间 生命哲学一、生命哲学生命哲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现代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2015-06-11

  • 柏格森生命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
    教育迫在眉睫。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把握生命的本质,其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直觉、创造、生命冲动等思想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键词]柏格森;生命哲学;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068 — 02亨利·柏格森是二十世纪初法国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非理性主义的视角去把握生命,提出的“绵延”、“直觉”、“创造”、“生命冲动”等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重要

    理论观察 2015年5期2015-05-30

  • 古典进化论中的“昆虫社会”之人类学考察
    胥黎、巴霍芬、柏格森等著名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展开了富有启发的研讨,并衍生出关于社会分工、道德伦理、母权社会和创造进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学理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人文学科的社会理论建构而言,厘清古典进化论中的“昆虫社会”研究极为必要和关键。[关键词]进化论;昆虫社会;古典进化论;达尔文、赫胥黎、巴霍芬、柏格森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6-0018-05一、古典进化论与昆虫社会研究古典进化论是人

    民族学刊 2015年6期2015-05-30

  • 罗素看萧伯纳
    次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柏格森也非等闲之辈,是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欢宴,萧伯纳坐在柏格森旁边,一个劲地跟柏格森讲解柏格森哲学,根本不容柏格森插言。柏格森后来实在耐不住了,对萧伯纳说:“哦,不,不是这样的,我的哲学不是这样的。”萧伯纳满不在乎地回应:“伙计,对你的哲学,我了解的比你多。”柏格森当时紧握拳头,真想一拳砸向萧伯纳,但最后还是涨红了脸,起身走开了,而萧伯纳不管不顾,继续滔滔不绝往下讲。罗素说:“常人都说萧伯纳为人坦率,我不这么认为,他只是自以

    读者 2015年14期2015-05-14

  • 《喧哗与骚动》文体形式之绵延解读
    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成名作,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文从文体学层面出发,首先是错乱的时间结构,其次是语言的变异,这些艺术技巧都很好地反映福克纳深受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思想的影响。《喧哗与骚动》 生命哲学 绵延说 文体形式一、引言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这一生著作颇丰,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75部短篇小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

    文教资料 2014年27期2015-01-20

  • 为何时间:从柏格森、胡塞尔到海
    跃 张黎摘要: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致力于对传统机械论时间观的批判,反对用空间概念描述时间,认为时间是一种纯粹的、不可分割和不能测量的绵延。胡塞尔时间分析的重点不再是对时间与空间进行切割,而是对内时间意识进行描述,认为时间是一个由原印象、滞留和前摄组成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体。正是柏格森和胡塞尔在时间问题上所做的铺垫,时间才成为海德格尔存在论分析的切入点。关键词: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时间中图分类号:B5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4

    江汉论坛 2014年6期2014-12-05

  • 柏格森生命哲学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探析 ——以梁漱溟为中心
    214122)柏格森生命哲学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探析 ——以梁漱溟为中心陈永杰(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梁漱溟为弘扬儒学的真精神,站在儒家立场上汲取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哲学。从一定意义上说,梁漱溟文化哲学的形成过程就是对柏格森生命哲学从接触到汲取,然后批判扬弃的过程。柏格森;生命哲学;梁漱溟;直觉自近代以来,传统儒学的地位不断受到削弱、冲击、最终边缘化,这是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一旦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就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2014-04-17

  • 柏格森的“绵延”概念及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023)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是20世纪富有感性、温情和浪漫韵味的法国式哲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初期,我国曾掀起一股强烈的“柏格森热”,此后,柏格森哲学被我国学者长久地忽视。近几年,我国学者开始重新研究柏格森的“绵延”哲学,探索柏格森之生命哲学、直觉哲学、时间观等对当代社会及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格森“绵延”概念的解读,进一步阐释“绵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一、何谓“绵延”克服新困难;而本能则主要面向无意识,是一种对内容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4-17

  • 浅析普鲁斯特意识流小说之“真实观” ——以《斯万的爱情》为例
    作大的转折。而柏格森哲学在多年沉寂后的再次升温也为我们对虚实的辨析提供了思辨的视角。普鲁斯特作为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先行者,从其入手,在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观照下必然会对“真实”有更真实的看法。虽然作为柏格森同时代人的普鲁斯特曾称自己与柏格森观点有所不同,“……这里我的观点和令人钦佩的大哲学家柏格森相悖,……”[1]同时柏格森也未曾给予普鲁斯特文学作品应有的重视。但我们在此只做文本层面的分析,因而这些不在我们考察之列。一顾名思义,《斯万的爱情》着重是要在意识的流淌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6期2014-03-31

  • 生命之“绵延”的教育要求——论柏格森的“绵延”概念及对学校教育的启发
    陈玲女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是20世纪富有感性、温情和浪漫韵味的法国式哲学代表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格森之“绵延”概念的解读,拣拾柏格森哲学中被遗落的沙石,从而对“绵延”概念做一个更为清晰的厘定,并进一步阐释“绵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一、何谓“绵延”(一)绵延是基于个体理智之上的直觉直觉是柏格森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存在,它既非抽象的感觉或灵感,亦非模糊的感应,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方法论,通过直觉所达到的“绵延”,才是个体生命进化的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5期2014-03-30

  • 浅析史蒂文斯《我们气候的诗》中蕴含的东西方哲学思想
    ;道教;佛教;柏格森;尼采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58-02相比于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T.S.艾略特和庞德,华莱士·史蒂文斯对于普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虽然贵为美国五大巨擎之一,但是现代主义诗人史蒂文斯因其诗歌“常常措辞华丽,意蕴深邃,以至于晦涩艰深”[1],而被人们所忽略或误解。《我们气候的诗》写于1938年,此时史蒂文斯已经59岁,所以,该诗属于他后期比较成熟的作品。有人认为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3-21

  • 柏格森的自然哲学
    邓 刚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研究通常被人们归入“生命哲学”的范围之内。这主要归功于柏格森在1907年发表的《创造的进化》(L′Evolution créatrice)一书,书中对达尔文、斯宾塞等人的进化论思想进行了批判和超越,这使得柏格森和齐美尔、狄尔泰等人,一起被视为生命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值得注意的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与他的自然哲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这本书中,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3-08

  • 浅析幼儿生命意蕴的消解与回归
    的必然要求。在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下,幼儿是完整的生命存在,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绵延性和创造性的个体。针对幼儿教育过程中漠视生命的现象,教育者需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并把握其生命活动的瞬间,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直觉发展空间并与其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让渐渐消解的幼儿生命意蕴重新回归。关键词:柏格森;生命哲学;幼儿生命;幼儿教育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53-02柏格森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生命哲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2013-09-16

  • 在本能与理智之间 ——对柏格森直觉概念的再思考
    智之间 ——对柏格森直觉概念的再思考张峰1,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直觉是理解柏格森哲学的一把钥匙,也是其思想中争议最大、最为人诟病的部分。柏格森的直觉与西方传统直觉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不再是外在于理智的纯一本能,而是本能和理智的有机融合,需要付诸努力才能实现;它不再是一个认识论而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是抵达绵延实在的唯一方法;作为方法,柏格森的直觉概念具有超越生

    武陵学刊 2013年5期2013-03-19

  •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看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对中国人生观的影响
    生了深远影响。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代名词,“使这类生命哲学达到最完善的形式,并且在20世纪初造成强烈影响,引起人们对生命哲学的广泛注意。”[1]196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为当时正在寻求救国道路的一批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国人生观思想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一、柏格森对生命的思考“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但必须附加一句: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地创造自己。”[2]10这是柏格森对生命的看法,生命是创造,是进取,是不断地前行。面对理性的束缚,面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柏格森的直觉思维
    50025)论柏格森的直觉思维贾孝敏(贵州大学 马列部,贵州 贵阳 550025)直觉在柏格森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对西方传统理智方法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的直觉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但也有可取之处,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直觉;柏格森直觉是柏格森整个体系的思维方法,直觉同生命、时间、绵延一样贯穿于柏格森本体论、发展观、认识论等生命哲学的各个领域,它在柏格森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他的哲学被称为直觉主义哲学。一、柏格森直觉主义的基本内容柏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9期2011-08-15

  • 试论道家与柏格森的直觉思维
    5)试论道家与柏格森的直觉思维贾孝敏(贵州大学 马列部,贵州 贵阳 550025)道家和柏格森的直觉思维,这两个分别处于东西方社会而且年代相差甚远并借鉴不同文化背景建立起来的思想,竟是如此的相似。本文就从直觉对本体的意义、直觉对主体的要求和直觉主体对生命的关注这几个角度来阐述他们的异曲同工之处。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直觉;道家;柏格森一、对本体的直觉道家和柏格森都推崇直觉,直觉不仅是他们整个思想体系的思维方法,而且他们思想体系中的本体都必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柏格森主义看福克纳意识流创作
    刘蜀云从柏格森主义看福克纳意识流创作刘蜀云(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以其极富创造性的形式和深刻的主题著称,堪称他最为复杂的作品,而要理解这些作品不妨从作家创作背后的文化积淀出发。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哲学理论与福克纳的创作实践之间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对于时间的看法和对生命主体运动特性的认识,对于直觉在艺术创造中的至高地位,以及对用相对静止的符号来传达“实在”的流动性的困难的认知等等,无不证明柏格森主义为解答福克纳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4-12

  •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
    陈勇论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陈勇人的生命是绵延的,这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论述了柏格森的所谓绵延的特征,认为柏格森的绵延是连续不断的意识流,是不可测量、陆续出现的真正时间,是真正的自我意识状态,在生命的绵延中有着绝对的自由。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意识;时间;自我;自由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一生写下了很多著作,如《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创造进化论》等,这些著作勾勒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整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1期2010-08-15

  • 柏格森生命美学与梁启超文学思想的转变
    王 剑柏格森生命美学与梁启超文学思想的转变王 剑(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周口466001)梁启超对柏格森生命美学的接受,促使他对传统的文学观念进行整合和调适,其文学思想由前期的功利主义转向后期注重审美价值的“情感论”。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前后转变是中国文学观念现代转型的典型展示。梁启超;柏格森;文学思想;生命美学1918年底至1920年初,梁启超出访欧洲,遍访欧洲文化名人,直接了解到西方学术发展状况,接触了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和各种文学观点。他“所见人最得意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2-16

  • 柏格森直觉主义探析
    6-01摘要:柏格森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直觉主义,在他看来世界的本质是很难捉摸的“绵延”,把握绵延只有一个途径——用直觉去认识。直觉具有知觉性、主客融合性和不可言传性。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对于艺术领域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但直觉认识方式不具有普遍性;直觉主义最大的缺陷在于不明白认识的基础、目的、贬低理性认识,使直觉神秘化。关键词:直觉主义;柏格森;绵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二战”前法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生命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魅力中国 2009年35期2009-04-26

  • 直觉的生命教学蕴涵
    觉;生命教学;柏格森;文本;内在知识中图分类号: 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6)04-0083-04直觉在教学中的价值远没有得到应有关注。长期以来,教育者们把主要精力和才智都用在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对因果律的追求,许多花样翻新的教学改革也常常是在这种思维的定势中徘徊。可以说,将直觉与体验排斥在教育之外是人类教育的一种集体失误。将教育仅仅盯在狭隘的智力开发,仅仅盯在对因果律的追求,其结果只能使教育远离生命,甚至戕害生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7期2007-02-07

  • 读贺麟先生的新著《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
    讲演集》评述了柏格森、爱默生、詹姆斯、杜威、柏雷、摩尔、罗素、沙穆尔·亚历山大、怀特海、桑提耶纳、格林、鲁一士、叔本华、尼采、费尔巴哈、胡克、布拉德雷、克朗纳、布兰夏尔德、缪尔、胡适等几十位哲学家的哲学,内容十分丰富。正如周谷城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说的:“这本讲演集大可以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史的入门书,也可以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史的补充读本。”对于《讲演集》的优点,周谷城先生强调了三点:“第一,每一章自为起讫,首尾连贯自然,任取一章阅读,都可以很畅快地读下去,没有顾此

    读书 1984年3期198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