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轻以治肺经验探微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肺病的主导思想,后辈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对叶天士轻药治上焦的精准概括。叶氏认为肺居高位,又为娇脏,最易感受六淫邪气。因此在《临证指南医案》咳嗽、吐血、肺痹、喘、风温、幼科要略等肺系疾病相关治案中多见“轻浮苦辛治肺”[2]54“轻则治上,大忌发散”[2]54“轻药清上燥”[2]57“气分轻扬,无取外散”[2]74等以轻药为主或配伍轻药的处方。笔者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肺系疾病汇总归类,总结出叶天士用轻治肺的特色学术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2-15

  •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对炒枸杞子的应用
    例。如《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临证指南》)全书十卷,疾病100门,其中27门疾病组方中应用到炒制枸杞子。值得注意的是,《临证指南》中对枸杞子炒制的程度有不同描述,如炒、炒黑、炒焦、制炭。本文梳理枸杞子的历代炮制沿革,并通过《临证指南》相关案例,对叶天士炒制应用枸杞子的用药经验进行总结。1 枸杞子的炮制沿革枸杞入药以来,大多以干燥生用为主,梁·陶弘景于《本草经集注》[3]中记载“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宋代

    环球中医药 2023年8期2023-10-05

  • 临证指南医案》汗证辨治探析
    020《临证指南医案》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临床诊治经验的汇集,由叶氏门人华岫云等采辑而成,全书共十卷,分89 门[1]。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汗证的医案论述除卷三有汗门专述,另散见于其余九卷之中风、虚劳、咳嗽、吐血、遗精、脱、脾胃、疸、温热、暑、湿、痰饮、郁、嘈、疟、泄泻、惊、淋带、产后等诸门。医案所涉病因病机广泛,笔者通过将各卷各门所载典型汗证医案根据营卫、气血、阴阳、脏腑、外感、产后等角度分类整理,探讨叶氏治疗汗证的学术思想,以启发临床汗证辨治

    新中医 2023年15期2023-09-10

  • 叶天士辨治脾瘅探析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虚伏热;辛开苦降法【中图分类号】R2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9-0016-04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Yellow Emperor (Huangdi Neijing), Ye Tianshi established the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Pi-dan as Spleen deficiency and heat,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5期2023-06-06

  • 基于数据挖掘《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探究
    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在《临证指南医案·卷四“痞”》医案中,明确将“痞满”与“反胃”“噎膈”进行了论述,“故先生于噎膈、反胃,各为立法以治之”,并指出治疗禁忌证,如“以白豆蔻、木香……速功。不知老人日衰……无复振之理”。数据挖掘作为现代研究的一个方法,可科学、系统地从大量符合条件的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常见的工具有中医辅助传承平台[2]、古今医案云平台[3]等。本文使用Excel、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痞证的组方规律、特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12期2023-05-06

  •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论分消走泄法治疗糖尿病前期
    疗效。《临证指南医案》是叶氏门人华岫云所作的集中反映其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可窥探叶氏以分消走泄法治疗脾瘅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为现代临床诊治IGR提供新的思路。1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认识根据《糖尿病前期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4],IGR属中医“脾瘅”范畴。“脾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名曰脾瘅……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5]其描述了脾瘅发展为消渴的过程,指出脾瘅的核心病

    中医药导报 2023年1期2023-04-06

  •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探索叶天士辨治妇科肿瘤特色*
    众”。《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详细反映了叶天士在温热时证、杂病各科的诊疗经验,引证广博,按语精当,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融汇古今、独创新说的学术特点,对中医温热病学、内科病学、妇产科学等临床医学的发展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多数中医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从事临床诊疗必读的中医古籍之一。癥瘕,指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者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现代医学中的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4期2023-01-10

  • 临证指南医案》呕吐辨治特色
    颇多,《临证指南医案·呕吐》[1]记载了57则叶天士治疗呕吐的案例,叶氏虽未对呕吐病进行具体论述,但仔细研读这些医案,笔者发现其对呕吐的认识及治疗极具特色,现分述如下。1 叶天士对于呕吐病的认识1.1 论吐不拘于胃,尤重乎肝《症因脉治》[2]云呕、吐、哕三家皆“阳明胃家所主”,历代医家或以外感、内伤立论,或以痰火、胃火、食滞、胃寒立论,而叶天士则注重其他脏腑对胃气顺降的影响,尤其重视肝与胃气顺降的关系,在呕吐篇的57则医案中,论述肝病致吐的医案接近一半,《

    环球中医药 2022年7期2023-01-02

  • 临证指南医案》虚劳证治探析
    00)《临证指南医案》[1]一书是由叶天士门人华岫云等整理编撰而成,此书详细地记录了叶天士的临床经验,充分展示了其阐释理论勤求古训、立方遣药博采众方的学术特点。而《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的“虚劳篇”,则集中体现了叶天士对虚劳的诊疗经验和思路方法。全篇共收载医案115首,研读总结这些医案,以蠡测其辨治虚劳的思路。1 虚劳的认识“虚劳篇”所载医案的症状不尽相同,或“背寒心热”,或“腹膨减食”,或“多梦纷纭”,虽有上、中、下脏腑虚损之别,但总属阴阳二气失调。叶天士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12-28

  • 临证指南医案》温法探析
    胎评本《临证指南医案》[1]为底本,对叶氏运用温法的特点略作探讨。温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2]。温法的理论始见于《内经》,可分为两类:一是“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清者温之”“治清以温”;二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可见《内经》中温法所治主要有寒证和劳损之证两种。后世医家不离温法的基本原理,对其加以发展。东汉张仲景对温法的运用首开先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1期2022-12-11

  •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眩晕方法探析
    1]。《临证指南医案》记载了叶天士诸多创新理法、精准辨证、灵活用药的临床案例,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笔者不揣浅陋,今以《临证指南医案·眩晕》的16例医案为本,对其辨治眩晕方法进行探析,以飨同道,敬希斧正。1 辨证之内容1.1 辨病因之风火痰热:眩晕的病因,案中述有由于“相火”“烦则火升眩晕”[3]20-21造成的,盖火性炎上,上扰清窍。亦有被热邪伤损者,如“络脉中热,阳气变现”[3]21。痰亦是重要病因之一,案中多处记载“痰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4期2022-12-07

  • 临证指南医案》膏方特色探析
    000《临证指南医案》为叶天士临证实践的专著,书中膏剂应用灵活不拘泥,有单药熬膏如“川石斛八两熬膏”“甜梨去皮核绢袋绞汁熬膏二十个”;复方膏剂如参术膏、琼玉膏。书中记载单方制膏5种,载有明确药物组成的复方膏剂共计30首。常用收膏基质有白蜜、柿霜、阿胶等。常用送服法有水送、米饮送、参汤送等。笔者从以下六方面分析其膏方特色,为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1 单方制膏《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可单独熬膏的5种药食,为燕窝菜、川石斛、金毛狗脊、甜梨、鲜紫河车。其中前4味有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9期2022-12-06

  • 从《临证指南医案》探讨叶天士治肝学术经验
    人所辑《临证指南医案》是集中反映其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叶氏对肝系疾病有独特的认识和临床经验,本文依据《临证指南医案》对叶氏治肝的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继承和发扬叶氏学说,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 叶天士对肝脏生理、病理的认识叶氏首次提出“肝体阴而用阳”,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大。“肝体”是指肝的本体,包括位置、形态、解剖结构等;“肝用”是指肝的生理功能。“体阴”是指肝属五脏,位于下焦,主藏血;“用阳”是指肝之功能主疏泄,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恶抑

    中医药通报 2022年6期2022-11-27

  •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治燥思想浅析*
    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大多由其下门人记录整理而成[1]。而这些著作详细记载了叶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对后世中医临床诊疗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书中治燥医案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叶天士在治燥方面的学术思想,以望对现代临床治燥有积极借鉴推动作用。1 病因病机关于燥邪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 的论述,但此时仅认识到燥为外感邪气之一,到金元时期刘完素又针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1-26

  • 从《临证指南医案》浅析叶天士对桂枝汤的应用
    之一,《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记录叶氏诊疗温病以及内外妇儿各科医案的临床专著,其中应用桂枝汤化裁的医案40则,涉及多种病证,说明叶氏善用桂枝汤。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桂枝汤之案例,探究叶氏临证应用桂枝汤的经验。1 《伤寒论》中“桂枝汤”适应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病治》载桂枝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3

  • 临证指南医案》应用脏器疗法举隅
    ,世传《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等书,多出自后人门生之手。“脏器疗法”虽由张锡纯先生明确提出,但笔者研读《临证指南医案》时发现叶氏使用动物脏器作为药物治疗疾病案例亦不少,故此笔者拟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叶氏应用某些动物药的中医药学治法、用法机制,以期拓展中医临床用药思路。1 脏器疗法与同气相求经云:“毒药攻邪, 五菜为充, 五果为助, 五谷为养, 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2]。经方家历来描述了不少动物脏器入药之方。隋唐时期,“脏器疗法”有了明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8期2022-11-21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饮病用药规律研究
    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2]中对痰饮的形成有着独到见解,其言:“阳盛阴虚,则水气凝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并且《临证指南医案·痰饮》中记载了诸多方药用于饮病的治疗,因此本文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3]系统分析叶氏在痰饮篇中的用药经验,挖掘继承古代中医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医药,为临床治疗饮病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处方来源《临证指南医案·痰饮》中治疗饮病的方剂。1.2 处方筛选筛选《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医案中治疗饮病的方剂,包括

    光明中医 2022年16期2022-08-25

  • 从《临证指南医案》药物归经探讨肝病实脾法*
    颇高,《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其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集中体现了叶天士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宝贵经验。挖掘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类案的用药规律,有助于参悟其辨治思想与用药经验,或可为今日临证治疗思路点拨一二。中药的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为依据而确定的,研究类案治疗中所用药物的归经规律,能启发医者治疗具体疾病时治疗方向,可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医者的脏腑辨治思想。本研究即是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病类案切入,研究叶天士治疗肝病所用药物的归经

    光明中医 2022年12期2022-07-02

  • 基于《临证指南医案》谈叶天士对威喜丸的应用拓展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时发现,相较于其他医家对威喜丸的应用,叶天士对其有了精妙的发挥。本文因从《临证指南医案》使用威喜丸的医案入手,分析其中的学术思想,希望有助窥见叶天士对威喜丸的独到见解,进而为此方的运用及相关病证的认识提供新思路。1 叶桂之前诸家对威喜丸的应用发挥1.1 补益固涩,调助元阳威喜丸首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1期2022-03-23

  • 基于社团分析开展《临证指南医案》温病诊疗规律研究*
    ,其中《临证指南医案》是温病名家叶天士的主要临床经方著作之一,它是收集叶氏医案比较完整的一本医案,成为中医临床指南性著作。后世医家结合临床诊疗,认识到《临证指南医案》对临证外感内伤杂病均有较强指导意义,对其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和挖掘,挖掘出叶天士治疗温病经方的应用特点,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应用经方[2-3]。1 资料与方法1.1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来源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收集2675个医案,温病医案339个[4]。1.2医案选取标准1.2.1纳入

    现代中医药 2022年1期2022-02-21

  • 临证指南医案》五苓散应用探析
    苓散在《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临证》”)的运用相对广泛,该方加减变通,或合用其它方剂,可治疗多种水湿蕴结的病证。现依据《临证》,采取数据挖掘方法,基于五苓散医案将其涉及的篇目和症状进行归纳整理,随后录入Excel,运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探析《临证》中五苓散的运用规律。1 五苓散医案涉及的篇目与症状1.1 涉及的篇目《临证》中五苓散累计使用16 次案次,重点运用于肿胀、泄泻、淋浊等篇目中,主治脾胃、肝肾系疾病,成人幼儿皆有实践。见表1。表1 五苓散医案涉

    中医药通报 2022年2期2022-02-14

  • 从《临证指南医案》探究叶天士治肝特色*
    不同,《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肝之法可概括为:治肝体、治肝用、体用两治、治肝不应当取阳明[1],值得借鉴。1 治肝体肝五行属木,治肝体,就是补肝阴、敛肝阴、柔肝阴。叶天士强调“酸以治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1 厚味填补 叶氏对肝肾不足之证,均用厚味填补,强调“下焦精损,质重味厚,填补空隙,可冀其效”“至于补法,多以子母相生为治,此病全以肝肾下焦主法为正”。选用的药物如熟地、五味子、芡实、猪脊髓、白芍等。如在“虚劳”门,有一病例“胡厥阳上冲,心痛振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5期2022-01-01

  • 临证指南医案》便秘用药规律分析
    程中。《临证指南医案》此书立论精要,用意精研,为医界所推崇,笔者归纳该书各卷、门医案中凡涉及便秘的医案86案,对方中155味中药的用药频次、功效、气味和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叶氏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临证指南医案》各卷、门医案中以便秘为主症或兼症的医案共86案。1.2 研究方法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临证指南医案》中各卷、门医案中以便秘为主症或兼症,且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的医案。排除标准:①有案例而无方

    光明中医 2021年21期2021-12-01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治惊恐经验
    颇多。《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反映叶氏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关键著作[1-2]。惊恐病又称惊病,是一种常见的情志失和类神志病,临床以善惊、易惊,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3-4]。精神分裂病、神经症、恐怖病、癔病等均可归属于惊恐病范畴。《临证指南医案》所录惊恐病案30余则,散见于肝风、虚劳、吐血、木乘土、肿胀、痞、呕吐、郁、惊、癫痫、痉厥、崩漏、产后等篇,是研究叶氏惊恐辨治经验的重要资料。1 惊病概念惊恐相关论述较早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论惊恐病,或分言“惊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1期2021-11-24

  • 临证指南医案》对苓桂药对的应用发挥
    00)《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临证总结,被公认为是最能够代表叶氏学术思想和经验的文献[1]1027。笔者发现,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茯苓与桂枝是叶天士常用的一组药对,据统计共出现于133则病案中,共涉及35个病种。在治疗痰饮的72则病案中有38则使用苓桂药对,占52.8%。通过分析相关医案,笔者发现叶氏常将苓桂药对应用于阳气亏虚致寒湿痰浊内生之证,亦用于气血不利、经脉不和之证。现分析叶天士对苓桂药对的应用发挥,以冀有益于临床。1 苓桂药对应用

    江苏中医药 2021年9期2021-09-09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吐血的用药规律研究
    在整理《临证指南医案》时剔除非吐血类的处方(咳血等),共收集处方98首。2 数据规范与录入药物名称规范依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中药书》记载的中药正名。分别由2名同学将《临证指南医案》中卷“吐血”章节中医案方剂录入Excel表格,中药名称使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规范,如“山栀”统一为“栀子”;“桂圆”统一为“龙眼肉”;“白茯苓”统一为“茯苓”等,如存在药典未收录的药物,则以第三版《中药书》为规范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1期2021-08-16

  • 临证指南医案》癥瘕积聚用药规律分析
    术”。《临证指南医案》由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是反映叶天士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之一。积聚一词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则对积聚进行了发挥并提出癥瘕。《临证指南医案》中癥瘕、积聚卷共记载医案34篇,对癥瘕积聚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因其医案为弟子汇编,并无疗效评价,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叶天士在治疗肿瘤方面有其独到经验,例如:清代医家俞震在《古今医案按·积块》中记载称:“予曾亲见叶先生治一妇,产后着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7-31

  •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辨治浅析
    阶段。《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篇记载反胃、噎膈、关格三种病证,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文章以医案为依托,治法为主线,总结反胃治则:益火之源、温暖脾胃;噎膈治则:噎证-甘寒以救阴,膈证-化痰降逆、通络祛瘀、通补胃阳;关格治则:交通阴阳。同时叶天士注重顾护肺胃之津液,善用辛开苦降之法,用药多选用苦辛甘之品,为后世医家治疗食管癌提供思路。【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反胃;噎膈;关格;食管癌【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5期2021-07-20

  • 临证指南医案》“方合岁气体质调理”理论运用探析
    要〕 《临证指南医案》中“方合岁气体质调理”理论与《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思想一脉相承,依据患者个体因素,并结合四时岁气的变化立法遣方,将其运用至临床实践,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的诸多验案中得以体现。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相关医案,对其中“方合岁气体质调理”理论在临床辨证、用药施治、指导养生防病等方面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为现代临证提供指导与借鉴。〔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岁气;体质〔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志码〕A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7-06

  • 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用药特点分析*
    阶段,《临证指南医案》为集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大成之著。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痹证的用药特点,探讨叶氏治痹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 《临证指南医案·卷七》[“6]痹”中的医案数据。1.2 处方筛选 医案中的初诊、复诊处方,复诊处方按新方录入。排除只有方名,而药味组成不明确的处方,如蠲痛丹;涉及方名相同或不同,但药物完全一致者,只取1方。最终遴选摘录中医处方83首。1.3 数据规范与录入 参考《临证指南医案》的集方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7-01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治厥证经验*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厥阴风木;冲脉;温热邪气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甚或四肢逆冷为主症的病症[1],为中医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可用于论治现代医学的心源性休克、脑血管病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昏厥。历代医家对于厥证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论述庞杂且缺乏系统。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设专篇,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师法仲景,结合自身长期临床经验,总结了历代医家对厥证的治法,以脏腑经络为纲,注重脏腑间的生化,首重厥阴风木,结合奇经八脉辨证理论,并以卫气营血为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期2021-04-17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伏邪理论探析
    颇多。《临证指南医案》为其门人华岫云搜集临证医案加以分类整理编撰而成,是一部反映叶天士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关键著作[1-2]。伏邪是指感受邪气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临床上一切伏而不即发的致病邪气均可称为伏邪。感受邪气,留而不去,伏藏体内,伺机而发,是伏邪的发病特点。伏邪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应用广泛的病理学概念。“伏邪”理论亦是叶天士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肝风、虚劳、咳嗽、肺痿、痞、哮、温热、暑、痰饮、癍痧疹瘰等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29

  •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证治特色探析
    方法。《临证指南医案·眩晕》中辨眩晕病因为痰、风、火、热、虚,涉及肝、胆、脾、胃、肾等多个脏腑,病因之间常相互兼夹、转化,形成虚实夹杂的证候。本文基于《临证指南医案》,将叶天士辨治眩晕的证治规律总结如下。1 审证求因,症因相宜1.1 痰浊中阻,风火挟痰 朱丹溪强调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提出“无痰不作眩”理论[2]。叶天士继承其思想,认为中焦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减退,水湿停聚中焦,炼化为痰,痰性黏腻,易阻滞气机,见脘中不爽、胸痹窒塞,若气机闭塞,郁而化火,

    江苏中医药 2021年11期2021-03-28

  • 临证指南医案》辨体质论治思想研究进展*
    其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平素体质,不可不论。”[2]192叶天士治病先论体质的思想对中医辨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现对近年来有关《临证指南医案》辨体质论治思想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现代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思路。1 理论研究1.1 《临证指南医案》体质学说的源流叶天士的辨体质思想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云:“是人者,素肾气盛”及“此人者质壮”[3]103。其中“素”“质”的含义即与体质相关,是体质学说的萌芽。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言明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0期2021-03-27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温阳祛湿法述要
    香岩。《临证指南医案》为叶氏著述,门人华岫云等辑集,共收录平生医案2 569例,充分体现其识证精准、立法完善、方药灵柔的学术特色与临证功底。“湿乃重浊之邪,其伤人也最广”[1],叶氏不仅于温病证治卓然有成,亦颇善治湿。《临证指南医案》共载湿病医案588例,方剂605首,所用祛湿法达十余种,其中温阳祛湿法为一大创建[2]。三焦之宣发转运各有其职,脏腑之升降开合皆有所属。故温阳祛湿大法中,叶氏又据上焦心肺,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肾之异别创建诸种证治,兹述如下。1 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3-25

  • 临证指南医案》麦冬应用特色探析
    文试就《临证指南医案》中麦冬的应用作一总结。1 培土宁风一般而言,肝风僭越,多从火化。然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胃阴不足,不能受纳水谷,水谷之精气不充,肝失濡养,亦可生肝风内动之证。《临证指南医案》中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中土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3]19,若“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而起”[3]304,可生中风、眩晕、耳鸣、不寐、头痛等疾。在治疗上,叶氏认为“肝风未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3-25

  •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便秘用药规律*
    动翻阅《临证指南医案》[3],收集其中被诊断为“便秘”的医案,这些医案散见于“便闭”“脾胃”“肺痹”等篇目中,所收集的医案诊断明确,记载了明确的药物组成。1.2 数据处理参考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对所收集医案中的药名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把“川连”标准化称为“黄连”,“浓朴”标准化称为“厚朴”,将“仙灵脾”标准化称为“淫羊藿”。参照《中药学》[5]对中药药性、药味、归经、药物类别进行规范分类,例如“枇杷叶”苦,平,入肺、胃经,属止咳平喘药

    河南中医 2021年3期2021-03-22

  • 吴鞠通对《临证指南医案》半夏泻心汤及“苦辛开泄法”的发挥应用
    摘取自《临证指南医案》,并且书中大多方剂后均注明了“方”所代表的“法”。而叶天士从半夏泻心汤结构悟出的“苦辛开泄法”被吴鞠通收入《温病条辨》,为外感湿温与杂病湿热的辨治开创了新的法门,书中有苦辛温法、苦辛寒法、苦辛淡法、苦辛甘法、苦辛通降法等等。本文试就吴氏对《临证指南医案》半夏泻心汤及“苦辛开泄法”的发挥应用做一探析[6-7]。1 变通苦泄湿热,合方别出心裁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当湿热之邪不解,“邪留三焦”,经过“分消上下之势”不效,形成湿热痞证,可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1期2021-01-06

  • 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治疗耳疾异同探析
    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与明·陈士铎《辨证录》有关耳疾的理法方药的异同做一概述,以期与同道共飧,服务临床,提高疗效。1 两书对耳病理法方药的共同认识1.1 邪干窍闭,治在胆经《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胆为清净之官,耳为清窍,胆经贯穿于耳中,故胆经受邪,耳首当其冲。如六淫侵犯人体,首先由皮肤而入,其次经络,再次六腑,最后入五脏,因此六淫侵犯人体,日久正虚,则循经入腑,少阳受邪在所难免,诚如《素问·热论》“

    环球中医药 2021年7期2021-01-05

  • 临证指南医案》中因时治疗水病方法探讨
    施治。《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叶天士的医案,其在诊治过程中运用因时制宜的思想进行治疗。叶天士为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用药严谨,常化裁并应用仲景方剂,现代学者多效仿之。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诸多因时用药的临床案例,笔者将其因时治疗水病的医案进行探讨并总结。1 因时用药简介及分类1.1 因时用药的历史因时用药是中医时间治疗学的一部分[3]。早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因时用药的概念就已经略有提出,如《周礼》“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其思想确立可见于《内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5期2021-01-04

  •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证治探析*
    2) 《临证指南医案》为中医临床必读之书,是叶天士门人华岫云收集其临床治案辑录而成,为后世研究叶天士的学术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大家,在眩晕等内伤杂病上亦颇有造诣。该书除专立“眩晕”门外,亦于“中风”“肝风”“虚劳”等30个疾病门共计78则医案中提及眩晕。这些病案反映了其对眩晕的分类、病因病机、证候及临证辨治用药特点的认识。本文拟就此作一探析,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治眩晕提供思路。病因病机对眩晕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殷商,出土的此代文物中有“疾王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6期2021-01-04

  •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情志致病的特色
    经验。《临证指南医案》是反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关键著作,记载着大量与情志相关的医案。阐释情志致病的内涵,并将其与情志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加以区分;分析总结《临证指南医案》的情志致病以肝胆、心、脾为核心的辨治原则,主要采用泄肝培土、益(清)心补肾、理肺疏郁、辛开苦降、移情易性5种治疗方法,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情志致病;泄肝培土;益心补肾;理肺疏郁;辛开苦降;移情易性;叶天士〔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21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胁痛篇用药规律浅析
    学家。《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为叶氏撰写,其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内容广博,涵盖了叶天士在内、外、妇、儿各科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其记述周详、辨证精当、处方中肯、用药灵动,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对《临证指南医案》胁痛篇中所记载的23则医案进行用药统计分析,总结叶氏诊疗胁痛病的用药特点,提炼经验,以期弘扬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传承仁术。1 药物功效分类及频次统计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胁痛篇中共记录23则医案,29首方剂,除未写明药物组成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2期2020-12-20

  •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探析*
    辑而著《临证指南医案》,列内科时证、杂病、妇科、幼科临证验案二千五百六十九例。本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中的医案,探讨叶氏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点,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药理学机制,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1 资料以《临证指南医案·卷八》[3]“胃脘痛”门中收录的44则医案为资料来源,筛选治疗胃脘痛初诊及复诊处方,对于未给出明确组成的处方不予纳入,最终共纳入48首方剂进行分析。2 方法2.1 数据整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10-28

  •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肝胃不和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05)《临证指南医案》[1]乃清代名医叶天士之著作。叶天士擅于收集古人之经验,取其精华,经临证观察与总结后,整理出独特的诊疗思路,对后世众多医家影响较深远。《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木乘土”篇中共有条文69条、医案55则,医案着重描述不同病因病机所致的呕吐、胃痛、腹胀等肝胃不和的症状及其治法,为后人治疗肝胃不和提供了较好的诊疗思路。肝属木,脾属土,“木乘土”实则为肝木亢极,倍克脾土。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失于疏泄,则易出现肝气郁滞状态,郁结日久可在木克土的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2020-09-23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便秘用药规律
    》中。《临证指南医案》〔4〕是温病大家叶天士的代表著作,由其门人弟子整理而成,共分为十卷,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种学科,全书以病案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叶天士在治疗各科疾病时的治疗思路与用药特色,为研究叶天士治病思想的重要著作〔5〕,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涉及便秘治疗的处方,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深入研究叶天士在治疗便秘中的遣方用药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证指南医案》(2016版)〔4〕作为研究基础,处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6期2020-08-27

  • 临证指南医案》痰饮论治特色探析❋
    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痰》中称:“痰证之情状,变幻不一。古人不究标本,每着消痰之方,立消痰之论者甚多。后人遵其法而用之,治之不验。遂有称痰为怪病者矣。不知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1]245”1 痰饮之来源《临证指南医案》中将痰与饮分而论治:“然痰与饮虽为同类,而实有阴阳之别,阳盛阴虚,则水气凝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1]258”痰饮案后邹滋九言:“水之清者悉变为浊,水积阴则为饮,饮凝阳则为痰”,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7期2020-08-25

  •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临证指南医案·癥瘕》用药研究
    挖掘《临证指南医案·癥瘕》的组方用药规律,探索治疗癥瘕基本组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初步研究治疗癥瘕基本组方的治疗机制。方法 收集《临证指南医案·癥瘕》的病案,采用TCMISS软件进行组方数据分析,探讨用药规律,挖掘核心药物及新处方,运用TCMSP、TCM-Mesh、HIT、TCM-ID、HPO、DrugBank、CTDg及KEGG数据库分析治疗癥瘕基本组方各药物靶标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通路。运用STRING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得到组方32则,药物75种,挖掘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7期2020-08-12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呕吐病用药规律研究
    记载。《临证指南医案》[1]为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门人所辑,为集叶氏大成之著,其中呕吐篇记载了诸多呕吐用药。本文通过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2,3],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呕吐篇用药规律。1 资料与方法1.1 处方来源《临证指南医案》呕吐篇中治疗呕吐的处方。1.2 处方筛选共收集治疗呕吐的处方66首。1.3 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1.4 处方录入与核对双人合作,由一人将上述筛选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

    光明中医 2020年2期2020-02-14

  • 临证指南医案》从肝肺论治咳血探析
    等等。《临证指南医案》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门人弟子依据其平时诊疗经验编写而成的,此书较为详细和准确地反映了叶氏医学的辨证诊疗精髓。叶氏认为,咳血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因多侵袭于肺脏,引起咳血的病因病机大多为寒邪袭肺、温邪克肺、热邪伤肺等;而内伤病因大多责于肝脏,引发咳血的病机大多为肝气上逆、肝络瘀痹、肝气郁逆等。本文收集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诊治咳血的医案,发现叶氏多从肝肺论治咳血,现介绍如下。1 从肺论治1.1 寒邪袭肺朱某,形寒暮热,咳

    江苏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2-14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培土制风”法探析*
    天士著《临证指南医案》[1],提及“内风”为“身中阳气之变动。”叶天士治内风案尤为重视肝肾与脾胃的关系,提出“肝木肆横,胃土必伤”“风木过动,必犯中宫”“风阳扰胃”等论,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强调从脾胃论治肝风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搜集“阳化内风”案,整理并研究“培土制风”法相关治案,通过脾胃阴阳分纲展示叶天士治法特色,阐释其学术思想,以期指导临床。1 从脾阳论治内风1.1 甘温益气中风门唐案:“男子右属气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01-15

  •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噎膈反胃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特色
    405《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记载清代名医叶天士临床医案的专著,其中为“噎膈反胃”设专篇论述,首次明确指出“脘管窄隘,不能食物”为噎膈[1]。《内经》最早提出“膈证”,宋代首次使用“噎膈”之名,噎膈指饮食梗噎不顺,甚至格拒不入或食入即吐;《金匮要略》最早描述了反胃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若发展至呕吐与小便不通并见,则称为关格。从叶氏医案可以看出噎膈、反胃、关格三者名虽不同,病出一体,病症相通。中医噎膈反胃的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食管癌、贲门癌、部分胃癌、胃食管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1-13

  •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中癥瘕积聚的治疗经验
    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医案,简明扼要,实则因其诊务繁忙所致,重在对证候、病机、治法、方药的点破,当代学者认为其中肥胖、痤疮、早期血管病等属瘕聚范畴,恶性肿瘤、脏器末期纤维化、陈旧性梗死灶等则属癥积范畴[1];如《中医大辞典》[2]与《中医内科学》[3]分别将其定义为“腹腔内结聚成块的一类疾病”与“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笔者对其中意趣略有体会,故而将其案中所载之癥瘕积聚病的治疗思路浅析如下。1 审症切脉,确定脏腑观指南中,癥瘕积聚之成因,或由营气络

    环球中医药 2020年5期2020-01-11

  •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辨治探析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进行研习后,将其辨治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归纳总结如下。1 辨证要点1.1 辨虚实胃脘痛或为不通而痛,或为不荣而痛,当首辨虚实。“饱食痛甚”为实;“得食痛缓”为虚。“若素虚之体,时就烦劳,水谷之精微不足以供其消磨,而营气日虚,脉络枯涩,求助于食者,甘温填补等法,所宜频进也。若有形之滞堵塞其中,容纳早已无权,得助而为实实,攻之逐之等剂,又不可缓也。”证属实者,多因不通而痛,实邪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故发为胃脘痛,临床多表现为

    中医药通报 2020年5期2020-01-11

  • 临证指南医案》水肿辨治浅析
    发挥,《临证指南医案》专列“肿胀”篇特述肿与胀的病因病机与诊治心法,此外,水肿一症散见于全书各篇章,共有98案,复诊17案,书中所载“水肿”治案内容翔实,所涉颇广,有胞肿、面肿、肢肿、跗肿等之分,又有喘肿、子肿、风肿等之别。余读其案,领会叶天士审因详尽、辨证精准、立法妥帖的学术特点,兹总结如下,以期效益临床。1 叶桂对水肿病的认识1.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水肿有阳水、阴水之分,叶天士认为:“阳水者,因风因湿,因气因热。”阳水水肿多为有余之邪侵袭内扰,导致机体

    环球中医药 2020年3期2020-01-10

  • 临证指南医案》辨治情志致病的特色
    经验。《临证指南医案》是反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关键著作,记载着大量与情志相关的医案,试就其进行探讨。1.情志致病的概念。有学者总结情志病的概念:“情志病是以情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同时也包含疾病过程中的情志变化,主要涉及精神疾病、心理疾病。”2. 叶天士对情志致病的认识:(1) 情志致病涉及疾病广泛。有学者对该书中的医案进行统计,发现全书中与情志致病相关的医案涉及疾病60 门,占全书除儿科以外总疾病数70%以上;相关医案共有296 例,占该书除儿科以外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6期2020-01-10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女科病治疗特色分析
    建树。《临证指南医案》卷九详细记录了其调治女科病的临证心得,颇具特色。本文将基于卷九相关医案,对叶氏治疗女科病的临床思路及用药特色进行总结探讨。1 女科调经,治则先立叶氏认为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1]432。《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是以天癸如期而至、任脉通调、太冲脉充盛,乃月事如期之要素。女科调经,当思路明晰,先立治则,如此方能纲举目张。叶氏认为女子诸疾与奇经八脉密切相关,提出女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1期2020-01-10

  • 吴鞠通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复脉辈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从《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医案》)中直接总结摘取的。“复脉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复脉汤虽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但在温病学派中用法已经与仲景完全不同,而使复脉汤纳入温病学派体系,吴鞠通功不可没。本文就《条辨》中复脉汤的应用进行论述。1 复脉辈的源流复脉汤又名炙甘草汤,首见于《伤寒论》[1],原文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原文中描述脉结代为“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2期2020-01-10

  • 从《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治疗喘证的思路与方法
    编著为《临证指南医案》,更是广为传颂。喘证是以呼吸困难,严重者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临证特点的病症[2],其既可以是独立的一种疾病,也可以发生在多种疾病的病程中,最后还可演变为喘脱危象。喘证与现代医学中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等相关,涉及疾病众多,病因病机复杂,故中医治喘,应紧扣病机。《临证指南医案》中除哮喘篇见喘证外,虚劳病、肿胀病、肺痹、风温、痰饮、疟、妇人胎前产后病、小儿痧疹、痘中均可见喘证的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2020-01-06

  • 从《临证指南医案》管窥叶天士五运六气证治思路*
    。研读《临证指南医案》发现,叶天士更是一位熟谙运气理论的大家。今不揣浅陋,对叶天士运气证治思路初探如下。1 对运气理论的阐微1.1 交气遵大寒说 五运六气学说中“六气”有主、客之分,主气就是主时之气,始于“厥阴风木”,终于“太阳寒水”。对于运气交接问题,目前学界有“大寒说”“立春说”“正月朔旦说”等不同观点。“大寒说”起于王冰[4],其在《素问·六微旨大论》注解时指出:“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将初之气起点定为大寒。而“立春说”也因王冰在解释《素问·六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01-06