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

  •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安徽凤阳花鼓为例
    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艺术曾被周总理誉为 “东方芭蕾”,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花鼓艺术团4名同学登上“美好安徽”彩车展示非遗风采。凤阳花鼓本身是民间曲艺演出产业,花鼓服装等制作可延展手工艺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又能带动乡村旅游。这无疑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切入点。那么,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与弘扬非遗有何关联?怎样依托凤阳花鼓打造农村文化产业新标杆?这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亟待破解之题。当前,学界关于安徽农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9期2023-11-12

  • 凤阳花鼓舞蹈形态分析与编创初探
    婷婷摘 要:凤阳花鼓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对其开展研究不仅要立足于当下的保护,还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首先,本文从舞蹈动作形态以及道具、服饰形态这两个方面对凤阳花鼓展开分析,其舞蹈动作来源于人们千姿百态的日常生活,道具、服饰反映了历史变革与乡土文化。其次,本文考虑到了凤阳花鼓在未来的发展,对凤阳花鼓的舞蹈编创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受众人群、题材选择、音乐选取三个方面提出了“九个根据”。关键词:凤阳花鼓;舞蹈形态;编创一、凤阳花鼓舞蹈形态分析(一)舞蹈动作形态对凤阳花

    百花 2023年1期2023-05-30

  • 凤阳 健身花鼓成时尚
    黄贝君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是流行于安徽凤阳的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起初,凤阳花鼓多为贫苦人家沿街乞讨的工具,母女、姐妹、妯娌或姑嫂二人,一人打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其中。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凤阳花鼓逐渐走向舞台。2006年5月,凤阳花鼓顺利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遺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提出从

    新体育 2023年12期2023-03-13

  • 凤阳花鼓非遗文化的新媒体视觉创新传播策略
    了新的途径。凤阳花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皖东地区人民的风土人情,但凤阳花鼓文化因循守旧的传播模式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致使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空间非常局限。本文从媒体开发和设计表现两方面深入研究和构建植根于凤阳花鼓文化特色与内涵的新媒体传播及视觉创新策略,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传播途径,为非遗文化传播适应时代需求提供新的传播策略和思路。一、凤阳花鼓文化的历史背景及传播现状(一)凤阳花鼓文化的历史背景凤阳花鼓起源于安徽省东北部的凤阳县

    艺术家 2023年12期2023-03-02

  • 凤阳花鼓的音乐形态分析
    39000)凤阳花鼓虽然起源于江浙一带,但随着移民也开始在凤阳地区传播和发展,所以,其属于一种典型的输入型文化。这种艺术形式落地凤阳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不管是艺术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也开始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极具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申遗成功的强大背景下,凤阳花鼓在“文化强省”战略的影响下,也开始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内容和地方政府密切关注的文化品牌。本文首先介绍了凤阳花鼓音乐形态的独特性,然后就凤阳花鼓音乐形态进行全面分析和介绍。一、凤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2

  • 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实践研究
    39000)凤阳花鼓是凤阳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滁州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草根文化的优秀代表,凤阳花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无形性与活态性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与传承必须要以“人”作为载体。纵观凤阳花鼓600余年的历史,其传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人,正是通过数代花鼓艺人的艰苦传承才使得这一民族瑰宝得以延续。对传承人的关注与研究,对于非遗的合理传承以及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20

  • 新媒体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承研究
    谢慧敏凤阳花鼓是一项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从苦难的历史岁月中艰难走来,它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民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性、农耕性、区域性和艺术性,文化价值显著,社会各界人士应重视它的生存和发展,传承和发扬。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成熟的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凤阳花鼓的传承发展,通过有效的宣传方式和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扩大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增加影响力,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看到凤阳花鼓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凤阳花鼓随着社会的进步得以永久传承。一、凤阳花鼓的艺术特征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凤阳花鼓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刘 洋凤阳花鼓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凤阳花鼓灯、凤阳花鼓戏)之一,起源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郊长淮卫乡,其曲调多为卫调。凤阳花鼓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滁州地方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艺术和安徽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灵活的舞台表演、婉转的音乐唱腔、通俗的唱词语言、蕴含的民间审美文化等优势,值得积极主动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本文以凤阳花鼓的海外传播与译介现实图景为基础,结合多元系统理论,探究新时代下凤阳花鼓对外译介与传播的具体路径。一、凤阳花鼓对外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的角色构建研究
    文化遗产项目凤阳花鼓,是起源于安徽凤阳的民间艺术瑰宝。2007年12月,文化部认定孙凤城为凤阳花鼓国家级唯一代表性传承人,由此传承人这一身份作为凤阳花鼓的活态载体出现在皖东大地上。传承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要求其实践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角色规范的形成落后于角色身份的产生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传承人在一定时期内会缺乏明确的角色行为标准,从而在角色认同与实践过程中出现迷茫与错位的情况。本文通过厘清非遗语境下社会对于传承人的角色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2-11

  • 凤阳花鼓的历史形态及现代特征研究
    39000)凤阳花鼓作为珍贵的民间音乐艺术起源于劳动人民生活之中,并在民间区域中广泛流传,同时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凤阳花鼓是凤阳地区的本土文化和江浙地区人民在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艺术,随着明朝的移民进入凤阳,在凤阳落地生根后,进行文化发展和交流,伴随着底层民众迁徙活动的进行,凤阳花鼓的艺术形式乃至艺术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凤阳花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地的人民群众有着极大的影响,更是对普通人民群众有着不一样的文化意义价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3-08

  • 地域传统体育项目植入体育教学可行性分析 ——以安徽凤阳花鼓为例
    此困境下,将凤阳花鼓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是地域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地域特色对凤阳花鼓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求拓宽学校体育教学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和地域传统体育提供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地域传统体育凤阳花鼓与地方体育教学.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2 研究现状2.1 我国地域传统体育现状分析地域传统体育又称为民族体育,我国最早明确提出活动方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2-13

  • 凤阳花鼓中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是滁州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六百多年来,凤阳花鼓艺人手持花鼓走遍大江南北,把凤阳民歌传唱到各地,是少有的可以通过历史资料考证的民间艺术。它并不只是简单传统的击鼓表演,而是汇集了民歌、曲艺、舞蹈等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凤阳歌舞在传播的过程中扎根当地民间音乐的土壤使音乐曲调更加丰富,艺术形态多样化,凤阳花鼓的艺术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第二,是全国各地表演艺术形态;第三,是国外发展艺术形态。而本文主要是针对凤阳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08

  • 小学音乐教学渗透与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案例研究
    传承    凤阳花鼓   音乐教学一、案例背景民间音乐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自发创作,自然积累的优美且极具感染力的带有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样式,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对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小学生民族意识,是音乐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小学音乐教学多以感受体验为主,对于相关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学习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例如:安徽民歌《凤阳花鼓》(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第十册第六单元《情系江淮》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9期2020-10-09

  • 凤阳花鼓舞蹈中的传统元素分析
    。【关键词】凤阳花鼓;舞蹈;传统元素【中图分类号】J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01一()045一()1【本文著录格式】丁思文凤阳花鼓舞蹈中的传统元素分析[J].北方音乐,2020,01(01):45,49我国的舞蹈行业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个时间段舞蹈艺术家创作了很多知名的舞蹈作品,为中国整个舞蹈艺术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具有一定的发展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大众喜爱和广泛宣传。并将

    北方音乐 2020年1期2020-05-25

  • 传统文化视野下小学音乐德育教学探究
    比如,学习《凤阳花鼓》时,教师要明确指出作为民歌,《凤阳花鼓》客观反映了是人们的生活状态,但随着社会发展,其形式与内容也随着时代而变化,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新旧时代凤阳花鼓的区别。使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感受其中的情绪变化。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旧时代的凤阳花鼓,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灾民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歌曲中的情绪;然后为学生播放新时代的凤阳花鼓,并为学生播放近年来社会的变化现象,使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绪,然后引导

    科学咨询 2020年25期2020-01-10

  • 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
    张聪摘要:凤阳花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价值,然而其正面临着传播受阻、传承困难的窘境。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新思维、新创意、新媒体的优势,或许能为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开辟新的道路。本文基于凤阳花鼓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分析凤阳花鼓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新策略。关键词:新时代   凤阳花鼓   传播与传承   策略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评鉴 2019年21期2019-12-17

  • 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探究
    中,诞生了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凤阳花鼓已经成为安徽省的文化品牌代表,更是整个皖东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斗转星移,王朝更迭,凤阳花鼓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蕴含了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对生活的思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它承载着不同形态的功能,但也始终与特定时期的文化、经济息息相关。如今凤阳花鼓已经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本文将在当前新阶段的多维视角下,通过深层次的挖掘分析,来认识

    北方音乐 2019年15期2019-10-09

  •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内容:歌曲《凤阳花鼓》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调式等音乐要素,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2、通过对歌曲《凤阳花鼓》的学习,辨别民族五声调式;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3、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重点与难点: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2、歌曲中切分音及衬词的演唱及表达。3、歌词的编创。教学准备:钢琴、课件、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课前唱歌《茉莉花》《编花篮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3期2019-06-11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凤阳花鼓的民俗体育价值研究
    俗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就是皖东地区的特有的民俗体育资源代表,享有“东方芭蕾”的美誉。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及传承人的努力下,其已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阳县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针对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充分发掘凤阳花鼓的体育价值,对于更好地传承凤阳花鼓这一皖东地区特有的民俗体育文化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 凤阳花鼓的起源1.1 源于频发的自然灾害明代中叶凤阳地震、蝗虫、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嘉靖元年(1522),正月地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3-22

  • 凤阳花鼓的文化功能
    发挥的功能。凤阳花鼓作为舞蹈重要构成,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构成,并且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之中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其所存在的文化功能,就能够在充分应用中促进我国发展,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其文化功能主要包括艺术交流、保存地域民俗文化、娱乐、美育、健身等。一、 艺术交流凤阳花鼓具有开放性特点,它与多种民间艺术紧密相连,还催生了许多民间艺术种类。自古以来,中国文化艺术便有雅俗之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同样也存在花雅两部之分。而在这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21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及突破
    ]。本文将以凤阳花鼓和井冈山全堂狮灯为例,通过分析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1 凤阳花鼓和全堂狮灯发展概述1.1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是安徽淮河流域特有的艺术形式,别名“双条鼓”,主要分布在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是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具有600余年发展史,反映了鲜明的朝代更迭和社会变迁,积淀深厚,独有魅力[4]。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凤阳花鼓获得国家文化部高度认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3-14

  • 凤阳花鼓的内涵初探
    )安徽凤阳是凤阳花鼓的产地,凤阳花鼓是凤阳的民间艺术,到如今已经具备600 多年的历史。在2006 凤阳花鼓首次进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当中。凤阳花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了保证凤阳花鼓在安徽省文化当中所发挥的作用,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凤阳花鼓的内涵,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凤阳花鼓促进全民健身运动。1.概述凤阳花鼓1.1 凤阳花鼓的发展现状凤阳花鼓包括花鼓小锣和花鼓灯以及花鼓戏三种表演形式。凤阳花鼓分成大花鼓和小锣花鼓良两种。大花鼓通常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8期2019-02-22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凤阳花鼓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
    艺术的瑰宝,凤阳花鼓蕴含着凤阳人民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想象力,为凤阳人民提供了地域认同感以及历史感的精神内涵。它以其浓郁的地域风格和独有的艺术表现魅力,于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伴随着保护体制不够完善、保护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及强势外来文化冲击等情况出现,凤阳花鼓传统继承方式式微,它濒临传承危机、灭亡的边缘。因此,在当代语境中探索凤阳花鼓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颇负盛名的民间艺术,凤阳花鼓历来得到诸多学者关注,近年来,学界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7期2019-02-21

  • 产业融合视角下凤阳花鼓文化旅游产业模式研究
    [2]。二、凤阳花鼓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凤阳花鼓发源于凤阳,发展于全国各地,被冠以“东方芭蕾”的美誉,也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原生态的凤阳花鼓表演单一,风格固定,发展空间受限,承受不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已经濒临失传。后来经过几代花鼓人的传承发展,现代凤阳花鼓由原来的内容单一、风格固定、动作单纯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吸取诸多不同的艺术元素,在音乐方面加入了混声音响、打击乐、唢呐;在舞蹈方面加入了杂技、现代舞的动作,使得凤阳花鼓的表演具有了多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1-19

  • 不同地域文化对凤阳歌民族唱腔的影响
    形式多依托于凤阳花鼓表演,通常是母女、姑嫂、姐妹或是夫妻一同演唱,演唱时两人分别打花鼓或是小锣,故花鼓又有一种称呼叫“花鼓小锣”。在之前冠以凤阳这一地名,让这种起源于明朝的民间艺术形态有了一个明确区域性的标志[1]。凤阳民歌产生于凤阳,分布于凤阳周边附近各镇,流传发展于包括安徽在内的全国各地,如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所以凤阳民歌借助于花鼓的表演已成为安徽地方民歌中发展传承最长、传播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笔者曾在《论凤阳歌的流变在中国传统戏曲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9-01-19

  • 安徽凤阳花鼓中门歌艺术特征的研究
    张梦媛摘要:凤阳花鼓是一种结合了歌曲、舞蹈、器乐演奏和表演的民间艺术瑰宝,以说唱表演为最重要的曲艺形态。门歌又称锣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本文以凤阳花鼓的艺术特征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其门歌艺术特征,以论述凤阳花鼓的传播方式之独特。关键词:凤阳花鼓 门歌 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43-02一、研究对象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2018-12-29

  • LOKEY低调组合推出新歌《得儿漂》
    俗曲艺歌曲《凤阳花鼓》中的经典片段,配合流行嘻哈的演唱风格,使得《得儿漂》这首歌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令人感受到他们通过一首歌所展示出来的饱满力量与激情。《得儿漂》由头牌音乐谱曲, LOKEY低调组合作词并演唱,主打流行、电子、嘻哈元素。不出意外,《得儿漂》在曲调上依旧是LOKEY低调组合擅长的嘻哈音乐风格,所不同的是这次将嘻哈流行与民俗曲艺歌曲《凤阳花鼓》的经典片段做了完美融合,在流行音乐的曲风基础上,延伸出了“得儿漂”魔性鬼畜的元素,令人对此产生超高记忆

    青年歌声 2018年2期2018-10-20

  • 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方文化特色的凤阳花鼓进行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地方文化;提升综合素养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0-0121-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75《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

    学周刊 2018年30期2018-10-16

  •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唱的歌曲是《凤阳花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打击乐器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潜质。【关键词】节奏 美育 民族自豪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47-01一、 教学目的(一)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历史发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2018-06-07

  • 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探究
    蓓蓓【摘要】凤阳花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自2006年凤阳花鼓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凤阳花鼓的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对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进行探究,旨在促进凤阳花鼓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关键词】多维视角;凤阳花鼓;艺术探究【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一、凤阳花鼓艺术形式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凤阳花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皖东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凤阳花鼓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北方音乐 2018年2期2018-05-14

  • 凤阳花鼓的音乐形态特征
    王蓓蓓说起凤阳花鼓,其名气不亚于安徽的任何一项非遗,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将之归类为曲艺,地方传承保护则相对偏重于歌舞表演。殊不知,最早使其蜚声海内外的是1935年出品的电影《大路》中的插曲——由安娥填词、任光改编的《新凤阳歌》。即使在今天,人们普遍对凤阳花鼓的印象还是两首《凤阳歌》,足见“歌”之于凤阳花鼓的重要性。现今已收集整理的凤阳花鼓歌曲有200余首,其音乐来源于民歌、歌舞、曲艺等民间音乐形式,想要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开发和保护凤阳花鼓,就有必要对其音乐本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25

  • 和谐社会视野下节庆体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 ——以凤阳花鼓为例
    述,本文特以凤阳花鼓为例,针对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节庆体育与农村产业发展进行研究。1 核心概念界定1.1 节庆体育节庆体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从属于传统节庆文化范围之内。那么,何谓节庆体育呢?熊少波等人在《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冲突及其应对机制》中提及到,节庆体育是指在节日文化活动的特定时空场域中,根据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健身娱乐等需求,而形成的专门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题或作为不可缺少的参与活动项目而形成的社会文化活动内容[2]。除此之外,相关概念界定还有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4-03

  • 滁州凤阳花鼓舞蹈表演的美学特征探析
    62000)凤阳花鼓是我们国家流传至今的串通民俗文化表演艺术,曾今在我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现代人们能够选择的娱乐方式和所接触的文化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多,凤阳花鼓的发展逐渐呈现衰落之势,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于2006年将凤阳花鼓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才使得凤阳花鼓重新得到重视。本文以滁州凤阳花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舞蹈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希望能够促进凤阳花鼓的发展。一、滁州凤阳花鼓概述(一)滁州凤阳花鼓的源流凤阳花鼓是一种

    丝路艺术 2018年1期2018-04-01

  • 凤阳花鼓艺术低龄化传承研究
    张瑞全“凤阳花鼓虽然历史悠久 , 但仅是一种民间歌舞, 形成为戏曲形式则是近几年的事, 现流行于凤阳、滁县、定远。”[1]凤阳花鼓在建国后的主要表现形态是 “双条鼓”,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艺术,尤其是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 流传全国,影响遍及东南亚。艺术形式涉及戏曲、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是一种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市场、文化等发展,对凤阳花鼓艺术的主体、内涵,以及发展形式等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程式化内容影响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3-29

  • 凤阳花鼓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数字化技术对凤阳花鼓活态化保护的迫切性安徽省皖东地区有着丰富而古老的音乐遗产文化,其中滁州地区的凤阳花鼓等音乐文化资源作为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屹立于此.根据这一现状,近些年由于受到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凤阳花鼓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了解的人逐渐减少,传承人的减少等.凤阳当地政府为了保留住凤阳花鼓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案,并成立了相关的艺术组织,还创办了凤阳花鼓的艺术学习学校,给人们提供了学习,了解凤阳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途径,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7期2018-03-29

  • 凤阳花鼓与明清俗曲寄生草曲牌研究
    周熙婷凤阳花鼓与明清俗曲寄生草曲牌研究周熙婷(滁州学院 音乐学院,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安徽 滁州 239000)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历史考证、田野调查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梳理了明清俗曲曲牌[寄生草]的历史文献记载、考证了历史上与凤阳花鼓有关的[寄生草]、挖掘了当下凤阳民间艺人演唱曲目中的[寄生草]遗音。这些研究既可以证实明清俗曲曲牌[寄生草]传播的强大生命力,也反映了凤阳花鼓曲目音乐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凤阳花鼓与明清俗曲的保护传承提供学理和依据。同时,以凤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3-13

  •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一课时唱歌《凤阳花鼓》。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根据中国民歌之一小调的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主题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凤阳花鼓》进行教唱、编创活动。2.设计理念突出人文性和编创性,设计高效课堂模式,分组练习、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和创编歌词活动;利用多元智力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使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积极参与,情感得到升华。3.学情分析(1)从初一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说,初一学生身心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的音色虽然纯净,但是音域狭窄,声音不稳

    教师·中 2017年1期2017-05-02

  • 《花鼓》的演奏分析
    ”,将民歌《凤阳花鼓》与《茉莉花》的音调作为主要旋律結合在一起。它以鲜明的民族音调、丰富的民间歌舞锣鼓节奏及个性化的创作手法赢得了不同时期音乐工作者和听众的喜爱,并对其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概括介绍了《花鼓》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并结合笔者的演奏实践重点分析了作品的音乐形象、曲式结构、和声进行、演奏技巧等。分析了作曲家如何注意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又从中国的民间音乐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关键词:锣鼓节奏 《凤阳花鼓》 茉莉花 演奏分析中图

    艺术评鉴 2017年2期2017-04-10

  • 凤阳花鼓看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和文化馆)从凤阳花鼓看中国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张华萍(安徽省太和文化馆)中国民间歌舞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综合了民歌、器乐、曲艺等多种民间音乐因素,并与舞蹈紧密结合的音乐体裁形式。它是产生于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生活实践中,并流行于民间的歌舞艺术,起到传承民族文化,为各族人民提供审美娱乐的作用。它由劳动人民大众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用以表现其民族或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

    民族音乐 2017年1期2017-03-31

  • 安徽民俗体育“凤阳花鼓”的历史变迁与传承路径
    徽民俗体育“凤阳花鼓”的历史变迁与传承路径刘从梅, 陶运三(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安徽淮河流域民俗体育“凤阳花鼓”的变迁与传承进行研究,发现“凤阳花鼓”源于凤阳本土,集“歌、舞”为一体的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变迁与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民众生活方式戚戚相关;传承路径主要分为3条:民间变异传承的沧桑之路、政治服务传承的谋略之路、花鼓艺人再生传承的发扬光大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再获发展新机遇,普及为民众健身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3-23

  •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课时 唱歌《凤阳花鼓》。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根据中国民歌之一小调的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主题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凤阳花鼓》进行教唱、编创活动。2.设计理念突出人文性和编创性,设计高效课堂模式,分组练习、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和创编歌词活动;利用多元智力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使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积极参与,情感得到升华。3.学情分析(1)从初一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说,初一学生身心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的音色虽然纯净,但是音域狭窄,声音不稳

    教师·上 2017年2期2017-03-22

  • 背着“黑锅”走完长征路
    书记。唱着“凤阳花鼓”长征前,危拱之因抵制王明的“左”倾错误,被宣布永远开除党籍。她以一个普通群众和“托派嫌疑”的身份,随中央红军干部团出发长征。但她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确立了永远跟着党和红军走的信念。她利用唱山歌的特长,经常编歌鼓励掉队的同志,她编唱的新《凤阳花鼓》更是全军闻名。“红军强,红军强,千难万难无阻挡。行军路上揍老蒋,北上抗日打东洋。……”当红军快走到山顶的时候,眼看着一个个疲惫得快要支撑不住了,突然,一曲填了新词的“凤阳花鼓调”,在队伍中唱了

    党史文苑 2016年23期2016-12-27

  • 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凤阳花鼓艺术研究薛业浩,周静摘要:凤阳花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2006年申请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凤阳花鼓艺术发展与明王朝的兴衰紧密联系,其文化起源、艺术形式以及作为一种输出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点。凤阳花鼓的当代创作、演出和文化研究也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常态下,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使命进行深度解读将在凤阳花鼓的艺术发展和传承方面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关键词:凤阳花鼓;起源多义性;形式多样性;输出型文化凤阳花鼓是我国优秀传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7-04

  • 凤阳花鼓艺术特征研究
    周静摘 要:凤阳花鼓是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和文化品牌,它是一种输入型文化,起源与江浙一带。凤阳花鼓发展史是明王朝兴衰的一面镜子,随着底层民众的迁徙活动其艺术形式、内容也不断变迁,在不同时期承载着形态各异的社会功能。在重视优秀文化品牌建设发展的今天,凤阳花鼓已经显现出勃勃生机。关键词:凤阳花鼓;艺术特征;变迁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21-02凤阳花鼓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其起源于江浙,随着移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皖东地域环境对凤阳花鼓音乐特点的影响
    东地域环境对凤阳花鼓音乐特点的影响苏丽丽(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在“文化地理学”领域内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他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虽有过分夸大,但我们仍不可否认或轻视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从文化地理学入手,以音地关系为主线,着眼于皖东地区的民间音乐凤阳花鼓来进行研究,通过对皖东地区地理环境、凤阳花鼓形成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的探究及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的分析,总结出皖东的地域环境对音乐文化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5-12

  • 论“花鼓歌”在《花鼓歌》中的意义
    》;黎锦扬;凤阳花鼓作者简介:许学婷,女,汉族,籍贯:河南,硕士研究生,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708号(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02黎锦扬是以英语写作打入西方文坛的华裔作家的先行者。《花鼓歌》是黎锦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使其“一炮而红”。1958年《花鼓歌》被改编为歌剧在百老汇上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2016-05-09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理的可喜成果 ——喜读《凤阳花鼓全书》
    ——喜读《凤阳花鼓全书》时白林由凤阳花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夏玉润主编的《凤阳花鼓全书》,堪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理的鸿篇巨著。本书编撰体例,堪称典范;理论探讨,新见迭出;资料辑佚,新有挖掘;集体攻关,富于成效,对促进安徽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凤阳花鼓全书;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凤阳花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夏玉润主编的《凤阳花鼓全书》(以下简称《全书》,黄山书社2016年版),历经多年工作,终于与世人见面了。全书精装一套四卷五册,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28

  • 江淮姊妹花——凤阳花鼓与黄梅戏比较研究
    姊妹花 ——凤阳花鼓与黄梅戏比较研究薛业浩,周静(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1)摘要:处于江淮大地的安徽省,境内的凤阳花鼓和黄梅戏艺术分别受淮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浸润,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艺术特征。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它们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和政治生态背景进行解析并作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种艺术在起源、流变和当今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独特性。通过研究,对于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多元生态保护传承机制以及厘清传统艺术发展规律具有重要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6

  • 凤凰崇拜语境中的凤阳花鼓文化解读
    到民众崇信。凤阳花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它因“凤阳”的“凤”字与凤凰结缘,凤凰崇拜对凤阳花鼓各个时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必然影响。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凤阳花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历史学角度对凤阳花鼓的渊源、流播、演变、发展及现状进行历时性的纵向研究;从音乐学角度对凤阳花鼓的调式、音律、结构及伴奏方式进行研究;从戏曲学角度通过凤阳花鼓戏研究明清戏曲的特点以及凤阳花鼓戏的保护现状;从文化比较学、传播学等角度对凤阳花鼓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凤阳花鼓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8-15

  • 乡土体育凤阳花鼓的体育文化价值研究*
    言名播中外的凤阳花鼓,与凤阳花鼓灯、凤阳花鼓戏,是历史上流行于凤阳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凤阳三花”,并保持着一大、一小两个“姐妹”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现在人们看到的表演的凤阳花鼓,实际上是从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演变而来的.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等,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于凤阳乡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4-12

  • 凤阳花鼓在台州的传播与衍变
    譬如,安徽的凤阳花鼓流传到浙江台州,便衍生出临海上盘花鼓、温岭天皇花鼓、路桥螺洋花鼓和下梁花鼓、天台左溪花鼓等新品种,这就是典型的同宗同源民间音乐异地传播变迁的事例。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唱秧歌发展而来,或称打花鼓、地花鼓、花鼓小锣、扇子鼓等。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2]表演形式简便,通常是男女二人,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根据需要增加乐器伴奏。各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1-31

  • 安徽民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的特征与文化价值
    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的特征与文化价值韩永红 秦纪强(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部,安徽 凤阳 233100)从文化学、历史学的视角对安徽民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进行研究,分析、阐释了其演变历程,探析了它的历史传承性、地域性、民间自发性等特征。研究认为,其文化价值体现在健身塑体、健心娱乐、艺术审美等方面。另外,对凤阳花鼓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阳花鼓虽得到了文化产业化发展,但也出现了文化变异。安徽;民俗体育;凤阳花鼓;文化价值1 凤阳花鼓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12-06

  • 多元生态环境传承机制中的凤阳花鼓发展研究
    传承机制中的凤阳花鼓发展研究周 静1,薛业浩1,邓伟民2(1.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233100;2.江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南昌 330027)通过对凤阳花鼓文化的实地考证,并结合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凤阳花鼓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研究,认真探讨了凤阳花鼓文化发展中生态环境传承机制的多元性,以期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清晰的思维和明确的范畴。多元;生态环境传承机制;凤阳花鼓;原生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挖掘、解析和透视,并把其置于现代文化语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安徽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研究——以凤阳花鼓为例
    文化品牌——凤阳花鼓,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献艺北京奥运会文化艺术节并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演出,成为安徽的一张名片,使人们再次领略到了凤阳花鼓的文化魅力。花鼓文化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契机,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构建凤阳花鼓文化旅游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要做好构建凤阳花鼓文化旅游品牌策略的研究工作。一、构建凤阳花鼓文化旅游品牌的意义凤阳花鼓是安徽的文化标识,它自大明王朝起,已经走过了600多年的沧桑岁月,具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2012-08-15

  •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
    39000)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高 静(滁州学院音乐系,安徽滁州 239000)对凤阳花鼓舞蹈艺术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其舞蹈形态,而且要研究产生凤阳花鼓舞蹈的社会和自然等环境因子。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产生与其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凤阳花鼓典型舞畴因子、影响舞蹈语汇的环境因子进行了逐一分析,阐述了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形态。凤阳花鼓;舞畴;因子;环境舞蹈是门抽象的动态艺术,它不是对日常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舞者从生活中感受到情感和美感,然后加以高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11-13

  • 东方芭蕾 再展风采 ——凤阳花鼓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简述
    展风采 ——凤阳花鼓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简述王 兵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历经七百余年风雨洗礼,凤阳花鼓在当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宣传表演诸方面都呈现出了良好的生存状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战略使凤阳花鼓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大大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凤阳花鼓;艺术生态;商艺互生;和谐社会凤阳花鼓初源于明代,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2011-08-15

  • 凤阳花鼓发展特征之历史追问
    39000)凤阳花鼓发展特征之历史追问高 静(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凤阳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属于典型的“草根艺术”,曾经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丰富了孕育它的这方沃土上的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了我国民间舞蹈艺术。文章对凤阳花鼓的产生渊源、流播、演变、发展及现今状态进行历时性的纵向陈述,阐述凤阳花鼓艺术形式发展的某些特征。凤阳花鼓;民间;艺术形式;发展特征对于舞蹈发展特征的分期研究,不仅要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作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2011-01-05

  • 凤阳花鼓戏的正名、保护与研究现状
    39000)凤阳花鼓戏的正名、保护与研究现状裘新江,杨锦鸿(滁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滁州239000)凤阳花鼓戏虽有过一时的辉煌,但整体来看,其发展的境遇一直并不太顺利。究其原因,既有它作为地方戏种艺术发展上的先天不足,也与政治经济环境忽视对它的保护和学界长期忽视对它的研究有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有的学者)以为“凤阳花鼓戏”就是“凤阳花鼓”,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凤阳花鼓戏一旦灭绝,我们对整个“凤阳花鼓”的认识将会是片面的、肤浅的,以后也将很难认识伴随着整个“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